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是,在作者齋滕孝看來,有些人的體質未必就適合早起,所以不要因為自己不能早起學習就感到沮喪,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要相信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將為你打開一扇窗。
不信,你試著回憶一下,是不是在你的讀書時代,學校裡總有幾個傳奇的學霸呢,他們似乎對學習不太上心,不僅吃喝玩樂樣樣不耽誤,也很少見到熬夜學習的情況。
對學霸來說,比起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他們更看重的是學習效率,而且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就比如我高中的一個同學,他很熱衷於課外活動,從來不參與集體的早讀和學校組織的晚自修,看似很叛逆,但是學習成績卻又名列前茅。
後來我就問他,你是不是請了家教惡補,還是有什麼學習的秘訣呢?而他只是笑了笑,說原來在暑假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晚上在家裡學習的時候記憶最好,因為他喜歡邊說邊記,但是早讀和自修都不適合他自言自語方式的學習,於是他就利用晚上的時間,自己先看一遍內容,然後再自己模仿老師的形式將課程分解成幾個部分,然後再自己總結梳理,形成自己的筆記,最後在課堂上再聽老師的講解,找出不同的地方,再課外與老師請教,這樣一來,他相當於把課程反覆學習了幾遍,加深了自己的記憶和理解。
這就是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記憶最深,所以他覺得沒必要為了早讀而早起,反而可以睡個懶覺,晚上有更好的精神學習,由於學習成績好,老師對他也沒有太強制的要求。
所以你看,有些學霸同學看似輕而易舉地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實際上他只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已。所以,你的學習方法是不是適合自己的性格呢?你有一開始就想過這個問題嗎?
作者說啊,低效率的學習,不僅會讓我們感到失落沮喪、對學習失去自信,長期的學習無果惡性循環還可能導致我們自我否認,變得自卑,再學習任何新鮮事物,他們都帶有自然的抗拒,甚至逃避。
不過,,你也不用慌,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就能在學習中找到屬於你的樂趣,收穫學習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