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徽寧農業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生態經營理念

2020-11-27 鳳凰安徽站

綠色生態、健康生態一直是徽寧農業的運營理念之一,時下正直宣城徽寧農業2016年合作商洽談採購會會暨2016「生態徽寧魅力徽寧」的籌辦高峰期,記者一行人等來到位於宣城市某經濟開發區的徽寧農業第二辦公區。該公司總經理李志平接待了記者。

記者詳細的詢問了關於企業2016年的經營發展規劃,李志平介紹說:「2016年是徽寧大力推進綠色徽寧健康徽寧生態徽寧的重要伊始之年,是突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關鍵一年」隨後記者一行參觀了宣城市徽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車間,聽取了公司的未來發展計劃、運營現狀等情況介紹。在隨後舉行的座談會上,李志平簡要介紹了本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農業相關的情況,將藉助現有資源大力開發並發展生態健康農業。

據悉,宣城市徽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產品種植、家禽畜牧的養殖、加工、銷售、連鎖經營與貿易的多元化發展公司,公司的經營理念是:綠色健康生態天然,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徽寧農業的企業核心理念。隨後記者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驅車來到了位於該鎮某鄉村大型林場,參觀了徽寧農業土雞養殖基地。筆直寬闊的水泥路直通林場,道路兩旁種滿了香樟。據悉這是徽寧農業斥資重金栽培,目的是為了方便今後發展觀光農業規劃以及物流的運輸。通往林場需要經過一座村莊,村莊的水泥路據介紹是民生工程。在行駛了約十五分鐘後,即將到達林場附件時我們被這裡的花香吸引了,不遠處還聽到悠揚的音樂聲,距離養殖基地還有幾百米的時候,還不時的聞道一股清新的香味,雞群們悠然自得的分布在四處,悠然自得的「唱著歌」。原來這是徽寧農業的「音樂休閒」飼養方法。飼養員劉美春說:「雖然在這偏僻荒涼的林區工作,但是每天養殖基地都會像這樣播放些音樂,不僅雞群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連工作人員也很輕鬆愉悅,在加上基地種植了大量的鮮花果樹,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夠聞到各種花香。所以基地沒任何異味」。

李總稱,採用這種最傳統原始的放養,飼養出來的雞不僅肉質鮮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雞群的「體質」,減少了發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價格也會略微高一些。目前企業已經註冊了自己商標,商標名稱很普通,命名為「郎川鳳」。當記者問及商標是否有具體含義時,李總稱郎川就是當地古稱之一,而鳳就好比飼養的土雞,寓意為郎川的土雞郎川的鳳,寓意土雞就是鳳凰,寓意美好。記者問及是否會將這個商標作為企業主打品牌時李總說暫時不會以「郎川鳳」這個商標作為企業的主打商標。當初註冊這個商標僅是用作其他商品上。目前該公司已經向商標總局遞交了多個商標,以適應不同產品用作不同商標。

記者獲悉,徽寧農業目前正在研發的商品有數百十餘種,所涉及的產品多為高溫滅菌熟食、健康農家正宗土雞、土雞蛋、大白鵝、大白鴨等,淘寶裡搜店鋪——李家農莊或者訪問徽寧官網在線採購。李總稱,這些產品都將嚴格按照國家執行標準執行,同時在未來的幾年會加大食品深加工的製作工藝以及人才設備的引進,同時將在2016年對公司的產業鏈進行全面的部署!將徹底顛覆傳統養殖業的傳統模式。

