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Soc. Mass Spectrom. | 量化瓜氨酸和高瓜氨酸殘基對碰撞誘導的肽片段化的影響

2021-01-18 李惠琳課題組

大家好,本周為大家帶來一篇發表在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上的文章,Quantificationof the Effect of Citrulline and Homocitrulline Residues on theCollision-Induced Fragmentation of Peptides,文章通訊作者是ELTE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的GittaSchlosser。

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如瓜氨酸化(citrullines)和氨基甲醯化(carbamylation)與某些疾病有關。由於複雜生物樣品中分析物的濃度低,且瓜氨酸化和氨基甲醯化殘基結構高度相似,因此很難對瓜氨酸化和氨基甲醯化的蛋白質或肽進行詳細的分析表徵。作者團隊創建了嚴格的胰蛋白酶樣模型系統,以定量瓜氨酸的作用並研究是否高瓜氨酸(homocitrulline)殘基也有作用。結果表明,瓜氨酸殘基在其C端顯著增加了片段化。相比之下,高瓜氨酸殘基在相同能量下顯示出不確定的結果。同時,效應的強度取決於碰撞能量以及序列中瓜氨酸和高瓜氨酸的位置。

瓜氨酸化是酶對精氨酸殘基進行翻譯後修飾(PTM)轉化為瓜氨酸(Cit,X)。高瓜氨酸(Hci,B)殘基是通過異氰酸與賴氨酸殘基的氨基或蛋白N-端的反應即氨基甲醯化形成的。根據異氰酸在碰撞誘導解離(CID)和高能碰撞誘導解離(HCD)中側鏈選擇性地丟失的特徵,可以實現對瓜氨酸化或氨基甲醯化和對肽進行測序的可靠鑑定。但是,由於醯胺鍵的裂解偏好不同,有時可能很難確定修飾位點,從而導致碎片離子系列不完整。另一方面,這些現象也可以產生有價值的結構信息。互補電子裂解策略也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在MS/MS中對大尺寸或高鹼性肽和蛋白的測序中。然而,在這些情況下,可用於鑑定的PTM特異性中性丟失可能是低豐度的。另一種有前景的技術是使用真空紫外光解離(VUVPD)在整個序列中隨機發生醯胺鍵裂解。

作者團隊先前研究是在電子轉移離解(ETD)中對與組蛋白相關五肽的瓜氨酸殘基進行選擇性中性丟失,結果證明電子轉移高能碰撞誘導解離(EThcD)對於提高碎裂效率和中性丟失的發生率都是有效的。他們還發現,瓜氨酸效應也被保留在EThcD中,即在(較高能量)碰撞誘導的解離(HCD,CID)中瓜氨酸殘基的C端裂解概率增加。

因此,作者團隊的目的是在保持較好控制的情況下表徵這些作用,尤其是集中於但不限於瓜氨酸和高瓜氨酸殘基C端的醯胺鍵。

他們選擇了序列AAXZAAK和AABZAAK,其中X和B分別代表瓜氨酸或高瓜氨酸,Z代表任何其他胺基酸,包括一些包含特殊修飾的胺基酸,如脲甲基半胱氨酸和氧化的甲硫氨酸,這些胺基酸經常出現在MS實驗中。Cys殘基的脲甲基化通常需要碘乙醯胺進行;但這可能會對蛋白質組學的識別率產生負面影響。最近,Wiśniewski等人,提出了一種僅需要減少Cys殘基不需烷基化的方法,提升了肽和蛋白質的鑑定。因此,他們在實驗中同時包含了Cys和尿素甲基化的Cys殘基。

根據Hao等人的研究,瓜氨酸殘基經過碰撞誘導的解離作用轉化為鳥氨酸(Orn,O)。據報導,氨基甲醯賴氨酸(Hci)殘基在CID後容易丟失異氰酸,產生賴氨酸(Lys,K)殘基。McGee和McLuckey觀察到Orn在其C端促進醯胺鍵的裂解。作者團隊還描述了Cit的C末端容易裂解的現象,這可以用異氰酸的損失和內醯胺的形成來解釋(圖1)。為檢查許多胺基酸殘基對酶切的影響,他們合成了總共225種模型肽段。


圖1. Cit或Hci肽的CID MS / MS片段化的兩步機制。(1)通過中性丟失異氰酸將Cit或Hci分別轉化為Orn或Lys。(2)通過δ-或ε-氨基對羰基碳的親核攻擊導致六或七元內醯胺衍生物的形成以及Cit-Zzz或Hci-Zzz醯胺鍵的斷裂。


