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磁場控制的機器人,未來或讓機器人更加柔性化

2020-12-03 中國機器人網

ETH科學家已經開發出可以組裝成二維形狀並受外部磁場控制的立方體形磁性積木。它們可用於軟機器人應用。

如果你曾經嘗試過將幾個非常堅固的小立方體磁鐵彼此緊挨放在磁性板上,那麼你會知道自己做不到。因為會發生的情況是,磁鐵始終排列在從磁性板垂直伸出的圓柱中,而且,幾乎不可能將幾行這些磁體連接在一起以形成平坦的表面。那是因為磁鐵是偶極的,相等的磁極會彼此排斥,一個磁體的北極始終將自身附著到另一個磁體的南極,反之亦然,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它們形成一個列,使所有磁體對齊的方式相同。

現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製造出了立方體形狀的磁性構建塊,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連接在一起以形成二維形狀。科學家將其稱為模塊的新構件不是偶極而是四極,這意味著它們每個都有兩個北極和兩個南極。在每個以塑料3D印刷的模塊內部,有兩個小的常規偶極磁體,它們的相等磁極彼此面對(見圖)。

可以像小西洋棋棋盤一樣組裝這些積木,以形成任何二維形狀。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於南極和北極相互吸引,因此一個四極構造塊,其兩個南極面向左右,將在其四個側面上吸引一個建築物 塊旋轉了90度,因此其北極位於左右兩邊。

基於這一原理,科學家們製作了彩色模塊,其邊緣長度剛好超過2毫米。他們將它們組裝成像素藝術表情符號,以演示模塊可以做什麼。但是,可能的用例遠遠超出了這種頭。ETH的Bradley Nelson教授小組博士生,科學家們最近在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論文,其主要作者Gu Hongri說:「我們對軟機器人領域的應用特別感興趣。」

四極體控制著模塊的磁性。但是,四極杆和偶極杆在同一構件中要複雜得多,因為除了強四極杆外,科學家還在構造塊中構建了一個弱偶極杆。他們通過將模塊中的小磁鐵彼此以微小角度而不是平行的方式布置來實現此目的。

Gu解釋說:「這導致模塊將自身對準外部磁場,就像指南針一樣。」 「有了可變的磁場,我們就可以將已經構建的形狀移出模塊。添加一些靈活的連接器,甚至可以構建可以通過磁場控制的機器人。」

外部磁場(中心和右圖)可用於控制模塊的方向。此處顯示的是電磁模塊和柔性連接器的組合。圖片來源:Gu H et al. Science Robotics 2019

Gu說,他們的工作最初是關於開發新磁性原則的。他說,它與尺寸無關,這意味著沒有理由無法開發出更小的四極模塊。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如何在磁場的作用下將模塊用於將線性結構組合成多維對象,這是將來可能在醫學中使用的東西:可以想像,諸如支架之類的物體可以由包含此類模塊的螺紋形成。可以通過一個相對簡單的,微創的程序通過細小的開口將線插入體內,然後施加磁場以將其組裝到體內的最終多維結構中。

