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王洲島生態農業打造「雄瓜地」品牌

2021-01-19 浙江在線

  可以生吃的玉米,掛在空中的西瓜,五顏六色的辣椒……走進杭州綠禾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基地,你會驚嘆於這裡種植的瓜果、蔬菜與眾不同。

  綠禾源生態農業基地佔地面積280畝,其中大棚80隻、面積50畝,種植的基本上是農科院培育出來的新優品種。

  「『三江兩岸』整治,我的碼頭拆除了。現在的人追求綠色健康,我覺得搞生態農業大有奔頭。」去年9月,朱偉鋒流轉位於富陽王洲島上的場口鎮聯群村集體土地,辦起了集「生態農場+生態餐廳+網際網路+三國文化+合作社」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公司。

  王洲島生態環境優美,鬆軟的沙土非常適合種植作物。當然,朱偉鋒更看重這裡深厚的農耕文化與三國文化。

  王洲島,古稱孫洲、洋漲,「四望皆水,平沙數十裡,千家星布,萬峰拱列,煙樹迷離,桑麻稠密」。後因出了三國孫吳帝王,遂改稱為王洲。

  南朝宋·劉義慶《幽冥錄》載:「孫鍾,吳郡富春人,堅之祖也。與母居,至孝,篤信,種瓜為業。忽有三年少詣乞瓜,鍾為設食。臨去,曰:『我司命也,感君不知,何以相報?此山下善,可作冢。』復言:『欲連世封侯而數代天子耶?』鍾跪曰:『數代天子,故當所樂。』便為定墓,曰:『君可山下百步後顧見我去處,便是墳所也。』下山行百步,便顧見悉化成白鶴也。」

  如今,這裡依然保留著傳說中的瓜橋埠「雄瓜地」,以及上沙的清代吳大帝廟、《富春瓜邱孫氏宗譜》。

  「我的農產品要打響『雄瓜地』品牌,品質必須要綠色有機。」朱偉鋒在硬體設施上捨得投入,在品種引進上肯花血本,而且在招聘員工時注重招攬種植高手。

  今年68歲的場口鎮場口村老農滕雁鳴,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滕雁鳴種出富陽有史以來最重的冬瓜,這根重390.8斤的大冬瓜送到寧波參加「冬瓜大王賽」,獲得第一名,並申報浙江農業之最紀錄。滕雁鳴有著30多年的種菜經驗,種出巨型蔬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8年,他種出了324斤的大番薯、197斤的大南瓜,2010年,他又種出了190斤的冬瓜。現在,他在綠禾源生態農業基地就負責培育巨型蔬果。

  環山鄉陸墓村的老農裘志銀擅長栽培「上架西瓜」,不僅品相好,而且吃起來又甜又脆。他曾獲「首屆富陽十佳青年農民」「富陽十大農業開發大戶」等稱號,2002年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範。儘管裘志銀已被雲尚農莊捷足先登聘用了,但朱偉鋒不時請他來指導。

  朱偉鋒做了一個「綠禾源」微信小程序,綠色有機農產品網上下單、配送到家,雖然時間不長,但已經積累了數千個客戶,每天少則四五千元、多則上萬元營業額。

  今年大暑節氣,場口鎮要在王洲舉辦孫鍾瓜果節,形成王洲瓜果品牌和規模效應。對此,朱偉鋒信心滿滿,計劃進一步豐富種植品種,完善休閒配套設施,打造成為「十裡屏風、詩畫場口」精品線路上的亮點。


