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科學實驗】可樂變果凍

2021-02-26 創意科學實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可樂做成果凍會是什麼樣子的?

然後一起思考,到底是什麼

讓本來是液體的可樂變成了固體?

其實在生活中,你是見過的,

比如豬腳凍,或者是涼粉,龜苓膏等!

準備材料:

一瓶可樂(或者是其他一些果汁,塑料瓶裝的,但孩子們可不能常喝飲料哦),魚膠片(或者是啫喱粉、明膠等可食用膠),輔助工具:水杯、水、剪刀、膠紙;

實驗步驟:


首先,我們先把可樂倒出來,靜置在小碗中,等著跟魚膠片融合,記得要一整瓶哦!


用溫水溶解魚膠片,注意控制水溫,合適入口飲用的溫度為佳。

等魚膠片完全溶解成液體後,靜置,等待下一步操作。

我們也可以用市場上能買到的啫喱粉來進行實驗!


攪勻之後,在微波爐裡面加熱1分鐘。

溶解之後,在跟可樂融合在一起前,需要對魚膠片的溶液進行加熱,可以放置在微波爐裡加熱1分鐘!


然後把加熱後的魚膠片水跟可樂混合,勻速攪勻,按照統一一個方向,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攪拌。


撕掉可樂瓶的包裝紙(別扔),用小刀在瓶身劃一道口,並且用膠紙封好。

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切勿用力過猛和切割地太著急!


接著,將可樂與魚膠片水的混合液體倒進可樂瓶,靜置到常溫後,放進冰箱等2個小時。



凍好之後,拿出來,將膠紙撕開,用剪刀沿著之前的小口把可樂瓶剪掉。



看,這個可樂蓋上蓋子,黏上包裝紙,簡直和真的可樂一樣~

好了,要揭曉答案了!到底是什麼魔力,讓可樂變成了果凍?啫喱或者是明膠等食用膠,在溶解後跟其他液體融合,會產生凝膠作用。但這個可不是化學反應哦,這是物理現象!這個現象運用最多的,當屬吃貨的世界了。比如豬腳凍,或者是涼粉,龜苓膏等,這下你明白了吧~啫喱粉很神奇的,將它放入孩子喜歡的鮮榨果汁中,做成果凍,會比雪糕還可口哦!

下節課用到的實驗材料:

銅絲(或者鐵絲,能導電就行)、釘子、電池、一些比較輕的鐵製品(回形針,鑰匙扣)

之前的「創意實驗」公眾號已經停用!

