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錯數字,bd混淆,不是孩子粗心,而是這個數學概念沒掌握

2020-12-06 媽媽沒時間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三節課,我們來聊一聊怎麼教孩子「匹配」的概念。預告一下,今天的內容中有加入一項給孩子開發大腦的訓練哦。

購買專欄的小夥伴,一定記得【私信】我領課程資料。

想要孩子變聰明,除了遺傳因素,後天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用對的方法做訓練,才能越來越聰明。

我們今天來學習「匹配」的內容。有家長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教孩子數字、加法,而要先學配對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匹配是一一對應原則的基礎,更是數數的基礎。

回想一下孩子最初開始數數,是怎麼做的?

可能他已經會背「1,2,3,4,5」了。不過真的拿出5塊餅乾讓孩子數,他可能會「1,2,3,4,5,6」這樣循環著數,不明白每塊餅乾只能數1次。

也可能會「1,2,3,5」這樣數,不知道數字有它固定的位置,必須按順序數。

雖然孩子能把數字背得很溜,從1數到10,甚至20,但顯然,他還不明白數字背後的含義,也不懂得計數的規則。

戈爾曼教授和她的丈夫在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後,提出了孩子數數的五大原則,其中第一條就是「一一對應原則

也就是說孩子數數時,要把數字和物品一一對應起來,數第一塊餅乾時,說「1」,數第二塊餅乾時,說「2」,數到第五塊餅乾時,說「5」。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匹配的過程。

