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報告翻譯組:飛機消失前後陸空對話令人揪心 - 新京報 - 好...

2020-12-05 新京報網


翻譯過程中,翻譯組的學生把更多精力花在協調、整合工作上,他們時常忙到深夜,靠相互鼓勵堅持將報告譯完。受訪者供圖


馬航中期報告顯示,吉隆坡雷達第一次呼叫MH370。

  ■ 對話人物

  紐約理工學院南京校區6名師生,網友接力翻譯馬航中期調查報告的發起團隊。

  ■ 對話動機

  今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發布英文版事件中期調查報告。次日,紐約理工學院南京校區幾名大三、大四的學生決定為中國家屬翻譯這份報告。遭遇專業術語「攔截」,張巧瑩等5名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向網絡求援,很快得到300多名網友響應。一場非官方的翻譯行動在線上、線下展開接力。

  團隊被命名為「馬航中期報告翻譯接力小組」。當報告的內容一點點呈現出來時,家屬感激,網友感動,但外界也傳出質疑他們炒作的聲音。學生們認為,他們應該用行動來關注MH370,他們更在意翻譯能給中國失聯者家屬和公眾帶來幫助,也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飛機還未找到。

  【報告翻譯進展】

  報告全文已經翻譯完。

  第一部分,主要涉及飛機和整個報告的介紹,機長等機組成員的信息,飛機零部件、黑匣子等飛行日誌以及飛機動力部分的介紹。第二部分,屬於是陸空通訊,包括MH370消失前後各國空管以及馬航公司的相互對話。第三部分,涉及貨物清單。第一、第三部分都需要航空領域的專業人員來校對。其中第二部分已對外發布。

  想為失聯者家屬做點事

  新京報:是什麼觸動你們要翻譯報告?有失聯者家屬針對英文報告向外界求援的信息?

  翻譯組:沒有看到家屬的求援信息。MH370失聯後,馬航一直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答覆。事發一年後出了這份全英文報告。媒體上只能看到一些重點內容,但事件的疑點太多。如果我是家屬,我一定想探究報告中的每個細節。我們懂英語,想為看不明白報告的家屬做點事。

  新京報:你們曾說「翻譯前沒想太多,就熱血的開始了」,是對這件事有把握?

  翻譯組:行動起初在學院內發起,全院有600多名學生,我們覺得如果每人翻譯一頁,584頁一兩天就能完成。結果加入的有150人,而且沒想到報告裡有太多涉及航空知識的專業名詞和術語。

  新京報:最大的阻力來自於這些專業術語?當時怎麼處理?

  翻譯組:沒錯,頁數多,人不夠。開始我們靠上網找資料,但害怕不準確,超出能力範圍的都標紅,想著後期整合時向專業人士請教。3月9日晚上7點左右,我們在微博上開個「MH370中期報告翻譯接力」的話題,徵集願意幫忙的網友加入。

  「機長、機務、空管人員當校對」

  新京報:向外界「求援」後,網友的反應怎麼樣?

  翻譯組:第一條求助微博發了微信群組的二維碼,很快有人私信想幫我們,群組也接連不斷有人進來。我們通過群組分配報告頁面,再用郵箱把翻譯收回來,現在有300多人參與。

  新京報:網友水平不一,怎麼保證翻譯的質量?

  翻譯組:專業術語多,難度係數就會加大,翻譯質量起初參差不齊,大家會對同一個專業詞詢問。我們在網上向航空界專業人士隔空求援,沒想到一些機長、飛行員、空管、機務人員、民航局的人員和專門翻譯航空知識的網友也進來了,還有掌握馬來語、印尼語的人。網友的幫助對翻譯推進下去作用巨大。

  新京報:一共有多少名專業領域的網友參與翻譯?他們的作用體現在哪裡?

  翻譯組:大概70位,他們主要負責校對。我們有兩個校對組,校對一組主要負責糾正語病、語序等,二組由航空專業領域的人組成,主要對專業術語校對。

  新京報:引入「外援」後,人多了,會給翻譯行動帶來新的困難嗎?

  翻譯組:剛開始分配頁面後,有些人沒給我們發回翻譯郵件,翻譯難住了很多「外援」,我們又重新分配了一次。「協調」成了後來最耗精力的事。要協調來自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人。外援裡多了很多「時差黨」,大家後來按時間分成兩組,白天是國內群主分配翻譯任務,晚上則由紐約群主負責,24小時不間斷,效率也提高了。

  新京報:當大家的翻譯不同時,以什麼標準判斷哪個翻譯更符合原意?

