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背後的科學家,施一公、舒紅兵等院士的傳奇人生和科研初心

2021-01-22 教育特參

近日,科技界興起了對破除論文「SCI至上」和「過度追求SCI相關指標」的討論,大家普遍認為這是新時代科技評價改革的與時俱進,我們不禁要問,既然SCI不再是評價科研成果的主要指標,那麼作為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究竟什麼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大家比較熟悉施一公、舒紅兵、高福三位院士,下面就以他們為例進行介紹。

他曾兩次斬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首先,我們從舒紅兵院士開始介紹,根據之前「SCI至上」的評價方法,我們會比較看重他所發過的論文數量,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他已先後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160篇,被SCI引用12000餘次,其中通訊作者論文單篇最高被引用1200餘次,第一作者論文單篇最高被引用350餘次 ,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成績,當然這是之前評價科研工作的一個不客觀的評價方式。

其實除了這些論文之外,舒紅兵院士還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他先後兩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取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獲獎項目分別為:「細胞凋亡與抗病毒反應的信號轉導研究」和「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機制」 ,均為他精心鑽研的領域,中國科學院給予了他高度評價,認為他為了解細胞抗病毒反應、相關免疫疾病的分子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曾榮膺8個院士頭銜

如果在以前,我們介紹高福院士,肯定會說他曾經在SCI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450餘篇,已經是在《科學》《自然》《細胞》《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五大頂級學術期刊上取得「大滿貫」的,為數不多的中國科學家之一。但隨著評價機制的轉變,這些都將成為過去,正如高福院士所說:「過去的事兒幹完就完了,全部清零,錢清零,成就清零,榮譽清零,你要想著自己是院士啊,就完了。我已經清零了。」

但高福院士也不僅僅擁有幾百篇SCI,他還是個實幹家,2014年,他曾深入獅子山抗擊伊波拉疫情的第一線,他在那裡工作的兩個月,還因此被授予非洲科學院院士,(其實這還僅僅是他8個院士頭銜中的一個)。高福院士還曾先後主持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譽頗豐。

他曾斬獲多項國際大獎

相比舒紅兵院士和高福院士,施一公院士論文數量不算多,目前,他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不乏多篇《細胞》、《自然》、《科學》頂級刊物,但僅憑論文判定一個人的科研水平不夠客觀。

在國內,除了論文之外,國內各項科技獎項是評價一個科技工作者貢獻的重要指標,舒紅兵院士曾斬獲兩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高福院士也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雖然並非第一完成人)。查閱公開資料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施一公院士尚未獲得諸如此類的國內科技大獎,因而有人質疑他的科研水平,但卻不知「牆裡開花牆外香」,他曾經斬獲了無數國際大獎。

其實早在2003年,施一公院士就獲得了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學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獎」;2010年,他摘得了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2014年,他收穫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這是對他過去15年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的認可。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很多人不了解科學的價值在哪裡,舒紅兵院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以他發現的一個免疫分子為靶標,一家公司已研發出了藥品,用於紅斑狼瘡治療。基礎科學的意義,其實正在於此,雖然做的只是很小一步,但正是因為那一步,才有了後面的一切。

科研的初心,顯然不是為了寫論文,而是為了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為此無數科學家奮鬥終生。1998年以來,施一公院士團隊系統研究了細胞凋亡的發生和調控機制,他們清晰地揭示了細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過程,也因此收穫了無數榮譽,但對於他來講,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因為他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目前他們的若干研究成果已經申請專利,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研發,為此他還創建了醫藥公司,推動成果轉化的進程。

