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漁業委員會」協商無果 臺漁民欲集結200艘漁船抗議蔡英文...

2020-11-28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第8次「臺日漁業委員會」3月5日至7日在東京舉行,9日,有臺媒報導稱,今年日本方面依然不願針對「八重山以南海域及衝之鳥海域作業問題」與臺協商,對此,臺灣屏東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痛批,這次會議沒有達成作業規則協議,將集結200艘漁船到八重山以南海域,抗議蔡英文當局漠視漁民權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日報導,針對「臺日漁業委員會」,臺涉外部門昨日(8日)發布新聞稿稱,「臺日雙方經意見交換,同意秉持協議互惠合作的宗旨及漁業資源養護精神,於漁汛期來臨前擇期繼續協商」。同時又強調,「『臺日漁業委員會』已成為雙方建立漁作秩序,及處理漁業議題的重要對話平臺」。

「粉飾太平」!蔡寶興對臺涉外部門一席表態痛批,這次會議根本沒有達成作業規則協議,主要原因是日本不願與臺灣針對「八重山以南海域及衝之鳥海域作業問題」協商,「所以今年沒有作業規則,也就是說回到2013年前未籤訂《臺日漁業協議》的情形」。

為此,蔡寶興批蔡英文當局「逢日必軟」:「今年我漁船還是會到八重山以南及衝之鳥海域作業」,希望蔡英文當局硬起來確實護漁、保護漁民權益。並且他表示,目前已聯繫到蘇澳漁會,醞釀集結200艘漁船到八重山以南海域作業,表示抗議。

對於島內漁民的權益,蔡寶興解釋稱,八重山以南海海域屬臺日雙方200海裡經濟海域重疊區,臺灣漁民有在該重疊海域作業的權利,過去一直是臺灣漁船主要作業海域,漁期大概有40、50艘漁船在此作業。但諷刺的是,「臺日籤署漁業協議」前,臺灣漁民因該處屬於重疊經濟海域還可以去作業,籤署之後卻因未納入協商範圍,漁民去了反而被日本騷擾、驅逐。

此前,針對臺灣漁民在「八重山以南海域及衝之鳥海域作業問題」,民進黨當局一直遮遮掩掩,不僅島內漁民怨聲載道,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王育敏也曾表示,民進黨當局可以對日友好,但不能「逢日必軟」,要求蔡當局主動提出衝之鳥的爭議。島內網友更是酸諷,蔡英文當局「媚日求榮」「成了日本走狗」「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漁民的利益」,更有網友直指「那就讓他們(民進黨)2020下臺!」

