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測出的體溫和醫院不一樣 該以哪種溫度為準?

2020-12-08 浙江新聞

耳溫計的正確測量方法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 前幾天,網友「顏雪晨曦」在網上發帖稱,鎮海區很多醫院採用耳溫槍量體溫,數值非常不準確。「此前發燒,家裡用兩隻水銀體溫計多次量體溫,在39℃-39.1℃之間,頂多0.1℃上下。然後到了社區醫院一量,該院現在用的都是耳溫槍,在38.1℃和37.6℃之間,一看就很不準確……」

  多次測量得到不同數據

  網友不解該相信哪種測溫方式

  該網友表示,在社區醫院量完體溫後,隨後又去了附近的的駱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的也是耳溫槍,體溫顯示36.7℃,之後又轉到了寧波第七醫院,大廳的服務臺用的也是差不多的耳溫槍,量出來體溫是38.1℃,後來幸好在急診科醫生那有水銀體溫計,量出來的數值是39℃。

  如此反覆多次測量,得到了諸多不同數值結果,這讓該網友心生疑問。

  「量體溫的時間都是在下午一個小時內的,人體體溫總不可能短時間內跳來跳去變化那麼多吧?」網友擔心,體溫測量不準確會導致病人誤診。

  針對網友的疑問,鎮海區衛生局第一時間作了回復:

  耳溫計使用方便,不適感低,不易交叉感染,特別適用於兒童,因此目前大部分醫院都採用這種方式測量患者體溫。耳溫計與水銀體溫計測溫原理不同,測量的是耳腔內表皮溫度,相對於口溫、肛溫偏低,醫生會根據專業知識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一般不會因為耳溫計檢查溫度偏低,導致患者誤診。

  李惠利東部醫院護士長解疑

  不同部位、不同地點,體溫都有不同

  氣溫一天天下降,稍有不慎就容易得個頭疼腦熱,很多市民家中都備有各式各樣的體溫計,有傳統使用的水銀體溫計,也有耳式體溫計和非接觸式紅外線額溫計。

  記者走訪了幾家醫院預診臺,發現多家使用的都是紅外耳式體溫計,只有部分醫院急診室以及ICU病房依舊可以看到水銀體溫計。

  相對於傳統水銀體溫計,紅外耳式體溫計使用十分方便,只需套上一次性套頭,往耳道塞進,很短時間裡就可以得出體溫數值,但也有護士反映說,有市民對耳式體溫計得出的數據並不認同,「有市民測完之後抱怨在家裡測的溫度和到醫院測得的數字不一樣。」

  為何不同體溫計會測出不同數據,帶著疑問,記者採訪了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東部醫院大外科護士長莊一新。

  測量體溫的部位一般分為口腔、腋下、肛門、耳道、額頭這五種,其中肛溫和耳溫最接近人體中心溫度。人體不同部位體溫都有著各自的正常範圍,腋下溫度一般在34.7℃-37.3℃,口腔溫度一般在35.5℃-37.5℃,直腸36.6℃-38.0℃,紅外耳溫35.8℃-38.0℃。

  即使是同時測量,不同部位的讀數也無法直接比較。

  此外,各年齡段的正常體溫也各有差異。拿耳溫計來說,0到2歲是36.4℃-38℃,3到10歲是36.1℃-37.8℃,11到65歲是35.9℃-37.6℃,65歲以上35.8℃-37.5℃。

