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及解決對策
徐國敬
北京國際電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一、背景與意義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進行反腐敗鬥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繫,保證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近年來,媒體經常報導一些「小官巨貪」的新聞。秦皇島供水公司原經理馬超群,辦案人員從他家中搜出人民幣1.2億、黃金37公斤、房產證68套。2018年初,網絡爆出電力行業一名主管招標採購的項目經理,短短三年時間內20餘次收受中標企業賄送的2700餘萬元好處費,最終難逃法網,獲刑十五年。 「小官巨貪」現象為何出現?其根本原因就是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
1. 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
部分基層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淡薄,在職工群眾中立信難。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人們一再強調經濟掛帥,不再講公僕精神、奉獻精神,部分黨員幹部追求地位、名利、特權,失去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優良傳統,遇到困難就推諉,有了好處就爭功,與民爭利,心安理得地讓人民服務於己,使職工群眾對黨失去了信心,幹群關係受到了損害。
部分基層黨員幹部的組織觀念淡薄,在職工群眾中立德難。部分黨員幹部經常以行政工作忙、沒時間等藉口缺席黨的民主生活會,即使參加了,也聽不進不同意見,搞一言堂,不能虛心接受黨內監督,對人嚴,對己寬,說一套,做一套,個別人發出「我就是組織,反對我就是反對黨」的噪聲,嚴重損傷了黨在職工群眾中的形象。
部分基層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意識淡薄,在職工群眾中立威難。基層作風建設的好壞,與幹部的率先垂範存在重要關係,上行下效仍然是官場一個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如果上面喜歡搞些迎來送往、奢侈浪費,下面一定會投其所好,黨風必然頹廢;如果上面能夠嚴於律己、身體力行,去掉自己身上的「四風」,下面一定會如履薄冰、潔身自好,黨風自然端正。部分基層黨員幹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撈錢的工具,以到下面調研、視查、驗收、評比等名義吃、拿、卡、要,就是不去解決實際難題,下面的職工群眾敢怒而不敢言,面恭而心憎,嚴重傷害了黨的威信。
基層紀檢幹部存在畏難情緒,同級監督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基層紀檢幹部,在工作中顧忌得罪人,挪人家的位子,砸人家的飯碗,遭人家報復,缺乏較真意識。同時面臨人手少、待遇低的實際問題。相當一部分基層紀檢人員更換頻繁,業務上剛成熟一點就被其他部門挖走,這多少也影響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推進。
2.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上述種種問題內在原因分析
一是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責任制,在基層一定程度上流於形式,走不出「會議落實會議,文件落實文件」的怪圈,「會上虛心接受監督,後會堅決抵制監督」已經成為有些幹部們的通「病」。表面上層層籤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責任狀,但真正按照責任制要求履職問責到位的很少,存在「兩張皮」現象。
二是基層幹部普遍認為自己位低權小,沒有腐敗的條件,因而有意無意地淡化、弱化廉政教育,放鬆學習,存在應付思想,沒有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擺到重要位置。
三是部分基層幹部重生產,輕黨建,導致監督流於形式。基層幹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既是決策者,也是執行者,又是監督者,對與不對都是自己說了算,認為只要生產上去了,就可以「一俊遮百醜」,黨風建設與自己關係不大,敷衍了事。
四是基層的「迎檢、留痕」工作多,牽扯精力。近年來,雖開展反「四風」活動,但各項工作檢查考核仍讓基層應接不暇,疲於應付,許多檢查都與績效工資掛鈎,很大程度影響了基層工作,包括黨性教育和作風建設。
五是一些基層幹部對黨紀法規缺乏了解,對「職責」二字的解讀,只注重「職」而淡化「責」,法紀意識不強,素質參差不齊。個別幹部不注意方式方法,工作方式簡單粗暴,影響班子團結和隊伍穩定。基層紀檢監察幹部隊伍整體戰鬥能力不夠強,紀檢組織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
二、做法與經過
1.紀檢人員實行「金、銀卡跟蹤工作法」,加強基層紀檢人員自身建設
「打鐵必須自身硬」,「自身硬」又分政治素質硬和業務素質硬,政治素質體現的是紀律和作風,業務素質反映的是效率和結果。建議對紀檢工作人員實行「金、銀卡跟蹤工作法」,將紀檢工作實行量化管理,制定工作目標,限期完成。具體做法如下:
金卡又稱紀檢監察重點工作任務派遣單:主要是落實跟蹤全年或某一階段的重點工作進度和結果,包括一些緊急工作。如信訪處理、招標監督等等。金卡上明確了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主要實施人、布置時間、內容、目標、要求完成時間、實際完成時間、未按時完成的原因、未完成的原因、意見反饋等信息。項目完成後,項目負責人將金卡交回部門負責人。
銀卡又稱紀檢監察日常任務派遣單:主要落實跟蹤日常工作的進度和結果,包括一些可以暫緩開展的工作。如人員工作分工、檔案整理、周工作小結、工作總結、牌板和會標製作、文件傳閱等等。也明確了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等信息。
2.實行「加、減、乘、除」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助推基層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上臺階
