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態旅遊熱潮催生了一波生態農業企業

2021-01-09 若安之口

為發展我國農業生態旅遊進行了積極探索,發展農業生態旅遊,加強生態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由工農業生產必須面對的問題轉化為解決農業生態問題,推動農業生態旅遊的提質增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促進作用。

目前,我國農業生態旅遊走向了哪些地方,有哪些發展成果。首先,我國現階段農業生態旅遊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發展勢頭不錯。其中,繼農業農村部、衛計委等四部門三次發文《加快農業與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2年)》,鼓勵農業農村領域投資和建設。其次,對大規模基礎設施、農業生態建設的投資將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從農業農村領域建設的三大方面去構建。一是從大力發展不同類型生態建設;二是將農業農村生態園建設與生態林、森林旅遊特色園建設合理結合,通過將農業生態園、農業生態林及鄉村旅遊特色園建設與農村生態、宜居宜業、優美環境相結合,使生態自然成為生態民生的重要內容;

三是將農村生態、市場、生產等聯繫起來,將傳統農耕民俗建設規劃,結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人民文化生態的特色,將農業生態景觀建設與農村生態景觀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次,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防洪堤」,繼續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以特色產業鏈為導向的農業產業新業態,打造產業鏈集群,打造一批「深加工、特色產品、加工服務、現代物流」的品牌企業和產業集群,推動「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示範地建設,成為農業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展示的重要載體,將新農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構建智慧農業生態旅遊服務平臺。最後,將深入推進農村環境質量提升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開展農村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治治。聯通縣域、鄉鎮和鄉村三級,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防洪堤」,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引領和制度監督。