相關焦點

  • 專家:臺日漁業協定有用嗎 蔡英文親日自吞苦果
    被扣的臺灣漁船在此期間,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方面對這次漁業糾紛的處理閃爍其辭、避而不談;只有即將出任「駐日代表」的謝長廷作出了表態,認為現行臺日漁業協議還有地方能夠加強,需要進一步了解日本和臺方各自的需要。
  • 日本要給釣魚島改名,臺民眾舉五星紅旗抗議,蔡英文被批「龜縮」
    據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今天(9日)回應此事時,一方面重申擁有釣魚島主權,一方面卻繼續宣稱所謂的「臺日友好」。島內民眾則手舉五星紅旗,前往「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外抗議更名。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日報導,自稱擁有管轄權的日本石垣市將在議會投票表決,把釣魚島更名為「登野城尖閣」,因執政黨佔多數,表決通過後10月1日將正式更名。臺灣《自由時報》稱,由於石垣市議會執政黨佔多數,議案可望通過。
  • 他們把票投給蔡英文後,發現自己沒飯吃了……
    (圖片取自臺媒)  漁民陳情所為何事?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漁民提出的訴求包括:修改漁業三「法」,對違規行為採規勸記點,而非一下子就開罰;取消漁工行蹤不明六個月限制僱用規定;要求臺當局強力護漁;漁業排除適用「勞基法」;補助漁船購置船位回報及電子漁獲回報備用機;不應要求監控系統故障時要於一個月內返港修復等。
  • 島內要求對日本強硬,蔡英文卻還在吸著飲料吃湯圓……
    自稱擁有管轄權的日本石垣市要通過議會投票表決,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的行政區劃名稱改為「登野城尖閣」,此舉遭到臺灣宜蘭民眾的激烈抗議。對此,臺媒9日刊文指出,相對於島內民間抗議的大動作,蔡英文當局卻是一如既往的冷回應,民進黨當局長期的不作為,已然讓釣魚島淪為「口頭上的主權宣示」。
  •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中國漁船?|韓國海警|中國漁民_網易新聞
    例如,每年中韓雙方舉行一次漁業共同委員會會議,確定下一年中國漁船進入韓國專屬經濟區和韓國漁船進入中國專屬經濟區捕魚的額度。韓國每年允許1900艘中國漁船進入韓海域捕魚《中韓漁業協定》規定,每年允許中國1900艘漁船進入韓國海域捕魚,允許捕撈魚種有小黃魚、帶魚、馬鮫、鯧、鮐 鯵類、蝦蟹類等。並且中國漁船在作業時需要辦理由韓方頒發的涉韓入漁許可證。
  • 蔡英文狀況外 謝長廷甩鍋,民進黨當局保釣態度如此兒戲?
    25日,通報臺海巡部門的最新畫面曝光,臺海巡部門澄清稱「盛福16號」在海上的確遭遇三艘日船,但是對其拍照的,是日本娛樂漁船「日榮6號」,日本水產廳的公務船並未有驅趕等幹擾行為。資料圖昨天(24日)回港的「盛福16號」劉姓船長則證實,當時海面上遇到三艘日船「開來開去」,其中一艘是日本水產廳公務船。
  • 漁船被扣事件令臺灣受辱 日本公海抓人勒索百萬
    ­  臺灣昨天被迫咽下一口惡氣,向日本繳納170萬新臺幣,換來被扣押的漁民獲釋。25日,臺灣一艘漁船被日方扣押,事發地點為日本最南端的「衝之鳥」礁以外150海裡處,由於不能以「礁」主張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因此這一海域等於是公海。
  • 蔡英文當局推動海上發電機 加速白海豚絕跡
    (林務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苗慄南龍漁會許多漁民在上緯公司設置風力發電機組過程中,多次表達反對意見,並在漁船出海掛白布條抗議。(陳慶居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再生能源建置是蔡英文當局重大政策,並全力推動海上陸上風力發電機組,但不論是在新北、苗慄、彰化或澎湖新建或擴建風機,幾乎全遭在地居民反對,分指風機噪音幹擾生活質量、漁民生計,環團甚至直指海上風機恐加速瀕絕的中華白海豚絕跡。
  • 692艘漁船!越南人瘋狂入侵珠三角內水,到底是普通漁民還是民兵
    頗為詭異的是,這些越南漁船異常集中於珠三角附近水域,雖然大部分都是在我專屬經濟區內徘徊,但依然有24艘漁船非法進入到廣東領海及內水範圍。越南漁船居然能跑到珠三角附近?還侵入到廣東內水?這對很多人而言顯然是一個過於「科幻」的故事。
  • 洋浦1922艘漁船僅350艘安裝北鬥衛星 查天氣多靠手機收音機
