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揭秘:加熱的塑料餐具真有毒?

2021-01-09 IT之家

帶飯一族們,給寶寶帶飯,塑料飯盒你會用嗎?使用不當,可能會像它們一樣哦……

小編也是帶飯一組,每天背著飯盒上下班,重啊!所以,小編儘量選擇塑料飯盒,因為它們比玻璃的和不鏽鋼的飯盒更輕便!

不過……聽說塑料飯盒加熱有毒!!媽媽們都不愛用,那麼到底要怎樣用塑料餐具呢?小編今天打破砂鍋問到底了~

塑料餐具凸凹不平,該換了

塑料製品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後塑料會老化,出現變色、變脆的情況,如發現使用的塑料盒變黃或不再透明,應儘快更換。所以,網上總有人說,「塑料飯盒使用時間長了,內部會出現凹凸不平,遺失那一部分弄不好就被人吃進肚子裡了。」不可不信哦~所以,消費者一定要關注塑料製品的保質期。同時,老化的塑料或會釋出可能有害人體的物質。至於一個塑料飯盒「壽命」能有多久,要看個人使用和清洗方法,大多數塑料製品的保質期一般在三至五年左右,如果使用頻繁,一至兩年更換更好

塑料飯盒裡不能放這些食物

碳酸飲料(汽水、可樂等)的汽泡會使塑料飯盒的密封能力喪失,起泡食物或是發酵食品、熱的食物等會使塑料飯盒的密封性能下降,請儘量避免在塑料飯盒中存放此類食物。

在微波爐中使用時,如果食物中含油量和含糖量比較多的話,在溫度急速上升的情況下,會使塑料飯盒發生變形。所以,加熱上述食品,最好用微波爐專用盒。

給塑料餐具加熱會有毒嗎?

我們先要知道塑料飯盒裡會添加什麼?對,有一種物質叫塑化劑。塑化劑可增強塑料的柔韌性,使其更易加工、塑性,工業上一直在廣泛使用,因此塑料製品在加熱後極易釋放塑化劑,目前市場中常用塑化劑主要有DBP、DEHP、DINP及DIDP等。

每種塑料都有其耐熱極限,食品用途的材料中,目前最耐熱的是聚丙烯(PP)可承受140℃,其次是聚乙烯(PE)能耐熱110℃,而聚苯乙烯(PS)則只能耐熱至90℃。目前市售的微波爐專用塑料飯盒,主要採用的是PP或PE製成,如溫度超過它們的耐熱極限,塑化劑就有釋放的可能,所以應避免長期用高溫加熱塑料飯盒來翻熱食物。

塑料餐具你要這樣使用!

塑料飯盒最好只加熱粥湯類水分充盈的食物。肉類食物,包括高糖食品等,微波加熱時最好都用瓷或玻璃盛具。

在食品容器、食品包裝材料如果使用塑化劑,不得接觸油脂類食品和嬰幼兒食品。

即使是根據標準檢測合格的微波爐塑料餐具,也只推薦在700W以下,短時加熱的條件下使用,除非是產品標明可用於烹飪或取得了其他更高要求的國際認證,才可以在更嚴格的條件下使用。700W大致相當於微波爐的中檔火力,一般使用說明書內有各檔火力對應的輸出功率說明,短時加熱則是指2~3分鐘的加熱,不能用於烹飪煮熟食品。

喜歡用塑料餐具的寶寶們,一定要注意使用規範哦!小編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這樣小編才能放心哦~