  還有,不同環境下人體溫度也會有變化,「比如在家測得體溫是39℃,跑到醫院,路途中受到室外溫度影響,或者劇烈運動後,體溫自然就會有變化。」


相關焦點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可有一天,她發現兒子臉紅紅的,於是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沒想到還有點燙,嚇得她不知該怎麼辦好。還好,老公從家裡找出了老式體溫計,可是卻又讓欣欣犯了愁。這水銀溫度計好像不能給孩子用吧。沒辦法,夫妻兩隻能將寶寶送往醫院。
  • 測體溫沒注意6個細節,別怪測出的結果不準……
    紅外線測溫 _ 該儀器通過接收被測物體的紅外波段的熱輻射強度來確定其溫度,目前常見有耳溫槍和額溫槍。 耳溫槍:利用檢測鼓膜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來測量體溫。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額溫槍量體溫準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3月4日,長沙雨花區上海城小區保安正在對小區業主測量體溫。記者 楊潔規 攝經歷體溫忽高忽低,「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 記者實測四類體溫計,哪種最靠譜
    華先生家有7個月大的寶寶,想在家備一支體溫計,跑到藥店一看,有國產的、進口的,測額溫、測耳溫、測腋溫的……到底哪種比較準呢?現代快報記者昨天實測發現,目前常見的幾種體溫計,使用時各有優缺點。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護士長介紹,就測量的準確度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準確程度要高過非接觸式,接觸時間長的又要優於接觸時間短的。在購買時,沒有必要追求進口大牌和高科技,3塊錢一支的水銀溫度計,反而是最穩定的。
  • 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不用水銀體溫計,家裡可以選擇哪種替代?用了多年的水銀體溫計最準,其他類型體溫計測出溫度準嗎?測體溫到底有哪些講究?醫院裡水銀體溫計十年前就不用了新華醫院兒科總護士長俞群做了三十幾年護士,和體溫計打了三十多年交道。
  • 測溫槍為何測出驚人溫度?專業人士:醫用溫槍和工業溫槍是有區別的
    3月25日,市民劉先生向本報熱線4286666反映,日前,他在魚池口小商品批發市場購買了23個人體測溫槍,孰料,該測溫槍測出的溫度與人體溫度差異很大。劉先生想退換,商家卻不予退換。對此,商家的解釋是:劉先生購買溫槍時,商家強調了是工業溫槍,不退換是有理由的。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額溫槍量體溫準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潔規 【經歷】 體溫忽高忽低,「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 關於冷血動物的體溫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冷血動物的體溫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8-08 10:08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冷血動物的體溫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冷血動物的體溫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和大人不一樣,專家:別弄錯了
    通常新生兒的體溫都會略高於大人體溫,這是因為寶寶剛出生,體溫調節功能還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氣溫影響,不能很好的自我調節,所以普遍體溫會受衣服、被褥的影響而高於成人。不過,如今疫情當前,高也可不是高很多,寶媽們可要注意每天固定給寶寶量體溫。
  • 寶寶發燒,捂汗和冰敷?到底哪種方法有效?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家裡的老人說,小孩子發燒不算病,捂捂就好了;但是莉莉堅持用冰敷的方法,她認為物理降溫才是正道。這樣的爭也一定在你的家裡出現過。那麼孩子發燒時,到底是冰敷好還是捂汗好呢?冰敷和捂汗都不是處理小兒發燒的良方。捂汗是民間流傳很久的方法,家裡的老人認為,孩子發燒了,只要給他們穿上厚厚的衣服,喝上幾碗薑湯,等到一出汗,病自然就好了。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因此,家裡還在用水銀體溫計的朋友趕緊對它說再見吧!  不用水銀體溫計,其他溫度計能測得準嗎?  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體溫異常淨是虛驚!看看測溫槍報警後各方如何處置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此前在地鐵、商超、小區等均有測出體溫異常者。不過經後續跟蹤確認,都排除了新冠肺炎結果。而這背後,導致體溫異常的原因很多,有時在車內悶太久、穿衣搭配不對、走路快了等,都會被測出「異常」。
