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謀劃創新藍圖

2020-12-06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編者按 近期,各大央企都在抓緊制訂「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記者走訪了幾家中央企業,發現這些大企業都把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用創新贏未來」,早已成為央企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怎麼創新,各個央企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

三個創新開拓新的「藍海」

  中船工業集團將進入逐步確立科技領先地位、謀求以科技發展引領世界市場需求的新階段。為此,中船集團將堅持發展戰略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

  未來船舶是什麼樣子?將載著人類駛向何方?上海世博會結束前夕,中國造船業的領軍企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在上海揭曉了「中船理想杯」未來船舶創意大賽的結果。孔雀公主號郵輪、「探索之圓」圓型半潛式鑽井平臺、多功能模塊化海洋工程組合體(MOCA)、可燃冰開採船等十個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其中,中船集團七二八研究所設計的孔雀公主號超級郵輪和廣州中船龍穴造船公司設計的概念性高速貨櫃船,雙雙榮獲一等獎。這些獲獎作品將在世博會後保留的中國船舶館二期展示,參觀者可以看到這些構思新穎、理念超前、綠色環保的未來概念船。

  頒獎儀式上,獲獎者朝氣蓬勃的面孔和大膽新穎的獲獎感言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告訴記者,這次大賽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設計人才,這支隊伍的成長是比新船型設計成果更寶貴的財富,只要不斷培養和擴大創新隊伍,特別是青年創新隊伍,中國船舶工業就大有希望。中船集團科技部主任許淼介紹說,這次大賽吸引了公司下屬設計院所、造船企業的設計人員,參賽者中35歲以下的佔到95%以上。大賽體現出的新穎前瞻、綠色環保、經濟安全等理念將運用到未來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中。

  近年來,我國已成為舉足輕重的造船大國,躍入世界造船業第一方陣。繼去年成為世界第二造船大國後,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已在造船完工量、承接訂單和手持訂單三項指標方面全面趕超世界第一。但從世界範圍看,造船產能結構性過剩和運力過剩的矛盾短期很難扭轉,我國造船業的低勞動成本優勢正在不斷弱化。如何通過創新尋找新的「藍海」,建立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實現從傳統造船向發展綠色造船技術、環保節能技術,拓展海洋經濟的轉型,是未來能否獲得新一輪增長的關鍵。

  據了解,為了增強我國船舶工業在國際高端船舶市場上的競爭力,中船集團多年來連續不斷努力,在高技術船舶領域開展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批量建造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獲得成功,使我國在世界頂級船舶的建造上取得了「零」的突破。與此同時,還重點突破了大型滾裝船和大型挖泥船等一大批高技術船舶關鍵設計建造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中船集團高技術船舶的研發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下一步,中船集團將從以硬體投入、開發優化主流船型、加速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為主,轉變為逐步確立科技領先地位、謀求以科技發展引領世界市場需求的新階段,立志成為科技綜合實力最強的世界造船企業集團以及全球造船市場主要產品領域的創新領導者。為此,中船集團將堅持發展戰略創新,逐步形成從勘探鑽井到開採生產、運輸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堅持產品創新,以「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為主攻方向,超前開發引領市場需求的新船型;堅持管理創新,不斷提高差異化競爭能力和降本增效能力。               (李予陽)

中國黃金集團:

科技領先推動跨越式發展

  中國黃金集團將重點研發難採、難選冶、節能環保、複雜多金屬資源開發利用、低品位資源生物堆浸等相關技術,依靠科技進步推動中國黃金集團跨越式發展。

  今年9月底,中國黃金集團提前3個月完成了2007年初制定的黃金資源保有量、總資產、銷售收入、利潤4項指標「四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與其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積極實施高技術產業化密不可分。

  「十一五」期間,是中國黃金集團大變革、大發展、完成四年翻兩番目標的重要時期,也是企業科技工作取得輝煌成績、科技進步進入快速發展道路的重要時期。集團確立了「超常規思維,跨越式發展」的理念,形成了「以金為主,多金屬並舉」的發展思路,推進了「大基地」戰略格局的形成。中國黃金集團堅持科技領先戰略,大力實施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戰略。通過優化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投入等手段,在難處理金礦資源選冶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技術水平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擁有了多項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成效顯著,產業化、工程化帶動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達20億元以上。科技進步極大地推動了集團快速發展和黃金行業的技術升級。

  目前,該集團已擁有以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原礦焙燒技術為代表的多項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並成功進行了產業化應用,不僅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而且使難選冶礦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其中,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可使難浸金精礦的金回收率由30%以下提高到95%,該成果在2010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也是黃金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獲得的最高科技獎勵。據介紹,全國難處理的金礦資源有2000噸左右,其中適合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和原礦焙燒技術處理的金礦資源分別約有600噸和400噸,如採用這兩項技術對其進行開發利用,可釋放出價值達2500億元以上。

