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造紙產業化新技術:用生物氧化法,處理33種生物廢棄物

2020-11-24 澎湃新聞

秸稈造紙產業化新技術:用生物氧化法,處理33種生物廢棄物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張賽男

2017-11-06 18:37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新疆國力源投資有限公司推出了一項造紙新技術——「生物氧化法紙漿造紙技術」。據悉,該技術能夠對33種生物廢棄物料(即秸稈,包括棉稈、稻草、麥草、蘆葦、麻稈等)進行生物氧化,實現不汙染的生物漿生產。

傳統造紙工業會產生大量強鹼性廢水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質,一直被視為汙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今年以來,在環保壓力之下,多地造紙廠因汙染嚴重而紛紛關停。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之下,中國造紙工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為重要命題。生物氧化法技術的推出有望為造紙業綠色升級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據該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生物氧化法」製漿造紙技術從研發主題到智慧財產權完全自有,擁有超過8項全國獨有的零汙染造紙技術專利,獲得國家專利局智慧財產權認證,前後共有35項專利發明,具有無鹼無硫無氯、節水、省電、低成本等特點。 

新疆國力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翁凜磊表示,用生物氧化法紙漿造紙可以比傳統方法節省約1/3的成本,由於不使用化學用品,並循環使用廢液,可以減少水處理費用,大約每噸紙可以減少1500元成本。

關於該技術的原理,翁凜磊解釋:「傳統的生物法存在技術瓶頸,就是去除其中某些物質一定要採用化學藥品,從而形成了汙染。我們的技術索性保留了這些物質,讓它們生物轉性,處於休眠狀態。」

來自黑龍江大慶的王文國曾經擁有一家造紙廠,由於汙染嚴重在多年之前就關閉了。王文國說,在近幾年中,他見證了很多家生物技術造紙公司從興起到失敗,只有國力源把產品做出來了。「下面我要去新疆和丹東的公司實地考察,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也希望他們能夠給我提供技術改造,把公司重新開起來。」

目前,國力源公司使用該技術已經完成了9萬噸的一期1萬噸生產線建設,並於2017年7月13日獲得新疆生產兵團環境保護局紅頭文件的「環境保護驗收報告」。2017年8月,國力源在遼寧丹東對一家關停5年的舊造紙廠進行技術改造,環評報告已經過兩次公示,有望在11月正式通過。

新疆自治區環保廳主任紀良政表示:「現在新建造紙廠拿到環評的壓力很大,我們去了當地實地考察,確認是不是清潔生產、循環系統。」 紀良政說,看了工廠的汙水處理設備之後,發現澄清池內水質不錯,沒有找到偷排汙水的暗口,最終通過了驗收。

就該技術的可行性,澎湃新聞請教了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工系教授、中國造紙學會理事蒲俊文。蒲俊文表示,國力源生物氧化法造紙,一方面能夠利用秸稈廢棄物造漿,是對農業固體廢棄物的利用;另一方面,生物氧化法使用封閉循環技術,將廢液回用於生物菌培養系統,循環使用於製漿,實現製漿廢水自循環,最後對汙泥脫水,活性汙泥還能用來做花肥,比較環保。

