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集「王侯將相」於一身的人共有三位,看看他們都是誰

2020-12-03 國史拾遺

武能出將,文可入相,是古代無數讀書、習武之人的夙願。其中,歷史上一人全任「王侯將相」四個位置的人,只有三人,可謂是人中龍鳳,在當時也必然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一、韓信

韓信為漢初三傑,由於其用兵如神,被後世尊為「兵仙」。蕭何月下追韓信後,令劉邦開始意識到到韓信是一位了不起的將才,劉邦齋戒沐浴,擇選吉日,拜韓信為大將。韓信果然不負眾望,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為漢王攻下了大片領土。

公元前206年,韓信被封為左丞相,率兵伐魏。但是劉邦手下,漢初時,百官之長並不是左、右丞相,而是「相國」。相國這一職位原稱「相邦」,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此職位,比如呂不韋。後來秦始皇認為相邦權力過大便廢除,劉邦為漢王時再次設立,因避劉邦名諱改「相邦」為「相國」。丞相一職本來的作用就是輔佐相國處理公務,相當於副手。漢初時,同期相國只能有一位,丞相可以有多個。公元前204年井陘之戰,韓信率3萬漢軍擊敗趙軍20萬,但由於「信任危機」,劉邦奪了韓信兵權,拜韓信為「相國」,韓信成了西漢的第一位相國。

儘管韓信被奪了兵權,那也是暫時的,仗還是得多仰望這位兵仙來打。韓信一連滅了魏、趙、代、齊等諸侯王,立下汗馬功勞,但開始「膨脹」起來,他上書給劉邦,認為齊國很亂,剛剛平定,希望有個人能做「代理齊王」來暫時統領此地,而他舉薦的代理齊王便是他自己。這當然令劉邦不爽,因為劉邦此時正被項羽圍困於滎陽,他急須各路將軍前來支援,而韓信此時卻想的是稱王的事情。幸虧張良、陳平勸導:此時漢軍不利,無法阻止韓信稱王,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封他為王,以防叛亂。劉邦想想確實說的沒錯,便假裝地對使者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於是劉邦派遣張良去立韓信為齊王,並讓韓信調兵攻楚。後來垓下之圍,韓信再次立下大功,給了項羽最後一擊。劉邦對韓信的不信任再一次攀升,第二次入營奪了他的兵權,改封韓信為楚王,將韓信調離了自己的發跡地。

劉邦擊敗相遇後,儘管奪了韓信兵權,但是對他還是不放心,假借「天子外巡」的名義來到楚國,實際上是想討伐韓信。韓信本來就不是很想謀反,又覺得自己無罪,便親自去拜謁劉邦,劉邦便趁機把韓信給綁了,韓信無奈地道出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感慨。回到洛陽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降其為「淮陰侯」,於此,韓信成了歷史上第一位「王侯將相」集一身的人物。後來,陳豨謀反,韓信由於託病未隨高祖親徵,被懷疑有通敵之嫌。蕭何於是設計將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將韓信殺害。一代神將、國士無雙的英傑就此隕落,終究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二、曹操

曹操在眾人的印象中,常常是魏王和丞相兩個身份令人影響深刻,其實他也有將軍和侯爵兩個身份。

在十八路諸侯伐董時,曹操代理奮武將軍,這是個高級的雜號將軍。建安元年,曹操迎回漢獻帝,曹操被拜為大將軍,封武平侯。當時袁紹是曹操的最大對手,袁紹十分不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曹操當時兵馬,完全不是袁紹的對手,為了平息袁紹的不滿,便索性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了袁紹,自己則做了個車騎將軍。車騎將軍是高級的正牌將軍,地位僅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建安十八年,一統北方的曹操功勳卓著,但野心漸起。漢獻帝畏其權勢,不得不封曹操為魏公,並加九錫。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由公爵進位為魏王,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帝詔可不拜,行天子儀仗,名為魏王,實權同皇帝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曹操害怕留下千古罵名,始終沒有敢走出代漢自立的那一步,而由其子曹丕完成了稱帝的大業。

三、司馬昭

司馬昭雖然均任「王侯將相」四職,但相比韓信和曹操的話,還是略遜一籌,畢竟韓信和曹操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司馬昭則多依賴於父親司馬懿和兄長司馬師二人的基業。魏帝曹叡時期,司馬昭子憑父貴,被封為新城鄉侯。大將軍曹爽伐蜀時,司馬昭隨同一起,被任命為「徵蜀將軍」,雖然是個雜號將軍,但位居三品。司馬懿病逝後,司馬師以大將軍的職位撫政,權勢之大比司馬懿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後來司馬師病逝,司馬昭則接任了兄長大將軍這一職位。

