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眼男孩確診自閉症,語言障礙爸爸為兒子做的2190天堅持

2020-12-05 大米和小米平臺

樂樂出生前幾周,他的爸爸梁裕豪做了個夢,一個讓人溫暖又不安的夢。

夢中梁裕豪牽著個孩子在一所學校外圍散步,那個孩子很有好奇心,不斷問樹上的花是什麼顏色?蝴蝶是什麼顏色?梁裕豪耐心地解答完之後,回頭看了眼孩子,發現孩子似乎是個盲人。但由於氣氛很舒適,梁裕豪也沒細想,就繼續帶著孩子舒服地走了下去。

夢醒之後,梁裕豪仔細回味,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不過也並未太在意。

但讓梁裕豪沒有想到的是,2014年,兒子樂樂在出生後3天,即被診斷為無眼症,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發病概率大約為萬分之三,具體表現就是:患兒部分缺少眼球組織,或徹底沒有任何眼球組織。

這種病症幾乎無法治療,也就是說很多孩子將永遠生活在黑暗之中。

樂樂

面對這個消息,梁裕豪和妻子瀕臨崩潰,經過長久的掙扎,他們最終決定盡己所能陪樂樂走下去。但僅僅兩年之後,又一個噩夢降臨到這個脆弱的家庭,那就是——自閉症。

當無眼症遇見自閉症

1988年,梁裕豪出生於廣東廣州一個普通人家。命運讓他降生在一個激蕩的年代,一片充滿機遇的土地,卻也給了他一項艱難考驗——梁裕豪從小便有語言障礙,無法和他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

這樣的障礙讓梁裕豪的成長過程有些坎坷,但他依然憑藉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中國電信工作,還克服了各種困難當上了區域班長,在這期間他也認識了現在的妻子,一路相戀到結婚。

2014年樂樂的降生,為這個小家帶來了全新的起點。不過這份喜悅只存在了3天,梁裕豪和家人很快發現樂樂始終不睜眼也不哭,偶爾還會口吐白沫呼吸困難,經過檢查後,醫生發現樂樂並沒有眼球,確診為先天性無眼症。

區別於常見的眼部疾病,無眼症是一種讓人絕望的病症,即便是最好的醫生與最先進的技術,也對此束手無策。可以這麼說,樂樂從出生開始,就註定這輩子將與黑暗相伴。

樂樂

樂樂被確診後,許多人都勸他們放棄樂樂,丟了,或者直接弄死,孩子解脫了,家長也解脫了。

樂樂的狀況加上身邊的悲觀建議,讓梁裕豪和妻子心如刀割,痛苦不已。可是當看到那個小小的生命在拼命地呼吸,伸出手拼命地向抓住這個世界時,夫妻二人最終做了一個決定:盡其能,無悔於心。只要還能動,就盡最後的一份力氣去照顧樂樂,直到倆人去世為止。

樂樂和媽媽在一起

之後夫妻二人對樂樂悉心照料,梁裕豪還提前找到了廣州一所盲校,等樂樂長大一些,就能讀盲校一直到高中畢業。梁裕豪還去看了很多優秀盲人的故事,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海倫·凱勒,安德烈·波切利等著名盲人,這讓他也充滿信心,覺得一切沒那麼糟。

也許樂樂眼中永遠都是黑暗,但這個世界並非沒有光明。

2年後,希望卻仿佛定格了,當2歲的樂樂按照規定去醫院打疫苗時,保健醫生多次與樂樂的反應測試和互動都很不理想,於是建議帶樂樂去檢查,最終樂樂被確診為自閉症。

無法模仿,無法強化,無法吸引注意力

當所有自閉症幹預手段都無用時

自閉症?這個名詞對梁裕豪一家來說就和無眼症一樣陌生,但帶來的絕望卻如出一轍。

梁裕豪從醫生口中知道了自閉症也是無法醫治,只能通過幹預訓練來慢慢改善,甚至有可能終生需要人照顧。在醫生的強烈建議下,梁裕豪還來不及悲傷,就開始了帶樂樂到處幹預的時光。

