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老實話,你有什麼資格跟我談黃金大米的科學問題呢?」
「你學過播音主持嗎,你有什麼資格跟我爭論呢?你就是用這樣的方式科普啊?」
說上面一句話的,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教授盧大儒。作出下面一句回應的,是央視前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又是一次舌戰。3月26日晚,崔永元參加了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組織的「新聞大講堂」,並發表題為「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在演講的提問環節,崔永元與盧大儒發生了口舌之爭,現場氣氛一度變得緊張躁動。事發後,論壇上不少帖子稱「崔永元復旦講『反轉基因』遭教授『砸場』」。
其實,不只是轉基因,很多涉及倫理問題的科學技術,都會引來科學家與公眾的衝突,比方說核電技術、幹細胞技術等。當科學撞上倫理,科學家該怎麼辦?公眾該怎麼辦?
事件回顧:17分31秒的交鋒
3月26日晚上,起初盧大儒恐怕很難想到,就因為一段發言,自己就「火」了。
「今天晚上我校新聞學院邀請了著名主持人、反轉人士崔永元作與轉基因相關的報告,等我趕到時已經到了提問環節。」3月26日當晚事發之後,盧大儒在微博中回憶。
多次舉手之後,他獲得了一次提問機會,並開始和崔永元圍繞著轉基因的科學和倫理問題展開爭論。
「我多年前推動我們生命科學院成立倫理委員會。這些問題上,知情、同意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黃金大米其實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程序問題、倫理問題。但這些問題跟轉基因混為一談,那將會使轉基因更加的妖魔化。所以我希望……」盧大儒要表達的是,轉基因如果有產生隱患的可能性,問題也應當聚焦在倫理和操作規範層面,而不是轉基因的科學性方面。
不過,這段話很快就被崔永元打斷了:「呃,對不起,這位老師,什麼叫『混為一談』?我沒聽懂。」
當二人就黃金大米的具體事件進行討論時,崔永元反問盧大儒「湖南的黃金大米裡,究竟轉了幾個基因」。突如其來的問題讓盧大儒一時語塞,沒能迅速地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
「你這樣的老師教出這樣的學生,一點都不奇怪!你還研究科學倫理呢?」崔永元說。
你一言我一語中,雙方音調越來越高,話語逐漸激烈,現場氣氛也開始躁動。很快,一段名為《復旦生命科學教授盧大儒舌戰崔永元》的晃動模糊、時長17分31秒的視頻便在網上流傳開來。截至3月28日上午,僅「愛奇藝」一家視頻網站的點擊量就達到22300多次。
編輯: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