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引言:很多時候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不利一面出現之前就進行預防,不然只能夠等到不利一面出現後再想辦法解決。風力發電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問題,現在它不利的一面出現了,人類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人類社會的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在沒有前人經驗指導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只能夠自己摸索前進,因此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如果能夠順利地解決這些難題的話,那麼人類自身的發展會得到提升。如果無法解決問題的話,那對人類接下來的道路會存在一定影響。現在人類在發展風能方面就遇到大問題了,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風電機正在逐漸成為食物鏈的「頂級殺手」,它們將許多飛在天空的猛禽都殺害了。
風力發電主要利用風能來產生電能,而最早利用風能的國家應該是我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歷史。古人意識到風能可以帶動物體轉動,從而發明出了風車來提高生產勞動率,例如提水灌溉、磨麵等等。到了近現代,風能在許多地區依然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它們可以用來發電。而且風車的發電原理比較簡單,只要風具有足夠的力度將扇葉吹動,那麼扇葉就會帶動內部的發電裝置開始發電。通過這一方式發出來的電被認為是最乾淨環保的能源之一,在許多具有環境優勢的國家都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然而在去年年底,一支來自印度的科研團隊發現風力發電似乎正在不斷地剝奪野生動物的生命。他們將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這一期刊上,該報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野生禽鳥死在扇葉之下,風電機已經成為了食物鏈中的「頂級獵食者」。同時該報告指出數據表明,一年時間內人們在美國加州的阿爾塔蒙特山口風力發電廠發現了超過1300隻禽鳥的屍體。它們絕大多數都是被風電機絞殺的。
這僅僅是一個風力發電廠的數據,研究人員根據全美國的風力發電分布估算出,每年大約有7000隻猛禽慘遭風電機的「毒手」。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明白,一般的風電機看起來都十分龐大,而且轉動起來比較緩慢。即使風力再大,在人們看來扇葉的轉動不是很快。但我們所看到的並非實際情況,正因為扇葉十分巨大導致它的尾端線速度也很大,當有猛禽碰到扇葉尾端的時候毫無疑問會被絞殺。
不僅如此,巨大的風車在轉動的時候會產生氣旋,導致周圍的氣流混亂,從而影響了鳥類的方向判斷。有些鳥幸運的話能夠掙扎到其他地方去,免受風電機的絞殺,不幸的話直接就被帶到扇葉的轉動範圍裡面去了。由此看來,風力發電雖然是一種十分環保的產能方式,但它也存在較大的問題需要解決。
據了解前段時間澳大利亞一家公司準備在一個名為「羅賓斯」的島上建立風力發電廠,但遭到了當地一個自然保護組織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種行為會給鳥類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由此看來,人們也逐漸認識到風力發電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