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9日電 應驗了「所有網紅的歸宿都是淘寶店」這句話, 「反轉鬥士」崔永元也在網上開店賣食品了,主打非轉基因食品。
這家叫璞谷塘商城的網站近日靜悄悄地上線了,雖沒有公開宣傳、崔永元的個人微博也不曾提及,但網站首頁的崔永元頭像和籤名卻是奪人眼球。崔永元開店賣食品註定會是個爭議不斷的話題:是先做輿論、後做生意的套路,還是大眾危險、拯救大眾的情懷?
會員制「圈粉」,只供應3萬人?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璞谷塘商城的首頁看到,商城所賣食品共分10類,從穀物、酒水、植物油,到調味品、堅果、果蔬,再到乳製品、水產品、禽蛋肉、食用菌等無所不包。但是,目前上架的品種並不多,僅34種,主要集中在穀物雜糧、植物油和肉類。商城的運營主體是璞谷塘崔永元食品文化交流俱樂部有限公司。
在商城的宣傳上,非轉基因是個惹人注目的字眼。大豆油的原料,是精選非轉基因的東北大豆;黑豬,吃的是非轉基因飼料;小米,甄選非轉基因優質種子——雖然有人指出小米並沒有轉基因的品種……
「反轉基因」近年已成為崔永元標誌性的tag。他自費前往美國拍攝紀錄片,「揭露」轉基因食品的危害;還和方舟子展開激烈的辯論,甚至上升到對簿公堂。在反轉人士眼裡,崔永元不代表什麼利益。不過當「鬥士」嗅到商機,該賺的錢也是得賺的。
在2016年11月4日舉辦的2016中國全零售大會上,崔永元曾公開表示,他已進入零售業,起因是3年前同「轉基因泛濫」作鬥爭,他認為這是個責任和商機,「所以今年我成立了自己的食品公司,就準備為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提供非轉基因的安全食品。」
種種跡象表明,璞谷塘崔永元食品文化交流俱樂部有限公司可能就是崔永元上面提到的食品公司。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顯示,璞谷塘崔永元食品文化交流俱樂部有限公司於2016年12月28日在吉林延邊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柴彬和崔永元分別為董事長和監事長。該公司的股東除了柴彬外,另一個是璞谷塘原生態農產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佔股達99%,而崔永元正是後者的股東。
崔永元還表示,打算開的食品公司是會員制,業務在3個城市,每個城市1萬名會員。只給這3萬人供應健康食品。「我每年要辦12個演講的活動,請的是全世界的大腦袋,就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那些演講高手,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我都可以邀請來,用這個方式來進化我會員的水平。」崔永元稱。
根據璞谷塘的會員章程,商城採取會員制消費,會員無消費額限制,但加入時要預先支付5000元人民幣作為預購商品的預付金。此外每年還會組織會員參加各類名人名家講座、文藝演出、藝術沙龍、投資沙龍等一系列活動。
非轉基因當賣點?注意合法合規
在當下的食品行業,不少企業把「非轉基因」作為賣點加以炒作,甚至在廣告詞中使用比較性語言暗示非轉基因更安全……農業部科技教育司2015年1月曾下發《關於指導做好涉轉基因廣告管理工作的通知》稱,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法規,導致行業無序競爭,更加劇了公眾對轉基因的恐慌情緒。
通知規定,對我國未批准進口用做加工原料、未批准在國內進行商業化種植,市場上並不存在該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對我國已批准進口用做加工原料或在國內已經商業化種植,市場上確實存在該種轉基因作物和非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可以標明非轉基因但禁止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誤導性廣告詞。
據了解,中國批准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有棉花和番木瓜2種,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種,尚未批准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種植。
換句話說,只有用以上原料製作的食品才準標示是否轉基因或非轉基因標識,用其他原料生產則不得標示「非轉基因」字樣——因為使用未批准的轉基因原料進行生產本身就屬於違法事件,而不存在轉基因品種的食物是否標註非轉已不具有任何意義。
資料圖此前魯花等食用油品牌被媒體報導在食用花生油包裝上標示「非轉基因」字樣,而事實上花生並沒有轉基因品種。
2014年7月,「只做非轉基因」的廣告也為西王食品惹來麻煩不斷:該公司新籤約代言人、影視明星趙薇在廣告中稱:「不管幾比幾,不要轉基因,我只要西王玉米胚芽油」。最後這一廣告被要求撤下,內容也做了更改。(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