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海生爬蟲類動物上龍化石

2020-11-24 央視網

    中新網2月28日電 挪威科學家宣布已在鄰近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據估身長15米的上龍化石,這種史前巨龍大到足以把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海生爬蟲類動物。目前這種上龍被暱稱為「巨怪」(The Monster)。

    據「中國時報」28日報導,挪威古生物學家2006年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茲卑爾根島發現這種上龍化石,推估其生活年代在距今1億5000萬年前的侏羅紀。

  身長15米 比克柔龍還大

    據報導,巨怪上龍的挖掘工程由奧斯陸大學自然史博物館胡倫博士率領;胡倫表示,新發現的斯瓦爾巴群島上龍,要比先前最大的海生爬蟲、出土於澳洲的另一種上龍——克柔龍大上20%。

    巨怪上龍出土於2007年8月,再帶到奧斯陸的自然史博館。挖掘過程中,考古團隊在強風、暴雨及冰寒中工作,另外還不時遭逢當地北極熊攻擊。他們用手除去數百噸巖石,挖掘出巨怪上龍的口鼻部、許多頸背部及胸肩帶化石以及一個近乎完整的鰭狀肢化石。

    只是,很不幸的,當地有條小河流經巨怪上龍頭部所在地,所以顱骨大半已被衝走。而專家初步分析後認為,巨怪上龍是全新的物種。

  水滴狀體型 可急速排水前進

    除了巨怪上龍的化石,挪威團隊還發現另一隻上龍的化石,有一些顱骨、牙齒碎片及脊椎骨已經曝露出來,另還有許多等待挖掘。專家們預計2008年底將回返斯瓦爾巴群島,挖出第二隻上龍的化石。他們認為第二隻與第一隻屬同一種,而且可能一樣大。胡倫博士等人迄已在斯瓦爾巴群島找出40種海生爬蟲類,除了那兩隻上龍以外,還有長頸的蛇頸龍及魚龍。

    胡倫表示,巨怪上龍的鰭狀肢化石有3公尺長,骨片幾乎沒有缺失,日前他們把化石組合起來時,都大吃一驚。

    上龍屬蛇頸龍的分支,最顯著的特徵是大頭、短頸和短尾,體型呈水滴狀,長如槳般的四肢讓?們可以急速排水前進。

  肉食兇殘 一口可咬一輛車

    古生物學家佛瑞斯特表示,上龍是極為兇殘的肉食性動物。如果拿上龍的顱骨與鱷魚的對比,就會很清楚了解:上龍咬齧起來更厲害,其肌肉的橫斷面積的比鱷魚大3至4倍。因此,上龍的肌肉更粗更強,顎部龐大又有力;一隻大型上龍的體型,足以一口叼起一輛小汽車,並輕鬆咬成兩半。

