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秋冬季以來,各地秸稈焚燒汙染防治工作正進入關鍵期。秸稈作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長期面臨禁燒及循環利用的難題,但在江西南昌,它卻成了助力農戶致富的法寶。
日前,記者走訪南昌市的新建區、安義縣等地區的農田發現,通過各類現代農業「黑科技」的利用,秸稈被回收做成燃料、飼料、化肥等產品,全市的秸稈利用率已超過90%。
在安義縣鼎湖鎮,數臺農用機械正在稻田中來回穿梭。記者在現場看到,田地中,一輛四輪機械車如同剃刀,在稻田中行駛過後,地上留下的便是經過切割並打碎的秸稈碎屑;另一臺機械車像是卷筆刀一般,直接將切割後的秸稈捲入車內,不久後便能從車尾「吐」出一捆豆腐塊狀的秸稈來。
【同期】江西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吳江
第一種方式是秸稈粉碎還田,就是直接通過旋耕粉碎機直接打碎。第二種方式是秸稈打捆,打捆也是一種離田的方式,就是通過打捆之後,把秸稈利用飼料化,讓牛羊這種動物吃。秸稈綜合利用我們今年購置了11臺秸稈粉碎機,未來我們通過這種秸稈粉碎的方式,我們還會加大力度,覆蓋跟我們更多的鄉鎮,為農戶提供碎化服務。
【解說】鄱陽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區恆湖墾殖場,金色的陽光播撒在稻田裡,幾臺大型農機也正有序進行作業,田地裡打好捆的秸稈被拖車運送集中收儲。在這裡,堆成兩座小山的秸稈將被製作成為生物肥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等。當地的農戶通過秸稈綜合利用收穫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同期】南昌景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負責人 熊穎志
這一噸秸稈收益有個100多塊錢一噸。今年我們預計收儲秸稈15000噸,我們這個倉庫也是為了收儲建的。
【解說】南昌市新建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熊賢良告訴記者,進行秸稈綜合利用,既提升了耕地的地力,又減少了來年的環境汙染、病蟲害難題;既增加了農民、企業的實際收入,又減少了火災隱患。
【同期】南昌市新建區農業農村局 副局長 熊賢良
(我們)專門成立了秸稈綜合利用領導小組,及時出臺了相關配套文件,10多家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共同參與,使得我們千百年來不起眼的影響生態環境的秸稈變廢為寶。
【解說】南昌市農業農村局調研員萬雲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發揮其應有的經濟、生態、社會和環境效益,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除了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外,各級財政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並還在努力不斷對利用模式進行創新。
【同期】南昌市農業農村局 調研員 萬雲標
我們今年410萬塊錢,主要是扶持了23個項目,秸稈利用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可以解決大概6.8萬噸的秸稈,就是我們創新的一些模式。比如說我們秸稈的鋪墊果園,作為肥料化的利用,還有另外一方面就作為燃料棒的燃燒,還有作為養牛的飼料的用,所以通過這些一些模式的創新,能把我們的利用工作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華山 楊燕 秦榮洲 江西南昌報導
責任編輯:【李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