但自閉症盲孩的幹預是一種全新的概念,一些常用的方法策略,比如DTT回合教學,比如動作示範,手勢輔助,模仿等等都沒辦法在樂樂身上使用,甚至都找不到樂樂的強化物,也沒辦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自嗨」是樂樂的常見狀態

樂樂的情況讓所有人都束手無策,資深的教師和督導也不知道該如何幹預,能想到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做一些常規的肢體幹預,如拿東西拋東西,雙手趴地前行,單腳跳,伸腳等,儘量鍛鍊樂樂的肢體力量和協調能力。

這樣的幹預斷斷續續持續了2年,整體的效果很不理想,樂樂依然沒有語言,問題行為也不少,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最後老師也沒了辦法,只能建議家長自己學習後轉化去居家幹預。

有時候,梁裕豪很羨慕身邊普通的自閉症家庭。與樂樂同期的一些孩子,經過幹預都有了肉眼可見的好轉,有的已經懂得寫字,畫畫,朗讀字和詞了,但是他和家人為樂樂努力爭取到了幹預的黃金時期,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梁裕豪也並不期望會有專門針對樂樂的幹預方法出現。無眼症加自閉症,這樣的孩子可能十年都沒有一個,對於這類孩子做出對口的幹預研究?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

留在這個小家面前的好像只有這一條路了,回家,然後自己探索方法給樂樂幹預。

樂樂媽教樂樂吃飯

回家以後,梁裕豪和妻子開始了對樂樂真正的「手把手」教學。夫妻二人從最簡單的吃飯,穿衣教起,既然無法示範,無法用視覺提示,那就只能拿著樂樂的手用動作用皮膚一遍遍去感受,如果說普通自閉症孩子一個行為要練習上百次才能掌握,那麼樂樂可能上千次練習也無法掌握...

為了更好教育陪伴樂樂,梁裕豪放棄了奮鬥10年的工作,放棄了社交圈,甚至放棄了健康,選擇了辭職,也選擇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視頻上傳到B站

這家人受到上百萬人的鼓勵

2019年10月5日,辭職不久的梁裕豪在B站上傳了第一個視頻,標題為《5歲沒眼球自閉症兒子與我的日常》,在視頻中,樂樂拿著一個玩偶自顧自玩著,偶爾嘴裡還會蹦出一些無意義的言語,視頻有些簡陋,但真實的讓人心疼。

該視頻的播放量也迅速飆升到了10萬,大量的留言與鼓勵留在了評論區,按照通常的說法,樂樂這也算「火」了。

這樣的結果也是梁裕豪沒有想到的,作為一個熱愛B站的深度用戶,他首先只想著記錄父子二人的生活,卻沒想到引來了那麼多熱心的小夥伴,這讓他備受鼓舞。

梁裕豪的B站首頁

這也徹底改變了這家人的生活,原本每天單調甚至可以說灰暗的生活,因為分享,開始變得有了色彩。

梁裕豪開始主動去分享生活,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樂樂做了一些什麼事,有了什麼微小進步;妻子又做了一道美食;自己的心得體會....他都會拍攝好視頻,剪輯上傳。當然,也會有絕望抱怨的時候,梁裕豪B站裡播放量最高的一個視頻題目為《自閉症盲孩的父親要崩潰了》,如今播放量為129萬。

那個時候梁裕豪備受胃病折磨,已經吐血幾次,有些暈眩,一個沒注意,樂樂就從高處落下,摔得滿口鮮血,止不住地大哭,但除了妻子,家中的老人卻沒有一個願意來幫忙。

自責,無助,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折磨著梁裕豪,無處釋放的他只有把這些情緒放到了網絡上。這次引發了大量網友們的共鳴,許多愛心人士嘗試陪伴,鼓勵,提建議,還有的專門加了梁裕豪,發紅包給予了物質的支持。