相關焦點

  • 用磁場和光遠程控制軟機器人
    受LED光和磁場作用,形狀記憶「抓斗」可以實現抓取、傳遞和放下等動作。sciencedaily網站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依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遠程控制軟機器人運動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將軟機器人鎖定在預定位置,然後在光和磁場的作用下重新配置成新的形狀。相關成果刊登於《科學進展》雜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論文作者Joe Tracy說:「軟機器人的可重構性讓我們倍感興奮。通過改變材料的性能,我們可以遠程控制軟機器人的運動——我們可以讓它保持既定形狀、產生形狀變化然後復原。這些變化都是可以重複的。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imone Schuerle:用磁場控制納米機器人抗癌
    納米醫療技術專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Simone Schuerle 就曾發明過一種由 3D 列印而成的、可受外部磁場操控的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向腫瘤等病變組織輸送納米顆粒藥物,實現更精準的靶向給藥。這種技術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它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很多研究機構和科技企業已經在積極推動醫療機器人的小型化和柔性化,希望藉此進一步豐富醫療機器人的應用範圍,為一些微觀場景的醫療診治提供幫助。通過對微型機器人施加旋轉的外部磁場控制其行動軌跡,另外,該微型機器人配有防止藥物脫落的聚合物塗層,在人工引導下,微型機器人不僅可以抵達目標位置,同時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藥物釋放動作。 研究人員稱,該微型機器人除了可以作為藥物輸送工具外,還可以作為診斷工具,通過微型機器人進行檢測,可以防止腸鏡檢查所帶來的不適。
  • 機器人太「硬」?「軟萌」柔性機器人了解一下
    但由於現在市場上流行的是機械類機器人,加之絕大部分的軟體機器人都處於實驗室階段,在實際應用上還有待開發。因此公眾對柔性機器人知之甚少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柔性機器人未來絕對大有可為。柔性機器人柔性機器人通常是利用軟體材料製成,憑藉其在機體上柔性的優勢,在場景上也更加靈活。
  •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1-01-05 15:00:27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 首個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誕生,用磁場就能控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張立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 Kostas Kostarelos 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推出一款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未來可用於診斷疾病或者向人體內輸送藥物
  • 機器人衝壓自動化線控制系統_衝壓 - CSDN
    目前,除汽車行業外,國內90%以上的機器人應用工程為局部自動化,如焊接、碼垛、噴塗、鑄造、打磨等應用,機器人柔性化自動化生產線的比例很低。,能為客戶提供全系列工業機器人產品以及跨行業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我們用一臺六軸多關節機器人,替代工人負責兩臺AOI的放板、翻板和收板,每班可以完成七百多塊PCB硬板的收放,綜合效率可以達到1塊/min(其中包括AOI機器掃描時間)。若能進一步將與收放板機配合的上下料運輸線,連接上AGV做固定線路轉運,就可以實現上下工序的完全自動化生產了。
  • 靠磁場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軍隊, 構建複雜結構之餘還能捕捉酵母細胞
    依靠磁場驅動,微型機器人軍隊可構建複雜的結構MicroFactory的設置非常簡單。它運行的基礎是產生磁場的電路板。每個小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塊塊磁鐵,軟體程序通過操縱小機器人的磁場來驅動它。每個機器人配備了末端執行器,它會隨著機器人分配的工作不同而有所變化。
  • 分揀 工業機器人
    物流機器人更加智能化、柔性化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智能物流成為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柔性化、智能化、高性價比的物流倉儲機器人將得到廣泛應用。這一趨勢,在CeMAT Asia 2018展會上得到充分體現。
  • 汽車製造離不開機器人在線檢測
    柔性化、自動化、智能化及高節拍,是未來汽車白車身生產線開發的趨勢,如何滿足這一趨勢,是目前車身製造過程在線檢測刻不容緩的一大課題。  汽車車身製造過程在線檢測勢在必行  汽車整車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的車身製造,作業內容複雜且質量指標要求高。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未來技術趨勢——單體智能與群體智能
    的概念,可以利用軟體提前導入工廠建築物圖紙實現導航,讓搬運的柔性化大大提升。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曠視進入供應鏈物聯網領域後便聚焦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2020年初,機器人產品部更是獨立成為曠視的產品中臺之一,專注於機器人產品和關鍵物流設備的研發。進入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的新時代,未來的移動機器人又有哪些發展趨勢?
  • 科學家能夠利用磁場操縱藻類機器人 主動追殺癌細胞
    這種生物混合機器人有朝一日可以將藥物運送到身體的特定部位,從而減少副作用。更有甚者,這種機器人以及它的磁場似乎可以殺死癌細胞。另一個問題是,為這種微型機器人在身體的蛋白質和其他分子迷宮中導航,需要一種控制其運動並觀察其位置的方法。  因此,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張力(音譯)就把目光轉向了磁性和生物有機體。在身體外部產生的磁場可以穿透活體組織而不對其產生傷害,從而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在體內移動磁化的物體。
  • .| 三大先鋒機器人設計:從微米級的分子機器人到長肉的人形機器人
    許多微型機器人採用的是遊曳策略(swimming strategy),並通過磁場或其他能量(包括光能、熱能或電能)。Wang 最喜歡的一種就是「納米火箭(nanorocket)」,他們團隊開發的一種使用胃液作為燃料並在胃部或腸道自行推動。該領域仍然在尋求能持續更長時間並使用現存資源且不用技術人員幹預就可以自行運動的新能源。2.
  • ABB:十分看好未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
    打開APP ABB:十分看好未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1-12 10:27:56   因此,ABB十分看好未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   今年來,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ABB第三季度的訂單額為61.09億美元,同比下降9%。但得益於中國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同期中國市場的訂單額卻同比增長了7%。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2.31萬套,同比增長逾五成。全年累計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16萬套,同比增長18.2%。
  • 從電影看未來 機器人真的會毀滅人類?
    這也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偵查行機器人,不過看到實體後你就一定會認為這是在坑爹!因為完全就是萌萌噠,米國軍方你確定這些貨色能去偵查麼?在高溫下T-1000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形態。它能夠被一些物質腐蝕。它能與熔融的金屬互溶(如汞)。若給它通上電流會改變它體內的磁場,使之無法保持原本形態。  T-3000無敵的存在  T-3000外型是「救世主」約翰康納,也確實擁有著約翰康納的記憶與身分,但他的內心卻已經完全被天網所控制,只能成為其魁儡。
  • 機器人阻抗控制概念
    對焊接、搬運、噴漆等工作,機器人的末端執行器在運動過程中不與外界物體相接觸,機器人只需位置控制就夠了,而對於切削、磨光、裝配作業,僅有位置控制難以完成工作任務,還必須控制機器人與操作對象間的作用力以順應接觸約束。機器人採用力控制可以控制機器人在具有不確定性的約束環境下實現與該環境相順應的運動,從而可以適應更複雜的操作任務。
  • 碼垛機器人的性能特點
    機器人碼垛系統是專業的自動化搬運碼垛設備,替代人工搬運、碼垛,生產上能迅速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和產量,同時能減少人工搬運造成的出錯。系統由四軸碼垛專用機器人、抓手、輸送輥道、安防系統等組成,能適應的包裝類型包括紙箱、袋裝、灌裝、周轉箱、瓶裝等。
  • 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在成員大會的沙發論壇中,業內代表企業與高校專家共聚一堂,就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沙龍論壇由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移動機器人BG總裁張雷主持。
  • 沒腿不行:能在水下行走的微型機器人
    最新研發出的微型裝置可以作為雷射控制微型機器人的腿。這些裝置能與微電子系統兼容,為自主微型機器人的大規模製造指出了一個方向。1959年,諾貝爾獎得主、納米技術先驅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提出了「可吞食外科醫生」的有趣設想。也就是說,製造一種可以在血管內移動的微型機器人,去有需要的地方做手術。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 淺談工業機器人核心競爭力
    當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愈加廣泛,苛刻的生產 環境對機器人的體積、重量、靈活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機器人正向著小型 化、輕型化、柔性化的方向發展,類人精細化操作能力不斷增強。隨著機器人易用 性、穩定性以及智能水平的不斷提升,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逐漸由搬運、焊接、裝配 等操作型任務向加工型任務拓展,人機協作成為工業機器人研發的重要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