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掃描探針光刻技術消除二維半導體材料-金屬肖特基勢壘——不止於...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二維半導體材料,比如二硫化鉬(MoS2),表現出了諸多新奇的特性,從而使其具有應用於新型電子器件領域的潛力。目前,研究人員常用電子束光刻的方法,在此類僅若干原子層厚的材料表面定域製備圖形化電極,從而研究其電學特性。然而,採用此類方法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是二維半導體材料與金屬電極之間為非歐姆接觸,且具有較高的肖特基勢壘。

近期,刊載在Nature Electronics上的Patterning metal contacts on monolayer MoS2 with vanishing Schottky barriers using thermal nanolithography一文(Nature Electronics volume 2, pages17–25 (2019)),針對以上問題展開了研究。文中,Zheng等人採用熱掃描探針光刻(thermal scanning probe lithography,t-SPL)的方法,在二維原子晶體表面成功製備了圖形化電極。此方法具有極高的可重複性,並且具有小於10 nm的解析度,以及可觀的產率(單根針尖達到105?μm2?h?1)。相較於電子束光刻方法而言,此方法可以同時進行圖形化工藝並原位對圖形化工藝後的結果進行成像表徵,而且不需要真空腔體以及高能電子束。採用這一技術方案,Zheng等人在單層MoS2上製備了具有頂柵和背柵結構的場效應電晶體。在未採用負電容或異質堆疊等方案的前提下,Zheng等人製備的器件中的二維半導體材料與金屬電極之間的肖特基勢壘趨於0 meV,開關比達到1010,且亞閾值擺幅低至64 mV/dec,大大優於此前諸多其他方案所製得的類似器件的電學特性。



圖1 器件製備流程及主要步驟後的樣品形貌表徵


表1 採用兩種不同方法(熱掃描探針光刻與電子束光刻)製備的基於MoS2的FET的電學特性對比

  

值得指出的是,文中Zheng等人實現圖形化掩膜製備所用的設備,是由瑞士Swisslitho公司所研發的NanoFrazor 3D納米結構高速直寫機,該系統實現圖形化工藝主要是基於前文所述的熱掃描探針光刻技術。熱掃描探針光刻技術的核心,是利用高溫納米針尖與一種熱解膠(PPA)作用,熱解膠在高溫作用下會揮發,從而使熱針尖「畫」過的區域沒有熱解膠而熱針尖沒有「畫」過的區域留存有熱解膠,從而實現對熱解膠的圖形化處理。工藝過程中,圖形的刻寫精度與針尖的曲率半徑以及針尖的溫度控制水平息息相關。依託成熟的微加工工藝以及微系統設計經驗,Swisslitho設計並製備了具有納米級曲率半徑的針尖的懸臂梁,並且在懸臂梁上集成了用於控制及反饋針尖溫度的電學系統,可以在室溫至1100 ℃的範圍內對針尖的溫度進行準確地控制及監測,從而使得NanoFrazor的圖形加工精度可以達到10 nm量級的水平,且工藝具有極佳的穩定性和重複性。



圖2 針尖處於加熱狀態下的懸臂梁圖像


另一方面,從工作原理不難看出,熱掃描探針光刻不需要額外的顯影操作。只要是用高溫納米探針在熱解膠表面一「畫」,熱解膠表面相應區域就會揮發掉,從而在表面留下痕跡。著眼於這一特點,Swisslitho的研發人員巧妙地在懸臂梁上集成了輪廓探測器,可以原位對熱解膠表面留下的痕跡進行形貌表徵,從而實現閉環圖形加工功能。NanoFrazor使用戶可以實時了解圖形加工的情況,並進行修正,大大縮減了圖形化工藝所用的時間,提升了效率。  


此外,由於NanoFrazor特殊的結構特點,使得NanoFrazor在進行套刻工藝時,可以方便快捷地直接定位到樣品表面的目標區域並進行套刻工藝,無須預先在樣品表面製備對準標記,亦可省去進行傳統光學光刻或電子束光刻對準過程中的繁瑣步驟。

 

