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看臨滄丨鳳慶縣洛黨鎮——​鹿鳴村

2021-01-13 騰訊網

·鳳慶縣洛黨鎮·

鹿鳴村

青山綠水 文化名村

「村美地淨人淳樸、景美人靚活動多」。立寬, 乾隆年間為「立款」「永順」,地名志為「永順」, 寓意集「永昌」「順寧」山河之靈氣,聚「永昌」「順寧」人文物產之精華。立寬以楊氏家族聚居為主,先祖原籍於江蘇南京應天府柳樹灣(今句容市),康熙年間,被派官至順寧(今鳳慶縣)。這裡人傑地靈, 文化韻味濃厚,曾榮獲「省級民族團結示範村」「省級十縣百鄉千村萬戶優秀示範村」「省級森林村莊」等榮譽。

走進鳳慶縣洛黨鎮鹿鳴村立寬自然村新村,只見一幢幢極具風格的民居整齊排列,房屋一戶一院, 戶戶相連,綠籬環繞,扇形排列的南詔建設風格, 民房依山就勢,參差錯落,牆體上繪製的微型山水奪人眼目,新硬化的村莊道路平整乾淨,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勤勞智慧的群眾,在這塊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上,描繪出一幅和諧的美麗鄉村建設畫面。成立於 2016年的洛黨鎮鹿鳴村詩書畫協會,是一支以農民書畫愛好者自發組織,在縣文聯領導下的文藝團體。依靠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村民們過上越來越好的幸福生活。

暢遊小貼士

交通

鹿鳴村立寬自然村位於洛黨鎮西北面鹿鳴東南部,距鎮政府駐地7公裡。

提示

目前,位於鹿鳴村境內鳳慶鑫源林業有限公司重點發展種植沃柑桔等經濟林果,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發展理念,計劃將該村打造成休閒、採摘、旅遊、觀光結合的田園綜合體。

