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馬公司(CEO: 山木和人)正式宣布,搭載新一代Foveon X3全色彩圖像傳感器(世代名稱為「Quattro」)的高畫質可攜式固定鏡頭相機,全新「SIGMA dp2 Quattro」即將上市。
Foveon傳感器是現今唯一一款利用與傳統底片相似的多層感光技術,能夠將光線信息完全保留的圖像傳感器。憑藉其獨特的技術構造,得以展現出震撼的解像力,自然豐富的層次感與色彩過渡,仿佛呼之欲出的立體感與像質。
即使是簡單色調的被攝體,也能完全記錄所有層次,不會出現生硬的色彩過渡。在單一像素裡準確擷取所有色彩信息,營造出類拔萃的完美細膩層次表現,正是適馬始終追求的豐腴滿盈的畫質。
為了追求更為極致,更加豐滿,能夠包容萬象的攝影作品,適馬回到原點再次出發,對傳感器、處理晶片、鏡頭、甚至是機身框架等元素都進行了重新審視。
以打造出「為創作而生的相機」這一適馬哲學為基礎方向,力求讓更多的人認識並了解相機所蘊含的藝術表現能力,由此將相機本質性能進行特化之後孕育而生的,正是這新一代的dp系列。
SIGMA dp2 Quattro
概要
竭盡所能優化鏡頭和傳感器完美結合的表現,成就簡單而強悍的相機。
為了完美呈現色彩豐富,層次細膩的豐滿畫質,我們重新思考及優化包括超高解像的傳感器、表現傑出的鏡頭,以及操控和界面的部件等有關相機一切元素,孕育而出的,就是這進化後的全新dp。
從第一代DP相機開始,適馬就始終堅持採用能夠展現最佳畫質的固定式定焦鏡頭這一基本規格。為了對應龐大的信息數據,dp具有與高階數碼單眼相機相同的數據處理能力,外觀、重量、按鍵布局等、所有為畫質而匯集的這些元素,都被融合進了dp的機身,同時提供卓越的握持手感,和直覺式操控,讓攝影師心無旁騖,只需集中於攝影創作,發揮相機最大潛能,打造優秀絕倫的作品。幫助您記錄下平凡生活中的點滴感動,讓您感受攝影的樂趣和藝術創作的愉悅。
這是一款將適馬的攝影哲學原汁原味呈現出來的純粹相機。
主要特點
當今世上唯一一款採用多層垂直方式排列的圖像傳感器
Foveon三層圖像傳感器,是利用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不同的特性,在矽板的不同深度分別配置有三層光電二極體陣列,從而可以在垂直方向將顏色分離的世界上唯一一款直接感光方式圖像傳感器。Foveon圖像傳感器在垂直方向進行色彩分離,每個像素都能保留完整的色彩信息,展現出自然豐富的層次和色彩過渡。並且由於其特殊構造,不會損失光線信息,不需要掩蓋摩爾紋和假色的低通濾鏡,具有忠實呈獻所見景致的特性。
搭載新一代Foveon X3圖像傳感器Quattro
新一代Foveon X3圖像傳感器Quattro,頂層的4個像素分別對應中層和底層的單個大面積像素,組成了全新的三層式[1:1:4]構造。明暗信息主要由上層記錄,同時捕捉色彩信息,中層和底層各自擷取色彩信息,通過運算處理,將中層和底層記錄的色彩信息,還原並結合到頂層對應的像素所捕捉到的明暗信息,從而使每個像素都能獲得相應的明暗和色彩信息。利用三層構造垂直分離色彩的原理,將頂層記錄的明暗信息傳遞給下面兩層,在實現了像素提升的同時,龐大的數據處理也得以高速化。
具有等同於3900萬像素的超高解析度
一般的馬賽克傳感器,主要是靠佔總像素數量50%的綠色像素來獲得光線信息,也就是說只有50%的像素獲得了真實可靠的光線信息。而Quattro傳感器,頂層的所有像素都可捕捉真實的光線信息,換算成馬賽克傳感器可以達到其2倍的解析度。由頂層1940萬像素擷取的光線信息,最終可以實現相當於3900萬像素的超高解析度。
搭配「Quattro」傳感器而全新開發的圖像處理引擎「TRUE III」
適馬全新dp系列,將搭載全新開發的圖像處理引擎「Three – layer Responsive Ultimate Engine III」。得益於長期對Foveon傳感器進行開發和研究所獲得的寶貴經驗,「TRUE III」圖像處理引擎能夠對新一代的「Quattro」傳感器所捕捉的豐富圖像信號進行最優化處理。憑藉適馬獨到的算法,在不損失細節的前提下,完美展現出高精細且充滿立體感的圖像表現。
高性能專用鏡頭30mm F2.8
沿用上一代DP2 Merrill所搭載的有口皆碑的高性能鏡頭30mm F2.8(等效35mm焦距為45mm)。採用了一枚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以及3枚高屈折率鏡片,最大限度修正各類像差。將傳感器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精確保留每一個細節,除一貫地呈現銳利的焦內成像外,焦外漸變柔順自然,表現迷人朦朧效果,綻放出色畫質。
鎂合金機身
機身部分採用了輕量且牢固的鎂合金,具備相當的強度和韌度,體現了作為攝影工具應有的可靠性和作為一款產品的個性品味。
快速設置菜單
只需按下機身上的QS按鍵,就可以輕鬆調出ISO感光度、白平衡等齊集了日常拍攝中最常使用的8個項目的參數設置菜單。通過選擇鍵和前後撥盤可快速調整設置。還可以根據拍攝習慣自定義快速設置菜單內的項目和位置。