相關焦點

  • 農業生態旅遊熱潮催生了一波生態農業企業
    為發展我國農業生態旅遊進行了積極探索,發展農業生態旅遊,加強生態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由工農業生產必須面對的問題轉化為解決農業生態問題,推動農業生態旅遊的提質增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促進作用。目前,我國農業生態旅遊走向了哪些地方,有哪些發展成果。
  •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鹹寧打造「納米農業」品牌
    機器的運行成本怎麼樣,養殖戶是否負擔得起……」1月7日,在鹹安區湖北金隆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對該公司在農業、科技等部門支持下,引進的「納米」魚生態養殖項目,有關領導、專家發出「靈魂三問」。  據悉,納米農業是將納米技術和材料運用於農業領域,研究納米尺度的物質在農業中的創新與應用的科學。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農業品牌集群
    原標題:新區打造農業品牌集群 ◎ 隨著新區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提升特色優勢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湧現出了一批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同時,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做強大港冬棗、茶澱葡萄、楊家泊對蝦等一批農產品特色品牌,加快建設雜交粳稻良種生產基地、優質肉羊育種示範基地、對蝦繁育一體化示範基地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鮮食番茄擂臺賽暨第三屆京津冀蔬菜工廠化生產技術交流會」上,來自京津冀、寧夏等地的共計61個園區報名參賽,初選參賽品種達到100餘個。最終,新區永豐種植合作社榮獲擂主獎和最受大眾歡迎獎。
  • 讓品牌農業不走彎路,炎黃九州農業打造黃小米新標杆
    蔚州小米的敗落,是區域農產品品牌發展困局的縮影,一方面是區域市場商家缺乏遠見,隨著蔚縣小米銷量增加後,區域各地跟風生產,眾多小米加工廠家各自為營,對生產驗收毫不重視,銷售只會打價格戰,品種良莠不分、品質參差不齊,品牌意識淡薄;二是相關機構缺乏統一監管,推廣區域標識力度不足,不能發展處獨特的產業優勢與文化,加上質量無保證、產品無賣點……讓品牌農業始終走在發展困局之中。
  • 三亞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
    推動農業增效 助力農民增收三亞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村民在大茅遠洋生態村高科技智能玻璃溫室內培育生態南瓜。記者李學仕攝當下,三亞已開啟冬季瓜菜種植模式。近日,在天涯區桶井白土村線椒基地,種植戶陳達劍正在地裡忙活著。今年,他在村裡承包種植了78畝線椒。在市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他使用了地膜、滴灌等先進高效技術,線椒長勢不錯。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富陽「治水講堂」第三課開講啦
    為進一步濃厚學習氛圍,全面提升富陽治水人的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治水鐵軍隊伍,富陽區治水辦特推出「治水講堂」系列學習活動。12月29日,富陽區委一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富陽區委書記吳玉鳳作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動員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搶抓機遇、錨定方向、實幹擔當,全面加快產業新動能、城市新軸線、發展新環境立起來,為高水平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而努力奮鬥。
  • 「理論」打造道地中藥材重要生態種植基地
    打造道地中藥材重要生態種植基地錢加緒 藺海明近年來,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產業發展,提出了打造中醫藥強省的目標,並先後多次出臺地方性政策,將中醫藥產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全省中藥材面積、產量、產值持續快速增長。
  •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每年兩會,「綠水青山」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福建團,要求「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在內蒙古團,強調「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美麗風景線」;在新疆團,提出「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在青海團,指示「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在黑龍江團,詮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兩會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生態文明都是他最深沉的牽掛之一。
  • 中華彩桂園——紹興彩葉桂打造美麗生態城市
    繼上虞獲得「中國英臺之鄉」稱號後,在祝家莊鄰近的西溪湖畔(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豐惠鎮鄭家堡),紹興蘆葦蕩生態農業發展公司著力打造中國愛情生態小鎮,正組建中國彩葉桂花博覽基地——中華彩桂園,據了解,紹興上虞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條件,結合上虞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英臺之鄉」這是上虞乃至紹興獨特亮麗的文化名片,上虞更具備豐富的愛情旅遊資源,擁有更多的與愛情故事相關的歷史古蹟。
  • 首屆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韶關)農業招商...
