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沒有「伴侶」,能說其他恆星也是孤獨的嗎?其實還有很多雙星

2020-12-05 悟空科學世界

在太陽系中,只有一顆恆星,那就是我們的太陽。在太空中,該系統與行星、衛星、小行星一起正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行著。但太陽是孤獨的,它沒有伴侶。基於這一點,似乎其他恆星也是孤獨的,是嗎?

一般信息

如果你用望遠鏡觀察夜空,那麼你會在夜空中發現到雙星。早在18世紀,天文學家就意識到在同一個恆星系統中可能存在兩顆恆星。

在此之前,儘管恆星之間看起來很「接近」,但恆星只能是單一的。目前確定,30%至50%的恆星系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恆星組成的。

有時雙星也稱為「聯星」,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一個雙星系統。幾千年前,一對雙星就為人所知了,即:Mizar和Alcor,它們位於大熊星座中。

然而,在2009年,藉助於精確度很高的望遠鏡,天文學家們了解到:Mizar和Alcor是一個由6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即:雙Alcor A,雙Alcor B和雙Mizar。

在大約99%的情況下,雙星是由同一個氣體雲和一個恆星搖籃共同產生的,而不是由一塊兩塊的塊狀物變成原恆星的。之後,在高溫和高壓的作用下,開始了熱核反應,實際上就是氫轉化為氦的過程。這樣一來,2顆恆星就誕生了。

雙星的類型

如果一對雙星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的話,那麼它就是一個視覺雙星。這種類型的雙星,其存在性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長時間觀察視覺雙星,你會發現這兩顆恆星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質心在運動。

通過了解雙星到地球的距離,我們可以獲得關於雙星的大小、質量和亮度水平的數據。也就是說,視覺雙星成為了一個科學的研究平臺。

如果兩顆恆星彼此靠得太近的話,那麼我們就無法使用光學望遠鏡來區分它們。但之後,這在19世紀的光譜學中得到了幫助。

當兩顆恆星中的一顆接近地球時,光線將向紫外光譜方向移動;當恆星離開時,則光線會發生紅移(都卜勒效應)。根據這兩顆恆星所獲得的數據得知,它們是存在的。這種雙星系統被稱為雙星光譜

第三種雙星:食雙星。而要檢測這種類型的雙星我們有一種方法,被稱為過境。具體而言,只需想像一下當月亮經過太陽圓盤時所發生的日食現象就足夠了。

此時,月球擋住了本應落在地球上的部分光線。當一顆恆星與另一顆恆星重疊時,較小濃度的總光通量到達地球。同時,這些偏差也證明了雙星的存在性。當然,恆星的大小、質量、周期以及與地球的距離也是可以識別的。

