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劍修身乘風去,斬妖除魔天地間!
大家好,我是閣草。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記述奇能異獸的古籍,大體是在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這本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現代學者也認為此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的出現和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謎,近年來,《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珍異獸讓人們發現神獸有可能真實地存在過!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有一些被記載的怪獸在現代能對應的上,而且分毫不差!
《北山經》中曾記載著一種怪獸,「其形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看到這樣的段落,你會不會想到一種長得像兔子的動物卻長著一張老鼠的臉,而且後背還長了一雙翅膀會飛,這個東西不是想像,而是在這世上真的存在!《北山經》中曾提到的「飛鼠」就是現在的「鼴鼠」。在現實生活中的,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張牙舞爪的異獸,反倒是十分的呆萌,飛鼠如今大多生活在亞洲東南部,除過此地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州也有它們的蹤跡。飛鼠應長有一雙翅膀而得名,而實際上它們的翅膀發育並不完善,嚴格來說只能稱作「飛膜」,飛膜可以幫助飛鼠在林間自由的滑翔,但是無法像鳥兒一樣自由地翱翔。
《西山經》中記載「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這文鰩魚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飛魚,飛魚長相比較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很像鳥兒的翅膀。飛魚可以在海裡以每秒10米的速度遊行,還可以躍出水面十幾米高,據統計其飛行的最遠距離能達到400多米,飛魚的長相的確是狀如鯉魚,而且有著像鳥一樣的翅膀,身上還有青色的斑紋等等,這些動物與《山海經》裡所描述的異獸大同小異,由此可見《山海經》裡的記載其實都是十分的真實。
美國有一位學者研究了《山海經》,試著按照古籍上考察,於是他背上了行囊上路,他要像中國古代的旅行者一樣,用雙腳去丈量勘測那些山脈,他的方法就是《山海經》總如何記載他就如何行走,讓你向東,他就向東,讓你向西,他就向西,讓你走300裡,他就走300裡。看看會發現什麼,經過幾次的失敗,一英裡一英裡的依照經上記載的山系走向,河流流向的方向,山與山之間的距離考察,結果大快人心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
而這也恰恰證明了一件事:山海經不是一部神話小說,而是一本真實的記錄!
此外,還有各種關於外邦風土人情的記載、各種神話傳說,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都是謎一般的存在。
無論是從書的寫作風格還是其涵蓋的內容範圍來看,《山海經》都是一本寫實的書,但其中卻出現了如此之多的謎團,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在科技發達如此的今天,現代人覺得自己對世界的了解已經如此深刻,開始試圖解讀這本上古奇書《山海經》,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牽強附會的說法,有些甚至扯到了史前超級文明,但始終沒有一個能完全站得住腳且令人信服的說法。
也許如今人類在某些領域,對於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了解程度,遠遠比不上古人。
以上,我是弈劍聽雨閣閣草,記得關注我,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