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門店所推銷的電位治療儀
執法人員查處時,店內坐滿老人
群眾的舉報信息
發放小禮物吸引老年人到店,通過播放視頻等方式誇大功效,誤導消費者購買高價儀器。近日,蒼南縣市場監管局礬山市場監管所(下稱「礬山所」)查處一起虛假宣傳銷售醫療器械的案件。執法人員事後發現,市場售價兩千元左右的電位治療儀被賣到上萬元,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賣出上百臺。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該案中的不法經營者,瞄準鄉鎮留守老人,用「洗腦+收割」方式違法經營,一旦被監管部門查處,馬上轉移至別處繼續經營。讓我們看看,礬山鎮的這起案例,執法人員是如何與這家違法企業較量的。
設套
前三個月並不銷售產品
送小禮品吸引老人前往
2018年8月20日,蒼南縣健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健樂公司」)在蒼南縣市場監管局註冊登記。該公司體驗式門店位於礬山鎮八一路,於去年9月18日開業。
開業前後,礬山所執法人員對該門店巡查過兩次,發現門店證照齊全,銷售的「健明希」牌電位治療儀有相應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和檢驗報告,還有供應商及廠家的授權書及相應證照。執法人員在店內未發現有關虛假宣傳的內容。
奇怪的是,執法人員在前三個月的巡查中,發現這家門店根本沒有產品在銷售。更蹊蹺的是,門店持續給鎮裡的老人贈送「油鹽醬醋」等各種小禮物,吸引大批老人到店內體驗免費的電療服務。
「我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該門店,經常看到上百號老人聚集在店內外。」附近一商鋪老闆小陳說,店員對老年人很熱情,噓寒問暖,但對年輕人很警惕,他有幾次想進去看看,都被工作人員攔在門外。
小陳的外公曾上過保健品欺詐的當。小陳懷疑這家店也在實施類似的營銷欺詐,於是他向礬山所舉報了此事。事實上,礬山所負責人在健樂公司進駐礬山之初就有所警覺,早已安排「眼線」在老人中間,只是兩個月來該門店遲遲未露出馬腳。
洗腦
聲稱電位治療儀可代替藥物
患者受忽悠不惜借錢購儀器
去年12月起,礬山所開始接到大量群眾投訴,有人舉報該門店售賣假冒產品,有人說健樂公司搞傳銷……在礬山所執法人員看來,「狐狸尾巴」已露出來。
曾阿姨是礬山人,57歲的她患有腎炎、「三高」等多種慢性病,每月都會定期去醫院檢查。她63歲的丈夫,年輕時在礦上工作,患有矽肺,心臟做過支架。兩位老人每月醫藥費加起來3000元左右,生活十分節儉。
「9月份,他們(健樂公司)在鎮裡發單子,說可以免費做電療,我和老公都去了。」曾阿姨說,做了兩次後,感覺疼痛有所緩解,就經常去。後來,曾阿姨去醫院檢查發現腎炎一項指標有所下降。在門店工作人員誤導下,她以為繼續做電療今後就不用吃藥了,於是對電位治療儀的「治療效果」信以為真。
曾阿姨說,老人在電療時,店員會在投影上播放視頻,介紹各種慢性病及危害,其中就包括她的腎炎和「三高」,同時也播放電位治療儀對上述疾病的療效,還有幾位老人「現身說法」。
去年12月初,該門店開了一場「歡迎會」,會上一名劉姓「總部經理」正式推出售價16800元一臺的「健明希」電位治療儀,打著回饋礬山百姓的名頭,打折出售。幾天後,曾阿姨不顧兒子反對,向親戚借錢買了一臺電位治療儀和一張配套的凳子,共計一萬多元。
「我以為買個電療儀,每個月3000多元的醫藥費能省下來。後來我把治腎炎的藥停了,身體馬上又痛起來,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尿蛋白等指標又高起來了。」這時曾阿姨才知道受騙了。
據執法人員後來掌握的情況,從去年12月6日門店開始銷售第一臺到今年1月10日被礬山所查處取締,該門店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售出了100餘臺電療儀。「同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正常的售價僅2000元左右。」