除此之外,還有天體測量的雙星。意思是說,在兩顆恆星中,其中一顆恆星還未被現代儀器測定出來,但這顆恆星會對第二顆恆星造成引力幹擾,扭曲其運動軌跡。

相關焦點

  • 不孤獨的恆星——雙星和聚星
    我們最熟悉的恆星就是太陽,它是一顆單獨的恆星,沒有伴星存在。如果看過我之前寫的介紹星座的文章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我在介紹星座裡主要恆星信息的時候,很多都是由兩顆恆星組成的雙星或是更多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其實,在夜空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少的恆星都是由兩顆或多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
  • 宇宙中有很多雙星,假如太陽也找到了伴侶會如何?
    太陽是一顆恆星,地球、火星等八大行星繞著其運動。宇宙中還有很多恆星是結伴的,兩顆恆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著共同的質心轉動,這樣的天體系統叫做雙星系統。若是三顆恆星繞在了一起,這樣的系統就是三星系統。太陽系這樣的只有一顆恆星的系統叫做單星系統。
  • 吸血鬼恆星吸食伴侶恆星增壽 亮度超太陽百萬倍
    宇宙雙星系統比比皆是,其中有一部分中包含著極端的相互吞噬現象。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中的「吞噬者」成為「吸血鬼恆星」。這種恆星溫度和亮度極高,質量也非常巨大。它們比較活躍,但壽命較短,在星系演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謂的「吸血鬼恆星」是指一個雙星系統中體積較小的成員,「吸食」另一顆恆星的物質。
  • 木星像原始的太陽,它有沒有可能成為恆星,讓太陽系成為雙星系統
    所謂「雙星系統」就是在一個星系中,有兩顆恆星,由於太陽系只有一個太陽,人們對於雙星系統很是好奇。事實上科學家們預測,雙星系統可能是宇宙的主流!還有三星系統,不是韓國的那個哦!(小聲點說,免得被他們搶去,大劉就尷尬了!)
  • 夜空中能看到的恆星都比太陽大,那它是最小恆星嗎?其實是大個子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在空氣和光汙染不強的地方我們能看到很多的星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恆星,在我們所能目睹的這些恆星中,絕大部分質量都比太陽更大,因為比太陽質量小的恆星發出的光不夠強,表面溫度不夠高,所以我們是很難目睹到的。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 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木星能成為恆星嗎?
    佰思科學:沈東旭 邱亞明什麼是「雙星系統」在銀河系中,有很多「雙星系統」-也就是由兩顆恆星組成的系統。比如電影《星球大戰》中天行者「盧克」的家鄉——塔圖因星球,就圍繞著雙星系統旋轉。在這個著名的沙漠星球,你可以看到兩個太陽落日的壯觀景象。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在整個銀河系裡,約有85%的恆星都是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即便質量如太陽相似的恆星(類太陽恆星)也有一半以上是雙星系統。而像太陽這樣的孤獨的恆星,可以說是極為古怪的。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在整個銀河系裡,約有85%的恆星都是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即便質量如太陽相似的恆星(類太陽恆星)也有一半以上是雙星系統。而像太陽這樣的孤獨的恆星,可以說是極為古怪的。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如果假說正確,那關於太陽系的一些更令人困惑的問題便能解決,如奧爾特雲的形成、第九行星等。這是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有趣的假說,但事實上,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太陽曾經有一個伴星。
  • 雙星系統也可以擁有行星
    一個太陽,就是你所在的行星繞著它轉的恆星;另外一個太陽,則是前者的雙星伴侶,在你的天空中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有了這第二個太陽,在你這顆行星上面,夜幕降臨可能會成為一種罕見的天象,每年只在特定的季節裡才會出現。最近,一項新研究表明,這樣的外星行星可能遠比我們所預料的要更加常見得多。
  • 太陽上有水?而且還是雙星系統?關於太陽你所不知道的事
    通俗點說就是猜的,當然科學家們是根據觀測然後再加上日震學和光譜學來進行推測的,但是事實上來說科學家們並沒有觀測到太陽的內部,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打洞往地下鑽探然後看看地底下有什麼,分析分析有什麼成分,進而推測地球內部的結構,太陽就全靠在外面看,而且就太陽內部是核聚變這個事也是由科學家們推測出來的。
  • 神奇的恆星,讓我們產生很多錯覺,太陽其實是一顆藍綠色的恆星
    恆星是宇宙太空之中的基本構成,我們所觀測到的浩瀚宇宙之,存在著非常多的恆星,而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於恆星的認識和關注也在逐步的深入,尤其是我們地球所圍繞的太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恆星,宇宙之中存在著數以億計的這樣恆星,這些神奇的恆星其實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到現在我們都無法參透
  • 地球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答案來自太陽
    宇宙那麼大,大到我們無法相信,科學家預計現在測量到的宇宙為960億光年,而我們太陽只不過是宇宙中眾多星系中的其中一個星系「銀河系」中億萬恆星中的一顆恆星。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太陽系,眾所周知,我們地球能有生命的繁衍存在,跟我們的太陽是息息相關的,可以說離開太陽,我們地球根本就無法適合生命的生存。
  • 宇宙中除了「恆星」可以發光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發光「天體」了嗎
    其實關於「恆星」的介紹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寫到過,但最近有許多網友私聊小編說:在宇宙中難道除了「恆星」可以發光外,就沒有其他「天體」可以發光看嗎?一開始小編是打算一個一個粉絲回復的,但當看到私聊的太多,小編也有些後怕,所以今天就儘可能的介紹一下,在宇宙中除了「恆星」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天體」可以發光。為什麼「恆星」可以發光關於「恆星」可以說是科學家與天文學家們了解的最基本的天體之一,而且距離我們最近的的一顆「恆星」也是,讓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根本之一,而這顆「恆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太陽」。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是一個天文學中的概念,所謂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組成雙星系統的兩顆恆星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環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運動,從而組成的一個恆星系統。雙星系統如果從「物理雙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顯然不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太陽系內應該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太陽附近並沒有存在第二顆恆星。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歐特雲(Oort Cloud)距離太陽最遠達 10 萬天文單位(約 2 光年),彰顯著太陽系邊界(太陽引力影響力的極限),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可能含有上千億個半徑大於 1 公裡的冰冷物體,科學家相信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與木星族彗星的起源地。
  • 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一種說法認為這些物體是從太陽系內部拋出去的碎片,另一說法則認為這是其他行星系統的殘骸、路過被太陽引力捕捉。但到了這又面臨另一個問題,現有模型跑不出太陽引力如何抓到這麼多小物體。除了歐特雲,太陽系還有另一個難題──假想中的第九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