網友的鼓勵

正因為有這些鼓勵和支持,讓梁裕豪感受到了難得的溫暖,對於未來他不再那麼悲勇,他還鼓起勇氣去醫院檢查拖了多年的胃病...他很感激B站,感激B站每位好心人,樂樂也許是被命運拋棄的孩子,但是依然被無數陌生人在關心著。

攔在他們未來道路上的

不僅是教育

在樂樂一歲大的時候,梁裕豪本已經聯繫好了一所盲校,但由於樂樂被診斷為自閉症,社交障礙與行為問題的出現,進入盲校成為空談。

2020年5月底,隨著疫情的結束,各地小學也開始逐漸複課。由於樂樂已經6歲,小區裡的小學來通知梁裕豪要帶著孩子去辦入學報導手續了。可當梁裕豪告知樂樂的情況後,學校說需要反饋教育局,教育局也還未有確定答覆。

樂樂該去什麼學校上學?成了困擾這一家人的大難題。

為了此事,梁裕豪也聯繫了政府,殘聯,和一些社會愛心機構,目前都還沒有準確的答覆。

梁裕豪表示,只要有學校願意接收,家庭又支付得起學費,他會陪伴樂樂一起入學,能學到什麼是什麼,只要能讓樂樂和社會有接觸,和其他小朋友有接觸,不至於一直留在家裡就可以了。但顯然,這一切並不容易。

如今,這個小家也還面臨著經濟上的窘迫,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靠曾經的積蓄和樂樂媽一個人的工資,以及樂樂殘疾證每月220元的補助生活,艱難是肯定的,悲觀也是常有的。

