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崔永元:不為利益反轉基因,但我喜歡錢

2020-12-06 虎嗅APP


抑鬱症患者崔永元曾經徹夜難眠。

 

暗夜裡,數不清的問題把他死死包圍,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其中一個糾結很久的問題是:以前有那麼多拍案而起的人,現在他們都上哪兒去了?

 

崔永元一度是拍案者。《超女》、馮小剛電影《手機》都曾讓他破口大罵。2013年起,他披上反轉基因鬥士的鬥篷,四處拍案叫板,成為唐吉坷德式的人物。

 

他的轉變令人費解。直到今年,一個叫璞谷塘的電商平臺上線,以非轉基因為招牌,最近又陷入價格虛高、盜圖虛假宣傳等風波。在很多人看來,他此前種種出格行為的目的變成了:掙錢。

 

這次,他成了那個讓別人拍案而起的人。


1. 好人小崔


「我的人生格言就是9個字:做好人,做好事,掙大錢」,2013年,崔永元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說。

 

好人的身份,他最初是在央視《實話實話》欄目裡漸漸找到,又逐漸告別的。

 

1996年,他成為連隔壁大媽都喜愛的小崔。與人們此前習慣的央視主持人濃眉大眼一本正經的形象不同,鏡頭前,他收放自如,自嘲,幽默,標誌性的歪嘴狡黠笑容,透著股家常感的機靈。

 

走在路上,賣菜的賣冰棍的都跟他打招呼;打車,計程車師傅如遇貴人拒絕收錢;出差在外,警察開道接送,威風。

 

那是電視人的高光時期。在家排行老三、容貌學習都不出眾的崔永元,以前從來沒想像過這樣的日子。

 

他成了春晚的紅人,參演宋丹丹的小品、與林心如合唱《溜溜的她》——不過後者搭配實在有些違和,崔永元當時4歲的女兒在電視機前看哭了。

 

央視評論部的年會上,他更是光芒四射。

 

「看他在臺上手揮目送,開領導的玩笑,戲噱鋒頭人物,逗逗女同事,但讓大家永遠在最真摯的東西面前掉下眼淚。臺下眾人呼喝,叫彩,吹口哨。大家都愛他。」柴靜曾在博客裡這樣描述。

 

他根據電影《列寧在十月》惡搞的視頻《分家在十月》,成為代表當時央視評論部開放犀利風格的最佳作品。

 

這樣的主持人小崔圈到了很多粉絲。即使20年後,那依然是他最廣為人知的重要標籤——最近捲入風波的璞谷塘電商平臺,一度在首頁上放著他手舉話筒的漫畫。

 

事情在2000年前後開始逐漸變化。

 

人前的光鮮依舊,但真實的崔永元已經跌落黑暗。他臉色越來越糟糕,整宿整宿睡不著,晚上9點躺下,早上7點還沒睡著,無數的問題像亂麻一樣塞滿了他的腦袋。

 

他抑鬱了。

 

他分不清是自己病了還是時代病了。《實話實話》在明顯地走下坡路,變得不痛不癢。越來越多的選題通不過,或者以被閹割的方式出現,面貌全非。

 

「我要跟好人告別了。我發現我的為人越來越圓滑,已經跟我做人和我父母對我的要求越來越遠了」,崔永元後來形容當時的感受。那個在屏幕裡強顏歡笑抖著機靈的小崔,他很不喜歡。

 

2002年,崔永元離開《實話實話》,住進醫院。他的病情已經嚴重到需要24小時陪護,自殺成為盤旋在暗夜裡的心魔。

 

他上網搜了很多種死法,想尋找不太血腥、快速、痛苦儘量少的方式,未果。「抑鬱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最後一下子不能不漂亮」。

 

他只能繼續沉淪。


2. 病人的自我救贖


老電影救了他。

 

他從現實退回到自己的世界裡。睡不著煩躁的時候,他就看老電影,或者看相關的小人書跟劇本。

 

