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是反轉基因先行者,而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
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雖然方舟子比較招人討厭,但就事論事,討論轉基因有沒有害,比起崔永元,方舟子的言論還是要靠譜些。
畢竟崔永元是名嘴,中國傳媒大學畢業,曾經的職業是記者。
方舟子,人家好歹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本科,還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去拿了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
轉基因食物是否安全,首先是一個生物領域內的科學問題,其次才是社會問題。
轉基因食物是否有害,不能道聽途說,也不能想當然,需要科學依據,實驗數據來支撐。方舟子就是在課堂上睡著了,作為一個生物學博士,他發表的意見,也比一個新聞記者來得靠譜。
但公眾評判,不是依據學術經歷,他們不認為這個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一個「辯論題」。所謂真理越變越明嘛。公眾看到的是方舟子和崔永元在網上打嘴仗,這就糟糕了,雖然兩個人都喜歡在網上嘰嘰歪歪,但真要磨嘴皮子,你一個中科大出生的理工男能是人家央視名嘴的對手嗎?這場轉基因食物是否安全的論辯,方舟子雖然專業功力更深厚,但打嘴仗,他不是名嘴的對手。
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轉基因食物究竟是怎麼回事。
生物體基因改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只不過自然條件下,基因的改變是以無方向的突變形式進行的。有利的突變,增強了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經自然法則選擇,得以保留下來;不利的突變,降低了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經自然發展的淘汰,漸漸消失。這也正是生物能夠進化的原因所在。
轉基因技術,則是根據人類的需要,定向的去改變生物體的基因,使其具有某方面的特性,這種特性不一定對生物生存有利,但一定是人類有利的,不然我們也不會花那麼大力氣去搞這個東西。
像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最初是將野生稻和普通水稻雜交,獲得更好的品種。雜交,其實也涉及基因的改變,但相對來說,定向性不強。而通過轉基因技術,則可以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讓其朝著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
從這個意義來說,轉基因技術是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一個飛躍。
轉基因技術的爭議,不應該是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因為用轉基因技術來生產食品,不過是這項技術的小試牛刀,安全是有保證的。真正應該重視的,是如何控制這份能力,使其更好的造福人類。畢竟這份能力過於強大,要是用在歪路子上,破壞力也是驚人的。
因此,不管小崔多麼可愛,多麼能說,轉基因食品這個事,他鑽牛角尖了,名嘴也得講科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