公元263年8月,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國。10月,魏軍捷報頻傳,魏帝曹奐將春秋時期晉國故地方圓七百裡加封給司馬昭,進位魏公,加九錫,並拜司馬昭為相國。公元264年,曹奐加封司馬昭為晉王,這時的司馬昭和當年的曹操一樣,權力和皇帝相當,但始終未能篡位,都是由兒子完成。

如果廣義上的「王侯將相」,那麼人數就不止三位了。比如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郭子儀,他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然不是「宰相」之稱,但是位同宰相。安史之亂時,郭子儀被封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大元帥一般由皇子擔任,當時由唐肅宗長子李豫擔任)收復了洛陽和長安後,被封為代國公,比侯爵還高一級,後來又再次加封為汾陽郡王。再比如另一位平定安史之亂、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的名將李光弼,也曾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官至中書令(位同宰相),被封為魏國公(後改封鄭國公)、臨淮郡王。二人都稱得上是「王公將相」,但唐朝削相權,採用「群相制」,很多職位都相當於宰相,不像秦漢時期,丞相(相國)為百官之長。而郡王不是一等爵,其上還有親王,唐朝親王則多由皇室成員擔任,二人爵位等級上相比韓信、曹操、司馬昭應該是有所差異。但無論如何評說,能集「王公將相」於一身的人,絕對是人中之俊傑,當世之楷模。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集「王侯將相」於一身的共有3位,你都認識嗎?
    能夠達到這一個要求的人從古至今也是十分稀少的。而能夠集「王侯將相」於一生的更是鳳毛麟角,在歷史上有三位是最典型的人物,每一個都是叱吒風雲般的人物,沒一個簡單的。曹操相信看過三國的人對曹操一定都會陌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在正史上要說的好聽點。說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國歷史上兩句造反誓言,句句震撼人心!
    為了得到萬人敬仰的至尊之位,歷朝歷代總少不了造反者的身影。也正因有這些造反者的存在,歷史才能往復更迭。而在這些段精彩絕倫的歷史中有這麼三句關於造反的話流傳至今,令人現今讀來仍是滿心震撼,句句壯人心扉,不得不感慨造反者說話的高深。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的是慷慨激昂,聽得是熱血沸騰,雖然只是讓命運短暫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畢竟將命運這娘們曾壓在身下。俗話也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五代。網絡小說中也說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上面的所有話都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中國人不是很相信所謂的血統,只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氣運。「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匹夫一怒,血濺七步」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在中華歷史上實在是太多了。
  • 表面打怪升級,其實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相信不少網友都看了已經播放出來的16集,應該說,由楊冪和阮經天領銜主演的《扶搖》真的很好看。從觀眾看劇後的反饋來看,很多網友特意購買了騰訊視頻VIP,就為了比其他人搶先多看4集,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可是你知道嗎?
  • 歷史上誰擁有雙瞳?6人竟有4人是皇帝,網友:帝王聖賢天生異相
    「雙瞳」也稱重華、重瞳,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相術中,「雙瞳」被認為是帝王聖賢異相,如《水鏡集》卷二提到「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等等,雖然以現今的醫療技術,認為「雙瞳」不過是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像是一目具有兩個以上的瞳孔,即使患有所謂的「多瞳症」,有時為先天性,有時為後天疾病造成,像是白內障等等,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才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 歷史上的「三大全才」,好像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會的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曾經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歷史名人」,這些「歷史名人」,他們個個都是「人才」,甚至「天才」;不過,真正能夠當得起「全才」的人,大概就不太多了,而這三位,就完全可以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全才」。
  • 算命先生路過一個小縣城,說:怎麼滿大街都是王侯將相啊!
    在中國歷史上,楚漢之爭向來很吸引眼球,各種論著一輩子都看不完,在這兒客棧只說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家都知道,劉邦起事前是沛縣的一個小亭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長兼派出所所長,天天沒事兒幹,就喜歡喝酒吹牛。請注意,當時跟他一起喝酒吹牛的還有這些人: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王陵、夏侯嬰……就算是再不愛看歷史的人,也一定會對這些名字有所耳聞。
  • 他是古代刺客翹楚,至少拿下7名王侯將相,為何沒人替他立傳?