從六七歲開始,他陸續收藏了300多張海報,3000多本電影連環畫、小人書。返潮發黴的味道裡,保存著單純美好時代的回憶。

 

如同一個泛黃的溫柔夢境,夢裡沒有敏感詞,沒有想說不能說的話,有的是鐵馬冰河,柔情似水,是崔永元想求而不得的自由。

 

就這樣,老電影一點點撫慰著這顆狂躁不安的靈魂。柴靜去探望的時候,他就呆著擺滿劇照的大屋子裡,穿各種各樣的舊時代衣服,扮成戲中人的模樣。

 

《電影傳奇》由此而來。                                     

 

這其實也是心理醫生的建議:去找一個電視之外的舞臺,得是最愛的,愛到為了它不捨得離開這個世界。

 

紀錄片《電影傳奇》釋放出了崔永元狂熱的一面。節目採訪了1000多位電影人,涉及電影208部,再現了150部老電影裡的600個場景,分五年在央視一套播出。崔永元擔任製片人,還會在場景再現中客串角色。

 

他幹得很過癮。在懷柔的新新小鎮,馮侖免費提供了一棟別墅,供他做私人電影傳奇博物館,免費開放,展出放映機、攝像機、海報、膠片、電影票等。

 

此後,他又做公益,重走長徵路,做口述歷史,用工作的意義去消解內心痛苦。

 

病人崔永元似乎好多了。慢慢的,抑鬱症變成每年來一次。

 

但這些嘗試也暴露了崔永元的短板:不太適合做生意。

 

他不擅長跟錢打交道。比如口述歷史項目,他搭進了很多自己的錢,團隊一度3個月發不出工資,首席記者張鈞透露,崔永元的抑鬱症總在春天發作——正是一年之計,資金問題形成巨大壓力。

 

作為朋友,周立波夫婦一度不忍看這樣的財務混亂。周夫人胡潔對崔永元說:

 

「你見誰就跟誰要錢。如果你老是跟人描述說,我們花了2億,還經常發不出工資,誰敢沾你,嚇死了,躲得遠遠的。你明年要花多少錢,知道嗎?」

 

「不知道」,崔永元老實回答。他只能搬出虛頭巴腦的詞:帳目清楚,操作規範,公開透明,專門審計。最後,周立波夫婦幫忙理順了財務規劃思路。

 

跟技術打交道就更不擅長了,基本是雞同鴨講。崔永元的數學和物理都是出了名的差,弄得旁聽的助理林卉「腦袋都大了」。


3. 憤怒鬥士


治療抑鬱症需要吃很多藥。 


「那些一袋一袋的中藥、西藥,怎麼會沒有副作用呢?」 接任主持《實話實說》的和晶曾感慨。

 

他自己倒戲謔說起:我覺得抑鬱症是個好病,讓人天天拍案而起。


他成了那個拍桌子的人。

 

2013年9月,崔永元在微博上跟方舟子發起「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的辯論,自此拉起一場長達2年的罵戰。


舌戰之中,無人獨善其身。兩人最終鬧上法庭,但誰都不佔理,於是被各打五十大板,刪除微博、賠禮道歉了事。

 

生病之前,崔永元在生活裡其實是很有趣的人。辦公室的人都盼著他去逗樂子,給同事孩子起名「馬奮」的段子,讓大伙兒樂了一下午。

 

但生病之後這個狀態就沒有了。「身體加責任感這兩件事,讓這人一點意思都沒有了」,他自己評價。

 

更多時候,他以憤怒的姿態出現在公眾面前。

 

最初是開撕《超女》和馮小剛電影《手機》,逮著宣洩憤怒的路子就毫不留情。「我的家人也覺得我像個瘋子,甚至從一定程度上講像個瘋狗,見什麼都要咬一口」。

 

在轉基因的問題上,他的執拗被持續放大:

 