  • 防疫|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如果家裡自己使用,一般特別小的嬰兒是不建議用耳溫槍,因為他們的耳道較小,鼓膜溫度不易測到。
  • 家裡溫度表顯示15℃
    12月12日,家住金水路與英協路交叉口附近新鑫花園小區的暖氣用戶楊先生家裡,出現了室溫測量的差異。  楊先生反映稱,他家裡的暖氣一直不熱,11日下午他給熱力公司的客服打電話反映情況後,東區供熱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於12日下午3時50分到他家進行測溫。
  • 寶寶體溫計,到底哪種最靠譜
    作者: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寶寶容易發燒,家裡備上一支體溫計可以隨時監測寶寶的體溫狀況。但是,體溫計的類型也分好幾種,到底哪種最靠譜呢?玻璃水銀體溫計優點:玻璃水銀體溫計利用的是水銀熱脹冷縮的原理。並且玻璃水銀體溫計價格低廉,不用外接電源,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廣泛的體溫計。缺點:玻璃水銀體溫計易碎,給寶寶用有一定的危險。而且,水銀體溫計測量時間較長,很多寶寶不願意配合,用起來比較費勁。在讀數上也不太方便。再加上汞對環境的汙染,因此國外很多發達國家早就禁止使用水銀體溫計。我國也承諾從2016年起逐步淘汰水銀溫度計。建議:為了寶寶的安全,建議不要購買和使用水銀體溫計。
  • 張思萊:寶寶發燒,別再用水銀體溫計測!不準,還危險
    ,什麼時候該去醫院。 測溫時間長——需要貼緊皮膚5-10分鐘,才能準確測出溫度。 操作難度大——寶寶太好動了,越小的寶寶越難配合大人乖乖夾好體溫計,測個體溫像打仗。
  • 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紅外熱像儀測體溫原理
    1、 傳感器量程:市面上很多廠家的人臉測溫機能演示測出50℃甚至60℃的熱水溫度,這是因為用的是工業傳感器。工業傳感器的量程普遍是從-20℃到150℃,同一顆sensor量程越大也就意味著誤差越高。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輻射(熱輻射)。紅外輻射是一種電磁波,波長範圍在0.7um-1000um,人眼看不見且不同溫度對外輻射的波長不一樣。吸收紅外輻射後,熱敏感材料溫度會升高,熱成像相機進而根據相應的溫省情況進行計算得到對應的溫度信息。
  • 寶寶體溫多少度算發燒?怎麼量比較準確
    不確定孩子到底有沒有發燒,不知道選擇哪種溫度計量體溫更準確……大家別著急,今天和大家好好說說寶寶問題的相關小常識。寶寶是不是發燒啦?一般來說,寶寶的新陳代謝及心率都較快,所以正常體溫要稍高於我們成人,為36—37.8℃。通常,口腔溫度在37℃左右,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第0.5—1℃,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5—1℃。需要注意,這些數字只是做一個參考。
  • ...居民稱供暖不達標近一個月 熱力公司:溫度達標,可能體感溫度差...
    近日,西安市光華路二十所南福利區眾多住戶向本報投訴,反映該小區近1個月暖氣不熱。1月12日,本報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該小區住戶和相關管理部門。  供熱不達標快一個月,處理未果  西安光華路二十所南福利區住戶向記者介紹,去年用院子裡的鍋爐燒,供暖正常,今年改造後移交遠熱熱力公司接管,爆管兩次後就不正常了,該小區67號樓和68號樓1~16層出現溫度不達標問題,已經快一個月了。該小區物業和住戶也多次向熱力公司打電話反映,客服人員答覆安裝的溫度採集器有問題,顯示溫度不準確。
  • 腋下體溫怎麼算?
    腋下體溫怎麼算?   孩子突然有點不舒服,一量體溫發現超過37.3℃,不少媽媽就會加個0.5℃,這時候有點緊張,數據看起來似乎有點低燒的跡象。近日,在網絡上,一位家長對低燒判斷標準的疑惑,也引起了網友的爭論。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腋下溫度加不加0.5℃,醫生之間確實有不同的意見。但這只是判斷方法不一樣,最後是否發燒的判斷結果基本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