目前徽寧農業已經開闢了微信公眾號,直接關注將有機會獲得此次合作商洽談會入場券,與媒體一起見證此次會議的盛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企業觀點,與鳳凰安徽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概念的關係非常緊密。生態文明是一種文明形態,也是一種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理念的基本內涵,也是實現生態文明的主要途徑。這裡綠色發展從廣義上說涵蓋節約、低碳、循環、生態環保、人與自然和諧等內容,從狹義上說,綠色一般表示生態環保的內涵;循環發展就是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其基本理念是沒有廢物,廢物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實質是解決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資源消耗引起的環境汙染問題;低碳發展就是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發展,主要是通過節約能源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增加森林碳匯,降低能耗強度、碳強度以及碳排放總量,實質是解決能源可持續問題和能源消費引起的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
  • 關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堅持以糧食安全、綠色供給、農民增收為基本任務。突出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的協調統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鏈價值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深加工,叫響新疆農產品綠色生態有機品牌,提高綠色農產品有效供給,變綠色為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堅持以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為基本動力。
  • 山東德州開展 「五大行動」 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生態健康發展
    山東德州開展 「五大行動」 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生態健康發展2020-07-10 17: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德州市農業農村事業發        瀏覽量: 2170 次 我要評論 6月22日至24日,山東省德州市農業農村事業發展中心舉辦全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技術培訓班。
  • 積極探索生態發展區生態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
    在保護性開發的前提下,將自然資本與相應的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產品經營管理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改善消費者福利的效果,這就是生態產業化的路子,也是北部生態發展區壯大生態生產力、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路徑。  縱向延伸和橫向融合相結合,大力發展精緻高效林業。以綠富雙贏為目標,扶持發展林下經濟、林業碳匯、森林康養等經營活動,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
  • 新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與實踐方向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實踐方向;生態經濟基礎;綠色發展;民生幸福正當我國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卻遭遇著從美國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引發的種種嚴重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如何化危為機,既能立足當前「穩中求進」,又能著眼未來保持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我們的發展理念和實踐方向、原則,面臨新的選擇。
  • 推進綠色科技創新 確立健康的生態倫理觀
    早在1962年,雷切爾·卡森就在《寂靜的春天》中對人類使用農藥等科技創新成果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出警示,要求我們審慎思考「控制自然」和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倫理觀,以負責任的方式將科技創新導向對人類有益的發展軌道,形成人類和自然關係的合理協調。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暴發,再次讓人類警醒,要求我們審慎考慮人類與自然的新關係,將健康的生態倫理觀確立為我們未來發展的基本遵循。
  • 中山三角鎮:借力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 建設沙田風情生態旅遊小鎮
    在「十三五」期間,三角鎮將大力發展規模、集約、高效、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園區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同時繼續推廣升級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催生大型農業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三角鎮將持續致力於建設創新發展、優化發展的金三角和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綠三角。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山水忠州今更美
    這句溢美之詞正成為當下忠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忠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加大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雙特」思路驅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 生態天津 綠色發展——津沽大地崛起「綠巨人」
    當日,以「生態天津 綠色發展」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天津日」活動開幕。5月5日至7日將舉辦天津市文化旅遊推介會、園林園藝及都市休閒農業項目推介會、世園主題少兒繪畫展覽、文藝演出、非遺展演等多場特色活動。  「生態天津,綠色發展」是本次「天津日」活動的主題理念。伴隨著「天津日」活動的舉行,北京世園會「天津園」以五大道特色建築形式構建的入口門廊、青磚牆與白木條搭成的聽水空間以及色彩鮮豔的繡球花卉等,吸引了一眾遊客駐足圍觀、拍照。
  • 綠色生態 讓耕地更美
    根據國家《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如今,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僅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還通過綠色生產和生態修復,使大量耕地恢復了健康。
  • 農業生態旅遊熱潮催生了一波生態農業企業
    為發展我國農業生態旅遊進行了積極探索,發展農業生態旅遊,加強生態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由工農業生產必須面對的問題轉化為解決農業生態問題,推動農業生態旅遊的提質增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促進作用。目前,我國農業生態旅遊走向了哪些地方,有哪些發展成果。
  • 【民法典專欄】民法典:綠色理念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民法典開篇即規定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將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原則加以規定的民法典,宣示了民法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省政研規劃院從民法典綠色原則出發,搜集各分編中的綠色條款,梳理出民法典的綠色規則體系,並結合我省實際,就民法典對生態環境管理所產生的綠色影響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不僅能夠解決農業面臨的汙染問題,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當下,我國大力推廣各類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蘊含不少商機。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模式,以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著力點。
  • 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2020年是生態循環農業關鍵年。生態循環農業不僅能夠解決農業面臨的汙染問題,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當下,我國大力推廣各類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蘊含不少商機。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模式,以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著力點。
  • 多地黨政一把手交發展作業 「創新」「生態」成高頻詞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 宋鍇 攝 巴音朝魯:讓吉林的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向世界 吉林是農業大省,在吉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提問「吉林發展現代農業做了哪些工作」時,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說,這幾年,我們加快推動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 省農業農村廳湯高平來我市調研「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
    12月28-29日,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湯高平一行來我市廣德市、郎溪縣調研「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農業農村工作情況。市農業農村局總工程師凌躍進,廣德市、郎溪縣政府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 人民智庫|現代生態農業的理論框架與實踐創新
    現代生態農業的目標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者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在符合農業生產安全和人類健康的前提下,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除了第一產業之外,將與農產品相關的二、三產業納入建設和服務的綜合經營體系,在產供銷、農工貿等經營模式上不斷發展創新,而且將以網際網路為主的信息科學、農業農村傳統文化等多元要素,也納入現代生態農業範疇。
  • 發展綠色有機農業 加大優質農產供給
    他說,當前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和潮流,但實現綠色有機產業可持續發展,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綠色發展人人有責,貴在堅持,成在堅持。近年來,南平市和武夷山市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依託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有機農業和有機茶產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農業生態失衡,綠色革命的惡果已經顯現
    導語:農業生態系統原本平衡的狀態被打亂後,人類為了果腹,只好吞下更多的有害化學物質,導致了日益增多的不曾出現的怪病。當一種農業模式的發展使得人類生存都出現困難時,我們不得不反思資本控制下的農業技術發明是否都「科學」。
  • ...印發《黑龍江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落實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的要求,防止將農業生產與生態建設對立,把綠色發展導向貫穿農業發展全過程,走空間優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穩定的綠色發展之路。  ——更加注重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