  翻譯組:我們靠討論,拿不定的內容放在群組中討論,專業人員會翻看專業手冊、查資料來斟酌用什麼詞語更合適,選擇一個最令人信服的。

  飛機消失前後陸空對話信息量很大

  新京報:對報告中哪些細節,你們認為是極其重要而必須謹慎對待的?

  翻譯組:從報告的完整性看,每一部分都很重要。翻譯時,大家常把自己想成失聯者的家屬,我的親人就這麼消失了,我會想仔細研讀報告上的每一個字。群裡每天都在討論專業術語,每一個字、詞的意思都非常謹慎。

  新京報:在網上先公布陸空通訊的譯文,是出於什麼考慮?

  翻譯組:報告的179-556頁是陸空通訊的完整內容,MH370消失前後的陸空對話信息量很大,家屬們非常關注,能最直接地讓他們了解到當時飛機與地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另外,它的格式統一性和內容也是整個報告中相對最完整的部分,也最容易理解。

  新京報:翻譯過程中,哪些信息令你們印象深刻?

  翻譯組:MH370消失前後,陸空對話的部分最讓我們揪心。那一段很多馬來語,我們@了非常多人,才找來翻譯(的網友)。原文中吉隆坡、胡志明空管中心和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之間的相互對話時,會將翻譯者帶入當時緊張的尋找情境。很多參加翻譯的同學和以前放行過(飛機起飛前執行放行任務的)MH370的網友都對我們說,「每次翻譯、校對到那一部分都非常心痛」。

  新京報:現在發布的譯文中,有網友指出一些錯誤,怎麼解決?

  翻譯組:我們有個糾錯郵箱,大家發現問題可以發給我們,有問題的部分會及時糾正。畢竟這是一份非官方的版本。

  「報告缺少一頁」

  新京報:報告中缺了第93頁,這個疏漏是你們怎麼發現的?

  翻譯組:整體下載馬航584頁的報告後,我們分配頁碼時和網友共同發現沒有第93頁,後來大家通過分頁下載的方式找到了。

  新京報:這頁是什麼內容?

  翻譯組:主要是有關描述新加坡雷達的技術性內容。

  新京報:你們在微博上公布了這個疏漏,有沒有引起馬航官方的關注?

  翻譯組:很多網友轉發微博時@了馬航的官方微博,沒有回音。我們也曾給MH370事件調查組發了郵件,提示其報告少了第93頁,很遺憾沒得到回覆。

  新京報:你們也曾在網上向馬航喊話,希望能出一份官方的中文報告?

  翻譯組:對,畢竟飛機上有154名中國乘客,報告應該照顧到中國家屬的情緒,他們有權知道報告中的每個細節。

  新京報:作為翻譯者,你們會發現這個事件對社會人士的觸動嗎?

  翻譯組:對,除家屬外,還有很多人關注MH370。這架失聯的飛機對航空業的觸動也非常大。群組討論時,從事飛行員、空管行業的網友對MH370的失蹤非常關注,他們也想看到這份報告的原貌,也在試圖從報告中找到蛛絲馬跡。有飛行員在起飛前還在校對專業術語,還有一個飛行員說的話令我們動容,「如果有一天,我的飛機消失了,能有一群人還在找我,會感到非常感激」。

  梳理疑惑 追問馬航

  新京報:你們曾讓參與網友附上想對家屬說的話,怎麼會想到這一點?

  翻譯組:有學生和網友在發來翻譯文件時,自動寫上了想說的話,我們覺得挺好,體現對家屬的尊重和理解。留言有50多條了,一名正在學習空管的學員留言,以前覺得學那些東西枯燥,除了搞專業能用到,對現實生活沒意義,翻譯行動令他們幫到人時,覺得很受鼓舞。

  新京報:報告全文翻譯出來後對大眾來說意味著什麼?對你們又有什麼收穫?

  翻譯組:可能會重新引起大眾對MH370的關注,會提示大家,MH370還在迷失,很多家屬還在等待。

  對我們來說,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到肩負的社會責任。這之前,我們不知道或者不認為自己可以改變社會;這之後發現,我們是有能力讓這個社會發生一些變化的。

  新京報:從自己翻譯到發起求援,再到接力翻譯,心態有沒有發生改變?

