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VS方舟子:一場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爭論

2020-11-27 騰訊網

若澤·博韋(Jose Bove)先生,法國一位五十多歲的普通農民,必然將伴隨今天這場關於轉基因作物的宣傳戰而進入歷史。1998年和1999年,為了反轉基因作物和反全球化的事業,沒受任何人的派遣,他在自家門口開著拖拉機搗毀了兩片土地上的轉基因作物;1999年春天,他帶領一大夥人砸了一家麥當勞餐廳。後來他成了領袖人物,成為反轉基因作物和反全球化的符號。

地球的另一端,方舟子,一位三十多歲的留美生物學博士後,在博韋先生的反轉基因作物宣傳事業開始傳入中國之時,他在自己的「新語絲」網站,開闢了一塊為基因作物辯護的宣傳陣地。並不斷將之移植到傳統媒體,與日漸聲勢浩大的反基因作物宣傳對抗。儘管在中國支持轉基因作物推廣的隊伍中,有學術成就和學術成就遠高於方的人,譬如袁隆平先生,但在今天這場宣傳戰中,方成了一種符號和代表人物。

今天,中國這場關於轉基因作物的宣傳戰也許還只處於熱身階段,我們將綠色組織的代表性觀點和方舟子等人的觀點一一對應列舉出來,讓讀者自己辨識,畢竟,轉基因生物,有害還是有利,受影響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於人體健康

綠色和平:轉基因食品不是更好吃、更有營養或更便宜,但卻更有健康風險,你為什麼要冒這個不必要的風險?直到現在為止,轉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場前都沒有經過長遠的評估,人類長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存疑,科學界對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沒有共識。

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及經濟合作組織這些國際權威機構都表示,人工移植外來基因可能令生物產生「非預期後果」。即是說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足夠的科學手段去評估轉基因生活及食品的風險。

方舟子:「天然」食品同樣不可能排除有害的可能性:海鮮可能導致過敏,膽固醇可能引起心臟病。目前並無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會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有害健康,相對而言,轉基因技術則能讓食品更安全。

在技術上手段要求上,轉基因食品的安全體現為,儘可能採用基因剔除技術、改變已有基因的表達、轉入其他可食用作物的基因、讓轉入的基因只在非食用的組織表達、必須證明轉基因所生產的蛋白質是對健康無害的。

從轉基因食品的效果上,抗蟲害轉基因能減少或消除農藥汙染、抗病害轉基因能減少食物中真菌、病菌分泌的毒素的含量、改變食物(例如花生)的成分消除過敏、改變種子油的成分降低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重金屬在果實、種子中的沉積。

轉基因作物是否破壞生態環境

綠色和平:轉基因的動植物是人造的生物,而不是自然界原有的品種,它們對地球的生態系統來說,都屬於外來品種。由於轉基因的生物一樣具有反之及近親交配能力,它一旦被釋放到環境中(例如在農田種植),後患莫測,一旦出錯,也難以補救。

目前已有足夠證據證明,讓轉基因生物在自然環境中生長,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這些生物會造成基因汙染,可能對環境造成循環不息、層層遞增的人造災難。任何擁有一種或多種農作物物種多樣化中心的國家都必須立法,禁止引入和栽培轉基因品種。即使是小規模的田間實驗也會有新基因擴散的危機,因此應該完全禁止田間實驗。

一個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會不經意或非法把轉基因生物輸入鄰國。例如,墨西哥是玉米的物種多樣化中心。與墨西哥一線之隔的美國栽種了各種轉基因玉米。結果有大量轉基因玉米以進口、走私或花粉傳播等形式進入墨西哥,汙染了玉米的故鄉。

方舟子:如果按照生物的自然演化才算自然界原有品種的標準看,今天所有的家畜和農作物都是人工培育之物,都是非自然界原有的品種。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例如雜交)相比,有其獨特性,比如,它可以打破物種的界限,將動物、微生物基因轉入植物中。但是,從總體上來說,轉基因技術仍是傳統的育種方法的延伸,它所面臨的健康、環保問題,傳統作物同樣也有。我們甚至可以說,轉基因技術在某些方面要比傳統的育種方法更安全可靠,因為當我們用傳統的育種方法將兩種親本進行雜交時,對它們的基因大多數都茫然無知,無法預知其可能的後果;而在轉基因時,轉入的卻是有了透徹了解的特定基因。人們既然並不擔心傳統育種技術會造成危害,為何卻要對轉基因技術吹毛求疵?