實驗中,裂解得到含Cys,Met或Trp的七肽,而後為了產生脲甲基化的半胱氨酸殘基,將含有Cys的七肽通過在37°C下用二硫蘇糖醇(2μL,在水中200mM)處理30分鐘,並用碘乙醯胺還原烷基化,處理後樣品送入UPLC–MS / MS進行分析。

從UPLC–MS/ MS中提取源自雙電荷前體的串聯質譜,並通過mMass 5.5.0進行可視化處理,並使用5ppm的質量準確度限值自動在質譜圖中進行鑑定。僅考慮了主要碎片,並省略了與中性丟失相對應的峰。還考慮了同位素峰和帶多個電荷的碎片,手動檢查譜圖以排除假陽性情況。作者團隊使用軟體ROPstat對得到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先前的研究觀察到,Cit殘基在MS/MS中的C端增強了醯胺鍵的斷裂,於是作者團隊計算了在序列的第三和第四位上含有Cit和Hci殘基的一系列肽的所有醯胺鍵裂解率,並將它們與在這些位置上含有丙氨酸的變體進行了比較。作者團隊在Cit,Orn,Hci和Lys殘基之前和之後直接併入了所有可能的天然胺基酸以及氧化的蛋氨酸和脲甲基化的半胱氨酸,以評估由側鏈引起的斷裂偏好上的可能差異。

作為瓜氨酸作用的證明,AAXHAAK及其對照AAAHAAK的串聯質譜圖的比較可見於圖2,在Cit C末端的裂解的y4-b3離子的強度比對照的強度高19%。值得注意的是,Cit-His的裂解比His-Ala的裂解更多,而理論上His的殘基卻是更傾向於在C末端斷裂。

圖2. 證明瓜氨酸對模型肽AAXHAAK(A)和AAAHAAK(B)影響的MS / MS片段(15 eV)

 

作者團隊的統計結果發現,在10 eV時,第三位上的Cit殘基顯著增加了第三醯胺鍵的裂解。該效應在15 eV時也具有非常相似的強度,如圖3A 所示。


圖3. Cit,Orn,Hci和Lys對第三個醯胺鍵斷裂的影響(15 eV)

 

在15eV時,儘管對於大多數Z,Cit殘基處第四個醯胺鍵的斷裂優先級的增加是相當大的(圖4 A),但在10eV時與對照組相比只有很小的差異。這一結果表明,第四位上的Cit效應不那麼強,可以用次生碎裂過程解釋,即該過程只能在較高的碰撞能量下才能激活。

作者團隊還分析了分別含有Hci、Orn或Lys殘基的肽的數據(圖4 B/C/D),這些肽可通過原始序列中異氰酸的丟失而衍生。


圖4. Cit,Orn,Hci和Lys對第四個醯胺鍵斷裂的影響(15 eV)

 

應注意的是,rel%差異的最小值主要歸因於Arg和Ala殘基(X/ B / O / K位於第三位)。眾所周知,精氨酸會「螯合」質子並阻礙碎片化,因此給出較低的值。另一方面,在先前的研究中,丙氨酸對MS/MS片段化的影響較小,這也是作者團隊選擇丙氨酸作為對照的原因。然而,文章中的研究結果表明,至少在某些情況下,Ala殘基的N末端會出現裂解。當X / B / O / K位於第四位時,大多數His和Pro殘基的rel%差異最低。對於Pro殘基,在MS/MS中N端裂解優先級較高;而組氨酸在這些情況下也具有與Cit和Hci相當的類似作用。

當前,人們正在努力使用肽串聯質譜圖中給定片段的強度值來獲得可靠的結構鑑定,從而減少假陽性鑑定。特殊胺基酸或翻譯後修飾可改變肽的片段化過程,這些一影響可能改善或阻礙肽的檢測和鑑定。作者團隊的研究結果便證明了Cit殘基C末端較強的斷裂偏好。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團隊量化了瓜氨酸和高瓜氨酸殘基對高能碰撞誘導的胰蛋白酶樣模型系統解離的影響,發現Cit殘基在統計學上和實際上都提高了C端的醯胺鍵裂解率,且其作用實際上與天然α-胺基酸(Z)的類型無關。在這項工作中,只有少數Cit-Zzz連接獲得了統計學上的較好結果,而Cit-Zzz連接是天然瓜氨酸化肽中最普遍的連接。此外,僅當Hci在序列的第三位時,高瓜氨酸殘基才產生相當大的作用,這可能表明Hci的影響作用遵循的機制較弱。當Cit或Hci離C端越遠,Cit和Hci的作用似乎都越強;Cit和Hci殘基(以及Orn和Lys)也總是在其N端抑制裂解。