先是在2013年自費跑到美國拍攝紀錄片,走訪美國專家和民眾,試圖證明轉基因食品的危害。但這部68分鐘的片子被認為邏輯和採訪均存在諸多問題,並沒有說服力;

 

2014年,他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大吵,因後者指責崔的美國紀錄片很多觀點站不住腳,遭崔永元約公開辯論。


而讓人愕然的是,後來崔永元在微博上刷屏曬出數名農大學生微博截圖,指責他們是垃圾;




隨後,在復旦大學「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中,崔永元與當場提出異議的教授盧大儒爭鋒相對爭論數十分鐘,火藥味十足;


農業部也被他指責,在轉基因食品安全方面「一不掌握情況二撒謊三縱容」。

 

他的微博似乎變成了懟人戰場。

 

有粉絲開始不喜歡他充滿戾氣的說話方式,楊瀾等朋友也勸過他。但都沒有用。

 

「我可以把我前半生的積累,所有的名譽甚至金錢都搭進去。一個爺們兒參加一場戰鬥,這玩意兒過癮,特別過癮」,接受搜狐採訪談及此事時,他鬥志昂揚。

 

這樣的鬥士崔永元,很多人看不懂。


4. 爭議商人


今年年初,崔永元再提九字人生格言:「我想嘗試一下,做好人,做好事,能不能掙大錢」。

 

要做食品公司的消息,他是在去年年底在蘇州的一場演講裡透露出來的。

 

根據演講實錄,他稱:與轉基因鬥爭的3年裡,很多親朋好友、兄弟姐妹總問怎樣知道安全的食品。「問的人多了,我覺得這是一個責任,也可能是一個商機,那我就來做這個事」。

 

最近,電商網站「璞谷塘商城」低調上線。

 

登陸網站可發現,其銷售種類包括果蔬糧油、酒水海鮮、家禽肉類等,slogan為「做健康安全的食品商城」。根據網友的截圖,上線之初,產品介紹頁面有過大量的「非轉基因」字樣。

 

一旦沾染上商業,此前打著公德招牌的種種舉動,就容易被解讀成私心,至少是說不清道不白了。

 

波瀾再起。璞谷塘商城很快被爆出問題:價格過高、盜用發布虛假宣傳照片、檢測報告標準可疑等。

 


上線早期,璞谷塘出現過「非轉基因小米」的描述,該說法很快被修改,但澎湃新聞爆出《市面上尚無轉基因小米,崔永元開網店一度想賣『非轉小米」》,還是起到了給爭議加溫的效果。

 

風波之中,崔永元的微博回應一如既往不走尋常路。

 

對於價格,他態度強硬:

 

「關於價格過高的言論,純屬扯淡。買不起可以去農業部抗議,崔永元的公司沒義務讓老百姓都吃得上健康食品。再吵吵,還漲價,說到做到。」

 

盜用照片之事證據確鑿,他倒是回得很實在:「關於網站盜圖,屬實,不再申辯原因。比如盜圖不影響產品質量……這樣很無恥。」

 

應戰之餘他還不忘懟人。

 

老癟三、死全家、孫子……崔永元微博裡,這樣的粗俗字眼隨時可見,被懟對象多是反對者、質疑者。



 

被爭議最多的一條微博出現在5月20日。崔永元@反對者李鐵:「建議你今天別吵吵了,靜下心來悼念一下因胃癌去世的妻子。也可以想想,她的離去是否和總吃轉基因有關?」

 


一時引發眾怒。

 

事實上,如果仔細看完崔永元微博轉發的自己被採訪視頻,你會發現「轉基因食品吃多了」已經成為他自嘲或嘲笑他人的習慣措辭。

 

比如回應「崔永元3年前開始反轉基因時就做了商業準備」,他解釋,當時自己對轉基因的知識為0,提出這樣觀點的網友「轉基因食品吃多了」

 

比如解釋自己做這些不是圖錢。「如果我想掙錢,我不去掙一剪子200萬的錢(開業剪彩),一場演講150萬的錢,非要做農業,做非轉基因,那我就是轉基因吃多了」。

 

