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塑成形技術發展迅速 有力推動軍工發展

2020-11-22 環球網

國古老的民間「吹糖人」藝術,可以使柔軟的糖稀在氣體的作用下,以幾百甚至上千倍的延伸率成形出各種想要的形狀。而這種「超塑性」正是材料的一種特殊屬性。實驗表明,具有超塑性的材料在拉應力作用下能伸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會出現縮頸,也不會斷裂。

金屬超塑性最早被發現於1920年,Rosenhain等人發現Zn-4Cu-7Al合金在低速彎曲時可以彎曲近180°而不出現裂紋,與普通晶體材料大不相同。1964 年,W. A. Backofen、I.R. Turner和D.H. Avery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章《Zn–Al合金超塑性》,在文中最後一段提到「沒有什麼比能夠將聚合物和玻璃成形技術應用到金屬中進行成形而更使人驚嘆的事情了」,從此揭開了金屬超塑成形的序幕。1968年英國裡蘭德汽車公司採用超塑成形工藝方法生產了工業用Zn-22%Al共析合金的汽車上蓋和車門內板,開創了超塑成形技術的實用先例。

超塑成形工藝按成形介質可分為氣壓成形、液壓成形、無模成形、無模拉拔;按原始坯料形式可以分為體積成形、板材成形、管材成形、杯突成形等等。其中,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超塑成形方法是板材氣壓成形,也稱吹塑成形。吹塑成形是一種用低能、低壓獲得大變形量的板料成形技術。通過設計製造專用模具,在模具與板料中間形成一個封閉的壓力空間,板料被加熱到超塑性溫度後,在氣體作用下,坯料產生超塑性變形,逐漸向模具型面靠近,直至同模具完全貼合形成預定形狀。具備超塑性的材料包括鈦合金、鋁合金、鎂合金、高溫合金、鋅鋁合金、鋁鋰合金等。

目前超塑成形技術最廣泛的應用是與擴散連接技術組合而成的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組合工藝技術,利用金屬材料在一個溫度區間內兼具超塑性與擴散連接性的特點,一次成形出帶有空間夾層結構的整體構件。按照成形構件初始毛坯數量不同可以分為單層、兩層、三層及四層結構形式(如圖)。採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工藝成形的空心夾層結構零件具有成形性好、設計自由度大、成形精度高、沒有回彈、無殘餘應力、剛性大、周期短、減少零件數量等優點。由於採用這種結構減少了零件和連接件的數量,消除了大量的連接孔,也避免了連接孔在連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裂紋,大大提高了結構的耐久性和損傷容限。另外,該結構可以實現最佳的剛度重量比。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結構代替常規的金屬結構件,一般可減輕結構重量10%~50%,製造成本可降低25%~40%,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鈦合金在相同的溫度窗口內,兼具優良的超塑性及擴散連接性,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超塑成形/擴散連接工藝材料,軍民用飛機機身整體框、梁、壁板、口蓋、艙門、機翼、後機身隔熱板等部件均採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多層空心結構形式,減重效益突出。除此以外,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中採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成形寬弦空心風扇葉片,代表了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發展應用的最高水平。

在國外,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美國有很多公司具有生產超塑成形、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構件的能力。超塑成形、超塑成形/擴散連接零部件廣泛應用於多種先進型號的飛機和發動機上,例如,F-15中有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結構件70餘件;F-18中有鈦合金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結構件20多件;在F-22中也大量採用了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組合結構,如後機身鈦合金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的隔熱板等。與此同時,歐洲的超塑成形技術的應用及發展速度及規模也很迅速。英國很多公司都具有很強的鈦合金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結構件的生產能力。羅羅公司採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研製出了鈦合金寬弦無凸肩空心風扇葉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超塑性研究機構烏法超塑性研究所,法國的超塑成形公司均已具備批量生產能力。德國MBB公司採用超塑成形工藝生產了衛星上的推進劑箱體。

我國從70年代,開始進行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的基礎性研究,先後開展典型結構件研製、模具選材實驗、性能測試、質量控制和檢測等研究工作。其中在國內開展超塑成形工藝研究和應用的單位主要包括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哈工大、西工大、南航等。經過近四十年的努力,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的運用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在軍民兩用方面,使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構件越來越多,構件的尺寸也越來越大,構件的結構也從單層、兩層到複雜的三層、四層、五層結構等。尤其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獲得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目前,超塑成形技術的應用範圍已經從鈦合金髮展到鋁鋰合金,金屬基複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陶瓷基複合材料等多種材料。超塑成形技術未來發展趨勢是更加注重大型複雜整體結構件成形、低成本高效率成形工藝、超塑成形技術與各種先進連接組合工藝技術組合工藝、超細晶、納米晶材料、難變形耐高溫材料成形等多方面的研究。

隨著超塑成形技術的不斷發展,將充分發揮材料特點,利用改變材料自身形狀的屬性改變傳統製造技術,提升我國輕量化整體結構設計製造水平,推動先進位造技術在軍工和民用領域的發展應用。