這些結果有助於解釋含有尿素部分的肽的片段化過程,並通過將這些發現整合到軟體算法中,改進基於串聯質譜的蛋白質組學鑑定方法。

 

 

 

撰稿人:劉玉 遊楠

編輯:李惠琳

文章引用:ArnoldSteckel; Adina Borbély; Katalin Uray; Gitta Schlosser*, Quantification of theEffect of Citrulline and Homocitrulline Residues on the Collision-InducedFragmentation of Peptid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Spectrometry, 2020.

                                                                                           

                                                                                              

               

參考文獻

[1] ArnoldSteckel; Adina Borbély; Katalin Uray; Gitta Schlosser*, Quantification of theEffect of Citrulline and Homocitrulline Residues on the Collision-InducedFragmentation of Peptid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Spectrometry, 2020.

相關焦點

  • J. Am. Chem. Soc. | 色氨酸殘基特異性標記技術
    Taylor助理教授,他們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分子標記技術和有機合成化學方面的研究。本文中,作者開發了一個基於仿生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實現了針對蛋白上的色氨酸殘基特異性標記。       蛋白質的選擇性化學標記對化學生物學與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極為重要。
  • 三肽-10-瓜氨酸和乙醯基六肽-3的功效研究。前瞻性隨機對照
    三肽-10-瓜氨酸和乙醯基六肽-3的功效研究。前瞻性隨機對照乙醯基六肽-3又叫乙醯基六肽-8,別稱阿基瑞林。小編之前向大家介紹過阿基瑞林。它的作用機理類似肉毒素,又被稱為肉毒素的替代品。是一種有效的抗皺原料。
  • 【產品技術】三肽-10 瓜氨酸
    化妝品原料生產商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胜肽構想,聲稱它可以調節膠原蛋白纖維的形成
  • CCS Chemistry | 底物不同催化模式也不相同——嗜熱菌蛋白酶對短肽的雙向催化研究
    實驗和計算模擬的結果表明,Thermolysin偏向催化特定的底物模式,該底物序列在連接Fmoc的第一殘基為親水性胺基酸,第二殘基為疏水性胺基酸。根據不同的底物設計,可控制Thermolysin催化短肽向水解或縮合兩種完全相反的反應方向發展。利用Thermolysin的雙向催化作用可實現一鍋法對短肽胺基酸序列的改變,並伴隨著凝膠-溶膠-凝膠的轉換。
  • J. Am. Chem. Soc.:上海有機所硫肽類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
    許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類天然產物都擁有羧基末端醯胺化的結構。醯胺的形成一般由天門冬氨酸合成酶類蛋白所催化,其過程包括以穀氨醯胺為底物原位生成氨,後者進攻由ATP活化的羧基基團而產生醯胺並伴隨穀氨酸、AMP和PPi的釋放。
  • 原料 瓜氨酸(Citrulline)
  • 學了這麼多年免疫,終於搞懂MHC和抗原肽的結合方式
    昨天被一個可以直接錨定在MHC-I類分子上的抗源遞呈方式整弱智了,今天特地惡補了一下姿勢,終於揭開了天天掛在嘴邊的MHC和抗原肽的結合方式。MHC以其產物結合併提呈抗原肽供TCR識別,必然涉及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結合。MHCⅠ、Ⅱ類分子接納抗原肽的結構,是位於該分子遠膜端的抗原結合槽 。
  • 新月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
    新月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3:57 John B. Matson研究團隊對新月牙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進行了研究。