  近4年來,中國黃金集團共完成科技成果鑑定24項,其中23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1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申報專利63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申報了兩項PCT(國際合作條約)專利。與「十五」同期相比,成果增加76.9%,專利增加11.6倍。

  一系列創新成果的取得得益於中國黃金集團對科技的高度重視。近年來該集團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了與現代企業制度及集團快速發展相適應的科研管理體制與機制,制定和創造了有利於科技創新與進步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制定了相應的科技成果獎勵機制;另一方面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4年來累計投入科技資金8.91億元,與2006年之前4年相比,增加了2倍。

  目前,中國黃金集團已基本確定「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下一步科技工作將以建設創新型企業為目標,通過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重點研發難採、難選冶、節能環保、複雜多金屬資源開發利用、低品位資源生物堆浸等相關技術,依靠科技進步推動中國黃金集團跨越式發展,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世界一流礦業企業。     (肖 倩)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新起點上科技興業

  「十二五」期間,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將加速提升勘查技術水平和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並實現人才資源開發新突破。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日前召開科技、人才大會,隆重表彰了「十一五」12項找礦成果、20項科技進步成果、15項優質工程、65篇優秀科技論文、31名優秀科技工作者和16名優秀技能人才。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局長閆學義介紹,該局大力實施科技興業戰略,「十一五」期間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6項次(人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數十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2項、優秀工程獎161項、優秀QC小組成果117項、科技創新獎100多人次(項次),各個產業取得一大批令人矚目的科技成果。共探獲各類資源儲量鐵礦15.42億噸、錳礦4902萬噸、銅礦226萬噸、鉛鋅礦172萬噸、金礦256噸、銀礦4148噸、鉬礦15萬噸,取得了冀東馬城超大型鐵礦詳查、西藏岡底斯澤當礦田銅多金屬礦普查,以及湖北大冶鐵礦、膠東金礦、山西支家地銀礦等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等多個有影響的地質找礦成果,其中馬城鐵礦探明資源儲量10.44億噸,成為1980年以來我國詳查規模最大的鐵礦床。在巖土工程方面、地理信息工程方面、超硬材料生產及機械裝備製造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此外,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加強人才引進、培養、選拔、使用。近年來先後有兩名專家獲得我國地學界最高獎「李四光獎」,2人獲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稱號,3名地質工作者被評為「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1人獲得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銀錘獎」;聘請5名院士、專家作為總局高級技術顧問,招收高校畢業生和海外留學人員1500多人,選派118名年輕技術人才就讀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在職研究生。目前,該局專業技術人才比例達到60%,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18人。

  「十二五」期間,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將加速提升勘查技術水平和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並在新起點上實現人才資源開發新突破等。「十二五」工作目標包括取得有影響的重大勘查成果,建立2至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形成一系列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勘查技術示範;新建地質科學研究和超硬材料研發兩大基地;實施「112人才工程」————打造100名左右的優秀企業家團隊,培養、引進、聘請100名左右科技領軍人物和學科帶頭人,培養200名左右的高技能人才。    (申小酌 潘 安)