所謂基因滲透或基因汙染的問題。例如,轉基因作物的花粉被風或昆蟲帶到野草的花中,會不會使抗除草劑或抗蟲害基因轉入野草中,使得野草也有抗除草劑或抗蟲害的能力?如果兩個物種之間親緣關係很遠,是不可能雜交的,因此這種可能性極低。但如果兩個物種親緣關係很近,或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例如染色體數目相同),則有可能產生基因交流。幾乎所有的農作物都有其野生的親緣物種。

在美國,這個問題不大,因為在美國種植的農作物都無野生種,只有棉花是個例外,在夏威夷和佛羅裡達北部有野棉花,可能與棉花雜交,因此美國環境保護局規定不能向這些地區銷售轉基因棉花種子。其他國家對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更大的關注。2001年11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兩名研究者在《自然》雜誌發表一篇論文,宣布在墨西哥的玉米中發現了轉基因玉米的一段「啟動子」序列。由於墨西哥是世界玉米多樣性的中心,這個發現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其他專家指出這個發現是實驗技術導致的人為假象。2002年4月《自然》雜誌發表社評認為,回過頭來看這篇論文的結果不能成立。

消費者需不需要知情權

綠色和平:轉基因食品每天都被端上無數中國消費者的飯桌。你知道什麼是轉基因食品嗎?你是否知道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國際上備受爭議,可能會影響你的家人和孩子的健康?關於轉基因食品,消費者有權利知道,也應該知道。

方舟子:有人聲稱歐美企業對中國實行歧視政策,暗示歐美各國把自己不敢吃的轉基因食品傾銷到中國來。事實上,美國不僅是世界上轉基因食品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目前美國市場上的食品中,大約60% 含有轉基因成分。

美國民間一直有人呼籲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強制性標記,也有議員提出有關議案,但未獲通過。要求標記的理由是消費者有權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也就是國內現在正在熱炒的「知情權」。但是「知情」是建立在獲得準確的信息基礎上的,而不是在有偏見的輿論誤導下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目前並無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會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有害健康,反而有許多證據表明已上市的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無害甚至更有益處,那麼,要求強行標記一種無害的成分,就不是一個合理的要求。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也不等於就必須強制標記某種食物成分,有時,甚至對有害成分的這種"知情權"也未能得到滿足,更何況無害成分。

要強制標記轉基因成分,並不只是簡單地貼個標籤,還要有檢測、分流(與非轉基因食品分開)、管理、監督等方面的投入。加拿大政府資助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將會使食品價格上漲10%。將這部分額外費用攤在所有消費者身上,對那些並不在意吃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對不願吃轉基因食品的人,他們可以去吃有「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或「不含轉基因成分」標記的食物,有這類標記的食物據稱都不含轉基因成分。他們卻強求所有消費者為他們對轉基因的特殊「知情權」買單,就像那些不願吃施過化肥、農藥的食品的人,不去吃「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卻要求對所有其他食品強行標記「化肥食品」、「農藥食品」一樣,是不合情理的。