  • AJHG | 盧煜明教授團隊成功構建cfDNA片段化模型,揭示DNA片段化...
    雖然cfDNA通常用作非侵入性生物標誌物,並且已知以短片段的形式循環,但是控制cfDNA片段化和分子分布的生理因素仍然知之甚少。已有研究表明,cfDNA的片段化並非隨機過程,DNASE1L3核酸酶與血漿中cfDNA的大小分布有關。
  • J Am Chem Soc:金納米粒--開啟免疫系統的鑰匙
    納米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利用純金製成的納米粒子開發出一種介導化學性殘基進入免疫系統的新方法,使這些殘基沒有了招怒免疫細胞的特性。由於金微粒太小以致於免疫系統檢測不到,只有當金微粒塗上不同化學殘基時免疫系統才會響應。首先,可作為探測工具。為探測免疫系統,研究人員可用直徑約2納米、塗有各種化學殘基的金微粒。
  • 瓜氨酸(胺基酸家族•非蛋白質胺基酸)
    高蛋白食品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通常都包含大量瓜氨酸,它們包括肉類,魚,蛋白質,牛奶,和豆類等。王江海等發明了通過誘導南瓜子胚細胞萌動提升瓜氨酸及抗增生因子活性物質含量並將這些物質提取的方法,可以作為醫藥原料或功能性保健食品。
  • 肽鍵的性質和肽的功能
    最簡單的肽由兩個胺基酸組成,稱為二肽。含有三個胺基酸的肽稱為三肽,以此類推。肽鏈中的胺基酸由於形成肽鍵時脫水,已不是完整的胺基酸,所以稱為殘基。肽的命名是根據組成肽的胺基酸殘基來確定的。一般從肽的氨基端開始,稱為某氨醯某氨醯…某胺基酸。
  • J. Agric. Food Chem|由藻類廢棄蛋白製備的肽類組分的抗腫瘤和抗氧化活性評價
    海洋蛋白質來源廣泛,含量豐富,近年來海洋食品中活性肽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微藻作為營養補充劑、天然染料和皮膚護理產品的應用,但目前很少有研究報導微藻蛋白源肽的抗癌活性。在這項研究中,作者從藻類蛋白廢棄物中分離純化了抗癌寡肽,並研究了多肽對細胞增殖、細胞周期阻滯、抗氧化活性對過氧基自由基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響。
  • 底物不同催化模式也不相同——嗜熱菌蛋白酶對短肽的雙向催化研究
    短肽自組裝水凝膠的製備主要有兩種方法:化學合成法和酶催化法。其中,酶催化誘導自組裝策略可通過選擇性的短肽催化反應,協助短肽分子合成及有序排列,從而對組裝過程產生高度控制。嗜熱菌蛋白酶(Thermolysin)是一種具有熱穩定性的金屬內肽酶。
  • 什麼是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
    [1] 由於這些物質也會在尿液中積聚,因此這種疾病也可稱為瓜氨酸尿症。已經描述了兩種形式的瓜氨酸血症,它們具有不同的體徵和症狀,並且由不同基因的突變引起。 瓜氨酸血症屬於一類稱為尿素循環障礙的遺傳性疾病。 尿素循環是在肝臟中發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
  • 瓜氨酸真的能提高運動表現嗎?
    瓜氨酸可作為膳食L-瓜氨酸蘋果酸補給(粉狀膠囊)提供,也可從西瓜中獲得,西瓜是唯一富含瓜氨酸的食物(瓜氨酸含量隨西瓜種類和成熟度而變化)。研究表明瓜氨酸可能有益於運動。但是,沒有建議攝入瓜氨酸,這意味著尚不清楚攝取瓜氨酸的適當量(克/天)和何時服用(運動前或短期內)。因此,研究瓜氨酸和運動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劑量和攝入計劃。
  • 類風溼因子與抗環瓜氨酸蛋白抗體在類風溼關節炎中的致病作用
    對於包括RA在內的多種系統性風溼類疾病而言,自身抗體都是幫助診斷、臨床分型、評估預後和治療決策的重要生物標誌物。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疾病特異性或疾病相關自身抗體參與了疾病的發病機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RA相關自身抗體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類風溼因子(RF)和抗環瓜氨酸蛋白抗體(ACPA)的致病作用。
  • 一月之內,水凝膠連發Science和Nature Materials!
    ● 值得注意的是,d-MAP對d-手性肽具有顯著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水凝膠誘導的皮膚再生需要一個完整的適應性免疫系統。這些發現表明,儘管支架降解更快,生物材料產生的適應性免疫反應足以誘導皮膚再生癒合。j、 在同一隻老鼠的未擦傷的傷口上,在28天之後,用不同的水凝膠處理或用不同的水凝膠處理的癒合傷口在同一隻小鼠的未擦傷皮膚上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