相關焦點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全會取得的重大成果、作出的頂層設計、描述的遠景藍圖,令人振奮鼓舞。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 四大電力、電網央企紛紛表態,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四要推進電力系統技術裝備創新,提升系統安全和效率水平。加強基礎創新研究,深化關鍵技術研究,加快核心裝備研發。五要推動健全市場機制和政策體系,保障清潔能源安全高效利用。打造能源數字經濟平臺,完善電力市場機制,推動出臺相關支持政策。
  • 國產航母山東艦的創新源動力在哪?這家軍工央企董事長告訴你!
    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明確提出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這些重大論斷對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國家戰略、建設科技強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作為軍工央企,中船集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結合船舶工業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實踐和經驗,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之路,以科技創新引領海洋強國建設。
  • 藍圖已繪就 奮進正當時--山西青年報2020年11月24日03版:共青團...
    服務青年發展 凝聚青春力量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中央謀劃長遠,為中國擘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新圖景。   「發展永無止境,奮鬥未有窮期。」長治團市委書記趙銳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們擘畫了未來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廣大青年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舞臺。
  • 「福泉:磷化工產業「以渣定產」轉型升級路」在黔央企助推磷石膏...
    7月28日,在黔央企助推磷石膏綜合利用現場會在福泉召開。貴州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遊明進,省工信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周仕飛,省國資委二級巡視員雷何林,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何光亮,福泉市委書記郭正勇,市委副書記、市長曾薇,省直有關部門、相關縣(市)政府及在黔16家央企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攜手央企 前海能源致力打造「技術+運營」創新驅動模式
    據了解,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CSIC)是一家特大型央企,主要從事海洋裝備產業、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的生產、研發,位居全球船舶企業首位致力於打造「技術+運營」創新驅動模式是前海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的戰略目標。前海能源攜手央企,藉助央企雄厚的科研實力和運營經驗,同時發揮自身區域優勢和應用場景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達到互利共贏。在快速提升自身技術研發和運營管理能力的基礎上,前海能源將更好地服務於前海城市新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開發建設。
  • 諾基亞貝爾:合資央企領跑5G
    在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96家央企中,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基亞貝爾)身份有些特殊。作為諾基亞與中國華信郵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信郵電)組建的合資企業,諾基亞貝爾有著天然的混改基因,堪稱直屬央企中的一支合資「獨苗」。 合資央企,自有其獨特的定位與使命。
  • ...佔比超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指標 多個央企跑出改革「加速度」
    《方案》正式印發以來,各央企主動作為、提前謀劃,組織工作專班,對照《方案》要求,「一企一策」制訂本企業實施方案,加快完善實施方案和臺帳。實施方案體現了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具有較好的針對性、延續性和操作性。
  • 張建慧主持召開「十四五」項目謀劃推進會議
    張建慧主持召開「十四五」項目謀劃推進會議 2020-11-24 0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樂見央企薪酬改革「陽光化」
    這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開亮相,引發廣泛關注。網民指出,新一輪國企改革,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是最早啟動的一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央企高管薪酬「陽光化」僅是央企薪酬改革的第一步,央企高管薪酬之外的信息,也應該接受公眾監督。此外,期待在「透明」的基礎上,央企高管的薪酬能夠更加合理、規範、公平。期待通過薪酬改革帶動國有企業不斷做優做大做強。
  • 【媒體聚焦】《南昌日報》:成就催人奮進 藍圖鼓舞人心 |區委書記...
    【媒體聚焦】《南昌日報》:成就催人奮進 藍圖鼓舞人心 |區委書記劉闖接受南昌日報採訪 2020-12-15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全會精神為引領 科學謀劃未來綠色發展之路
    以全會精神為引領 科學謀劃未來綠色發展之路 2020-12-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習近平的2020·八月:謀劃「新發展階段」
    【學習進行時】赴一線視察調研防汛救災工作、圍繞謀劃國家「新發展階段」主持召開重磅座談會、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8月,習近平總書記的各項重要活動意義重大。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為您梳理回顧。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此外,綜合實力強大的招商局集團,在招商局集團大力實施「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的支持下,招商地產將與兄弟企業積極協同。  其中,廣船國際在去年4月就宣布因實際控制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正在謀劃與本公司有關的重大事項,可能涉及內幕交易消息因而停牌。同年10月,廣船國際公告,擬向控股股東購買中船集團黃埔文衝船舶100%股權,同時揚州科進船業購買其持有的相關造船資產。
  • 使命型政黨擘畫現代化新藍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於未來5年至15年現代化新藍圖的制定同樣體現出這一鮮明特點。就此而言,要想切實領會這次全會精神,就必須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對於中國現代化所發揮的領導作用以及作用發揮的實踐機制。  對於現代化使命的自覺認知。
  • 解析「習近平執政風格」:遵循規律的科學謀劃
    對看得還不那麼準、又必須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進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取得經驗後再推開。」  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了摸清改革規律的重要意義:「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
  • 中國電科集團:以創新驅動戰略履行軍工央企神聖使命
    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領域,在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凸顯。作為軍工電子國家隊,中國電科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有效履行軍工央企神聖使命。
  • 各大電力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紛紛發聲!
    各大電力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紛紛發聲! 3060目標和碳中和的目標自發布以來,各大電力央企紛紛發聲,在規劃十四五能源目標:華能:11月27日,華能集團在北京總部召開「十四五」規劃院士專家研討會,特邀能源電力等領域12位院士,以及行業多名專家學者獻言獻策。
  • 合肥謀劃能源國家實驗室
    目前,正在謀劃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項目「大氣環境模擬系統」一體化考慮,正式啟動建設。 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離子醫學中心將充分利用全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建設中的粒子加速和低溫技術,開展先進超導質子治療裝置的驗證和國產化研製,這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典型的產業創新轉化平臺。「2020年實現設備國產化後,能降低質子治療設備建設運營成本40%以上。」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
  • 歷史交匯點上的宏偉藍圖
    這份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下、匯聚全黨全國智慧編制而成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言,擘畫了中國面向未來的宏偉藍圖——在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帶領14億中國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繼續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