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家製造新型原子電池:功率提升10倍,壽命達20年以上

2020-08-26 蘇俄科技

近日,來自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文名:МИСиС)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緊湊型原子電池,其功率為現有類似物的10倍,成本僅為其一半,工作壽命可達20年甚至更長時間。該電池對人類而言是相對安全的,但由於其高昂的製造成本,目前仍無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通常在一些特殊設備上或者特殊條件下——太空、水下、高山地區等使用。


俄羅斯科學家開發的新型原子電池(圖片來源:НИТУ МИСиС)


新電池將放射性衰變能量轉換為電能,可用於為微電子設備供電。它屬於貝塔伏特電池,該類型電池由兩部分組成:半導體-能量轉換器和放射性發射器。


研究人員對原子電池進行了特殊設計(具有微通道3D結構),其中放射性元素(鎳同位素)的特殊安放位置可以防止由反向電流引起的功率損失。與類似物相比,β輻射轉換為電能的有效面積增加了14倍,使得總電流大幅增加此外,由於簡化了製造工藝,生產成本降低了一半。


研究者之一,副教授謝爾蓋·萊戈汀說:&34; 通常,只有在特殊的微電子設備或者在惡劣條件下(如太空、水下、高山地區等)運行的設備才會使用這種電池。例如,可作為小型傳感器的應急電源。(海雙魚)