但是,希望也常在,樂樂現在已經學會了自己吃飯,吃水果,也會嘗試彈琴,對音樂特別敏感,聽到喜歡音樂還會嘗試跳跳舞....對於梁裕豪和妻子來說,這就是堅持的理由。

樂樂終於學會了自己吃飯

「別放棄,如果你覺得活著已經一文不值,那把一文不值的生命給予孩子創造無價的幸福,這不是很賺嗎?」最後,梁裕豪希望把這句話轉達給所有焦慮中的家長。

-End-

採寫|羲錚 編輯|噹噹 主編|潘採夫

圖片|梁裕豪

相關焦點

  • 母親遺棄6歲自閉症兒子,警方決定不起訴,流浪的「太陽」終於回來了
    面對檢察官,小月忍不住抹眼淚:2歲時,陽陽被確診患有自閉症;3歲時,父母離婚,陽陽由媽媽撫養;其間,陽陽爸爸沒有盡過撫養義務。2017年,小月曾帶兒子去南昌一家康復中心做康復,但因出不起昂貴的治療費,三個月後就帶陽陽回家了。這以後,小月每天寸步不離陪著兒子。生活的負擔加上之前治療欠下的債務,讓小月萌生了遺棄孩子的念頭。
  • 醫生都無語了!爸爸買雷射筆送兒子,兒子秒「瞎」爸爸一隻眼
    簡單來說,小王的兒子在玩耍時,用爸爸送的雷射筆弄瞎了爸爸的眼睛。4年前他喜得一子, 但因工作繁忙及條件所限只能割捨親情,兒子放在老家讓爺爺奶奶帶。平日一有空閒,小王就通過手機視頻與兒子相見,眼瞧著寶貝一天天長大真是滿心的歡喜。又是一年新年到,見兒心切的小王決定放棄節日加班費回家過年。給長輩買了浙江的土特產,然給兒子帶個什麼禮物則傷透腦筋。男孩喜歡槍呀,汽車什麼的,但前幾次回家已給孩子買過,重複的玩具難以贏得孩子歡心。
  • 兒童自閉症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自閉症確診需做哪些檢查?點擊視頻,看劉莉醫生的靠譜解答答:確診自閉症,通常需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檢查:1、體格檢查:測量身高、體重等,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發育史;2、精神檢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生理等特點,充分了解患兒的病史,需由醫生充分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互動交流時的反應,包括是否具有刻板行為、特別執拗的反應、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等標誌性症狀;3、專用量表檢查:克氏行為量表、ABC量表等,可作為輔助診斷自閉症的方法。
  • 年糕媽媽採寫稿:3個自閉症家庭的自救之路|王琪|自閉症兒童|孤獨症...
    在大眾傳播的浮光掠影裡,自閉症群體一直被少數幾個標籤描述:悲慘、星星的孩子或意外的天才。自閉症,也叫孤獨症譜系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譜系,意為像光譜一樣寬廣。大多數譜系兒童的養育者,都會提到一點——沒有兩個表現完全一樣的譜系孩子。
  • 懷疑孩子得了自閉症?有這幾點孩子不是自閉症 ——小米熊為您解惑
    自閉症是什麼? 兒童自閉症又被稱為兒童孤獨症,是發生於兒童早期的一種廣泛性精神發育障礙,以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重複刻板行為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一般3歲前起病。起病時的症狀較多,比如:到一定的年齡還不講話、不看人、不聽指令或不與小朋友一起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等等。
  • 為什麼自閉症的兒童會形成語言障礙
    : 1、腦缺氧和腦毀傷 自閉症兒童出生時,由於難產或其它因素造成孩子缺氧或腦毀傷,使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器官發育不良,形成語言障礙。具體表現為口語發生和發展緩慢,或沒有主動性語言,只能被動地用簡單的字和詞應答,同時常常伴有智力缺陷。 2、中樞神經體系疾病 2歲以上的孩子患中樞神經體系疾病,如果沒有及時醫治或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腦組織損傷,使孩子失去患病前已有的語言能力。這種語言障礙稱為「失語」。
  • 孩子不說話就有自閉症?自閉症的8個真實特徵你知道嗎?
    01 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什麼? 社會交往障礙是自閉症孩子核心障礙,是一個孩子之所以被診斷為自閉症的主要依據! 社交障礙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表現,並且不同孩子的程度和表現也是不一樣的。自閉症的程度有輕重之分,社交障礙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大致包括: 目光對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社交姿勢等多種非語言交流方面存在顯著缺損。
  • 為什麼現在男孩的心理問題,普遍比女孩多?根源卻是在爸爸
    2018統計調查表明,現在男孩在心理方面,發病率遠超於女孩,其中包括多動症、學習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症等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這調查結果一出來立刻震驚了很多家長。在傳統觀念中,男孩一向要強於女孩,為什麼現在男孩的心理問題,普遍比女孩多?根源在爸爸。
  • 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的語言溝通障礙
    泛自閉症又名亞斯伯格症候群或亞氏保加症,是屬一種發展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的困難,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許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只有極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