戈爾曼教授還指出,孩子只需通過做他們喜歡的事,玩隨手取得的物品,就能學會數數的五大原則。

小樣媽會把另外四個原則放在【數數】的章節中。今天著重給大家介紹通過哪些遊戲能幫孩子學習一一對應原則,掌握「匹配」這個概念。

遊戲1 給小朋友分餅乾

準備5個小碗,7-8塊餅乾,請孩子挑出足夠多的餅乾,保證每個小碗裡有一塊餅乾。

為了讓遊戲更有吸引力,我們可以找出孩子的玩偶,比如小豬佩奇,小羊蘇西,讓他們分別站在自己的小碗旁,請孩子當老師,給每個人分一塊餅乾。

分好後,我們可以增減碗的數量,比如今天小豬佩奇沒來,只有4個小朋友、4個小碗,請孩子重新分餅乾,看看他會怎麼做。

遊戲中我們要注意,可以在最開始給孩子演示,每個碗裡放一塊餅乾。可是孩子開始玩遊戲後,就算放得不對,我們也不要糾正他

通過反覆玩這個遊戲,孩子會慢慢領悟一一對應的含義。

糾正錯誤或給孩子講道理,不僅無法幫孩子理解概念,還會打擊他的信心,增加他對遊戲的牴觸。

【遊戲拓展】

上面這個遊戲非常適合應用到生活中。比如吃飯前,請孩子幫忙分餐具,每個人有一個碗,一雙筷子。

吃水果、吃點心的時候,請孩子幫忙分,每人可以分到一份。

我們還可以利用家裡的物品、玩具和孩子玩匹配遊戲。

相關焦點

  • 判斷孩子粗心的標準,及家長助力孩子解決的辦法
    粗心是孩子的一個大問題,也是家長和老師很頭疼的問題。粗心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正常情況下,我們判斷的標準有:1.簡單的,不該錯的可能是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解決方法:反覆思考練習2.原本會的做錯了知識的基本概念沒理解透,精神緊張造成的錯誤解決方法:把自己學會的題目講給別人聽。講給別人聽的過程裡面就會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3.題目看錯了(1)習慣有問題的,不檢查不打草稿,不寫步驟不認真導致的錯誤。
  • 數學思維構建之一:構建數字空間立體形象記憶,讓孩子玩轉數學
    學好數學必然離不開與數字打交道,如果一個孩子對數字不敏感,眼睛看到數字,大腦不能迅速建立起與數字關聯的想像,在解答數學問題時,往往會使孩子大腦對數字信息不會優先做出排序和使用。其實這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孩子在答題時,經常容易看(寫)錯數字,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甚至有時還會丟掉題中關鍵數字信息等,下面我們開始進入主題。
  • 用一個寒假,根治數學計算慢、粗心難題
    據高考閱卷統計,在高考數學平均因為計算錯誤丟的分是12.67分。學習挺認真,計算總丟分,也許是習慣和規範沒找到。  計算,是數學基本功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不少孩子的心頭噩夢,5大現象,你家孩子中了哪一個?  低級錯誤:記錯數、看錯題、抄錯題、弄錯符號…… 功敗垂成:壓軸大題都做出來了,卻折在了前面的計算小題上 拖慢速度:寫作業到深夜,考試做不完 積習難改:習慣瞪數,不打草稿,感覺快,錯更多!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去菜場買菜時,讓孩子拎一拎物品有多重等等,當然,並不是說這些都要在一年級就完成,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逐步進行。2.孩子主要是通過活動來做數學的。一說起做數學,很多家長可能就會想到要做大量的習題。毫無疑問,孩子學習數學做一些習題是必要的,但今天我所講的做數學,並不是指做練習。
  • 教會孩子檢查方法,讓它不再是一句空話
    但實際考試時,總有孩子因為不會檢查試卷導致失分嚴重。有些孩子試卷一做完就萬事大吉,寧願坐著發呆、東張西望,也靜不下心檢查,有些孩子把試卷翻來覆去再看一遍,就認為檢查好了。等到試捲髮下來,他們看到那些因為粗心而漏做或做錯的題目,才捶胸頓足後悔不已。作為老師,我也時常為學生的馬虎扼腕嘆息。那麼,考試時應該如何檢查呢?今天我就以小學數學試卷為例,說一說考試時檢查的原則和方法。
  • 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教授JoBoaler承認,數字意識是學習數學的基礎。爛記只會使孩子不願考慮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係。Jo Boaler教授是英國人。在他小時候,學校從未要求背誦加減法的數字,甚至沒有乘法表,但這並沒有阻止她成為數學教育教授。
  • 孩子三年級數學每次必錯一道計算題或者填空,怎麼糾正?
    首先必須恭喜提出此問題的題主,孩子還是很優秀的,雖然每次距離滿分總是差了那麼一點,但是還是能夠反應出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是很優秀的。你孩子現在遇到的問題實際上也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孩子在知識的掌握上沒什麼問題,即便是錯了的題目讓他重新再看看的時候也都知道錯在哪,而且越是比較難的「容易」錯的從不丟分,反而越容易的簡單的就總是冷不丁的錯上點。
  • 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孩子就能輕鬆理解加法和減法,越早學越好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八節課,我們來聊聊包括奇數、偶數、數字守恆在內的幾個關鍵知識點。還會分享一個學習數字的「秘密武器」,掌握了它,孩子就能輕鬆地理解加法和減法,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 一年級數學99分,三角形數錯了 爸爸:孩子!你教爸爸數一次好嗎
    今天,孩子到家後,我給孩子做了一份數學試卷,孩子考了99分。扣掉的1分是最後一題數三角形錯了,其實他一開始是不會數。孩子爸爸回來後說:孩子!現在會數三角形了嗎?你教爸爸數一次好嗎?孩子很高興地數對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份一年級數學試卷吧!
  • 陪孩子「玩」數字,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