「蘇俄科技」,聚焦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科技資訊,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經濟的原子電池,其功率提高了10倍
    NUST MISIS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自主電源:一種可使用長達20年的緊湊型原子電池。由於使用了β伏特元素的原始3-D結構,其尺寸減少了三倍,比功率增加了10倍,成本降低了50%。該結果已發表在國際科學雜誌《應用輻射與同位素》上。 原始設備使用鎳-β-電壓元件的微通道3-D結構。
  •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列印柔性電池 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10倍
    近日,科學家為柔性設備開發出了一種實驗性質的化學電池,聲稱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 10 倍。該技術還能夠讓柔性電池商業化製造更加容易,研究人員表示電池能夠跟隨手機的設計調整,而不是手機設計遷就電池瓶頸。
  • 科學家開發新型機器人電池:容量是鋰電池72倍
    據外媒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生物形態電池」,可以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將能量儲存在全身的脂肪中。事實證明,這種新型電池的功率將遠遠超過傳統的鋰離子電池。   密西根大學工程教授尼古拉斯·科託夫(Nicholas Kotov)說:「電池是限制機器人的設計主要問題之一,通常情況下電池將佔據整個機器人內部可用空間的20%以上,並且重量也是一個問題。」
  • 科學家找到延長氫燃料電池壽命的方法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用於碳氫燃料或氫氣發電裝置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他們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電流電子研究所的科學家一起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獲得燃料電池的關鍵元素之一—電解質。託木斯克理工大學新聞處表示,這將延長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 俄用磁控濺射法製造燃料電池電解質
    科技日報莫斯科12月22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首次使用磁控濺射法製造用於燃料電池的電解質,使用這種方法獲得的電解質層厚度不超過5微米,這可使發電裝置的溫度降低100℃,從而大大延長了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 技術突破,新技術印刷軟體電池功率提升10倍
    據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加州公司ZPower合作,研發成功一種直接列印在柔軟材料上的電池。這種電池使用墨水列印在化學成分穩定的聚合物薄膜上。這種聚合物薄膜可以耐受200攝氏度的高溫。這種技術可以在常規實驗室環境下直接列印在準備好的平面材料上。
  • 續航超1000km壽命達百萬英裡電池2020年將突破臨界點
    據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近日報導稱,特斯拉電池專家傑夫·達恩領導的加拿大電池研究團隊,即將突破新型下一代電池能量密度技術障礙。突破這一障礙後,下一代電池單元能量密度有望達到「革命性的空前高度」,並且電動汽車的電池使用壽命也會延長。達恩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公布了這一技術發現,即通過電解質溶液來解決無陽極電池缺陷。
  • 俄羅斯大學稱將造出壽命達100年的核能電池
    【觀察者網綜合】據科技日報10月18日報導,俄羅斯薩馬拉科羅廖夫大學新聞辦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研製一種使用期為100年的核能電池,並計劃在年內製造出這種新型電池的試驗樣本。據悉,該電池利用多孔碳化矽結構保護放射性元素這一新技術,若研製成功,將適用於各種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系統中的傳感器,甚至在醫療、無人機、機械製造領域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 新型超級電容器亮相福建 壽命達蓄電池25至100倍
    泓鋒泰展出的已裝備了中科泰能超級鎳碳電容器的新能源純電動灑水車、垃圾清運車、郵政車、廂式貨車等,以其完美的設計,一絲不苟的製造,在本屆展會上也大受歡迎。據介紹,在國內外,電動汽車研發已經進行了多年,但由於動力電源研發的瓶頸,以前,市場上的電池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壽命短、安全性能低、充電時間長、對環境汙染嚴重等缺陷,導致電動汽車一直無法真正在城市普及應用。
  • 科學家意外創造全新LED設計,發光功率提升1000倍
    這意味著要維持照明效率,LED 必須在較低的電流下工作,且由於 LED「光效下降」效應,我們必須增大 LED 器件的面積,或在一個燈泡中增加更多的 LED,從而在不犧牲效率的同時增加亮度,這不僅限制了所有商用 LED 的性能提升,也將亞微米級 LED 和雷射器的輸出功率限制為納瓦。不過,新的研究發現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
  • 新成果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倍
    新成果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倍 2018-04-12 中國科學報 劉萬生 姚璐 【字體:,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了10倍。  鎳鋅電池作為一種動力電池,有著諸多優點,尤其安全環保的特點最適合驅動電動客車。但目前商業化的鎳鋅電池普遍存在循環壽命短的問題,循環壽命很少超過1000次,大大限制了其在電動車上的應用。  李明強團隊與該校副教授張曉亮合作,利用氧化鋅對石墨烯的原位剪裁技術,構建新型鎳鋅電池負極材料,應用於二次電池中。
  • 陳根:3倍密度10倍性能,研究開發新型鋰電池
    近日,法國 Nawa Technologies 公司表示,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電極設計,有望從根本上提升現有和未來電池的化學性能。其中,除了高達 3 倍的能量密度、10 倍的性能,它還具有更快的充電速度、高達 5 
  • 矽納米粒子可助鋰電池一臂之力,電池容量有望增10倍
    通常智能型手機的電量會在一天之內用罄、電動車續航裡程則平均不到 500 公裡,目前電池容量著實不高,但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有望改變這一現狀,該團隊在鋰離子電池陽極添入矽奈米粒子,成功研發出電池容量超過 10 倍的矽-鋰電池。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本文採用達到10年工作壽命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技術成熟的標誌,討論分析了進一步提升鈣鈦礦電池及組件穩定性的策略。 背景介紹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從首次報導以來備受關注。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現已接近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優勢明顯,預計相比於其他光伏技術更低。
  • 新的科研成果為製造超強金屬提供可行策略;家用燃料電池即將發售
    該結果是對金屬晶粒的各個原子如何相互作用的新認識,以及一種利用這些物理學方法獲得超強金屬的方法。研究人員表示,「該試驗結果為製造超強金屬提供了一種可行策略。過去,研究人員認為最強的晶粒尺寸約為10-15納米。但是現在我們發現,我們可以在10納米以下製造更堅固的金屬。」
  • 永興材料正式從鋰鹽材料延伸至電池製造環節 10億加碼超長壽命鋰電池
    打開APP 永興材料正式從鋰鹽材料延伸至電池製造環節 10億加碼超長壽命鋰電池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1-01-16 10:34:48
  • 科學家開發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用於碳氫燃料或氫氣發電裝置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他們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電流電子研究所的科學家一起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獲得燃料電池的關鍵元素之一—電解質。託木斯克理工大學新聞處表示,這將延長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 十種新型電池,你pick誰?
    新xīn型xíng電diàn池chí新型電池: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能源問題,開發新能源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最重要的難題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能源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要求將會越來越高,於是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了可以充電的電池。
  • 新型電池越來越多,這背後都有什麼技術門道?
    1800年,義大利科學家伏打(Volta)將不同的金屬與電解液接觸做成Volta堆,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套電源裝置。人類先後發明了鉛酸蓄電池、以NH4Cl為電解液的鋅—二氧化錳乾電池、鎘-鎳電池、鐵-鎳蓄、鹼性鋅錳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隨著研究不斷深入,近年不斷出現新型電池。
  • 愛瑪石墨烯電池上市,-20度可續航58KM,壽命比普通電池長3倍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好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價值堪比黃金,行業暱稱為「黑金」。對這款材料的應用,一直是電池行業著力發展的重點方向;今年雅迪電動車、綠源電動車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石墨烯電池。並因此而引發過口水戰。近日,愛瑪電動車也隆重的推出了自己的石墨烯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