  • 孕婦攜子燒炭自殺:中國1000萬自閉症患兒家庭的絕望,需要被關注
    絕望的家庭,崩潰的母親,孤獨的自閉症男孩,不被理解的言行,漸行漸遠的人生。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譚羽、黎豐、洋洋、林熙、林昊添均為化名。2019年新年還沒到,32歲的譚羽早早得就做好了當年的日曆。日曆上,譚羽將家人的合照印在上面,兒子洋洋出現最多。
  • 11歲自閉症男孩手繪世界地圖 憑記憶精確畫出(圖)
    11歲自閉症男孩手繪世界地圖 憑記憶精確畫出(圖) 2015-04-10 15:10:32  自閉症男孩手繪世界地圖  據報導,這位11歲「天才男孩」是位自閉症患者,日前他跟著身為大學教授的母親走進大學課堂,在眾目睽睽之下,手拿一支記號筆,在偌大的一塊白板上畫出了完整的世界地圖。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他靠著記憶一氣呵成,連國與國之間的界線和彎曲的海岸線,也畫得細緻入微。  現場的大學生無不驚得目瞪口呆。
  • 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這三點你必須了解
    但唯有面對才能真的是改變,正如霍金所說「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我們勇敢面對。
  • 我們在國內這些醫院被確診成年自閉症
    今天我們邀請了3位成年後才確診的自閉症譜系人士,分享經驗。01我做了17項檢查終於在北大六院確診自閉症譜系被採訪人|DEW女生你如何發現自己的自閉症, 又是在哪所醫院確診?我24歲在美國讀研時,曾接受過一段時間心理諮詢,當時,諮詢師判斷我是ASD(自閉症譜系障礙)。
  • 自閉症認知幾近空白:兒童精神健康亟待關注
    診室內的自閉症男孩,在醫生的診斷道具下做測試。張赫攝在兒童精神科診室走出來後,很多父母蹲在走廊的地上大哭。而這時,身邊剛剛被確診的孩子一般都是「啊啊」的大喊著,雙手揮起來比劃著,眼淚掉到了蜷縮在地上的媽媽身上,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著、未來將要面對什麼。在兒童精神專科門診外,一位自閉症男孩緊緊摟著媽媽的脖子。
  • 42歲大叔為白血病患兒捐骨髓 兒子:爸爸做的值
    為3歲寶寶捐造血幹細胞  鄭春福今年42歲,身高1.82米,體重88公斤。他好朋友的孩子,前幾年因為患上白血病,苦等造血幹細胞配型相合者,但最終沒等到,小小的生命因此而逝去。  朋友的痛,讓鄭春福很是惋惜。4年前,鄭春福成為了一名無償獻血志願者,同時也成為了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12歲少年智商超愛因斯坦 4歲患自閉症卻自學算數
    在中國,無數自閉症兒的父母求助無門,更遭受排擠和冷眼。而許多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也都經常得不到人們的諒解,面臨著艱難的求學之路。相比之下,這位英國的孩子可以說是自閉症裡的一個奇蹟了。因為他不僅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還在智商上遠遠超出他人。
  • 世界自閉症日: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天使
    從2008年起,聯合國就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關愛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點亮一盞藍燈。而小蔡以「爸爸愛喜禾」為名的微博粉絲也在短期內狂增十倍以上,被譽為「自閉症之父」。在兒子喜禾被確診為「自閉症」之後,小蔡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戲劇性的細節場景記錄喜禾的生活點滴,小心翼翼地繞開了悲劇的漩渦,展現出來的是笑中帶淚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
  • 自閉症發育障礙是什麼意思?
    自閉症發育障礙是什麼意思?自閉症被歸類為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患兒與社會聯繫技能、認知和語言溝通能力的發育延遲和偏離,這會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有缺陷,也會造成孩子奇怪的興趣和行為模式。那麼自閉症兒童有怎樣的發育障礙呢?
  •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並非天才,他們身後才是真實的人間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有一個詩意的名字,被稱作是:落入凡間「星星的孩子」,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孤僻、安靜、不跟人接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男孩多多,今年26歲,就是這樣一個重度孤獨症患者。從4歲確診至今,他的母親周靜便一直陪伴著他與病魔抗爭。
  • 自閉症的表現 自閉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者是孤獨性障礙。一般成人自閉症不是很多,但兒童自閉症卻有很多。兒童自閉症大多數和父母脫不來干係,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症的表現以及治療自閉症的方法。請看下文吧。自閉症的表現人際交往障礙患兒常常感到特別孤獨,與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聯繫,如新生兒被抱起時不與母親貼身;7-8個月時被親人或其他人抱起時反應無差異;患兒對父母的歸來和離去無動於衷,沒有依戀之情;對親人和對生人一樣,與生人在一起時,他們也不感到畏懼。該類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常常迴避與人的對視,與周圍人缺乏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