視頻裡的他,依然是標誌性的歪嘴,但眼睛裡透著疲憊和不屑,與21年前《實話實說》裡機靈親和的小崔判若兩人。

 

只有在聊到抑鬱症的時候,他的眼神柔和了下來。

 

他說,抑鬱症不容易好,他現在長期服藥,每年還是會發作,只是沒以前難熬了。

 

「抑鬱症人群神經比較敏感,你是不能用他的病去攻擊他的,你罵我就罵了,我無所謂,但如果是其他的抑鬱症病人,我建議你不要用這麼下流的手段去侮辱他,因為這個對他傷害太大了」。

 

昨天,璞谷塘商城首頁上已經不再有崔永元的漫畫。這家註定被挑刺的電商網站,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存活。

 

看起來,商人崔永元轉型不太順利。

 

12年前,崔永元在《南方人物周刊》的採訪裡談到過錢的話題:

 

要良心還是要錢?我必須坦白地說,我喜歡錢,我怎麼會不喜歡錢呢?有了錢我能做好多好多事,往神聖了說,我能做更喜歡的節目,不在乎你看不看,因為我有錢,我就做;往低俗了說我可以買我喜歡的東西,可以到處去玩,可以帶我女兒出國,帶我女兒遨遊太空。」

 

但是我現在沒有那麼多錢。如果想要錢的話,我必須得不要良心。從廣泛意義上來講,無論你是做樓盤,還是賣牛奶,你要是要良心的話,你就沒有那麼高的利潤,良心會減低你好多利潤。」

 

如今,商人崔永元兩樣都想要。

 

這條路不好走。


抑鬱症的影子還在,隨著商業化深入,資金和輿論的壓力只會加重病情。現實殘酷的商業世界,不會對任何參與者溫柔。


不懂商業、尖銳敏感,這些註定會成為他的絆腳石。

 

抑鬱症最嚴重的那幾年,崔永元曾經做過一個夢。

 

夢到像白洋澱一樣的地方,他和朋友們在船上,能聽到船槳划過水波的聲音,還有水鳥從耳邊掠過。真美好。醒來他發現,不過是睡了3分鐘。

 

崔永元的反轉基因事業,會成為一場看似宏大實則短暫的3分鐘美夢嗎?