總體而言,我國農業生態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從而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綜合效益。我國農業生態農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農業生態環境在嚴重影響土地和農業生產能力的前提下,還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中山三角鎮:借力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 建設沙田風情生態旅遊小鎮
    原標題:三角鎮借力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 建設沙田風情生態旅遊小鎮   在「十三五」期間,三角鎮將大力發展規模、集約、高效、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園區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同時繼續推廣升級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催生大型農業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三角鎮將持續致力於建設創新發展、優化發展的金三角和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綠三角。
  • 生態新方向,農業新臺階
    8、發展生態農業可全面帶動農民就業 由於優質優價,加上生態環境優美,對城市人群有很強的吸引力。農業要素容易變成商業要素,從養殖到種植,從收穫到加工,從加工到銷售,從餐飲到觀光旅遊,從保健到養生到養老,鄉村可以就地城鎮化,吸引農二代、大學生二代,乃至城市精英就業。
  • 生態農業是對化學化農業的撥亂反正
    然而,由於一些基本原理嚴重違背了生態學規律,現代農業不可避免地導致農田生態系統退化,主要表現在地力下降、環境汙染、超級雜草、超級害蟲出現、蜜蜂消失、生物多樣性下降、食品營養不均衡、食品受到汙染等等。這是因為,農業的特點註定了人類要付出辛勤的勞動,農業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才導致其穩定性。如用除草劑替代人工鋤草,其後果就是促進雜草進化。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不僅能夠解決農業面臨的汙染問題,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當下,我國大力推廣各類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蘊含不少商機。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模式,以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著力點。
  • 視頻|家門口搞起生態農業旅遊 村民學了技術還能增收
    今(5)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此前,美心集團投資8億泡桐村打造國際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區,目前,已經帶動當地40多位村民增收,隨著其他項目的建設和推進,將會帶動更多村民增收。63歲的張清明是泡桐村的貧困戶,他正在葡萄地裡忙碌著。今年2月,他開始在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區做短期僱工,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種植、管護葡萄,每天下來有70元收入,一個月下來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
  • 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2020年是生態循環農業關鍵年。生態循環農業不僅能夠解決農業面臨的汙染問題,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當下,我國大力推廣各類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蘊含不少商機。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模式,以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著力點。
  • 生態農業應答氣候變化 農業減排生產一舉兩得
    有機和生態農業是未來中國農業發展方向,圖為稻鴨共作生態農田。 「生態農業作為一種綜合的、系統的、具地方特點的農業生產方式,與其他方式相比能夠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主席弗朗索瓦·烏利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了解,生態農業最早於1924年在歐洲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日本等得到發展,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開始研究生態農業。
  •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與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農業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生態系統演變而來,並在人類的活動影響下形成的,它是人類馴化了的自然生態系統。因此,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一樣,也由生物與環境兩大部分組成,但亦有所不同。而農業生態系統中,由於大量農畜產品的輸出,為了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的養分平衡、提高系統的生產力,農業生態系統就必須從系統外投入較多的輔助能,如化肥、農藥、機械、水分排灌、入畜力等。
  •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新湖南客戶端4月13日訊(記者 李治 範遠志)長沙縣江背鎮近年來推出一款鐵皮石斛生物纖維滋養面膜,其「古方+科技」理念受到消費者追捧。今年一季度銷售已經突破500萬元,記者今天找到了鐵皮石斛面膜生產基地,感受到了長沙縣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的魅力。 鐵皮石斛面膜生產商、2017中國美妝行業品牌年度人物、天大生物負責人蔣成告訴記者,企業生產的「花草宜」鐵皮石斛面膜原料本身的優勢具備獨特價值。根據史籍記載及現代研究實驗證實,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鐵皮石斛在美容養顏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功效。
  • 2011.12:生態系統與循環農業(路明)
    農業生產為什麼要使用化肥農藥,因為農業生態系統的產品要從系統中輸出,因此需要補充營養物質,必須有輸入。生態系統是一個控制系統和反饋系統,我們施肥、灌溉都有控制指標,根據生態系統反饋的指標進行控制。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生態系統理論是我們人類觀察複雜自然界和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有利手段。
  • 我國生態農業的主要模式
    生態農業,它是以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為基礎,充分利用中國傳統農業的技術精華。在保持持續增長生產率,持續提高土壤肥力、持續協調農村生態環境以及持續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來實現高產、優質、高效、低耗。
  • 「鴿王天下」農業旅遊一體化項目
    3.3.3 與嶽陽縣「做活生態旅遊」目標一致今年來嶽陽縣委、政府正以「做活生態旅遊」為目標,實施「三融」(城建融入、交通融通、旅遊融合),著力打造「湖光山色  淳美巴陵」旅遊品牌,堅持「全縣布局、全景覆蓋、全業融合、全局聯動、全民參與」的工作原則,採取「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運作方式,整合全縣旅遊資源,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推進旅遊重點項目建設
  • 溼地農業園裡感受生態循環農業
    雖然整個農業科技園規劃面積有1000餘畝,但在園區工程部經理陳春興的眼裡,每一分土地都要充分利用起來。指著在灌溉渠道上新搭的水泥架,他說:「不僅是地上和水裡要充分利用,只要有可能,在空中的位置,我們也想有效益有產出。」  珍惜每一分空間的背後,是現代高效農業集約發展的縮影。北部灣溼地農業園,是王江涇鎮一家工業企業投資的現代高效農業園區。
  • 安徽:宣城市徽寧農業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生態經營理念
    綠色生態、健康生態一直是徽寧農業的運營理念之一,時下正直宣城徽寧農業2016年合作商洽談採購會會暨2016「生態徽寧魅力徽寧」的籌辦高峰期,記者一行人等來到位於宣城市某經濟開發區的徽寧農業第二辦公區。該公司總經理李志平接待了記者。
  • 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開工 助力通江現代農業發展
    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的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於8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巴中市副市長王毅出席在通江縣原至誠園藝場舉行的開工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通江縣委書記孫輝在儀式上表示,德瑞集團通江總部經濟建設項目,作為通江農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淺談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地球上幾乎沒有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農業活動是人類最早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的活動,它不但改變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使之成為人工生態系統,而且有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 聯合國生態農業委員會落地河南
    科技日報鄭州7月23日電 (記者喬地 通訊員喬舒)聯合國生態安全合作組織生態農業委員會正式落地河南。23日,聯合國人居署全球監測中心主任班吉、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創始主席蔣明君專程赴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向生態農業委員會主任黨永富授牌,並為依託奈安科研中心成立的生態農業委員會揭牌。
  • 南昌揚子洲將打造生態休閒精品線路 100萬建設休閒農業生態村
    經過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垂釣休閒、花卉觀賞、農事體驗、農家休閒、田野自然風光為主體的休閒農業產業,湧現了一批如江西揚子洲綠色休閒生態園、金綠園山莊、揚子洲精品苗木超市、南洲村生態草莓園種植園區等休閒農業休閒觀光基地。  2012年,江西綠色田園實業有限公司的花園一號生態酒店被評為「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金綠園山莊被評為「南昌市十佳休閒農業園區」。
  • 淺談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_生態_中國西藏網
    二、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地球上幾乎沒有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農業活動是人類最早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的活動,它不但改變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使之成為人工生態系統,而且有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 視頻|主題化的生態農業什麼樣?快來泰安看看這家田園綜合體!
    1月5日,記者來到泰安市九女峰旅遊度假區,打卡「樂惠生態農業」,擁抱田園、休閒度假,在鄉村旅遊中感受鄉村文化,在鄉村文化中體驗豁達情懷。「樂惠生態農業」是一處匯集休閒、美食、居住為一體的旅遊勝地。2017年樂惠農業在岱嶽區道朗鎮投資興建樂惠「彩韻田園」農業綜合體項目,項目位於山東省首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泰山九女峰鄉村旅遊度假區」,涉及朱家窪村、北張村兩個省級貧困村,總規劃面積3200畝,園區以鄉村環境生態化、農業產業特色化、休閒農業主題化、民宿空間景觀化為發展目標,將產業發展與休閒生態相結合,高效農業與科創平臺相結合,鄉村民俗與主題文化相結合,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生態優質、效益優先、運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