最為重要的是,由於工藝過程中用針尖的熱與熱解膠作用替代了電子束或光束與光刻膠作用,可以有效減少圖形化工藝過程中對樣品中介質材料的電荷注入所引起的損傷,從而提升微納結構電學特性的可靠性,亦可有效提升器件的電學特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肖特基勢壘的計算-金屬源漏接觸
    形成歐姆接觸的條件有兩種:金屬與半導體間有低的勢壘高度或者半導體有高濃度的雜質摻入(N ≧1012 cm-3);第二類是肖特基接觸,指具有整流特性的金屬-半導體接觸,就如同二極體具有整流特性,是金屬-半導體邊界上形成的具有整流作用的區域,金屬和N型半導體材料相接觸的時候,在界面處半導體的能帶彎曲,形成肖特基勢壘。勢壘的存在才導致了大的界面電阻。
  • 「專利解密」三安集成 新型SiC結勢壘肖特基二極體
    集微網消息,由於特斯拉的引導效應,碳化矽作為功率器件在地球上的普及可能被提速了一倍,碳化矽(SiC)屬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也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這不僅對電車產業,也對其它行業的節能產生了巨大而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就包括碳化矽結勢壘肖特基二極體。
  • 掃描熱探針刻寫技術-綜述
    探討了掃描熱探針刻寫技術(thermal scanning probe lithography,t-SPL)的常規和獨特功能,尖細的探針快速準確的溫控實現納米級解析度的材料表面加工。  2. 總覽了t-SPL用於納米器件製備案例,從量子技術到材料科學t-SPL改進納米製備的過程。更多新興課題有待發掘。                      3.
  • 金屬半導體接觸系列之肖特基接觸形成原理
    打開APP 金屬半導體接觸系列之肖特基接觸形成原理 simucal 發表於 2020-06-09 10:19:21 從本周開始的《漲知識啦》板塊,首先小賽將給大家講解金屬-半導體接觸系列的第一部分肖特基接觸,在詳細介紹肖特基接觸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幾個概念,真空能級以及功函數。
  • 【技術】肖特基二極體的結構與缺點
    肖特基二極體,英文是Schottky diode,是這樣一種二極體:它導通電壓降非常低,且允許高速切換。作為一種電子元件,它利用肖特基勢壘特性而產生。之所以叫「肖特基」二極體,是為了紀念造車物理學家肖特基(Walter H. Schottky)。如前所述,肖特基二極體的導通電壓非常低。
  • 肖特基二極體的熱電子極化效應
    當光入射到金屬納米結構時,會產生一種獨特的光學現象,稱為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LSPR),它是由金屬中的自由電子與入射光子發生共振而引起的自由電子的集體振蕩。在LSPR激發後,表面等離子體激元可以通過輻射或非輻射效應進行衰變,其中輻射衰變是通過重新發射光子的機制進行的,而非輻射衰變可以通過朗道阻尼將金屬內部的電子激發成為熱電子。
  • Science: 掃描探針顯微鏡控制器在二維磁性材料研究中的突破性應用...
    然而,堆疊方式與磁耦合間的關聯機制仍不甚明晰,需要藉助先進的掃描探針技術才能實現在原子級層面的直接實驗觀測。  美國RHK公司所提供的先進R9plus掃描探針顯微鏡控制器可以有效結合課題組自主研發的掃描探針設備,同時給予高效率的掃描控制,從而可以針對二維磁性材料應用領域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
  • 困擾肖特基半導體50餘年的難題 或將被石墨烯破解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的一個科研團隊在傳統肖特基半導體的金屬和半導體材料之間插入石墨烯,製備出了一種新型的肖特基二極體,大大提高了二極體的性能。他們的研究成果有望解決近50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肖特基半導體的金屬-半導體接觸電阻問題,在科學界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來聊一聊,肖特基二極體
    肖特基二極體是以其發明人肖特基博士(Schottky)命名的,SBD是肖特基勢壘二極體(SchottkyBarrierDiode,縮寫成SBD)的簡稱。SBD不是利用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接觸形成PN結原理製作的,而是利用金屬與半導體接觸形成的金屬-半導體結原理製作的。因此,SBD也稱為金屬-半導體(接觸)二極體或表面勢壘二極體,它是一種熱載流子二極體。
  • 氧化鎵溝槽肖特基勢壘二極體具有超低洩漏
    美國康奈爾大學和日本的新型晶體技術公司近期聲稱單斜形β-多晶型氧化鎵(β-Ga2O3)肖特基勢壘二極體(SBD)具有最低的洩漏電流。在相對較高的擊穿電壓1232V下,顯示出低的洩漏電流密度小於1μA·cm-2。該器件採用溝槽結構製作鰭片,側壁上有金屬 - 絕緣體 - 半導體(MIS)疊層,以減少表面場效應,抑制反向偏壓下的洩漏。
  • 肖特基二極體與普通二極體有什麼區別?