相關焦點

  • 中國超塑成形技術研製某型飛彈 減重50%以上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超聲速巡航飛機計劃的刺激和推動下,國外航空工業就率先開展超塑成形技術研究。70年代早期,美國洛克威爾公司首先將超塑成形技術應用於飛機結構件製造中,使鈦合金結構件製造工藝發生了深遠的技術變革。隨後,美國的BLATS計劃將鈦合金超塑成形、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列為重點研究項目。
  • 航空工業沈飛引領「超塑」發展
    這使其成為一種推動現代航空航天結構設計概念發展和突破傳統鈑金成形方法的先進位造技術,該技術的發展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航空生產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標誌。沈飛工藝研究所鈑金專業團隊由沈飛工藝研究所、技術辦和21廠組建而成,主要針對鈑金工藝開展生產試驗。目前團隊成員10餘人,以青年技術員為主,並有經驗豐富的年長工藝員指導,他們發揮各自優勢,通力協作,始終保持著創造力和嚴謹負責的務實精神。
  • 先進航空板材成形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當前,航空板材成形技術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其特徵是與高新技術結合,在方法和體系上開始發生很大變化。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現代測控技術與板材成形領域的相互滲透與交叉融合,推動了精密板材成形技術的發展。同時,新結構和新材料的不斷湧現,也為板材成形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
  • 2020年中國無人經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五大利好因素推動行業發展迅速
    2020年中國無人經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五大利好因素推動行業發展迅速  2020-09-27 11:21:44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2200G0
  • 鋁合金車身板件超塑成形技術探討
    另外超塑性氣脹成形只用凹模不用衝頭,模具成本低;可以用兩個凹模、兩塊板料同時脹形兩個零件。   在航空工業領域,超塑成形技術已經廣泛用於難變形材料複雜形狀零件的成形,並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
  • 整合集團旗下核心軍民船業務,中國船舶推動軍民融合發展
    注入集團優質軍工資產,推動軍民資源互通共享 近年來,為加快推動軍民融合在若干領域實現破題,國防科工局在2015年同步出臺了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 納米成形技術的發展
    點擊上方↑模具工業,關注我們吧關於提醒廣大讀者、作者謹防詐騙的聲明納米成形技術最初是由日本大成普拉斯株式會社成富正德先生發明的
  • 中國商業航天發展迅速 商業航天離我們有多近?
    「未來每個人都可以用衛星」「太空飛行有望航班化運營」「推動人類實現自由進出空間」「月球定居」……論壇上,國內外專家為我們描述了商業航天的發展影響人們生活的圖景。有些內容雖仍處於研究階段,卻依然令人神往。
  • 有力推動納米發電機的發展
    2月26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獲得喜訊,該學院秦勇教授團隊在推動納米發電機的發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軍工行業:衛星網際網路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行情回顧:本周中信國防軍工指數漲跌幅 4.45%,位列 29個一級板塊漲跌幅第 17位。國防軍工三級行業中,國防軍工、兵器兵裝、航空軍工、航天軍工及其他軍工都處於漲勢,漲幅分別為 4.45%、3.05%、3.55%、3.74%及 5.67%。目前中信軍工一級行業 PE 在 64X 左右。
  • 印刷新技術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本報記者  徐平  11月16—20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雲上文博會)以線上展會形式舉行。  記者採訪多家印刷企業工作人員了解到,數字印刷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數字印刷技術標準、數字印刷市場規模、數字印刷行業潛在問題是制約數字印刷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華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教授陳廣學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印刷市場規模要抗衡傳統印刷總體來看仍需一定時日,其關鍵結症在技術如何進一步突破、成本如何進一步降低。」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 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我國靜電技術產學研結合發展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本月初,該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舉行新聘專家進站儀式,為新進站專家頒發聘書並開展交流。
  • 中國優質工程建設發展計劃-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基因工程技術為基因結構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基因工程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優質的發酵產品,還在環境治理、金屬提取、臨床診斷、基因治療和改良農作物方面有了突出成就。基因工程的出現,為臨床醫學和提高農作物產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基因研究不僅能夠為篩選和研製新藥提供基礎數據,也為利用基因進行檢測、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了可能。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基因工程的迅速發展。
  • 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長春市科學技術局)
    我們開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果斷決策應對突發事件,超前謀劃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科技發展對策  一是採取超常規措施抗擊「非典」。迅速啟動「預防和控制『非典』科技攻關緊急行動計劃」。二是調整科技發展計劃體系,研究出臺重點產業發展目錄,整合全市科技資源,促進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的發展壯大,積極扶持近一兩年內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
  • 烯旺科技董事長馮冠平:創新是推動深圳發展的第一動力
    馮冠平教授的傳奇經歷,與深圳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自1995年開始與深圳結緣,25年來,風雨同路。從南下深圳創辦清華大學研究院,催動深圳科研成果轉化,到引領和推動中國石墨烯產業應用化,使深圳成為全國石墨烯材料發展的風向標。這是一種彼此成就,也是一種榮辱與共。
  • 金屬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發展研究
    一、前言雷射增材製造(LAM)屬於以雷射為能量源的增材製造技術,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金屬零件的加工模式,主要分為以粉床鋪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選區熔化(SLM)、以同步送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直接沉積(LDMD)[1]。目前 LAM 技術在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最為迅速 [2~4]。
  • 2017年中國塗料工業協會軍工塗料塗裝專業委員會年會在長沙召開
    11月10日,由中國塗料工業協會主辦的「2017年中國塗料工業協會軍工塗料塗裝專業委員會年會」在長沙順利召開。來自軍方裝備製造、軍工塗料塗裝及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的代表以及專家學者80餘人與會。本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軍民融合政策,進一步推動中國軍工塗料塗裝的技術進步,使軍工塗料塗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強行業的信息、技術交流和推動行業整體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大會由中國塗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閻永江先生主持。
  • 基因編輯技術:進展與挑戰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基因編輯技術:進展與挑戰 發布時間:2018-11-16 17:15:5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從生物遺傳信息的「讀取」階段進入到後基因組時代,基因組的「改寫」乃至「全新設計」正逐漸成為現實。
  • 一雲一庫六鏈:西安推動硬科技技術要素市場創新發展
    本次會議以「推動建設新時期技術要素市場」為主題,邀請了國內多位高層次、跨領域行業專家學者和來自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中部中心、西南中心等多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以及河南、山西、青海、湖北、甘肅、四川等全國多個省市科技系統的業務主管單位代表,中國礦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近20所高校院所2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