    刺客是一種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神秘職業,說神秘,是因為刺客接到的任務一般人不敢想也不敢做。比如荊軻刺秦王,秦王是一國之君,普通人哪敢把刀橫在他的脖子上?但荊軻為了報答太子丹的禮遇之恩,毅然踏上一條回不了頭的路。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2020年醫學諾獎得主,他們都是誰?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們的發現,揭示了慢性肝炎其餘病例的病因,並使得血液檢查成為可能,新的藥物也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為抗擊血源性肝炎作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Harvey James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2020年醫學諾獎得主,他們都是誰?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
  • 中科院3位女神院士:集美貌智慧於一身,她們才是我輩之楷模
    相較於七八十年代,我國的醫學,教育,科技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離不開我國科學家們的辛苦付出。他們默默無聞,潛心於科學研究,他們在科研道路上負重前行,只為換得人民生活的歲月靜好。現在有很多追星族,美麗帥氣的明星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
  •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三位疑似穿越者嗎?
    原標題: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三位疑似穿越者嗎? 近日,有專家稱,在中國歷史中就曾經出現過三位疑似穿越者,而且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已經被證實了,穿越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那麼歷史上這三位疑似穿越者是誰?下面小編帶你看專家們是如何分析中國古代真實發生過的穿越事件的。
  • 「有教無類」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底有啥關係?
    於是,最多也就是一知半解、說白了就是啥都沒搞懂的情形下,很自然就買入了記不得由誰或者從哪兒得到的引導,腦子裡就有了這麼個概念——能「有教無類」,自然「王侯將相」也就「不分種」。引申:因為有教無類,所以王侯將相「無種」。就是說,都有教無類了,姆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就也有成為「王侯將相」的機會。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成敗,都因這一句話
    誰也不曾想到,大澤鄉的一場秋雨就讓秦朝這個強大的大一統王朝走向風雨飄搖。千百年來歷史一直都記得陳勝、吳廣振臂一呼而喊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是這句話讓平民階層第一次看到了出頭的希望。數年後劉邦登基為帝,封陳勝為「隱王」。大澤鄉雨夜裡的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算命的路過一小縣城,驚呼:「為何滿街都是王侯將相?」
    道士驚呼:「為何滿街都是王侯將相啊?」路人看著他覺得很奇怪,但是並沒有說些什麼。「沛縣」沛意為水源豐富的意思,因此得名。但是雖說是水源豐富,但是還是有一群小混混經常為了搶水耕田而打架,其中一伙人就是沛縣的人,另外一夥是隔壁縣城的人。沛縣的當屬劉邦最有說話權,是個亭長,但是也是個小混混頭。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向順從的農民竟然也揭竿而起了
    都說始皇帝過於嚴苛,實施暴政,可誰知道,他的兒子秦二世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逼死了大哥扶蘇,還殺害了自己的多位兄弟手足,在奸臣趙高的誘導下,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做盡壞事,讓老百姓是無處安身。
  • 四月一日,歷史有王侯將相列傳,今有哥哥張國榮,女神林徽因
    翻開我國歷史的史書,整部歷史幾乎就是王侯將相的列傳,中國正史上很少有人給文學家、思想家、科學家立傳,哪些戲曲家、音樂家、歌唱家等藝術家在古代就是所謂的「伎人」、「優人」、「伶人」、「倡家」、「樂人」、「舞人」、「散樂人」……等等,漢武帝的「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
  • 中國共有11.5位諾獎獲得者,有2人放棄美國籍入中國籍,他們是誰
    5人」這種說法呢?別急,咱接著看。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共有11.5位中國人獲得了諾貝爾學獎,他們分別是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錢永健、李遠哲、崔琦、朱棣文、高行健、高錕、莫言、屠呦呦和賽珍珠。而另外11位諾獎獲得者,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一直是中國國籍,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則是在美國出生的美籍華人,截至目前共有4位是中國國籍,分別是莫言、屠呦呦、李遠哲跟楊振寧,值得一提的是,後兩位都是放棄美國國籍後入的中國籍。
  • 鄭姓威武,有11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2013年,中國鄭姓戶籍人口1240.6875萬,排在名人姓氏的15位。在近代,我們鄭姓誕生了11位開國將軍,軍銜最高的是來自來自河南新縣的鄭維山中將,那麼鄭姓開國將軍都有誰,哪兒人最多呢?了解自己的家族歷史,有利於家和國的興盛,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有沒開國將軍。帶著疑問,小編和你分享以下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 CBA歷史上命中1000個三分球的球員,前三名都是誰?
    對於籃球愛好者而言,他們都是十分關注球迷們各種能力技巧,所以他們能夠感受到一種不同的東西,當運動員們拿球起跳,手臂像是無限延長,之後,輕輕的手腕一擺,球就被投了出去,之後球的擦框聲音,十分美妙,投進的瞬間讓人感到無比興奮,那一刻讓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