    N型半導體接觸形成PN結原理製作的,而是利用金屬與半導體接觸形成的金屬-半導體結原理製作的。因此,SBD也稱為金屬-半導體(接觸)二極體或表面勢壘二極體,它是一種熱載流子二極體。 通過調整結構參數,N型基片和陽極金屬之間便形成肖特基勢壘,如圖所示。當在肖特基勢壘兩端加上正向偏壓(陽極金屬接電源正極,N型基片接電源負極)時,肖特基勢壘層變窄,其內阻變小;反之,若在肖特基勢壘兩端加上反向偏壓時,肖特基勢壘層則變寬,其內阻變大。
  • 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呂勁團隊與楊金波、方哲宇團隊最新研究表明,新型二維材料或將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的預言。他們在預測出「具有蜂窩狀原子排布的碳原子摻雜氮化硼(BNC)雜化材料是一種全新二維材料」後,這次發表在《納米通訊》上的研究,通過實驗證實了這類材料存在能谷極化現象,並具有從紫外拓展到可見光、近紅外以及遠紅外波段的可調能隙功能。
  • 肖特基二極體
    肖特基二極體是貴金屬(金、銀、鋁、鉑等)A為正極,以N型半導體B為負極,利用二者接觸面上形成的勢壘具有整流特性而製成的金屬-半導體器件。因為N型半導體中存在著大量的電子,貴金屬中僅有極少量的自由電子,所以電子便從濃度高的B中向濃度低的A中擴散。顯然,金屬A中沒有空穴,也就不存在空穴自A向B的擴散運動。
  • 進展 | 二維精雕,遊刃有餘:一種二維材料圖案化的直寫加工技術
    通過常規的微納加工技術,包括光刻和反應離子幹法刻蝕或者化學溶液溼法腐蝕,可以對其進行加工剪裁。然而在這些加工步驟中,二維材料需要接觸光刻膠、溶劑以及高能離子等,這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樣品的表面汙染以及邊界鈍化等問題。在電子學器件工作過程中,汙染物作為電子散射中心,降低了材料的導電性,從而影響器件性能的提升,並且這種現象對於二維材料電子器件尤為明顯。
  • 肖特基二極體原理_肖特基二極體作用
    肖特基二極體原理   肖特基二極體是貴金屬(金、銀、鋁、鉑等)A為正極,以N型半導體B為負極,利用二者接觸面上形成的勢壘具有整流特性而製成的金屬-半導體器件。因為N型半導體中存在著大量的電子,貴金屬中僅有極少量的自由電子,所以電子便從濃度高的B中向濃度低的A中擴散。顯然,金屬A中沒有空穴,也就不存在空穴自A向B的擴散運動。隨著電子不斷從B擴散到A,B表面電子濃度逐漸降低,表面電中性被破壞,於是就形成勢壘,其電場方向為B→A。但在該電場作用之下,A中的電子也會產生從A→B的漂移運動,從而消弱了由於擴散運動而形成的電場。
  • 「專利解密」泰科天潤公司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製備技術
    在電子器件領域,肖特基二極體廣泛應用於模擬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具有短反向恢復時間和極小的反向恢復電荷的特點,而電子器件的效率提升廣泛依賴於半導體材料發展。碳化矽作為新興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電學特性,以其寬禁帶、高熱導率和高臨界電場等優點,成為製作高溫、大功率、高頻半導體器件的理想材料,因此推動了肖特基勢壘二極體和結勢壘二極體的發展。
  • Nature子刊帶大家進入熱掃描探針構築的奇妙納米世界
    而在製備各類納米結構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操作就是通過光刻來實現在不同的材料上定義圖案區域。目前,在工業上,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具備7 nm技術節點的製備工藝中所需的圖形加工能力,但其單值極高,比一架F-35戰鬥機的價格還會高出不少。
  • 開關電源中肖特基二極體的作用
    肖特基二極體 肖特基二極體是貴金屬(金、銀、鋁、鉑等)A為正極,以N型半導體B為負極,利用二者接觸面上形成的勢壘具有整流特性而製成的金屬-半導體器件。因為N型半導體中存在著大量的電子,貴金屬中僅有極少量的自由電子,所以電子便從濃度高的B中向濃度低的A中擴散。顯然,金屬A中沒有空穴,也就不存在空穴自A向B的擴散運動。
  • 肖特基二極體應用_肖特基二極體應用電路_肖特基二極體在數字電路...
    肖特基二極體是德國科學家肖特基(Schottky)1938年發明的。肖特基二極體與普通的PN結二極體不同。是使用N型半導體材料與金屬在一起結合形成金屬一半導體結。肖特基二極體比普通二極體有正向壓降低、反向電荷恢復時間短(10ns以內)等優點。   應用特點:適合於高頻、大電流、低電壓整流電路以及微波電子混頻電路、檢波電路、高頻數字邏輯電路等。
  • 肖特基二極體壓降多少 如何減少壓降
    肖特基二極體   肖特基二極體是以其發明人肖特基博士(Schottky)命名的,SBD是肖特基勢壘二極體(SchottkyBarrierDiode,縮寫成SBD)的簡稱。SBD不是利用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接觸形成PN結原理製作的,而是利用金屬與半導體接觸形成的金屬-半導體結原理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