相關焦點

  • 加熱的塑料餐具有毒? 教您如何正確使用塑料餐具
    帶飯一族們,給寶寶帶飯,塑料飯盒你會用嗎?使用不當,可能會像它們一樣哦……知力君也是帶飯一組,每天背著飯盒上下班,重啊!所以,知力君儘量選擇塑料飯盒,因為它們比玻璃的和不鏽鋼的飯盒更輕便!不過……聽說塑料飯盒加熱有毒!!媽媽們都不愛用,那麼到底要怎樣用塑料餐具呢?知力君今天打破砂鍋問到底了!
  • 微波爐加熱塑料餐具會致癌?專家回復:有種塑料是例外,比較安全
    微波爐可以加熱泡沫塑料碗嗎?會致癌嗎? 對於「一次性塑料餐具加熱會產生致癌物二噁英」的說法,國務院原全國包裝改進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沛生認為太過片面。 因為二噁英的產生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 民間百科秘笈真假大分辨——秘笈一:加熱後塑料餐具會變毒?
    流傳說法:塑料飯盒不能加熱,有毒!較真要點:塑料飯盒合成過程中使用的增塑劑可能有毒。目前市售微波爐用塑料飯盒多選擇聚丙烯,可承受140℃高溫。但如果溫度超過極限,就有釋放塑化劑的可能。所以應避免長期用高溫加熱塑料飯盒翻熱食物。
  • 淄博:不合格塑料飯盒蓋加熱釋放有毒物質
    晨報淄博3月26日訊 近日,網上一條關於塑料飯盒蓋加熱會「製毒」的帖子,被不少網友評論轉發。不少網友表示用微波爐加熱飯菜時,從未想過盒蓋不能加熱。  25日上午,記者在城區的一家超市內調查發現,飯盒盒蓋上面只有極少的商家提示加熱時應揭開盒蓋,但是對於究竟能否加熱,都沒有說明。
  • 兩協會再打口水仗 一次性塑料餐盒是否有毒存疑
    質疑一  關於發泡餐具是否有毒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並非完全安全,尤其是盛裝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未聚合的苯乙烯單體會伴隨食物進入人體,導致人體中毒。  該協會舉例稱:2009年10月,解放日報一篇題為《微波爐加熱塑料餐具致中毒10餘名員工被送醫》的報導中也指出:某美容護膚中心的10餘名員工,因用微波爐加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吃飯不成反而吸入了散發出的苯乙烯單體,導致急性中毒。
  • 塑料餐具的種類分為哪些 如何選購塑料餐具
    市面上塑料餐具的產品種類眾多,究竟該如何選購呢,快和PChouse一起看看吧。
  • 流言揭秘:龍蝦真能活到100歲嗎?
    流言揭秘:龍蝦真能活到100歲嗎?時間:2017-05-07 10:59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言揭秘:龍蝦真能活到100歲嗎? 這是靠譜的。 一般來說,蝦蟹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生長,大多數動物也都是這樣。
  • 飯冷了,加熱外賣塑料飯盒,會不會熱出「毒」來?
    作為一名合格的上班族肚子餓了點外賣不知道吃什麼也會第一時間打開外賣軟體……可最近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 的視頻傷透了眾多愛點外賣朋友的心,視頻的拍攝者臥底了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一周,拍下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畫面。
  • 闢謠|塑料製品加熱後都會有毒?
    老人不肯用塑料盆給寶寶洗漱、洗衣服, 因為覺得「塑料盆加熱後會有毒」, 小孩子太小抵抗不了,是真的嗎?
  • ABS塑料是安全的嗎?有毒嗎?
    PP塑料則是現代化嬰兒奶瓶長運用大的塑料,很多母嬰大品牌奶瓶也都是PP塑料打造,故而其食品安全性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而ABS塑料,人們見到的則比較少了,今天就和大家講解一些有關於ABS塑料材質的安全性問題,有關其製造出來的碗具,調羹筷子,是否符合現代化塑料餐具的標準,以及這材料本身的優勢和局限性。
  • 寶寶餐具選哪種材料的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媽咪就得給寶貝挑選餐具了,市場上的餐具各種各樣,有陶瓷的,有塑料的,有仿瓷的,還有不鏽鋼的,甚至有鈦金屬的……究竟哪種更好更安全?該給寶貝挑哪種呢?第一種材質:塑料餐具塑料餐具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嬰幼兒產品,因為他們質量輕便,且不易摔碎,一直頗受父母和寶貝的喜歡。
