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 | 遭遇運動應力性骨折,我應該怎麼辦

2021-01-08 澎湃新聞

跑步其實不算是一項低傷病風險的運動。權威數據顯示,每天跑步的人受傷比例大約在30%-80%之間。

除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跑步膝)、足底筋膜炎、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脛前疼痛和跟腱炎這些常見的傷病,應力性骨折算是比較嚴重卻普遍的跑步傷病。

那麼,如何才能儘量避免應力性骨折的出現?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就邀請紐約運動骨科醫生喬丹·梅茨爾給出了權威解答。

為什麼會出現應力性骨折

所謂的應力性骨折,又稱為疲勞性骨折和積累性勞損。

這也就意味著,它不是因為身體突然遭遇某種劇烈撞擊而造成骨頭斷裂,而是因為肌肉過度疲勞後,不能及時吸收反覆碰撞所產生的震動,最終將應力傳到至骨骼,而引起特定部位的骨裂或骨折。

光是這樣的解釋,就相當符合跑步的狀態。跑者每天重複做著相同的動作,身體受力的部位都幾乎不變,長此以往,對某些部位造成了傷害。

這種在骨頭表面產生小裂縫的骨折,通常發生在跑者的小腿脛骨、腳掌蹠骨、膝蓋。

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突然加大訓練強度和運動量時,應力性骨折就會發生。在此期間,肌肉酸痛和僵硬可能會加劇,疼痛的部位可能會最終發展成骨折。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類型的跑者容易遭遇應力性骨折呢?按照梅茨爾的解釋,以下兩類跑者容易出現應力性骨折:

一類是,訓練計劃不科學的跑者。

不少跑者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增加跑步裡程,特別是大賽前半年,但梅茨爾表示:「骨骼需要時間來適應跑步時更大的負重,如果骨骼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壓力就會造成骨折。」

另一類是,骨密度較低的跑者。

先天基因和後天飲食會決定一個人的骨密度,假如骨密度過低,在同等情況下骨骼的承受能力就越弱,發生應力性骨折的概率也就越大。

來自身體的警告

所有積累性損傷,都不會毫無徵兆,應力性骨折就是如此。

根據梅茨爾醫生的說法,當應力性骨折在跑者身上最終爆發前,身體會有一些「警報」——點狀疼痛、腫脹和被迫改變跑步姿勢。

首先,如果你在跑步訓練結束後,身體的疼痛感並非普通的酸痛,那麼你就必須注意了。

比如,你碰到一根特定的骨頭會異常疼痛,這可能是應力性骨折的信號。

進行「單足跳試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判斷你是否有腳部的點狀疼痛。不過在測試時一定要多加小心,避免加重傷情。

其次,疼痛部位的腫脹是另一個常見的症狀。雖然跑步後的腫脹現象並不稀奇,但最常見的情況是,如果蹠骨骨折,跑者的腳掌頂部會出現明顯腫脹。梅茨爾強調,

「當你把受傷腳和正常腳進行比較時,受傷腳因為腫脹會讓人找不到靜脈的輪廓。」

此外,梅茨爾還指出:「如果你發現你的腳因為疼痛不能像平常那樣正常落地,那就去醫院檢查一下。」

如何預防應力性骨折

預防應力性骨折的方法,其實就是學會改變那些容易引起傷病的跑步方式。

首先,如果突然增加跑量會帶來身體的不適,那麼,就儘量減小跑量幅度,改為逐步緩慢增加。

梅茨爾建議,如果你已經幾個月沒有跑超過10公裡左右,那就不要在沒有前期訓練的情況下突然進行30公裡的長距離拉練。按照跑圈的法則,每周增加的跑量不要超過10%。

其次,調整跑步步幅和步頻是一個「小竅門」。

梅茨爾建議,平常在訓練中,跑者就應該注意縮短跑步步幅,加快步頻節奏。右腳每分鐘邁80到90步,然後雙腳每分鐘保持160到180步,可以減少受傷的機率。

最後,飲食習慣對跑者非常重要。

「確保你的飲食中有足夠的鈣來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成人跑者的目標應該是每天攝入1000毫克的鈣。酸奶、牛奶、奶酪、豆腐和深色綠葉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如果真的遭遇應力性骨折,那就只能保持平穩的心態,耐心恢復。

