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我們從許多事例可以看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一句不可撼動的真理。
想當年,貝爾只是一個三十來歲的小夥子,因為喜歡倒騰各種的電子產品,所以,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成功地發明了電話。
他在取得成功後,非常理智地跑到了專利局,申請了電話專利。然後樂呵呵地等著滾滾的財物流入自己的口袋。
就在他做美夢的時候,有個叫E格雷的人也跑來申請專利,僅僅比貝爾晚了兩個小時,就與電話財物無緣了。
就這樣,貝爾成了發明電話的科學家,被寫入了歷史,而另一個人只能成為陪襯,被當作反面教材。
從這樣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時間就是金錢。你比別人早,你就可以名留史冊,你要是頭腦一熱,晚了一點,就只能是狗熊了。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經常說宜早不宜遲。
02
當成功光臨時,喜悅往往是難以自抑的,就像杜牧中舉後,激動地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樣的快樂往往只有夢想實現的人才能體會得到,相反,一樣竭盡全力,不斷鑽研的昆蟲研究者法布爾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
法布爾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被父母遺棄在陌生的城市,他一邊撿拾破爛為生,一邊想盡辦法讀書,最後考取了師範院校。
畢業後,他一邊教書,一邊研究他喜愛的昆蟲,但是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後來,他在不斷地實驗中,發明了一種染料,為了改變窘迫的生活,他去申請專利,可是,卻被告知,別人已經申請了。
這樣的打擊雖然不是致命的,但是,也讓法布爾失望了許久。
在科學的領域跋涉的人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能把發明轉換成生產力,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順便能改善一下生活狀態,這不是更好的事情嗎?
可是,法布爾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03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勤快可以換取更多的物質資源,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快樂充實。
在學習上也是一樣,有些同學總是懶於預習,經常在課堂上聽「天書」,上課聽不懂,下課不會寫作業,考試自然不理想,才想起要做「錯題集」。
但是,我們沒有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來進行,就不能很順利地接受到各種知識,每次抄錯題都是在查缺補漏。可是這個漏洞卻越補越大,直到穩居班級後幾名。
既然都是要前進的,何不早點動手,靜下心來學習,仔細預習,把新課的內容研究透,然後在課堂上有目標地聽。這樣的操作更加符合人類的發展規律,理解了,再記憶,就會很方便了。
所以,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然都是要起床的,不如養成良好的習慣,把該得到的知識提前得到,在一同前行的路上就可走得更加輕鬆,更加愉悅。
04
在學習的路上,許多家長也是吃盡了苦,發夠了愁,但卻一直不能成功,讓一家人都很揪心。
與其拖著孩子走,不如像鍥而不捨的蝸牛,一直前進,就會跑到終點的。
學習也是如此,有了提前預習,就能更加明白老師上課要講述什麼?那些是自己不懂的,那些是自己已經會的。這樣的學習是有的放矢,更有效率。
告訴孩子,在該奮鬥的年齡,要繼續努力,就像從別人嘴裡分零食一樣,你不努力,就不會有人和你一起分享。
蟲子既然是最愛,早起就應該是動力。學習既然是任務,勤奮刻苦應該是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