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的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優秀,看別人家的孩子考入名牌大學。其實孩子優不優秀,上不上名牌大學,跟父母給予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有直接的關係。
每個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優秀,急於對孩子早教,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有科學規律的,如果家長盲目地給孩子開啟早教,不但影響孩子的發育,還會造成孩子的思維逆反。所以家長要特別地掌握孩子發育的程度,根據孩子的意志,去幫助孩子。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給予不同的教育
一位幼兒園老師針在到孩子家做家訪時曾出現過這樣的一幕。
這一天,來到明明家,一進門正看見明明媽媽教明明在認字,媽媽給明明寫了幾個字,叫明明認,媽媽問明明:「這是什麼字?」
明明爽快的回答,「是天。」
媽媽忙鼓勵明明說,「明明真棒。」
又指著下一個字問,「這個呢,念什麼?」
明明看了看,回答,「念地。」
媽媽有意的提示一句,「再想想看」。
明明仔細看了看,答說,「是封。」
媽媽說「對了,我們來寫一遍吧。」
這時正好老師進來了,老師問媽媽,「你在幹什麼呢?」
媽媽傲氣地回答老師,「教孩子識字啊!早起的鳥有蟲吃,我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老師忙打斷媽媽的話說,「明明媽媽,太早識字的孩子到小學階段會出現兩個問題」。
媽媽驚奇地問,「什麼問題呀?」
老師耐心地給媽媽說,「第一,將來孩子不會看圖說話,當孩子會識字後,看圖畫書的重點就變成了看文字,不再關注畫面的顏色,空間的結構了。看圖能力的缺失會造成想像力受局限。第二,上課效率低,過早識字的孩子就會從聽書變成看書,聽覺理解能力得不到充分鍛鍊,可能會聽不懂老師的話,所以,識字固然重要,讀書更重要,最好等孩子上一年級時再慢慢地教他識字。孩子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是有一定的科學規律的。」
這位老師今天的到來,首先就給明明媽媽上了一堂教育課。正因為明明的媽媽自己是個不甘心示弱的人,也不想讓孩子比別人差。所以他不怕辛苦,努力的付出,想讓孩子將來能登上高峰。結果聽老師這麼一說,他才恍然大悟。要不是老師及時來家訪,明明以後的學習是不堪設想的。老師已經發現孩子出現了問題,所以來做家訪,及時阻止了毛毛媽媽的不正確教育方法。
所以,在很多時候並不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凡事要尊重科學,要遵循自然規律,過早地給孩子開啟早教並不是明智的選擇,即使想早教也要教一些,不會影響到孩子上學的東西,例如舞蹈,鋼琴等,過早地給孩子開啟早教,還會讓孩子過早的失去童年的樂趣,童年的孩子就應該玩,這是我作為一個5歲孩子家長的想法,孩子小時候就應該玩,否則等上學了以後繁重的作業根本就沒有時間玩了。
以上僅為一個學習帶娃家長的個人觀點,文採不好請見諒,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成長。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給生活添一點料」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