  • 發改委解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節約石油 安全達標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刪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主要基於多種考慮:它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使用後可以回收再利用;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在使用;可以節約石油資源;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已大幅減少,廢棄物回收體系逐步建立,最初出臺禁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進行調整的時機基本成熟。
  • 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可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飯盒會...
    據悉,PE常用作保鮮膜、塑料膜,PS常用作一次性餐具,PE超過110℃,PS超過70℃,都有可能開始析出塑化劑,不能放入微波爐。 許多廠商往往故意忽略對盒蓋材料的標示,專家提醒消費者儘量避免購買材料標示不清的產品,實在吃不準,就把盒蓋拿去後再把塑料飯盒放入微波爐。
  •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解禁 記者調查:真能回收嗎?
    引人注目的是,原目錄中淘汰類產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刪除。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由聚苯乙烯樹脂原料加發泡劑加熱發泡製成,常用於製作餐盒,也部分用於製作杯、碗、盤等。因這類塑料產品多為白色,被廢棄後又難以自然降解,這類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被稱為「白色汙染」。  21號令的發布意味著,因「白色汙染」被禁止生產使用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下稱發泡餐盒)又回來了。
  • 微波爐用塑料飯盒三成加熱會放毒 建議開蓋加熱
    現如今不少上班族,擔心外面吃飯不衛生,多喜歡使用輕便易衝洗的塑料餐盒裝食物,之後用微波爐將食物加熱後食用,但這樣做真的就安全了嗎?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微波爐用塑料飯盒加熱時,會釋放出塑化劑,其中就包括「LOCK&LOCK」等知名品牌。
  • 一次性發泡餐盒有毒 或導致人體致癌
    國家就明令淘汰有毒的一次性發泡餐盒。但如今,一次性發泡餐具仍佔據著很大市場。究竟是誰在用有毒餐盒,這些餐盒又是哪裡生產的?「有毒餐盒」仍在大量使用在對深圳、西安、北京、南昌四大城市進行的調查中,從路邊攤到大餐館,記者都發現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的影子。
  • 塑料打包盒能微波爐加熱嗎
    打包盒材質不同,加熱的時間也會不一樣,如果是用玻璃的打包盒熱飯,那麼加熱的時間最短,而塑料的打包盒加熱反而需要久一些,並且塑料打包盒熱菜需要注意更多事項,首先大家要先看看塑料打包盒的蓋子或者是底部,上面會有一些數字編號在一個用剪頭組成的三角形中,數字下方還會有一些字符,這些都標識了打包盒的材質,以及告訴大家能否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 不鏽鋼餐具哪個品牌好,使用不鏽鋼餐具需要注意什麼?
    如今市場上餐具有不鏽鋼材質、陶瓷材質、塑料材質等多種類型。有一些消費者會比較偏愛不鏽鋼餐具,那麼不鏽鋼餐具哪個品牌好呢?如果不鏽鋼餐具使用不正確的話,會對人產生一些危害,那麼大家在使用它時需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不鏽鋼餐具哪個品牌好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 可降解餐具≠環保餐具 8成可降解餐盒是假貨
    「真」「假」降解都有問題  對「可降解餐具」安全性表示擔憂的,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董金獅告訴記者,在1999年,國家曾要求餐飲行業在2000年1月1日必須全面實施《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條件》,但十年過去了,餐飲行業內「可降解餐具」的使用情況卻不容樂觀。
  • 一次性餐盒原料90%為廢塑料 高溫加熱易中毒
    一次性塑料餐具  多數含有廢塑料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告訴記者,我國年約消費150億隻一次性塑料餐具,其中廣東能叫得出名字的企業有約40家,約生產70~80億隻。其中僅3成全部用新料生產,市面上相當一部分一次性塑料餐具含有廢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