    大會現場,五地市人民政府籤訂《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將在產業合作、品牌推廣等十個方面進行全面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十條共識具體包括: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共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嚴把產品質量安全,共建北部生態發展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標準化示範區,建立北部生態發展區產品、品牌、質量安全、種子種苗等標準體系;以精品農業為導向,聯合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北部生態發展區農業品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北部生態發展區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富陽6條美麗鄉村精品線,你去過幾條?
    同在富陽西部的洞橋和萬市,正在一起打造一條富陽美麗鄉村精品線「浙江味道、銀杏之鄉」。  萬市打造的是「杏」福小鎮。這幾年,萬市首先重拳出擊關停礦山和石灰窯,強勢推進低小散行業整治。「生活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山水相望的地方,這是萬市老百姓心中的盼頭。」萬市鎮黨委書記董雄華說。
  • 富陽「味道山鄉」到底是什麼味道?看這場國家級研討會的腦力激蕩
    富陽不僅是山鄉,更是有歷史文化底蘊、有深厚人文情懷、有美麗豐饒物產、有多姿多彩風情的山鄉。2019年,富陽依託本地豐富的自然稟賦,以廣袤鄉村為舞臺,啟動了「富春山居·味道山鄉」活動。今年,這一活動繼續圍繞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美麗人文等方面展開,以「比武競賽」方式推廣至全區24個鄉鎮(街道)延續開展,打造出了一個極具富陽特色的鮮活的鄉村振興實踐樣本。
  • 濱州龍江溼地努力打造黃河沿岸生態觀光農業景區
    9月12日下午,「走近古村大會·相約醉美濱州」第三屆全國網絡媒體濱州行暨知名博主濱州採訪活動來到了濱州高新區的龍江溼地公園,感受生態氧吧的自然呼吸。溼地內有生態林20平方公裡,林木成蔭,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得媒體記者和知名博主們紛紛點讚。  在中喜生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強的帶領下,媒體記者和知名博主們參觀了龍江溼地內的苗木基地。
  • 南昌揚子洲將打造生態休閒精品線路 100萬建設休閒農業生態村
    記者了解到,青山湖區打造了以湖坊鎮進順村、湖坊村為代表的一批全國十佳小康村,以羅家鎮慈母村、揚子洲鎮熊萬村為代表的一批生態文明村,以揚子洲鎮南洲村、前洲村為代表的一批產業特色村。  經過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垂釣休閒、花卉觀賞、農事體驗、農家休閒、田野自然風光為主體的休閒農業產業,湧現了一批如江西揚子洲綠色休閒生態園、金綠園山莊、揚子洲精品苗木超市、南洲村生態草莓園種植園區等休閒農業休閒觀光基地。  2012年,江西綠色田園實業有限公司的花園一號生態酒店被評為「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金綠園山莊被評為「南昌市十佳休閒農業園區」。
  • 郭新耀:以更高標準打造首都生態屏障示範帶
    赤城作為環京縣、生態縣,必須抓住三大機遇,立足彰顯生態和區位優勢,做好轉型、承接、生態三篇文章。赤城將加強戰略謀劃,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改革發展能力;注重生態循環,夯實綠色發展基礎;健全治理體系,落實共享發展理念。記者:「十四五」時期將是赤城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速時期,這一時期赤城縣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什麼?
  • 生態農業是對化學化農業的撥亂反正
    然而,由於一些基本原理嚴重違背了生態學規律,現代農業不可避免地導致農田生態系統退化,主要表現在地力下降、環境汙染、超級雜草、超級害蟲出現、蜜蜂消失、生物多樣性下降、食品營養不均衡、食品受到汙染等等。這是因為,農業的特點註定了人類要付出辛勤的勞動,農業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才導致其穩定性。如用除草劑替代人工鋤草,其後果就是促進雜草進化。
  • 氣候賦能生態宜居高地建設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四川省氣象局與重慶市氣象局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深耕氣象與文旅融合範式,立足生態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廣泛開展旅遊氣候資源評估,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申創國家級氣候生態品牌,傾力打造「四川生態氣候標誌」「重慶氣候宜居宜遊鄉村」巴蜀氣候標誌,大力推動氣象力量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設。
  •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新湖南客戶端4月13日訊(記者 李治 範遠志)長沙縣江背鎮近年來推出一款鐵皮石斛生物纖維滋養面膜,其「古方+科技」理念受到消費者追捧。今年一季度銷售已經突破500萬元,記者今天找到了鐵皮石斛面膜生產基地,感受到了長沙縣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的魅力。 鐵皮石斛面膜生產商、2017中國美妝行業品牌年度人物、天大生物負責人蔣成告訴記者,企業生產的「花草宜」鐵皮石斛面膜原料本身的優勢具備獨特價值。根據史籍記載及現代研究實驗證實,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鐵皮石斛在美容養顏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功效。
  • 別克牛峰:以超級用戶思維打造品牌生態
    而牛峰也表示,在後續新能源產品的營銷和服務上,別克都會做出一些新嘗試,助力品牌全面上攻。 (1)如何用好「千萬基盤」? 本次別克在車展上帶來的2021款別克GL6以及GL8謙雅定製版,不僅在內飾上打造得更具質感,在科技配置上的競爭力也大大增強。
  • 富陽:富陽區驚現獼猴入村覓食
    近日,富陽區農業林業資源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接到電話,有群眾反映在鹿山街道五四村發現一隻猴子,膽子很大不怕人,在村民的陽臺上跳進跳出翻找食物。中心工作人員了解具體情況後立刻安排趕往現場,並通知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相關人員也同時前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