  翻譯組:事情由我們發起、組織,最該感謝的是300多個從未謀面的網友。以前覺得網絡只是個交流的工具,沒想到它能發揮這麼大的正能量。過去都只是被動的感受,現在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行動,實實在在為家屬們做了一些事。

  新京報:這次翻譯行動結束後,還有其他的計劃嗎?

  翻譯組:譯文完全發布後,我們可能會針對報告提出一些問題,梳理出的疑惑會發給馬航,這些疑惑可能來自專業領域的翻譯人員,也有一些家屬一直想追問的。

  新京報記者 劉珍妮 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6年前馬航MH370神秘失蹤,還載著154名中國人,為何至今還沒找到
    但是在一分鐘後,mh370的信號突然消失了,吉隆坡塔臺檢測不到信號。而同一時間,越南塔臺也檢測不到mh370的信號了。 而這個時候按原計劃,mh370是要進入越南空管的範圍內的,此時,信號突然消失,這個情況是非常奇怪的,於是空管啟動了輔助雷達進行尋找,當啟用輔助雷達時,飛機上的應答器會自動反饋信息。
  • 回顧馬航MH370事故,網上謠言四起,哪些是的真?
    不知不覺馬航失聯的事件已經過去6年了,如今這個事依然是人們心中一個未解之謎,這憑空消失的不只是一架客機,還有那239位遇難的乘客,而在其中有154位中國公民,但這事件一出後,網上各種版本的說法都有,而其中有些地方確實有耐人尋味的地方。目擊者?
  • 馬航MH370失聯六周年 2020馬航mh370最新消息真相如何
    馬航mh370哪年出的事,真相如何找到了嗎?2020年馬航mh370最新消息有哪些?關於MH370失聯一事,已經過去了6年了,2014年3月,載著239人的MH370航班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失聯,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飛機的黑匣子,也沒有弄清楚飛機失聯的具體原因。
  • MH370第一份全面報告:黑匣子電池早已過期!
    MH370失聯一周年,馬來西亞交通部今天下午公布了中期調查報告,這也是馬方關於該事件的第一份全面專業報告。這份報告有多達584頁調查相關的大量細節,包含飛機的適航度、維護記錄、與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記錄、衛星通信記錄、機組人員資料、偏離航線情況、民航局情況等,但不包括對乘客的調查。
  • 為什麼MH370飛機久尋不到?今天,科學家為你揭開謎團
    要找一架飛機,在哪裡找?海裡,多難?大海撈針!如今馬航mh370航班的飛機,消失6年之久,一直沒找到,飛機消失了真的沒辦法,或非常難找嗎?我們看看案例。去年4月,日本空軍的一架F-35A隱身戰鬥機在太平洋上墜毀,墜毀在哪裡?
  • 美國調查人員看照片認為殘骸可能來自馬航mh370客機
    7月29日,在印度洋法屬留尼旺島,當地民眾發現一塊飛機殘骸。馬來西亞派出工作組前往法屬留尼旺島,以確定這塊殘骸是否同業已失蹤16個月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客機存在關聯。據法國媒體報導,這塊帶有bb670編號的殘骸長約兩米,形似機翼的組成部分。留尼旺島海灘保潔人員發現這塊殘骸。
  • 馬航MH370失蹤全程詳解之謎
    吉隆坡空管在凌晨1:19完成了與馬航370的最後一次通訊,這段對話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按照規定,大約一分鐘後,機組人員就應該聯繫越南空管。而過去了19分鐘,越南空管並沒有收到馬航370的任何消息,馬來西亞方面也開始急切地聯繫馬航370,但也是一無所獲。
  • 謎航MH370:應答機故障或關掉飛機就從雷達消失
    他記得,在飛機完成爬升,乘客吃完飛機餐後就直接關燈,除非有顛簸或者緊急的情況才會再開燈,否則通常直接飛到終點。許多人一上飛機就會睡覺。每個人座位前都有一個可以看電視、娛樂節目的顯示屏。  儘管飛機下的風景在航行全程都籠罩於黑夜裡,南中國海仍然對萬米以上的飛行者暗暗施加著影響。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主席蘇珊·艾福瑞以及研究員大衛·加洛教授明白深知這一點。