較量
門店規定禁止拍照錄音
視頻播放記錄隨時清除
溫建東在擔任礬山所所長前,曾在蒼南縣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任職,接觸過不少虛假宣傳、會議營銷等案件。因此,在健樂公司註冊之初,他就安排執法人員密切關注該門店動態。執法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健樂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湖北籍)及其丈夫陳某(湖北籍)去年上半年曾在宜山鎮成立過類似的醫療器械公司,幾個月後被當地政府取締。
健樂公司門店從開業到被立案查處,礬山所執法人員曾先後6次對門店進行檢查,但前幾次都因現場沒有查到證據,無法予以立案。
溫建東說:「相比過去幾年,違法者更加狡猾,特別注意隱藏證據。傳單沒有了,門店電腦裡所有的視頻在線播放,播放之後記錄清除得乾乾淨淨。體驗區不允許拍照、錄音,我們安排的『眼線』也難以發現證據。」
門店店員甚至將執法人員來檢查的監控視頻播放給老人看,宣稱公司產品經過市監部門核准。
門店店員手上還有一套應對政府檢查的手冊。幾次撲空,讓礬山所的執法人員意識到,這是一個手段老到的欺詐團夥,普通的檢查難以奏效,於是他們改變了策略。
去年12月6日這家門店開始高價銷售醫療器械後,礬山所緊急印製了千餘份「免費體驗醫療器械警示」宣傳資料,在礬山社區、超市、市場等人群密集場所進行宣傳。同時,為了抓住對方的活動規律,找到破綻,礬山所加強了對門店內外的布控。
經過調查,執法人員掌握了對方活動規律:一天七到八場的免費體驗,每場80~100位老人,體驗現場播放視頻。主要的兩場是早上7點和晚上6點,為的是避開執法部門的工作時間,而問題最大的是門店播放的視頻。
查處
數月調查,摸清底細
清晨出擊,鎖定證據
經周密調查和部署後,今年1月10日7時許,執法人員對該門店突擊檢查,發現店內坐滿老人,門外還有一批老人在排隊。執法人員進場後馬上控制電腦、投影儀等設備,在這些設備上找到了該團夥違法營銷的關鍵性證據。
據了解,這些播放的視頻都是經過剪輯的,內容包括權威媒體關於慢性病的報導和一些權威醫生、老年患者的說法,但最終都會引導到電位治療儀對老年慢性病治療的作用,誇大電位治療儀對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療效。
「事實上,視頻中媒體的報導只是關於老年人慢性病,根本沒有提到電位治療儀,不法分子將這些內容剪輯在一起,用移花接木的方式誤導消費者。」一位執法人員說。
當天,礬山所對健樂公司立案調查,約談了健樂公司負責人。之後,執法人員根據現場查獲的證據,結合證人證言,認定健樂公司構成虛假宣傳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可處以20萬元至100萬元罰款。
溫建東說,對該案的查處,礬山鎮的群眾和黨委政府給予了很大支持:門店附近的群眾提供線索,有店鋪老闆自費列印揭露保健品、醫療器械欺詐的宣傳單張貼到各村、住宅區;鎮黨委發動退休的黨員幹部到老年人中去做思想工作;政府組織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對違法門店進行嚴密布控等。
事後,礬山鎮黨委副書記林玉輝分析,健樂公司之所以能吸引大批老年人,除了免費體驗、贈送禮品外,跟礬山鎮本地情況也有很大關係。「鎮裡許多老人年輕時在礦上工作,患有矽肺,上了年紀疾病不少,加上年輕人都在外地上班,留守老人飽嘗病痛和寂寞。健樂公司正是針對這兩點設陷阱,企圖榨乾老年人退休金。」
林玉輝說,除了宜山和礬山外,該縣其他鄉鎮也可能存在類似團夥。此次礬山所查處的案件,可為其他鄉鎮應對此類違法營銷提供經驗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