責編:李秀偉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的海生動物上龍化石,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
    ‍關注我們,天天領免費話費,首次送5元挪威科學家宣布已在鄰近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據估身長15米的上龍化石,這種史前巨龍大到足以把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海生爬蟲類動物。目前這種上龍被暱稱為「巨怪」(TheMonster)。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證據
    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該研究中的化石樣本揭示了海生動物肢體同步運動、划行或撐行的運動方式——即對稱的左、右肢同時運動。研究發現的新足跡類群安順足跡和雙槳跡比雲南羅平縣關嶺組獅子山段產出的雙槳跡時代更早,代表了中三疊世(安尼期,約2.4億年前)出現的同步遊動樣式,其中安順足跡是迄今最早的關於楯齒龍或龍龜類動物遊泳或「撐行」運動的遺蹟化石記錄。
  • 古老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中外科學家在貴州發現證據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人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根據地質調查的資料,這批足跡化石組合保存在么鋪鎮紅龍村中三疊統安尼階關嶺組松子坎段的薄至中厚層泥質白雲巖的層面上。關嶺組是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中三疊統地層,從下至上可分為松子坎段和獅子山段,其中上段曾產出了著名的羅平生物群——包括豐富的魚化石和海生爬行動物骨骼、節肢動物和棘皮、雙殼、腹足、腕足和菊石等無脊椎動物化石以及植物化石群。
  • 貴州發現海生初龍類爬行動物化石
    貴州發現海生初龍類爬行動物化石    近日出版的德國《自然科學期刊》(Naturwissenschaften)以封面文章發形式報導了我國貴州省發現的一種罕見的三疊紀爬行動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混形黔鱷」的動物是早期初龍類中首次被描述的海生類型,這一發現打破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槽齒類沒有進入海洋」的結論。據專家說,這是初龍類或者說爬行動物首次佔據這種「生態位」,混形黔鱷絕滅數千萬年後,部分鱷類才再次採取了類似的生活和運動方式。該研究是中科院古脊椎所和貴州、臺灣以及加拿大華人學者聯合完成的。
  • 科學家發現完整陸生初龍類化石
    富源滇東鱷(Diandongosuchus fuyuanensis)(李淳供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淳領導的科研小組報導了華南海相三疊紀地層中首次發現的陸生初龍類化石——富源滇東鱷(Diandongosuchus fuyuanensis gen. et sp. nov),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初龍類化石在亞洲的記錄,而且進一步表明雲貴地區的海相三疊系化石動物群並非一個單純的海洋生物化石組合。
  • 最古老海生四足類動物如何遊泳?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足跡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距今約2.4億年前)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的證據。地質調查顯示,這批足跡化石組合保存在么鋪鎮紅龍村中三疊統安尼階關嶺組松子坎段的薄至中厚層泥質白雲巖的層面上。該段地層曾產出了著名的羅平生物群——包括豐富的魚化石和海生爬行動物骨骼、節肢動物和棘皮、雙殼、腹足、腕足和菊石等無脊椎動物化石以及植物化石群。足跡點區域屬於瀉湖或淺海沉積。
  • 墨西哥發掘出迄今最大的爬行動物食肉滑齒龍化石
    墨西哥發掘出迄今最大的爬行動物食肉滑齒龍化石   2003年1月3日14: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3日電 由墨西哥和德國化石研究專家組成的考古小組最近在墨西哥北部城市阿蘭貝裡發掘出一塊迄今體積最大的爬行動物化石
  • "海洋暴龍"可吞下轎車 北極發現1.5億年前龍化石
         一個挪威科研小組2月27日稱,他們在北極島嶼上發現的1.5億年前的海洋爬行動物化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上龍,這種生活在恐龍時代兇猛異常的「海怪」體長約15米,牙齒巨大,撕咬力驚人,可一口吞下一輛小轎車。
  • 滑齒龍:侏羅紀晚期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
    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於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鰭的驅動下四處遊蕩。滑齒龍的長顎裡滿部尖銳的牙齒。滑齒龍的鼻腔結構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氣味,這樣滑齒龍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發現獵物行蹤。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齒龍一生都在水中度過,因此它們也是卵胎生動物,喜歡在淺海域產仔。
  • 三疊紀張氏幻龍化石在雲南出土 合工大專家參與研究
    鯊魚、鯨魚……提起海洋中兇猛的捕食動物,你的腦海裡可能會立刻閃現出這些動物。不過你知道嗎?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海洋殺手」叫「幻龍」。 幾年前,科學家們在雲南發現了迄今為止在三疊紀鰭龍中最龐大的一種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化石,它被命名為「張氏幻龍」。
  • 我省學者認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蛇頸龍化石在中國
    浙江日報8月18日訊 今天,筆者從浙江自然博物館獲悉,該館研究員趙麗君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李淳等,在中國地質學會主辦的《地質學報》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ACA》)2008年第2期上發表論文稱,在我國雲南東北部中三疊世晚期地層中發現了長4.2米的早期蛇頸龍化石。
  • 一種巨型生物取代藍鯨成為地球上最大生物!在光線暗淡的夜間或深海...
    紐西蘭大魚龍與人類比照紐西蘭大魚龍生活在三疊紀,長38米,重311.5噸。古生物學家J.Crampton於1878年在紐西蘭馬爾堡河邊附近發現了生活在恐龍年代,已滅絕的大型海生爬蟲類——魚龍骨架化石,它的頭像海豚,具有一個長的、有齒的吻。
  • 迄今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寬約1米
    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並詳細測量,對比鰓恐龍腳印化石與其他恐龍腳印化石,確認這是迄今尺寸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翟中超微信|公號ID:WYKXR163據美國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稱,迄今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
  • 郭煥學:南漳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的守護者
    工作中的郭煥學        南漳縣,位於湖北中西部地區,1956年在這裡的板橋鎮古井陰坡發現孫氏南漳龍,至今已有60多年。進入21世紀,這裡又相繼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有孫氏南漳龍、南漳湖北鱷、苗條似湖北鱷、張家灣巢湖龍和漢江蜥等,均屬國家級一級重點保護化石。南漳地區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在全球屬獨一無二,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 科學家發現史前海生爬行動物新物種 樣子類似尼斯湖水怪
    摘要: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西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已滅絕的海生爬行動物。」  這具爬行動物骨架化石包括頭骨的大部分、脊椎、肋骨以及鰭狀的四肢,其中頭骨還帶有一排長而鋒利的牙齒。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史前海生爬行動物新物種 樣子類似尼斯湖水怪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 最新分析顯示,在南極發現的神秘化石是6800萬年前的一顆巨大卵
    關於2011年在南極發現、在智利博物館展示的足球大小的神秘化石,最新分析結果於17日公布,表明了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軟殼蛋。據說約6800萬年前生下的這個雞蛋,是生活在海裡的蛇和蜥蜴的夥伴,可能是已經滅絕的爬蟲類的一種。圍繞化石的原形,推測交錯了近十年。
  • 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 上龍為什麼會成為史前海洋霸主
    在英國發現的上龍化石,可以證明確實有這種恐怖動物的存在。 一、上龍外形特徵     如果拿上龍的顱骨與鱷魚的對比,就會很清楚了解:上龍的頭顱巨大,頸部短小,長有彎刀般鋒利的尖齒,且咬齧起來更厲害,其肌肉的橫斷面積的比鱷魚大幾,因此,上龍的肌肉更粗更強,顎部龐大又有力。
  • 貴州現海生爬行動物足跡,提供最早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2020年9月,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 「安順足跡」揭示更早海生四足類動物遊泳秘密
    日前,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發現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證據。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學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的研究論文中。
  • 科學家發現大海怪的巢穴?神話中海怪把海中最大的掠食者當早餐吃
    Mark McMenamin教授是麻省曼荷蓮學院的古生物學家,他說他發現「魚龍」這種海生動物遺骸上的印記,可證明古時跟巴士一樣大的章魚(例如神話裡的海怪Kraken)跟魚龍的死有關。據說神話中的海怪(如圖所示)是一種遠古時有觸手的怪物,它會吃鯨魚併吞沒船隻。關於這個怪物的故事可追溯到12世紀的挪威。這些故事經常提到一個生物,它大得讓人誤以為它是一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