自動對焦拍攝
具備在9個對焦框位置中任意選擇的【9點對焦模式】,能夠在指定範圍內任意選擇對焦點的【活動選焦模式】,在識別到人臉時自動優先合焦的【人臉偵測AF模式】等對焦模式。以及可以限定自動對焦範圍的【AF極限模式】,【速度優先AF模式】。通過選擇【AF+MF模式】,能夠在自動對焦合焦後,使用手動對焦環對焦點進行微調。dp2 Quattro搭載有內置的AF對焦輔助燈,即使在昏暗的環境下亦可進行自動對焦拍攝。
手動對焦拍攝
對於使用自動對焦模式難以合焦的被攝體或是無法使用對焦鎖定的情況下,可切換至手動對焦模式進行拍攝。轉動手動對焦環即可對焦點進行調整。還可以將選中的對焦框中心區域進行放大,實現更為精準的合焦。
14bit RAW格式
使用RAW格式可以將Quattro傳感器所捕捉到的光線信息完整保留下來。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時採用14bit的信號處理方式,能夠生成層次豐富的圖像數據,使被攝體的色調過度等更為平滑。RAW格式採用的是無損壓縮,使用SIGMA Photo Pro進行後期處理,能夠獲得獨一無二的呈現自然平衡的圖像。
3900萬像素超高解析度的SUPER-HI圖像輸出
SIGMA dp2 Quattro的RAW格式和JPEG格式都具備能夠完全發揮出傳感器性能的HIGH模式和注重拍攝張數的LOW模式兩種記錄方式,用戶可根據拍攝需要進行選擇。此兩種記錄方式都可同時使用RAW+JPEG進行記錄。並且使用JPEG格式記錄時,可選擇適合大尺寸列印輸出的Super-Hi輸出模式。
連續拍攝最多可拍攝7張
通過採用高速大容量的內存,即使是HIGH模式的RAW格式文件,也可進行最多7張的連續拍攝。將大容量數據進行高速傳輸處理,最多可實現3.5張/秒的連拍。使用LOW模式記錄時,可以達到4.5張/秒,最多可實現14張的快速連拍,可根據拍攝需求進行選擇。
可根據需要調整圖像的畫面比例
以3:2為標準模式,同時還可選擇1:1的正方形構圖或是與影院屏幕寬屏尺寸同比例的21:9等畫面比例,可根據拍攝意圖從5種畫面比例中選擇最適宜的進行拍攝。若是採用RAW格式記錄,也可在後期處理時通過SIGMA Photo Pro進行畫面比例的變更。
電子水平儀
可以在屏幕上顯示方便構圖的水平儀。能夠確認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
預置10種白平衡模式
除具備讓相機自動判斷採用最合適白平衡的自動模式之外,還增加了保留光源色調還原現場氣氛的光源優先自動白平衡。以及根據不同光源所預設的共計10種白平衡模式可供選擇。各預置白平衡都可以進行微調,也可以使用自定義色溫的白平衡模式。
豐富的色彩模式
配合各類拍攝場景的色調,通過調整對比度等新增了4種色彩模式。降低飽和度,增強影調,展現大片場景氛圍的電影院模式;強調紅色,表現黃昏火燒雲等場景的夕陽紅模式等,讓你隨時隨地,輕鬆享受藝術表現所帶來的樂趣。
黑白模式再進化
和拍攝黑白照片時使用專用色彩濾鏡一樣,機內搭載了能夠改變黑白圖像對比度的濾鏡效果,以及暖黑色和冷黑色、復古調等,使用帶有不同韻味的色調進行拍攝,能夠使拍攝主體更加突出。
過曝矯正功能
通過使用分布在傳感器上的過曝矯正專用像素所獲得的色調信息,能夠改善由於過曝所產生的高光死白現象。
ISO感光度可以1/3步進調整
ISO感光度可在ISO100~ISO6400的範圍內進行選擇。選擇幅度可設定為普通的整段步進或以1/3段為步進,意味著可以使用像ISO125或ISO160進行拍攝。而讓相機迎合拍攝環境的光量自動選擇ISO感光度的自動ISO模式,可以自行設定ISO感光度的上限和下限,根據拍攝習慣區別使用。
專用處理軟體SIGMA Photo Pro
SIGMA Photo Pro是能夠對RAW格式進行最直觀後期處理的專用軟體,能夠將Quattro所捕捉到的全部信息完整呈現出來。一邊檢視所拍攝的圖像並左右滑動相關參數的滑塊,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展現想要表達的效果。切換黑白模式更可以活用FOVEON X3傳感器的特性,獲得韻味十足的黑白色圖像。
使用SD記憶卡
儲存媒介採用方便攜帶的SD記憶卡(支持SDXC、UHS-I)。
採用易於檢視的3.0寸TFT液晶顯示屏
搭載了即使在白天室外也能輕鬆檢視顯示內容的3.0寸TFT液晶顯示屏。約92萬像素的廣視角液晶屏,方便用戶進行構圖和焦點的確認。
配備標準熱靴
在機身頂部配備有標準熱靴,可以搭載需另購的專用光學取景器VF-41或專用閃光燈EF-140S,也可使用SD系列專用的閃光燈EF-610 DG SUPER和EF-610 DG ST。
可使用電子快門線
通過將需另購的專用快門線CR-31連接至相機的USB埠,無需接觸相機就可釋放快門。可用於防抖拍攝、慢速快門拍攝的情況。
可裝載專用遮光罩
可裝載需另購的專用遮光罩LH4-01,能夠有效阻擋有害光等容易對圖像造成影響的光線。同時也可裝載口徑為58mm的各類濾鏡,適應各類拍攝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