但並不意味著不能繼續鍛鍊,交叉訓練是一個非常好的替代選擇。

梅茨爾推薦,一些低強度的運動,比如騎自行車或者遊泳,並不會加重應力性骨折,「但是在進行鍛鍊之前,必須徵得醫生的同意。」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應力性骨折?如何預防? 棟哥答疑
    有跑友問:聽說長跑屬於較易發生應力性骨折的運動。那麼,什麼是應力性骨折?該如何預防?
  • 步行者大將左腳應力性骨折,黑馬4勝1負開局卻遭重創
    北京時間1月1日,步行者官方宣布,前鋒TJ-沃倫的左腳應力性骨折,將接受手術治療,目前的狀態是無限期休戰,具體復出日期需要等到手術後再進行評估。對於步行者來說,這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這支東部的黑馬球隊打出了4勝1負的開局,但沒想到這麼快就遭遇傷病的侵襲。
  • 大體重的奧尼爾很少受傷,姚明相對瘦一點,為何卻應力性骨折了?
    而罪魁禍首就是應力性骨折了。連續2年遭受到應力性骨折,這也讓姚明無法繼續職業生涯,從而選擇了退役。那麼相對瘦一點的姚明,為何卻應力性骨折了呢? 應力性骨折俗稱疲勞性骨折,導致這個傷病的關鍵詞就是一個,過度使用!
  • 答球迷問:為何奧尼爾體重更大,受應力性骨折更多的卻是姚明?
    有球迷提出問題「體重更大的奧尼爾沒有出現應力性骨折,而體重相對較輕的姚明卻出現過應力性骨折,是什麼原因?「的話題。撰寫千字小文,回答之。原創不易,請大家多多關注、批評、轉發、評論。確實,體重更大的奧尼爾職業生涯並為遭受過「災難級」重傷,姚明卻早早的遇到了「應力性骨折」。這首先就要說身體天賦的差異,放眼全世界,NBA的比賽密度和強度都是恐怖級,一個賽季加上季後賽穩穩妥妥100場比賽,天天幾乎除了比賽就是在飛機上,累得很!因此,NBA球員的傷病情況就比較多,也有不少球星因為傷病而退出NBA。身體本身的耐受力不同,就決定了有人退役早,有人退役晚。
  • 上季複賽最佳一陣的步行者53分先生左腳應力性骨折無限期休戰
    北京時間2021年1月1日,來自NBA球員的最新傷病報導,步行者前鋒TJ-沃倫將接受手術,他受傷的部位是左腳應力性骨折,將無限期休戰。
  • 什麼是疲勞性骨折?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進行很多的鍛鍊,例如散步、跑步,去健身房等,大部分人鍛鍊後會可能感到肌肉酸痛、關節緊張等不適症狀,因為人體本身具有修復功能,普通的鍛鍊出現疼痛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休息幾天就好了,之所以形成骨折是因為損傷累計超過機體自我修復能力而造成的疲勞性骨折。
  • 腳踝應力性骨折!開拓者悍將接受第二次手術,近幾年多次受傷
    今天開拓者官方也是宣布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球隊這邊的替補悍將扎克-科林斯遭遇到了傷病打擊,目前扎克-科林斯接受左內踝應力性骨折的修復手術,他將會無限期缺陣。扎克-科林斯的傷病還要追溯到今年8月份的時候,當時是開拓者與灰熊的附加賽比賽,這場比賽他只打了7分鐘的時間便因傷退場,而當時開拓者這邊給出的回覆是科林斯遭遇左腳踝發炎,本以為沒有什麼大問題,休息幾場就復出了,但是遺憾的是在經過詳細的檢查後,最終他被診斷為:左腳踝應力性骨折,隨後接受了手術。
  • 兒童骨折與成人骨折有什麼不同?
    骨折是骨骼的斷裂,當施加於骨骼的力比骨骼能承受的力更大時,就容易發生骨折。如果骨折處伴有皮膚破裂,就是開放性骨折,雖然比較少,但是治療不當,會有感染風險。2兒童骨折與成人骨折有什麼不同?
  • 機器學習支持的下一代可穿戴傳感器算法,預防跑步運動傷害
    機器學習支持的下一代可穿戴傳感器算法,預防跑步運動傷害來自範德比爾特工程學院,數據科學學院和臨床研究人員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穎的方法,用於監視娛樂和職業運動員的骨應力,目的是預測和預防傷害。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和生物力學建模技術,建立了多傳感器算法,該算法將來自鞋子中輕巧,低調的可穿戴傳感器的數據進行組合,以估算脛骨或脛骨上的力(這是跑步者應力性骨折的常見現象)。該算法產生的骨力數據精度比可用可穿戴設備高出四倍,並且該研究發現,傳統的可穿戴指標(基於腳撞擊地面的力度)可能不比計數步數更準確地用於監測脛骨負荷範。
  • 股骨轉子間骨折五大熱點問題