善用「加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通過強化落實企業黨委「兩個責任」的安排部署,加大黨組織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權重,從組織結構上明確了黨委和紀委的責任,紀委工作由五指箕張變為重拳緊握;通過貫徹執行「三嚴三實」,增加基層單位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的壓力,壓縮了「疏」與「虛」的空間,從理論上指導了黨員幹部的行為準則;在制度上加密,及時修補制度上的短板和漏洞,確保基層黨員幹部懂規矩,知法度,不越底線;在監督實施過程中加設制動裝置,讓失速的權力平衡並歸航,以避免個人政治空難的發生。
巧用「減法」。一是在公共資源使用上要「減量」。減少會議次數,減少開會時間,取消或減少一些沒有意義的所謂「例會」;減少公車使用量,特別是減少外派異地用車的次數,堅決杜絕公車私用;減少招待接待量,特別是減少陪同人員數量;上級部門要減少對下面的頻繁指導,特別要減少無實際工作內容的調研指導;減少職務消費,特別要減少為身份和面子而對衝職工薪酬和權益的消費。二是在工作內容上要「減虛」。減少形式主義,特別要減少組織勞民傷財的活動;減少浮誇的行政指標,特別是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式的虛假數字;減少虛名,特別是要減少花錢就能買來的榮譽。三是在工作督導中要「減序」。檢查多、程序繁會影響到基層正常開展工作,減少沒必要的程序才能更好地突出重點。四是在機構設置上要「減肥」。大機關已經成為國企的通病,人人都有一堆大道理,讓基層幹部墜入雲裡霧裡,反而會影響到基層的執行力。
活用「乘法」。一是讓正能量事跡呈幾何狀勢態擴散,讓風清氣正的氛圍儘可能地拓展,形成人人崇尚廉潔從業的政治風氣,讓正氣上升,邪氣消彌。二是對能夠提振職工群眾幸福指數的惠民工程、送溫暖活動等客觀公正地向基層輻射,讓每個受益者都成為乘數和被乘數,切身感受到黨的陽光雨露,陰影自然就會消失。三是讓監督點面呈幾何式增加,用黨內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法律監督相乘,形成全天候、無死角的反腐預警監控網絡,確保黨風建設的乘積最大化。
嚴用「除法」。一是加強對違規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乾淨徹底地清除隱藏在黨內影響組織健康的毒瘤,讓基層幹部知敬畏,不敢腐。二是根除積弊,去掉基層幹部身上存在的官本位陋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腳上多粘些泥土、手上多生些老繭、心中多想些奉獻,放低「領導」身段,做職工群眾的貼心人。三是消除私心雜念,去掉名利貪慾,重拾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品德,做「有益於人民」的人。四是破除壁壘,去掉狹隘的小團體意識,維護班子團結,凝心聚力,做胸懷全局的人。
三、成效與反應
通過「金、銀卡跟蹤工作法」的實施和「加、減、乘、除」式的管理,明確了每個人的具體工作目標,有效地控制了慵懶、拖沓、擱置、健忘、敷衍、推諉的「辦公室綜合症」,逐漸養成了言必行、行必果、雷厲風行、執行到位的工作作風,從而加強了紀檢隊伍自身建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辦事效率,企業的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幹部作風有了明顯轉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基本形成。
四、經驗與啟示
以上一些好的做法,給從事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者一些經驗與啟示,紀檢監察工作務必做到「五個始終」:
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紀檢監察工作放在企業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把握、去謀劃,既要堅決支持和維護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穩定發展,又要及時糾正和查處違紀違法行為,遏制和排除阻礙企業改革發展的消極因素。
始終堅持預防為主、注重教育。加強對各級黨員幹部的廉潔從業教育,加強對黨員的黨風黨紀教育,加強對高風險崗位人員的職務廉潔教育,建立黨風廉潔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構築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始終堅持完善機制、健全制度。不斷健全適應企業發展要求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
始終堅持落實責任、強化監督。落實黨風廉潔建設責任制,建設反腐倡廉監督體系,加強對權力運行和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構建各司其職、權責對等、相互協調、優勢互補的監督工作運行機制。
始終堅持違紀必究、問責必嚴。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用紀律戒尺來追究和懲處違紀的黨員和幹部,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持續保持遏制腐敗的高壓態勢,把「四種形態」運用到信訪受理、線索處置、執紀審查等各個環節,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
五、探討與評論
文中提到的「金、銀卡跟蹤工作法」和「加、減、乘、除」式的管理以及「五個始終」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經驗做法,雖然能解決部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問題,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依然存在著一些嚴峻挑戰,具體表現在:專業監督還有待提升,長效管理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廉潔教育內容和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基層組織紀檢監察力量相對薄弱;重點業務及人員監督力度和手段還需進一步加強和豐富等等。面對這些挑戰,需要予以足夠的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正確認識和把握,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