    1、幫孩子建立數的概念孩子能數數,不代表孩子理解了數字的順序、概念以及含義。檢查孩子是否真的懂了數字的含義,家長可以從實際生活中檢驗。比如分別拿出3個橘子、3個蘋果,先讓孩子分別數數;然後把橘子和蘋果混在一起讓孩子數;最後,將橘子和蘋果的順序反覆打亂,讓孩子數。這樣做可以避免孩子將數字定義到某一個物品上,而是真正理解數字的實際數量。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助孩子10分鐘掌握計算技巧,收藏備好!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助孩子10分鐘掌握計算技巧,收藏備好!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難度並不大,同學們主要存在的學習問題就在計算上,從這次期中考試就能看出來,大多數同學這次期中考試數學成績都拿到了一百分,而那些沒有拿到滿分的同學,主要丟分點就在計算上。
  • 一年級下冊數學考試,家長吐槽:長方形、正方形都分不清楚
    一年級下冊數學考試,家長吐槽:長方形、正方形都分不清楚!現在的一年級小朋友真的很不容易,每個單元有單元考試,每個月有月考。但是,考試也能讓老師及家長發現很多問題並彌補那些沒有掌握好的知識。就像這次月考,家長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數長方形、正方形時分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這套試卷就知道了這是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的一次質量考查試卷,從考試的內容來看,應該是上半學期的內容。試卷的第一題是看圖寫數,這個題沒什麼難度,但是有一點要說的是學生的字寫的不是很好,應該要練一練。繼續看試卷的3~7小題。
  •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親子教育專家:要讓孩子心中有「數」
    1、熟練運用20以內的數字,包括識、寫、掌握順序和大小、區分幾個和第幾等;2、初步了解加減法含義,熟練掌握一位數加法和十以內減法;3、初步學會運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那麼,了解了一年級孩子應該掌握的數學學習內容之後,家長要怎麼幫孩子學好數學呢?要讓孩子心中有「數」付小平老師認為,要想讓孩子學好數學,家長要先讓孩子心中有「數」,才能由點帶面的完成一年級的數學學習。
  • 一年級數學98分,圖形重疊不會做!爸爸:孩子,這字真是天馬行空
    今天,給孩子做了一份數學試卷,這份試卷還是比較簡單的。孩子考了98分。這份試卷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第二部分是應用。現在數學考試也是非常注重與生活的聯繫,注重應用了呢!孩子爸爸看到試卷並沒有說孩子圖形重疊不會做,他說:孩子,這字真是天馬行空,確實,這字也太意外了呢。
  •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從1數到100,學習有效的數學啟蒙
    我們大多數的父母也教孩子如何從1數到100,如何在10內加減,以及如何乘和除孩子。我希望你能指出數學是一門大學科,他不僅包括數字,他還包括形狀、空間、排列、高度、長度、尺寸、厚度、厚度等等。我想你應該知道數學不僅僅是「數字」,但是你為什麼那麼熱衷於教孩子們數數呢?理由一:易教易用。
  • 兒童數學啟蒙—數字&數感
    感謝您的繼續關注,讓我們繼續「伴孩子終身成長」!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兒童的數學啟蒙知識:數字 與 數感。今天不是詳細講解如何一步一步怎麼做,我把給自己孩子編寫的一個「數字&數感」的培養提綱內容貼出來,和大家分享。提起數學,可能很多人還會頭疼:「我學生時代最怕上的課就是數學課」,「解析幾何能把我的大腦搞成一團漿糊」,... ...。
  • 三年級數學錯題集
    2、學生對時間單位的換算能力不夠,他們對時、分、秒三者之間的單位換算還不夠熟練掌握,同時還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只單純用題中的數字進行簡單的加減。如此題在中,學生將160分鐘換算成2小時40分後,就直接將它與開始時間進行計算了,並沒考慮到實際生活中,時間點裡的分鐘是不會出現大於59的數字的,即分鐘的範圍為00到59,,即時間段的分鐘滿60就要進1小時。
  • 初中數學:記憶+理解,完美掌握概念與定理
    初中數學:記憶+理解,完美掌握概念與定理數學作為研究數與形的學科,每一章節的內容的規律都是從一個概念到另一個概念,一個關係到另一個關係的轉變。因此,學習數學的關鍵在於學會通過邏輯推理或運算的方式來找到問題存在的假設條件及結論。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要培養「數感」,不要總逼孩子背數學口訣
    孩子們不明白這些數字的真正含義,仍然可以指著四個櫻桃說它們是六個。事實上,如果想學好數學,總是死記硬背是不行的。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教授喬·博勒(Jo boaler)說:「數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死記硬背只會讓孩子不願意思考數字和數字之間的關係。雖然博勒教授從不刻意背誦這些數學結論,但這並不意味著她根本不熟悉這些結論。
  •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這10條對策快收好 | 微言夜讀 · 親子
    原標題:孩子有「粗心」的毛病?這10條對策快收好 | 微言夜讀 · 親子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寫作業或考試時有粗心的毛病:經常把數字或字寫錯、字寫半邊、沒標音調、句子寫一半、題算了一半漏了一半、忘記標點符號、沒填最終得數、忘記寫單位和「答」······其實所有的都會,就是有點粗心大意、毛手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