    南海網見習記者 劉洋攝  走訪部門:洋浦1922艘漁船僅350艘安裝北鬥衛星不到二成  老桂的看法有一定道理,然而,對於此時仍在外海作業、船上又沒有安裝北鬥衛星的漁民來說,又該如何獲取天氣預報呢?  記者從洋浦漁政漁港監督管理中心了解到,洋浦轄區總共有1922艘漁船,其中只有350艘安裝了北鬥衛星,僅佔18%。
  •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  「無魚可捕」提早到來   過度捕撈難逃其咎  邵廣昭說,40多年前臺灣要蓋第一座核電廠,他所帶領的團隊負責在核電廠動工前,先行搜集環境背景資料,從而比較電廠運轉後的生態衝擊。
  • 只是12海裡和200海裡的區別嗎?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把太平島判定為「礁」,雖然與「島」只有一字之差,卻意味著:臺灣漁民出了島內12海裡範圍捕魚,就可能被菲律賓漁船包圍!在這場所謂仲裁案鬧劇中,臺灣漁權受到嚴重影響,臺灣漁民很是受傷。島內業界人士擔憂:這將嚴重影響臺灣漁民的生計。
  • 臺媒:蔡英文訪日雖風光 莫失戰略平衡
    民進黨提名的參選人蔡英文近期訪問日本,從事號稱「點亮臺灣,臺日友好之旅」。4天行程當中,她曾拜會自民黨與民主黨總部及日本總理府、前訪安倍晉三的故鄉山口縣、在下榻的首都東急飯店用餐時與安倍「不期而遇」,最後還參觀了高度敏感的「巖國」美日空軍聯合基地。   蔡英文訪日有助於推進臺日關係,卻也牽動出中日關係的變化。
  • 歐盟過度捕撈殃及非洲漁業 擬建新型合作關係
    來自歐洲的大型商業漁船及其使用的現代化捕魚設備正在造成肯亞沿海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威脅肯亞的漁業資源。圖為肯亞沿海拉穆群島拉穆鎮的漁民卡休(右)和桑伯在自己的漁船上。新華社發歐盟在非洲國家沿岸海域的過度捕撈激起非洲國家強烈不滿。
  • 臺民眾今將夜宿抗議「立院」架刀片蛇龍如防敵
    據報導,臺「立法院」今日(18日)排定審查年金改革相關法案,首先登場的就是「公務人員退休撫恤法草案」,不過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及反年金改革團體「800壯士」揚言包圍「立法院」抗議,並發出動員令,號召群眾今晚「夜宿圍城」,直至19日的「委員會」審查。臺「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表示,臺中以南及東部估計至少有20部遊覽車北上,保守估計會有1000人到場抗議。
  • 中國漁民為何總「撈」過界?(組圖)
    在中國漁民和韓國海警間不斷發生的「捕魚戰爭」,將中國近海無魚可捕的困境持續投放到公眾視線中。中國漁民為何總會越境捕魚?中國近海的魚都哪兒去了?  先天不足  日韓海域本就比中國富饒  日韓所環繞的日本海,一直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並且漁業結構優異,擁有大量商業價值較高的魚種。所以,面對利潤的誘惑,中國漁民常常鋌而走險,跑去日韓海域投機。
  • 漁民的生計怎麼辦!漁民怎麼看?出路在哪裡...
    還有漁民的就業問題能解決嗎?沿著長江各省市共有漁民63334戶,280453人,從事漁業人口145339人,漁船總數62022艘,其中機動漁船52773艘,有許可證漁船37914艘。據不完全統計各沿海靠海洋捕撈的漁民約有2000多萬漁民,捕撈漁民年收入,除去各項成本,大部分漁民的收入僅夠養家餬口。
  • 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2017-03-03 15:48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鴻燕   中新社上海3月3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海洋大學3日發布消息稱,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
  • 「魚電共生「政策引恐慌 臺南漁民苦於民進黨久矣
    臺南七股漁民組織自救會,到臺當局「行政院」抗議,希望能夠讓臺當局收回成命。退出民進黨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走訪七股時感慨,「漁電共生」政策讓太陽能業主搶租角塭,租金飆漲10倍,漁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原本沿海土地發展漁業,租地漁民和地主各得其利,發電企業入住後,為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拿到更多當局補助,相互爭搶終而抬高土地價格,租用費用瞬間上漲十倍,漁民自然承擔不起,面臨飯碗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