    紀方教授,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尊敬的長者,他是國內創傷骨科的大咖。本期發布的,是他應編輯部邀約,撰寫於2017年的述評。 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總是越來越深入的,「股骨轉子間骨折」也不例外。本述評回顧了「轉子間骨折」的前世今生,剖析了熱點焦點,字裡行間凝聚了筆者的臨床經驗和智慧。
  • 奔跑一英裡腳承受載荷相當於110噸 過度運動或致足踝傷病
    今(29)日,西南醫院「5.29全球愛足日」大型義診啟動,對患者足踝部疾病進行免費義診、足踝知識科普、足底壓力測試和骨密度測試、足部日常護理等。    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唐康來教授介紹,人類每隻腳大約有100個複雜組件,其中,包括26塊骨頭、33個關節和與之相連的肌腱韌帶,人體骨骼大約25%集中在足部。
  • 鳥兒腿部骨折怎麼辦
    僅部分斷裂者稱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斷裂者則稱完全性骨折。骨折部位的皮膚、黏膜的完整性同時受到破壞,斷骨端露出傷口之外時,又稱開放性骨折;如該部皮膚仍保持完整時,則稱之為閉合性骨折。骨折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但以翅和後肢的長骨最常見。
  • 拜登因逗狗崴腳骨折,康復師:防止崴腳應少穿軟底鞋_運動
    喬治·華盛頓醫學院協會的執行醫學主任,拜登的初級保健醫生Kevin O'Connor在後續聲明中寫道,最初的X光片沒有顯示任何明顯的骨折,但後續的CT掃描證實,拜登的側骨和中間楔形骨出現骨折,需要穿幾周的醫用康復靴。 拜登先生崴了腳,有最專業的醫生和康復團隊負責治療。如果我們自己崴了腳,忍一忍就能好嗎?
  • 雲南專家團隊女性盆底應力性損傷重建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月7日至10日,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女性盆底組第二期「女性盆底應力性損傷高級研修班」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舉行。會上,由昆醫大附一院泌尿外科申吉泓團隊獨創性的設計生物力學手術分類和手術方式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
  • 關於龍捲風的5個知識,遭遇龍捲風,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龍捲風的知識,學會保護自己。一、龍捲風是怎樣形成的?龍捲風,是一種猛烈的天氣現象,一般發生在夏季,和雷電同時發生。龍捲風形成需要四個條件:平坦的地面或水面、強對流天氣、強烈的大風、空氣相對潮溼。
  • 夜鷺受傷松鼠骨折怎麼辦?給動物救護中心
    本報訊 「我們的居民撿到一隻大鳥,可能是灰鷺,不會飛了,不知道該怎麼辦?」近日,錦苑社區的保安付先生給晚報87777777打來了電話。   在錦苑社區,記者看到了這隻受傷的鳥,棕色的羽毛夾雜灰白的斑點,喙長約有5釐米,腿上血跡斑斑,身體蜷成一團,瑟瑟發抖。
  • 扭傷後繼續打籃球 男子腳踝骨折了
    26日,市二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邱俊欽提醒,扭傷後一定要妥善處理。吳先生今年40多歲,熱愛籃球運動。上周日,吳先生和朋友相約打籃球。運動中,吳先生感覺腳踝崴了一下,由於不太嚴重,他沒在意,繼續投入激烈的比賽中。在比賽接近尾聲時,他一個跳躍動作落地後,腳踝「啪」一聲再次崴了,這次扭傷明顯嚴重多了。
  •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6.說了這麼多不能吃的,那到底骨折病人應該吃什麼?早期(血腫形成期,機化期)病人疼痛嚴重,紅腫發熱。我們可以多飲水,補充各類維生素,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比如魚肉,雞蛋清,帶葉蔬菜和含糖量較低的瓜果等。部分病人長期制動在床,腸道蠕動減弱,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防止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