查看更多往期科學實驗

↓↓↓

相關焦點

  • 可樂也能變果凍,軟嫩Q彈,一口一個嚼著吃,饞哭隔壁小孩
    面對這樣的大夏天,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在冰箱一定有雪糕、果凍、飲料這些小零食呢?前段時間看到大火的自製雪糕,看著也是奶香濃鬱,不過我確認為在家做些果凍確是最爽的。很多人卻會想一個果凍有什麼的,但是面對雪碧、可樂果凍你是不是覺得好玩呢?相信會是家裡小孩的最愛的!
  • 研發了8年,可口可樂吸吸果凍來了
    還有「姜味可樂」,佛系少男少女必備,這幾天,可口可樂閒不住,又出了世界第一個冰沙可樂吸吸樂!! 沒錯!就跟我們小時候經常喝的吸吸果凍一樣!可口可樂公司用了整整八年時間,經過了1000多種失敗品,終於研製成了這個可樂吸吸樂...
  • 回憶童年的小零食,冰凍果凍勝過冰淇淋,凍可樂入口即化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個能夠製成冰淇淋的法寶,分別是果凍,可樂,QQ糖和酸奶。果凍先來說說果凍。果凍是很多人童年經常吃的小零食,商店裡隨處可見果凍的影子,不管什麼口味的果凍,感覺都是一樣的好吃,滑嫩的口感,甜甜酸酸的味道,真的是童年的美味之一。想一想,把果凍扔進冰箱裡,冰凍後的果凍是什麼味道呢。
  • 僅需簡單2步,雪碧瞬間變果凍,冰爽軟嫩Q彈,一口一個嚼著吃!
    僅需簡單2步,雪碧瞬間變果凍,冰爽軟嫩Q彈,一口一個嚼著吃!文/洛洛的小廚房夏日炎炎,要是不吃點冰冰涼涼的小零食,就對不起我每天流的汗。要說最適合夏天吃的小零食,那非軟嫩Q彈的【果凍】莫屬了。身邊的朋友們一直說自己在家做果凍不容易成功,不是太硬就是太軟不成型,於是昨天在朋友家做了一個【西瓜果凍】,軟嫩Q彈,十分的成功。但是最受朋友喜歡的並不是這個超級成功的【西瓜果凍】,而且突發奇想,順手做出來的【雪碧果凍】,朋友家孩子喜歡的不得了,都不捨得吃了。下面洛洛就教大家怎麼用雪碧做果凍,僅需簡單兩步,雪碧瞬間變果凍,一口一個嚼著吃,絕對是孩子們的最愛!
  • 炎炎夏日,教你在家5分鐘做出清涼爽口的「可樂果凍」,做法簡單
    炎炎夏熱,清涼的可樂應該是不少朋友首選的解暑飲品,而Q彈的果凍又是許多人在家十分喜愛吃的一種美味甜品。那麼這兩樣東西是不是可以完美結合,做出一種好吃又好看的美食呢?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使用這兩種東西可以做出清涼的「可樂果凍」,既清涼又美味,Q彈好吃,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可樂果凍的做法。
  • 沒想到可樂還可以做成果凍QQ糖!最後直接啃起來,網友:意想不到
    沒想到可樂還可以做成果凍QQ糖!最後直接啃起來,網友:意想不到。小巫平常也是很喜歡喝飲料的,最喜歡喝的飲料就是可樂來著喝了那麼久的可樂,你知道可樂還可以用來製作可樂果凍QQ糖嗎?其實小巫小時候還真的有吃過可樂口味的QQ糖,但那都是製作好的。
  • 可樂罐變手電筒、氣球變小冰箱......廢品利用好,科學玩得轉!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個由 Power Vision 帶來的有趣的科學創客視頻,巧妙的利用每家每戶都有的原材料,製作許多既有趣又實用的小發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隨視頻來看看具體怎麼「點石成金」吧!以下實例僅用於激發創意,不建議動手實際操作,以確保安全!喝完的聽裝可樂,罐子別著急扔掉。
  • 科學小實驗-可樂變成噴泉了
    爸爸拿出一瓶可樂,外加幾顆薄荷糖。接下來,爸爸故作神秘地運功,只見他輕輕地將雙臂一抬,一根碩大的可樂柱便從可樂瓶中噴湧而出,非常好看。他明白爸爸是在和他開玩笑,可這可樂變噴泉是怎麼回事呢?可樂噴泉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遊戲,這個遊戲的吸引人之處在於它能產生 10至50釐米的&34;,場面非常壯觀。曾經有兩位美國人以此為基礎,複製出著名的賭城拉斯韋加斯的一座巨型噴泉。
  • 可樂遇上什麼會變噴泉
    此前,巴西一兒童因在喝可樂的同時,食用一種薄荷味軟糖後死亡。網上還流傳有一種可樂噴泉的製作方法:將曼妥思薄荷味口香糖放入2升可樂中,衝出的可樂水柱高達半米。據說,有人因在家模仿此實驗受傷。究竟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熟悉的碳酸可樂變成了危險品?類似可樂的碳酸飲料,它們在與哪些東西混合時會變身「液體炸彈」?重慶晚報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進行了系列親身實驗。
  • 奧特曼極度虛弱變成果凍!網友:高斯是股清流,別人變石像他變果凍