「由於技術保密的緣故,對方沒有告訴我更為詳細的有關生物氧化法清潔製漿的原理,目前能夠看到的是他的產品出來了,並且不是使用的傳統技術,應該說,造紙行業需要這樣的技術探索和嘗試。」蒲俊文表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南北鷗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用生物能源技術造福農業
    用生物技術造福林下經濟近年來,農業生產領域問題不斷:農民生產增收空間越來越小、人均土地越來越少、糧食種植效益太低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農民種植積極性降低;農民對秸稈等資源的焚燒處理既汙染了環境又對秸稈資源造成了浪費。生物能源技術的出現無疑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這也是北鷗生物技術發展的機遇所在。
  • 我國生物酵素技術取得新突破
    但由於我國接觸生物酵素技術時間較短,加之涉及生物、植物、動物、醫療和環境等多個學科領域,使得這項技術難以突破,在我國長期處於空白狀態。近日,在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等單位主辦的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上,業內專家宣布了由黑龍江省京福龍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填補了這一空白,實現了我國酵素技術的新突破。
  • 科學網—昆蟲,讓秸稈處理不再是難題
    劉玉升說,相比以前的秸稈利用方式,利用昆蟲轉化的做法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特點,也可以實現產業化。   ■王卉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處理秸稈有了新辦法。 日前,該鎮31個村的秸稈都被收集到了磨峪村,經過腐解後,成為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德敬養殖的白星花金龜幼蟲的口糧。
  • 死豬、秸稈屢屢成害 農業廢棄物處理亟待提速
    國外已達規模性商業化  目前,世界上農業廢棄物處理領先的國家,已經在綠色資源、精準農業、資源循環和生態產業鏈等幾個方向,均取得不小的進步,其科技應用和技術水平也遠遠領先於中國。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歐洲國家就對生態農業實施專項扶持,大力推廣和鼓勵新生態農業的發展。
  • 如何用秸稈驅動汽車?
    近年來,由於意識到焚燒秸稈汙染空氣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國家已經嚴令禁止焚燒秸稈,甚至部分地區已經禁用了農村柴火灶。 其他傳統的秸稈處理方法還有將秸稈用於飼料、堆肥、造紙和建築材料等等,雖然五花八門,但對秸稈的消耗量遠遠不夠。
  • 昆蟲,讓秸稈處理不再是難題—新聞—科學網
    中國昆蟲學會科技諮詢開發工作委員會主任、山東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玉升如是說。   秸稈處理一向是一道難題,以往普遍實行的秸稈直接還田並未能產生預期效應:由於直接還田秸稈時間短,腐解不了,且直接影響下一茬作物的根系生長,造成大量死苗,增加播種量。
  • 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衍生新型催化材料
    中青在線訊(周慧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近日,合肥工業大學一項科研成果以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為原料,成功製備出多維數、多尺度、多形態的三維功能催化材料,可高效去除水體中有機及重金屬有毒汙染物,解決了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難以利用的難題。
  • 生物質炭化:秸稈變煤炭,遍地秸稈遍地金
    、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地方政策 3、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實用性技術及工藝 4、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及案例 5、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相關單位 徵稿範圍:沼氣、生物質等秸稈資源利用,農膜地膜回收及再生設備,畜禽糞汙利用等各環節技術設備和產品工藝,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及產品深加工
  • 化學原理在造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本文介紹了化學原理在造紙廢水處理的應用,討論了基於絮凝、氧化還原等原理的造紙廢水的具體處理方法,絮凝法中探究了不同絮凝劑作用的化學原理以及應用,氧化還原法中介紹了不同的工藝技術。
  • 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時,稱為難生化,汙廢水雖可採用生物處理工藝,但需通過強化前處理以提升其可生化性,同時加強後續深度處理;而對於B/C小於0.1的情況,則稱為極難生化,此種情況下汙廢水的處理其主體工藝則需考慮選用具有更好處理效果的物化或化學工藝,生化處理工藝已不再是優先選項。
  • 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發展邁出第一步
    看上面啊 關注我啦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綠色發展的新理念,並要求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政策導向。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了質量興農戰略,要求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種養殖,加強農業綠色生態、提質增效技術的研發應用,保證食品安全。
  • 製漿造紙工業中存在的腐蝕問題 製漿造紙廢水處理與資源化
    有大量自由基參加的化學氧化處理工藝稱為高級化學氧化法,此處理工藝可使廢水中有機汙染物徹底分解,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水汙染治理新技術。如臭氧和紫外線(UV)、超聲波、催化劑等聯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氧化脫色性能。這些輔助手段所提供的能量不僅催化臭氧產生具有極強氧化性的氫氧自由基,而且能激發水中的物質,使其成為激發態,加速氧化反應的速率。
  • 生物天然氣(BNG)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一方面,秸稈及畜禽糞汙產生量巨大並且富含有機質,是有效生產清潔燃氣的原料。另一方面,通過清潔能源的發展,能夠有效緩解秸稈及畜禽糞汙造成的環境危害。加快生物天然氣(BNG)產業化發展,既能做好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費,又能保護生態環境,支持循環農業發展,變廢為寶,一舉多得,適合於大規模推廣。
  • 專家建議: 加大對秸稈生物質炭化產業的政策扶持
    開展秸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重大任務和舉措。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要達到85%,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
  • 微生物技術處理固體廢棄物的研究進展
    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最終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 源化。現今對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有填埋處理、 焚燒處理、粉碎處理、生物處理及各種化學方法等, 其中生物處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對固體廢棄物分解的處理技術,以其低成本、綠色環保、不會有二次汙染等優點一直以來受到許多研究者的關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微生物處理技術也不斷成熟,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民企新技術推動木質素產業化進程
    今日頭條  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和石油資源危機等問題關注度的不斷提高,被稱為「不可再生材料永不枯竭的理想替代品」木質素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各國重視,但其研究成果至今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未能實現產業化。
  • 國家能源局:到2025年生物天然氣年產量超100億立方米
    2016年12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提出「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汙處理和資源化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提出「開展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建設」。2018年以來,中央進一步明確了對生物天然氣的要求。
  • 張統: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時,稱為難生化,汙廢水雖可採用生物處理工藝,但需通過強化前處理以提升其可生化性,同時加強後續深度處理;而對於B/C小於0.1的情況,則稱為極難生化,此種情況下汙廢水的處理其主體工藝則需考慮選用具有更好處理效果的物化或化學工藝,生化處理工藝已不再是優先選項。
  • 造紙廢水處理詳解及調試運行要點
    3、高級氧化技術3.1 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法是廢紙造紙廢水處理的主體工藝,具體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厭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法和厭氧好氧組合技術法應用較為廣泛。然而,厭氧處理出水中殘餘的有機物濃度往往比較高。利用厭氧技術處理造紙廢水,COD去除率可達80%,但COD剩餘濃度仍高達800 mg/L,因此需要進行後續處理。3.3好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技術包括傳統活性汙泥法、氧化塘、生物膜法等。
  • 每日工作參考|生物堆肥+降解地膜,看青島農業綠色發展之路
    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山東省青島市農業農村局以生物堆肥為突破口,以膜覆蓋技術為加速器,補齊短板、打造樣板,銳意創新,蹚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新路子。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帶來,山東青島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