談及「上海亞明」,相信大多數照明人都不會忘記,畢竟它是中國第一家燈泡廠,且中國第一個自製燈泡也正是誕生於此。
然而,這家發展了近百年的照明品牌,在過去四年多時間裡,業績卻幾乎一直處於「倒退」狀態。上海亞明這到底是怎麼了?
業績頹勢掩蓋不住?
作為中國第一家民族照明企業,上海亞明照明本身具備深厚的品牌底蘊,加之擁有上市公司「飛樂音響」的強大背書,按理劇情本應朝著穩中有進,甚至一路高歌方向發展才更符合常規。
然而,「亞明」這家照明行業老字號似乎並沒有將「昨日輝煌」保持住。
從上海亞明今年上半年以及過去四年的業績來看,自2014年開始,除卻2015年營收略有上漲之外,之後幾年幾乎未能停下營收倒退腳步,業績上的頹勢一直蔓延至今。
2014年度,上海亞明實現營業總收入156200萬元,同比減少5.3%,淨利潤1575萬元,同比增長92.5%;
2015年度,上海亞明實現營業總收入15626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04%,淨利潤4747萬元,同比增長 201%;
2016年度,上海亞明實現營業總收入10613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32.08%,淨利潤6119萬元,同比增長 28.90%;
2017年度,上海亞明實現營業總收入63519.4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0.15%,淨利潤-9500.65萬元,同比減少255.25%;
2018年上半年,上海亞明實現營業總收入23899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4.49%,淨利潤-391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虧損1884萬元。
深秋寒意襲,上海亞明的經營也夾雜著絲絲涼意。由以上數據清晰可見,亞明照明業績幾乎連年下跌,2017年營收更是再創新低,同比下降高達40%,令人猝不及防。
而對應時間內,上海亞明母公司「飛樂音響」則經歷了業績的大起大落。公開數據顯示,飛樂音響2014年—2017年度以及2018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19.31億元、18.06億元、71.14億元、54.45億元以及15.56億元。可以看到,作為飛樂音響三大重點子公司之一的上海亞明,其營收在飛樂音響總營收中的佔比也持續走低,從2014年的80.89%降至2017年的11.66%。由此或也能看出,上海亞明在飛樂音響中所處的位置。
業內有專家指出,上海亞明營收佔比持續走低,與飛樂音響企業戰略發生改變不無關係,當前飛樂音響的戰略側重於「智慧城市」;而飛樂音響營收的大起大落,則或與其過分依賴工程項目密切相關。
筆者曾就「上海亞明業績表現、經營現狀、調整戰略」等多次聯繫飛樂音響及上海亞明相關負責人,但直至截稿日(10月23日),上海亞明方面仍未給出回應。
緣何深陷經營困境?
且不論何種原因,從近四年的業績數據來看,上海亞明陷入「營收下滑」的經營困境已是不爭事實。
若單純以「業績」這一緯度衡量,2014年,與上海亞明同等規模的如安徽世林、國星光電等照明企業,如今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品牌影響力,都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究竟是什麼原因,牽絆了這家百年老牌照企前進的腳步?
2014年—2017年,上海亞明也有針對業績下滑因素作出分析。概括起來,主要因素大致有三:
受到宏觀經濟及傳統照明市場萎縮的影響;
處於傳統照明轉型LED照明階段,產生大量研發費用;
受到LED照明的衝擊較大,導致亞明傳統照明產品銷量下滑。
以上或是主要原因,但並非全部。佛山某亞明代理商分析,這些年來,不夠重視終端、沒在市場上下功夫、更換老闆後經營策略與操作方法轉變、從傳統照明轉型LED照明「慢半拍」等或都是上海亞明業績下滑的原因。
除此以外,還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亞明被「仿冒」、被打「擦邊球」現象仍普遍存在於終端,正牌「亞明」部分市場份額或正是被這些非正牌「亞明」所蠶食。
此前,在大照明推文中,網友評論表示,上海亞明深受擦邊球侵害。
然而,即便近年業績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上海亞明仍獲得一些商家的肯定。山東臨沂亞明經銷商呂信華說道,雖然市面上仿品不少,但諸如市政類工程項目通常要求較高,而亞明在產品質量方面的把控較為嚴格,因此在產品方面仍然具有一定優勢。
然而相較其它一些「小問題」,或許,當前,「如何不讓頹勢繼續延續下去」才是上海亞明最應深思及解決的首要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上海亞明應要「重塑終端影響力」,不要再如往日一樣對終端「不聞不問」。終端的作用及影響不容小覷,其直面消費者,是打造品牌影響力的一個重要窗口。終端建設不容輕視。
市場聲浪愈發微弱?
伴隨「業績連年萎縮」而來的,還有「亞明照明」終端市場聲浪的明顯減弱。
比起以往的「光芒四射」,如今亞明的表現或許可以用上「黯然失色」一詞。據其代理商回憶,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上海亞明在戶外照明這塊的表現也是十分強勢的。
上海亞明的過往,有多耀眼?有多強勢?
據可查數據,2000年至2005年,單單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亞明照明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在發展,在照明行業排名也從2002年第16名上升到2005年的第10名。
正處於快速發展軌道中的亞明,也倍受資本青睞。2002年9月,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被飛樂音響看中並收入囊中。2012年,「風投公司」也看中了「亞明」品牌的價值和發展潛力,曾多次接觸。
而在終端,隨著知名度的日益提高,「亞明」品牌被不法廠商仿冒、打擦邊球的現象接踵而來。據悉,亞明每年在打假、品牌維護、廣告宣傳上就要投入數十萬元,2014年還與業內頗有名氣的「遊擊打假隊」籤約,實行打假維權有償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然而近些年,亞明照明似乎頗為「低調」,照明圈裡鮮有關於它的動態信息。筆者登錄亞明照明官方網站發現,其最新一條市場資訊的發布時間還停留在三年以前,2015年9月11日之後動態再無更新。
相比過去的無處不在,「亞明照明」品牌如今在終端的活躍度也明顯不如從前。業內人士指出,金滷燈時代,亞明的投光燈可以和飛利浦的投光燈區分開來,做好各自市場,然而進入LED時代以後,可替代產品太多,市場份額自然被瓜分。亞明照明逐步收縮的業績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另據知情人透露,亞明照明產品價格偏高,代理正牌「亞明」的商家之中亦不乏一些經營一段時間過後,為追求更大利潤,轉而選擇代理「亞明」仿品的。
業績難掩頹勢、品牌影響力不復當年……這就是上海亞明的部分現狀。那麼未來,這家老牌企業能否重新煥發新顏,扭轉當前的困境?這一切還有待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