相關焦點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
  • 舒紅兵:放棄高薪回國,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卻因妻子備受爭議
    報效祖國,當選院士其中就有這麼一位不忘初心的科學家,面對著國外拋出的橄欖枝以及高薪不為所動,毅然選擇回國發展,為我國的科研工作發展做貢獻,而他就是當年力壓施一公於饒毅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因為發生在妻子身邊的事情而備受爭議的舒紅兵。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武漢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是早就聞名於學術界的,而舒紅兵院士、王延軼所長和高福院士則是在這次事件中新走紅的學術大佬。
  • 舒紅兵:當年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如今卻因為妻子這事而備受爭議
    報效祖國,當選院士 其中就有這麼一位不忘初心的科學家,>面對著國外拋出的橄欖枝以及高薪不為所動,毅然選擇回國發展,為我國的科研工作發展做貢獻,而他就是當年力壓施一公於饒毅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因為發生在妻子身邊的事情而備受爭議的舒紅兵。
  • 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針砭時弊,稱此種科研環境阻礙科技創新,尤其是科研經費的分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並且直接點名某些科研工作者通過人際關係獲取優勢課題和相應的科研經費。有人認為饒毅和施一公是有氣節、有風骨的科學家,是浮躁科研環境當中的一股清流,而有人卻認為饒毅和施一公是對當時的科研待遇感到失落,顯然這篇文章是在沽名釣譽。對此,筆者也難以定論,只不過想說成就一番事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縈繞在耳邊,能夠始終堅持自我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離開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曾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教授,擁有獨立的實驗室,無論是科研條件還是教學待遇都十分優厚。饒毅在當時並沒有過多留戀,一心想要回國任教,於是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饒毅歸國任教之時,施一公和高福差不多在相近的時間回國。
  • 他是「雙料」院士,科研水平不輸施一公、饒毅,卻時常遭受質疑!
    科技人物 提起饒毅教授,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聯想起施一公和舒紅兵院士,以及高福院士,這幾位都是業內頂級科學家,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幾個是目前國內最頂級的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對此個人並不認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位更加傳奇的華人生命科學專家,他就是王曉東。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饒毅幹過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比如他因為一些言論被美國拉進入境黑名單,他也曾因為舉報多位知名科學家造假而被同行記恨,他更是一封信勸舒紅兵讓他妻子王延軼辭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一職,最關鍵的是他直言不諱表示王延軼能力有限,這話說得實在是太直白了,不過也是大快人心!
  • 回國任教的4個博士各有成就,饒毅和他當校長,高福、舒紅兵沉默
    雖然這些精英學子,也曾懷揣教育的夢想和科研的熱忱,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選擇回國任教,但是終究沒有守住最初的信念。正如同時參加過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活動的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高福院士以及舒紅兵院士,作為當時回國任教的4個典型精英博士,帶著各自的成就,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擔任教育和科研領域的重要教職,如今的成就和經歷存在褒貶不一的評價。
  • 施一公背後的女人有多強?曾是高考狀元,施一公因她回國!
    不久前,我國中科院院士舒紅兵因為他的妻子事情而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如果讓你說舒紅兵與施一公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的話,所以我們熟知的便是在2011年評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了,跟他們一起評選的饒毅這三位都是很多人支持的,但最終結果公布時,舒紅兵成功當選了當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也都落選。這樣的結果真的很難讓人接受,甚至多少有所意外,這兩人都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科學家,而施一公也在2014年時成功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 舒紅兵因妻子備受爭議,施一公之妻則令人敬佩,曾是86年高考狀元
    而同樣是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與舒紅兵之間也頗有些「淵源」。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呼聲極高的施一公落選,武漢大學舒紅兵成功當選,這樣的結果令許多人大呼意外。當然,這兩人毫無疑問都是非常出色的科學家,是我國最寶貴的人才,施一公教授如今也已成為中科院院士。
  • 舒紅兵、王延軼和饒毅之間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嗎?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也正是由於疫情的發生,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了網絡。先是疫情一開始的時候「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因「雙黃連事件」走紅的王延軼所長,再到被網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最後是致信舒紅兵院士的饒毅校長。
  • 舒紅兵,當年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如今卻因為妻子這事而備受爭議
    他放棄國外高薪回國,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今卻因妻子備受爭議!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你和我都是世界的過客,都是宇宙的旅友,都是孑然一身的尋夢人。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可以貧窮,但不可以喪志。舒紅兵就是這樣的一位科學家,雖生於偏遠農村,但家境的寒苦並未泯滅奮鬥的心。在國家的有力資助下,他不負韶華,不負自己,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我國的985院校,命運總是會垂青有準備的人。碩士畢業後,舒紅兵於美國埃默裡大學深造,並榮獲博士學位。學業有成的他,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毅然決然地投入祖國的懷抱,並於2011年力壓施一公和饒毅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卻因為妻子而備受關注。
  • 武大校長舒紅兵:曾光腳丫上學,艱難留學後放棄高薪回國
    武大副校長舒紅兵:曾光腳丫上學,成功留學後卻放棄高薪回國武大副校長舒紅兵:同施一公、饒毅一同參選院士,憑藉才能獲選人生在世,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初心只有在經歷世間繁華、汙濁之後仍可以洗盡鉛華、獨善其身不在困難中低頭,不在掌聲中迷失
  •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說到我國的科研界,院士無疑是最具閃耀光芒的頭銜,說到院士因為成員少加上評選上的難度高,被視為我國含金量最高的一類人群,很多科研人追逐了一生都不一定能夠拿到這個頭銜,這項可以伴隨一輩子的榮譽成為了一生的標籤,同時更是身份的象徵。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而且也正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就有舒紅兵副校長、高福院士、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
  • 舒紅兵妻子畢業於北大,施一公妻子畢業於清華評價口碑卻天差地別
    在我國學術界說到舒紅兵和施一公兩人的名字其實知曉的人還是很多的,這兩位同為中科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的院士,同時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就是兩人年齡一樣,同樣出生在1967年,曾經在院士競選過程當中有過交鋒,在11年的時候兩人同時都進行了院士評選,44歲的他們在外界的呼聲很高,但最終在只能二選一的時候
  • 同樣是歸國博士夫婦,饒毅和吳瑛受追捧,舒紅兵與王延軼受質疑
    學術界的眾多精英之中,因為同樣的專業和志向而結成伉儷的人並不多。浙江大學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作為學術界的重量級學者,可以稱得上志趣相投的「中國居裡夫婦」。而曾在哈佛大學一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饒毅和吳瑛,先後歸國任教,滿懷教育強國和科研強國的理想,也可以說是國內學術界的「中國居裡夫婦」。
  •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被指眾多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目前對於這些質疑,舒紅兵院士尚未回應!舒紅兵院士在2011年,以44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且同時淘汰了饒毅、施一公,和現在的高福院士。據說饒毅教授是敗在了第一輪競選中,以至於饒毅直接宣稱:今後不再當候選院士!
  • 饒毅施一公因妻子而驕傲,舒紅兵卻因妻子遭到質疑,原因不言自明
    而饒毅雖不是院士,但是在學界卻名氣很大,這位年齡比施一公和舒紅兵還要年長的首醫大校長,常常會在一些場合以語出驚人的方式讓其成為了學術界的另類,饒毅甚至多次把矛頭直指一些高校學者,甚至還曾以實名舉報的方式在去年的時候先後揭露多位醫學界大咖的抄襲現象,這樣的勇氣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