相關焦點

  • 崔永元,偏執會讓一個理想主義者走向哪裡?
    但如果僅僅是這些,崔永元還是那個堅持做「好人」的崔永元,最多,我們只會說,這是一個與現實有點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者」。其實所有的轉變,出現在他開始反轉基因之後。前面提到,他的格言是「做好人,做好事,掙大錢」,也許在他看來,自己反轉基因已經是做了好人好事,該賺大錢了。但錢哪裡是那麼好賺的,特別是你既想賺錢,還想著留個好名聲的時候。
  • 崔永元是反轉基因先行者,而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
    崔永元是反轉基因先行者,而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雖然方舟子比較招人討厭,但就事論事,討論轉基因有沒有害,比起崔永元,方舟子的言論還是要靠譜些。畢竟崔永元是名嘴,中國傳媒大學畢業,曾經的職業是記者。方舟子,人家好歹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本科,還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去拿了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
  • 崔永元復旦講「反轉基因」遭教授「砸場」
    這位「砸場」的復旦教授以專家的派頭與崔永元激辯  小崔在演講現場從容應對(視頻截圖)  原標題:崔永元復旦「反轉」 遭挺轉教授「砸場」 現場辯論激烈  崔永元於26日晚參加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組織的「新聞大講堂」,並發表題為「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
  • 謝謝崔永元讓我有機會講講基因食品詞夥
    謝謝崔永元讓我有機會講講基因食品詞夥崔永元最近因為賣高價安全食品再次上了各種頭條。
  • 崔永元辭去非轉基因商城所有職務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之所以璞谷塘商城的產品如此高價,是由於崔永元打的是個人品牌加產品品牌的雙品牌,其中更多的是崔永元的個人品牌,如果做得好,對個人和公司的品牌是一種雙贏的局面。上面提到的璞谷塘商城不過是崔永元商業版圖中的一小塊拼圖。每經小編通過天眼查搜索「崔永元」發現,有9個人同名同姓。
  • 崔永元開店賣非轉基因食品 套路深就能賣高價?
    」崔永元也在網上開店賣食品了,主打非轉基因食品。商城的運營主體是璞谷塘崔永元食品文化交流俱樂部有限公司。  在商城的宣傳上,非轉基因是個惹人注目的字眼。大豆油的原料,是精選非轉基因的東北大豆;黑豬,吃的是非轉基因飼料;小米,甄選非轉基因優質種子——雖然有人指出小米並沒有轉基因的品種……  「反轉基因」近年已成為崔永元標誌性的tag。
  • 崔永元炮轟果殼網:科普作者騙女大學生上床
    關於崔永元發微博的原因,他表示,是因為崔在與其的轉基因爭論中落敗,而在此洩私憤。追根究底,崔永元和飛雪之靈的矛盾還是因為在轉基因方面的立場不同。崔永元是堅定的反轉基因主義者,曾大街小巷流竄調查,還親赴日本進行轉基因市場調研。此外,崔永元赴美國拍攝的調查轉基因紀錄片獲得大量瀏覽和轉發。
  • 崔永元:對轉基因食物的好壞要調查到底
    我從不反轉基因技術  南方周末:因為軟肋,你說為此請教了很多專家,都是哪些專家?  崔永元:蔣高明、佟屏亞、陳一文、顧秀林等等。還有很多人聯繫上我,用各種方式提供資料給我。我說你們都用化名,省得被糾纏,我一個人出面。
  • 方舟子揭穿造謠馮小剛者真實身份 系崔永元鐵粉 更應該向我道歉
    9月9日,微博用戶「邵井子1314」在崔永元的一則微博下評論馮小剛被通緝並被贊上評論區第一名的位置,本就沉默了幾個月的馮小剛這次終於沒有再次忍受而是選擇站了出來,將造謠者公之於眾,馮小剛除了力證自己沒有像崔永元所說的那樣偷稅漏稅,還擺出實際數據,表示自己這些年納稅累計數億元,救濟了多少貧困人口
  • 盧大儒:崔永元部分轉基因說法在科學界站不住腳
    鳳凰網:崔永元說黃金大米裡有7個轉基因,你說是2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歧?盧大儒:其實2個與7個根本不是重點,我們說,只要這個基因轉得好,轉得對,你轉多少個都可以。但轉得不好,一個也不能轉。所以數量不是爭論的標準。我了解到的是,我們在轉基因的研究中,大部分時候轉的是一個功能基因,改變它的功能,一個是選擇基因,又叫標籤基因。
  • 崔永元炮轟果殼網:科普作者騙女大學生上床(1)