來 源/臨滄融媒體新聞社

編 輯/宮 明 責 編/楊晶晶

監 制/張紹勤 總監製/王立松

溫馨提示:如轉載請註明「今日臨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鄉村旅遊看臨滄丨鳳慶縣洛黨鎮—— 鹿鳴村
    ·鳳慶縣洛黨鎮 走進鳳慶縣洛黨鎮鹿鳴村立寬自然村新村,只見一幢幢極具風格的民居整齊排列,房屋一戶一院, 戶戶相連,綠籬環繞,扇形排列的南詔建設風格, 民房依山就勢,參差錯落,牆體上繪製的微型山水奪人眼目,新硬化的村莊道路平整乾淨,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勤勞智慧的群眾,在這塊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上,描繪出一幅和諧的美麗鄉村建設畫面。
  • 回顧2020,臨滄文化和旅遊工作看點多多
    臨滄文化和旅遊工作順應發展新趨勢,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為契機、發展鄉村旅遊為抓手、加快全域旅遊建設。在打造城市品牌、推進項目建設、強化市場營銷、加大招商引資、整頓文旅市場、提升公共服務、加大文物保護和非遺傳承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 大臨鐵路明日開通:臨滄結束不通鐵路歷史、未來直達緬甸
    來自國鐵集團的想消息,作為雲南「十三五」期間「交通扶貧重點項目,大理至臨滄的大臨鐵路將於明天12月30日開通運營。至此,臨滄市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我國西南地區也新增一條鐵路進出大通道,未來將直達緬甸。大臨鐵路自大理市一路向南,經大理州的巍山縣、南澗縣跨越瀾滄江後經雲縣進入臨滄市,新設巍山、雲縣、臨滄等客運車站,為國鐵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全長201公裡,設計時速160公裡,新建橋梁69座、隧道35座,橋隧比高達87%。
  • 臨滄三岔河鎮:念好山字經 收穫「金山銀山」
    臨滄市鳳慶縣三岔河鎮念好山字經,做活水文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守住綠水青山,收穫金山銀山,走出一條保護優先、生態惠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生態制度初步建立。制定並實施了《三岔河鎮創建生態文明鎮規劃實施方案》,開展了自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自然資產離任審計工作。
  • 臨滄微電影在中國(綿陽)科技城法治微電影大賽斬獲多項大獎
    在大賽上,由臨滄市人民檢察院、中共臨滄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滄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金燦影視攝製的微電影《一芽三葉》榮獲脫貧攻堅單元「最佳作品」;由鳳慶縣紀委監委、臨滄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出品,金燦影視攝製的微電影《二十三年》榮獲「最佳影片」;由建水縣人民檢察院出品,金燦影視攝製的微電影《向陽花》榮獲主競賽單元「十佳影片」。
  • 中緬國際通道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建成試通車
    人民網臨滄1月13日電 (劉怡)1月13日13時,隨著一輛輛車緩緩駛入墨臨高速公路臨滄東收費站入口,中緬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正式建成試通車。至此,雲南省臨滄市結束了不通國家高速公路網的歷史,昆明至臨滄開車時間也將由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5小時左右。1月13日,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試通車現場。
  • 臨滄早教:細數周邊都有哪些優質的幼兒園和早教機構
    臨滄市的早教機構大多主要分布在臨翔區,而鳳慶縣、永德縣、鎮康縣、雲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等幾個轄區的縣份,早教培訓機構和幼兒園就分布得比較少了,這也反映出各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存在著先後差異。
  • 北緯33度,來一次茶文化之旅丨2020魅力隴南鄉村旅遊月裕河4月28日...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隴南市文旅局獲悉,4月28日,「2020魅力隴南鄉村旅遊月」將在隴南市裕河鎮開幕。本屆鄉村旅遊月內容豐富,通過開展遊鄉村美景、品山鄉茶韻,吃地道美食、觀民俗表演等系列活動,宣傳鄉村旅遊資源,促進鄉村旅遊發展。裕河鎮位於武都區東南部,境內森林茂密,四周山峰高聳,平均海拔1080米。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開展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遴選推介工作,通過編發名錄、展會宣傳等方式,創響一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的鄉村產業「金字招牌」,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優化鄉村休閒旅遊。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我部印發《關於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的通知》(農加發〔2018〕3號),明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態、設施、服務、文化、管理升級五項任務。
  • 鄉村振興看韶關,揭秘這些鄉村「高顏值」的奧秘
    事實上,瑤塘新村只是韶關大興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始興縣紅梨村鄉村旅遊發力,南雄市靈潭村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仁化縣長壩村柚果飄香,翁源縣蘭花產業園勃發生機,翁源縣青雲村一村一品帶領村民致富……日前,《南方》雜誌記者走進韶關各市縣的鄉村田間發現,韶關正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路徑,田疇沃野正舒展出一幅幅美麗的新畫卷。
  • 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出臺《淮安市全域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淮安市推動民宿建設發展鄉村旅遊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明確全市鄉村旅遊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和政策措施。加強綜合統籌,將鄉村旅遊同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特色小鎮培育、脫貧攻堅、現代農業發展、黃河故道農業綜合開發及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在農房改善、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中全面融入鄉村旅遊元素,推動「旅遊+」轉變為「+旅遊」。
  • 徽縣花映三泉生態旅遊景區成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
    五一小長假,徽縣花映三泉生態旅遊景區花香四溢,滿目蒼翠,新近打造的田園綜合體內,一片片五顏六色的花海,一座座清新別致的特色小亭,一排排復古農用器具,組成一幅幅田園山水美景。據徽縣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徽縣花映三泉生態旅遊景區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進入四月份以來,遊人絡繹不絕,已成為當地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 直播預告丨2020河北鄉村旅遊樂享季活動明日開啟
    為推動全省鄉村旅遊疫後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疫後旅遊需求。以「品鄉村之美、享健康人生、助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大美燕趙冀憶鄉情」2020河北鄉村旅遊樂享季推廣發布活動將於6月3日在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糧畫小鎮舉辦。
  • 墨臨高速建成試通車,昆明至臨滄5小時內可達
    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G56杭瑞高速公路聯絡線G5615天保至猴橋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滄首條連接昆明和滇中城市群的高速公路,是經文山、蒙自、紅龍廠、大開門、新平(或碧溪)、者東、鎮沅、振太、臨滄、保山、騰衝至猴橋口岸出境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雲南省高速公路網絡和西部開放省份打通東南亞、南亞大市場的重要交通幹線
  • 旅遊+、極地果蔬、鄉村旅遊、人獸衝突!今日「新聞通道」上,熱詞...
    3.今年色龍村的旅遊收入達到多少?我鄉緊緊圍繞「旅遊+」,實現產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讓我鄉群眾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了旅遊產業發展中,讓群眾共享旅遊發展的紅利。一是「旅遊+」景區資源連結分紅:享受馬幫退出、生態保護補償,實現年遞增景區門票收益分紅。
  • 瀏陽鄉村旅遊"火"炬在傳遞一一又看北盛、官渡
    詩意撈刀河 豐美北盛倉 6月13日,《湖南日報》再次整版大型圖文專題推介瀏陽美麗鄉村和鄉村旅遊 編者按: 「整村推進亞洲湖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打造卓然村休閒旅遊,整片建設馬戰村王震故居,整線開展永社路提質改造。」北盛鎮黨委書記李斌談起美麗鄉村發展思路信心滿滿。 「過鄉裡人生活,讓城裡人羨慕」,久負盛名的「北盛倉」,逐漸嶄露出靚麗的城鄉風景線,煥發出從未有過的豐美意韻。
  • 雲南臨滄核桃血清素含量遠超美國加州核桃
    臨滄核桃(臨滄市林草局 供圖) 人民網臨滄11月7日電 (虎遵會)11月7日,雲南省臨滄市在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暨第二屆臨滄堅果文化節上,向社會發布了一則臨滄核桃營養成分的檢測結果
  • 董倩·印象新農村丨葛家村:當藝術與鄉村碰撞
    最近,記者董倩受邀與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們一起走進浙江一些鄉村走訪調研,探討「鄉村振興」的話題,並記錄下關於「美麗鄉村」的美好印象……  2019年,浙江寧海縣推動「藝術振興鄉村」計劃,邀請國內高校藝術專業的老師和大學生走進鄉村,嘗試用藝術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
  • 大倉紅色鄉村旅遊紅紅火火
    近年來,井岡山市荷花鄉傳承「大倉會見」精神,積極策應全域旅遊發展趨勢,深度挖掘「大倉會見」紅色文化底蘊,努力將大倉打造成井岡山紅色培訓的教學點,大倉紅色鄉村旅遊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該鄉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最大程度修復了大倉會見、布袋戰紅色歷史舊址,新建大倉紅色講習所,推進大倉會見情景劇和《紅土地的承諾》等文藝節目編排,高標準完善旅遊設施配套。同時,積極探索鄉村文化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拓寬產業發展路徑,著力將大倉的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發展優勢,通過「農戶+基地+合作社」的方式,種植太空蓮1000餘畝,黃桃200餘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