  • 馬航mh370機長 曾模擬「自殺」式航線
    深圳特區報訊馬來西亞警方最新公布的消息表明,2014年失蹤至今的馬航mh370客機機長扎哈裡,事發前不到一個月曾經模擬偏離航線的飛行。在航班失聯事件發生後,馬來西亞警方將在扎哈裡家中搜出的幾塊電腦硬碟移交給了美國聯邦調查局。這些硬碟曾被用來記錄扎哈裡對由微軟開發的飛行模擬軟體《飛行模擬器x》的使用記錄。
  • 機師與塔臺的對話墜毀前,新細節令人毛骨悚然
    衣索比亞航空波音737 MAX 8客機墜毀前最後時刻,機師與塔臺的對話曝光。根據錄音紀錄,機師格塔丘(Yared Getachew)在起飛後三分鐘就驚慌地請求返航,空管人員也觀察到飛機在高空出現大幅度的上下震蕩。
  • 陸空聯合鍛造「反恐利刃」
    來自東協10個成員國和8個對話夥伴國以及東協軍事醫學中心的800餘名官兵,以陸空聯合方式對「恐怖分子」實施打擊。 「按預案展開營救,確保人質安全!」指揮員一聲令下,偵察隊兩架無人機騰空而起,多點特種營救行動正式展開。 「特戰一隊,開始機降!」伴隨著直升機巨大的轟鳴聲,由中泰兩軍12名官兵組成的特戰小隊快速機降至歌劇院樓頂。
  •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3:42 德國海德堡大學分子生物學中心(ZMBH)Henrik Kaessmann和Evgeny Leushkin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馬航MH370失蹤7年,154個中國人在哪?
    據印度尼西亞媒體9日援引印尼交通部海岸巡邏船船長消息,失聯客機已經墜毀,部分飛機殘骸已經找到。一分鐘內下降一萬英尺據報導,就在起飛不久,班機高度突然下降,在不到60秒的時間內下降1萬英尺,隨即失聯,自雷達上消失。全力搜救,生還可能性不大印尼總統9日下午17點下令印尼交通部搜尋失事的飛機。
  • 【今日中國】MH370消失的1728天裡,馬航調查組做了什麼?
    【今日中國】MH370消失的1728天裡,馬航調查組做了什麼?5月1日,馬來西亞政府當日公布了MH370的初步調查報告。其中包括馬航MH370飛機駕駛艙與吉隆坡空中管制中心的通話聲音記錄、馬來西亞向國際民航組織4月9日提交的《初步報告》、MH370在3月8日1點38分至6點14分的飛行路徑圖和飛行動作、航班貨運清單、登機人員名單及座位號等信息。
  • MH370失聯人員名單
    mh370失聯人員名單曝光,馬航群發簡訊給失聯航班中國籍旅客家屬情況通報,用的英文而不是中文。北京麗都飯店新聞通報會的現場,家屬尖叫,痛哭,痛罵。越來越多的警察來到現場。馬總理呼籲媒體尊重家屬隱私mh370失聯人員名單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非官方公布 mh370失聯人員名單  家屬現場:家屬尖叫,痛哭,痛罵
  • 尋找MH370:真相才是終點
    4年多前消失於印度洋   2014年3月8日凌晨,原定從吉隆坡前往北京,在起飛約40分鐘後與突然塔臺失聯。飛機留給地面的最後一句話,是副駕駛哈米德的那句「晚安」。   2018年7月30日,馬來西亞政府公布了一份關於MH370客機失聯事件的長達822頁的調查報告,事先有媒體將這份報告稱為「最終報告」。但馬航失蹤事件國際調查小組負責人、馬來西亞民航局前總監郭師傳稱,沒有找到受害者,也沒有大量殘骸,不可能有「最終報告」。   這份最新報告排除了MH370機長哈扎裡應為飛機失聯而負責的說法。
  • MH370報告:抱歉 4年過去我們仍沒找到你
    不久後,這架載有239人的波音777客機關閉應答系統,消失在東南亞的茫茫夜色中。4年多過去,7月30日,調查組終於發布了一份「最新報告」。這份報告並非由馬來西亞單獨準備,而是與中英澳等國協商而成。但是,這份報告仍然沒有告訴我們,馬航370上發生了什麼。
  • 對話MH370失聯乘客家屬:只要給我證據,任何結果都接受
    2014年3月8日凌晨,載有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的馬航MH370航班在雷達屏幕上消失,其中有154人來自中國。四年多過去,它的下落仍是謎團。 「調查組無法斷定馬航370航班消失的真正原因。」當地時間7月30日,馬來西亞政府公布的這份400頁的電子報告(另有400多頁的參考附錄)在結論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