    翻看知名主持人崔永元近兩天的微博發現,微博博主@飛雪之靈、科協等均遭其譴責和批評。通過微博搜索發現,「飛雪之靈」的微博認證是「果殼網科普作者」,而且,其於14日晚些時候對崔永元的微博作出了回應。飛雪之靈稱,其之前犯的錯已承認並且道歉了,但不接受造謠、誇張以及夾帶私貨的指控。他表示,自己未與那位女生發生關係;女生「退學」是造謠;「黑料」中的很多內容是被斷章取義和誇張過。
  • 崔永元與復旦教授激辯 事後反響:紅臉之後有反思
    「說句老實話,你有什麼資格跟我談黃金大米的科學問題呢?」  「你學過播音主持嗎,你有什麼資格跟我爭論呢?你就是用這樣的方式科普啊?」  說上面一句話的,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教授盧大儒。作出下面一句回應的,是央視前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 崔永元與復旦教授激辯轉基因 專家砸場慘遭挫敗奚落
    原標題:崔永元與復旦教授激辯轉基因 專家砸場慘遭挫敗奚落   又是一次舌戰。3月26日晚,崔永元參加了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組織的「新聞大講堂」,並發表題為「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在演講的提問環節,崔永元與盧大儒發生了口舌之爭,現場氣氛一度變得緊張躁動。事發後,論壇上不少帖子稱「崔永元復旦講『反轉基因』遭教授『砸場』」。
  • 崔永元,在今天這個時代,這樣的人似乎並不多見了
    我始終在想娛樂圈裡的這些潛規則,難道其它人都不知道嗎?為什麼偏偏是崔永元站了出來?我想原因可能如閻真先生在《活著之上》一文中寫道:「錢和權,這是時代的巨型話語,它們不動聲色,但都堅定地展示著自身那巨輪般的力量。我能螳臂當車嗎?」太多人認為螳臂當車的做法不自量力,於己沒有任何好處,便就失去了站出來發聲的勇氣。
  • 崔永元與盧大儒激辯轉基因:誰砸了誰的場—新聞—科學網
    作出下面一句回應的,是央視前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又是一次舌戰。3月26日晚,崔永元參加了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組織的「新聞大講堂」,並發表題為「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在演講的提問環節,崔永元與盧大儒發生了口舌之爭,現場氣氛一度變得緊張躁動。事發後,論壇上不少帖子稱「崔永元復旦講『反轉基因』遭教授『砸場』」。
  • 崔永元辭去非轉基因食品商城職務 稱得罪利益集團遭報復
    崔永元資料圖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6日電 7月26日,崔永元在微信公眾號「  他稱自己由於反對轉基因農作物非法濫種、反對轉基因食品非法混入百姓餐桌傷害百姓,因此得罪了龐大利益集團橫遭報復,為了朋友親人們的事業不受本人牽連並能夠遠離利益集團,即日起辭去在璞谷塘擔任的所有職務,退出關聯公司所有股份及職務。
  • 方舟子逐條批駁崔永元在《南方周末》專訪
    崔永元實話實說轉基因》(記者 鮑小東 朱紅軍),篇幅長到刊發時要做刪節,只在網絡版登出全文。《南方周末》一如既往地以造謠、抹黑我為己任,例如在導語中如此說:【南方周末:(崔永元)對於方舟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戰終於演變成了「文革式」的罵戰。】只見到崔永元對我搞文革(說我攻擊國家領導人什麼的),除了長著氪金狗眼的黑方周末,誰還見過我對崔永元搞文革?
  • 崔永元赴美查轉基因離職央視 稱繼續罵方舟子
    崔永元:我問問題的時候,陳先生有時會在旁邊告訴我應該怎麼問。之後我跟他說,我是一個記者,想問什麼是我的自由,我可以給你時間跟他們交流,但不要管我問什麼問題。京華時報:方舟子質疑您拍的轉基因紀錄片其實是推銷有機農業的一個紀錄片,您怎麼看?
  • 崔永元手撕華大基因董事長背後: 疑將中國人遺傳基因數據傳至境外
    「鬥士」崔永元又把矛頭對準了華大基因,當然並非無緣無故。   日前,崔永元微博「小崔讀書匯」轉發了有關華大基因14萬孕婦基因數據洩露的文章,再度引起輿論熱潮。  令人震驚的是,華大基因確實曾經將部分(中國人)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此舉遭到了科技部的處罰。
  • 教授激辯崔永元 評論:用詭辯戰勝科學才是真醜聞
    在演講的提問環節,崔永元與盧大儒發生了口舌之爭,現場氣氛一度變得緊張躁動。事發後,論壇上不少帖子稱「崔永元復旦講『反轉基因』遭教授『砸場』」。  其實,不只是轉基因,很多涉及倫理問題的科學技術,都會引來科學家與公眾的衝突,比方說核電技術、幹細胞技術等。當科學撞上倫理,科學家該怎麼辦?公眾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