    但是這幾種形態你見過嗎,全都是奧特曼在極度虛弱狀態下的樣子,有個奧特曼變成了個果凍,現在快跟豪哥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沒過多長時間就變回來了~迪迦說我不服想讓他們也待個3千萬年再變回來。要說圓谷對什麼有執念,除了土豪金那就是石像了,沒能量了變石像,沒有表現手法了那就變石像吧。圓谷你偷懶被發現了!
  • 【創意科學實驗】彩色泡泡串
    關於實驗,有問題?有想法?可以在右下方留言哦!
  • 親子科學小實驗|不碰可樂罐,輕鬆取出紙幣,背後隱藏的能量太驚人了!
    但這種振動可以很直觀的通過可樂罐表現出來,可樂罐因為與桌面的共振而位移,這樣紙幣就能在可樂罐位移的空隙間輕鬆取出了。  No.3  實驗原理  點燃棉花後消耗了瓶中的氧氣,使瓶內的氣壓變低,外界大氣壓大於內部氣壓,雞蛋被大氣壓壓入瓶中,
  • 油炸可樂?不是吧?
    前天看到一個小視頻,看得我覺得那人會不會是個傻子,居然把擠牙膏到燒開的油裡,他覺得油條就是這麼炸出來的,結果弄得那鍋油裡猛烈濺起來,炸的沙沙也沒有了,那麼我今天也想挑戰一下這種高難度的操作,油炸可樂可還行?
  • 相似創意催生疑惑——由王力宏代言可口可樂廣告想到的
    在隨後的時間裡,筆者漸漸發現,可口可樂的不少廣告跟百事可樂的廣告越來越像了,而百事可樂廣告也開始向可口可樂廣告靠攏,兩者的廣告創意似乎有了幾分相像。王力宏代言的可口可樂爆氣泡廣告,則連形式也與雪碧前兩年的廣告相似,讓人不能不懷疑可口可樂廣告是否真的到了創意很難突破的地步。    可口可樂廣告的絕妙創意,到底在哪裡呢?
  • 一個小實驗解開謎團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科學素養!文 | 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為了過濾各種雜質,現在很多家庭裡都會選擇購買淨水器,但你知道古人是如何淨水的嗎?而到了明朝,人們開始掌握了明礬淨水的技術,到了清朝,黃河沿岸普通百姓大都熟練掌握了運用明礬將黃河濁水變清水的技術。一位叫納瓦雷特的西班牙教士就曾記錄過這一技術,他還感慨道:這是自然的秘密,為當時西方所不知。用明礬能讓渾濁的黃河水變清水,但是沉澱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那有什麼辦法可以加速明礬淨水麼?奶爸用這個「果凍」告訴你答案。
  • 實驗揭秘:無糖可樂比含糖可樂更輕
    悶熱的午後,從冰箱裡拿出一罐可樂,仰脖喝下,愜意!可是你知道可樂有「含糖」和「無糖」之分嗎?什麼?你說你喝過無糖可樂,而且無糖可樂也是甜的?了不起!那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呢?沒有。為什麼沒有糖,還是甜的呢?這是因為它加入了讓你感覺到甜的甜味劑。甜味劑和糖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 簡單2步,教你自己在家做雪碧果凍,冰爽Q彈,孩子更愛吃
    其實家長朋友們如果休息有時間的話,不妨自己在家給孩子做果凍吧,放在冰箱裡冷凍一下,冰冰涼涼的又q彈吃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簡單2步,教你自己在家做雪碧果凍,冰爽Q彈,孩子更愛吃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雪碧果凍,非常的簡單,而且好玩又好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可樂裡泡10天牙齒會融化? 實驗結果:泡牙15天減重7.9%
    (長江日報記者 魏娜通訊員孫曉言)「將牙齒泡在可樂裡,10天後牙齒融化了。」這個聳人聽聞的傳言在網上流傳甚廣。廣受歡迎的碳酸飲料,對牙齒的傷害到底有多大?本期「生活實驗室」,特邀請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生物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賈榮博士做了一個實驗。
  • 巴菲特每天5罐可樂,蘋果前主管拿命應援:不喝可樂的人生沒意思
    這些年,就是這些迷之口味一直在刷新大家的忍耐度,才會有越來越多人逐漸接受「萬事皆可可口可樂」這種奇怪的設定。跟強行拉水果+可樂,咖啡+可樂這種CP的混蛋行為一比,這次的混酒好像還容易接受一點?畢竟曾經可樂汽水的來源就是酒啊,說的好聽點還能叫「文藝復興」。
  • 用果凍發電?南科大的兩篇科研成果登上《科學》《自然》
    南科大教授的科研成果在《科學》《自然》連續發表,分別在離子型室溫熱電材料上、植物小RNA領域中獲得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nbsp&nbsp&nbsp&nbsp果凍是小朋友們喜愛吃的甜點,但是機器人不吃東西,只需要充電。劉瑋書課題組打破了這個常識——研究人員運用最新原創性研究,做出了一個可以發電的「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