相關焦點

  • 時隔5年崔永元與方舟子轉基因食品危害之戰,誰勝誰負?
    自2013年崔永元與方舟子因微博轉基因之爭論起,崔永元離開央視自費50萬赴美調查轉基因,雙方互掐轉為罵戰,崔永元稱方舟子借科普名義騙人,方舟子反質疑崔永元公益盈利動機。漸漸的,討論變成了一場鬧劇。雙方鬧上法庭互稱對方惡意訴訟,互相訴賠。最終法院宣判雙方均為名譽侵權,互賠4.5萬元相互道歉結束。
  • 轉基因食物引發激烈爭論,崔永元和方舟子互掐,袁隆平卻這麼說
    食品安全無小事。轉基因食物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各界對此都包郵自己的態度。而方舟子和崔永元這對「冤家」對此各持己見,他們之間的對話頗有針鋒對麥芒的味道。方舟子曾經就轉基因的問題在中國農業大學的現場品嘗轉基因玉米。
  • 方舟子說自己吃轉基因食品,還提倡國人天天吃轉基因食品!
    黃豆方舟子說:應讓國人可以天天吃轉基因食品到底轉基因食品有沒有危害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解讀了美國毒理學會關於轉基因食品和飼料安全性的立場聲明後,再次強調:大量科學數據表明,轉基因作物(食品)與傳統作物(食品)相比較,同樣安全和具有營養。而在解讀之前,陳君石也觀看了紀錄片《食物進化》。這是一部公平而理性地探討轉基因話題的紀錄片,影片北美上映後受到媒體的一致好評。
  • 崔永元是反轉基因先行者,而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
    崔永元是反轉基因先行者,而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方舟子讓人放心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雖然方舟子比較招人討厭,但就事論事,討論轉基因有沒有害,比起崔永元,方舟子的言論還是要靠譜些。畢竟崔永元是名嘴,中國傳媒大學畢業,曾經的職業是記者。方舟子,人家好歹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本科,還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去拿了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
  • 方舟子推薦轉基因食品,還推薦網友去品嘗,被網友痛批
    方舟子之前就是因為轉基因的食品這件事情,在當時就已經被崔永元在網上痛批,大家都知道,轉基因科學的進步,對好多領域的發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轉基因技術並沒有完全發展成熟,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對食品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之下,方舟子還公開宣傳轉基因的食品。
  • 綠色和平組織夜盜轉基因水稻始末:稱暗訪調查
    本報記者 彭科峰 見習記者 王珊 嚴建兵供圖  5月5日,農業部向全國各轉基因研發單位下發《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嚴防轉基因試驗材料流失的通知》,要求「嚴防轉基因材料遺失和被人惡意擴散,避免我國科研核心機密和種質資源材料被竊取,給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事件起始於一則近日新浪博客的博文。
  • 從轉基因食品到轉基因蚊子,生物技術是福是禍?|亮點研討
    01一場雞同鴨講的爭論作為生物技術的一個重要部分,1972年美國發明重組DNA技術,誕生了全球第一個轉基因大腸桿菌;1996年全球轉基因生物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從1996年到2017年,國際上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由170萬公頃擴大到1.898
  • 綠色和平起訴沃爾瑪 封堵轉基因大米銷售渠道
    第1頁:對抗轉基因大米 第2頁:起訴沃爾瑪   6月28日上午9點,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北京恩洋律師事務所律師黃琳琳手持一份「民事起訴書」在此排隊等候。在起訴書中,綠色和平狀告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違法銷售轉基因大米。
  • 綠色和平:武漢大米樣品近3成含有轉基因成分
    原標題:綠色和平:武漢大米樣品近3成含有轉基因成分   5月13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報告稱,2013年11月在湖北省武漢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隨機購買了大米及米製品共15份並送交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檢測結果顯示,15個樣品中的4個樣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其中3個樣品的轉基因成分為抗蟲轉基因Bt63。
  • 100餘位諾獎得主手撕綠色和平,轉基因推廣迎來轉機?
    2004年,綠色和平組織的暴徒搗毀了泰國的一家木瓜種植園,他們說裡面的木瓜是「定時炸彈」,指責它毀掉了夏威夷果農的生活;2011年,綠色和平組織非法破壞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在坎培拉的轉基因試驗基地,兩人被逮捕,這竟被澳大利亞綠色和平組織列為保護環境的23項重大成就;2013年,菲律賓發生的破壞黃金大米田間試驗的民眾行為,結果被證明是與綠色和平組織有關的環境組織所為
  •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前世今生
    公開資料顯示,「綠色和平」是一個非政府的環保組織,它的總部設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並在全國40多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綠色和平稱其目標是「保障地球哺育各種生物的能力」。成立40多年來,綠色和平以其激進的抗議活動為人熟知,也因此招來不少爭議。該組織公開反對核能、轉基因食品 、商業化捕鯨/海豹、全球變暖、過度捕撈、砍伐森林等等。
  • 轉基因食品,是「天使」還是「惡魔」?
    進入21世紀以來,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關注與爭論越來越多。著名的央視記者崔永元與網紅學者方舟子,曾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的爭論。他們在微博上數輪過招,雙方約2000萬粉絲紛紛站隊「助陣對罵」,一時煞是熱鬧。
  • 雀巢的「轉基因食品」之亂
    雀巢的態度是:「嚴格遵守了法律法規」事情發起於綠色和平組織香港辦事處項目負責人施鵬翔致電新浪財經,稱他們有證據證明雀巢在中國內地出售轉基因食品,隨後綠色和平組織出具了一份轉基因檢測報告。被檢測食品為雀巢旗下的「美極翡翠白玉湯」(一種即衝食品)。
  • 方舟子回應妻子論文「造假」:按現在標準不妥
    方舟子:今天剛剛寫了一篇關於崔永元公益基金的問題,發到博客上面……  去年9月,在一場轉基因玉米試吃活動中,方舟子說了一句事後被廣為轉載的話:"應當創造條件讓國人可以天天吃轉基因食品",崔永元很快加入了反對者的行列。小半年了,看熱鬧的人換了幾茬,嘴仗打著打著,下手越來越重,成了官司。
  • 轉基因食品到底是危害健康還是有益健康?
    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根據轉基因食品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轉基因食品,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菸草)於1983年誕生,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製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1994年在美國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
  • 中國人應該珍惜方舟子
    1月13日,方舟子宣布正式起訴崔永元侵犯名譽,訴狀稱針對「轉基因食品」話題,雙方在微博上進行了爭論,原告指出被告許多言論沒有事實依據。再後,被告轉各種各樣的涉及原告的謠言,對原告進行人身攻擊;被告還發表了數十條對原告的侮辱、誹謗微博。
  • 超三分之一健在諾獎得主聯名,要求綠色和平停止反對轉基因
    面對綠色和平組織持續不斷地反對轉基因,超過百名諾獎得主站了出來,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公開信要求綠色和平(Greenpeace)組織停止反對轉基因。目前,大約1/3健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皆在聯合署名的名單中,這其中包括朱棣文、崔琦、李遠哲等知名科學家。
  • 方舟子:90天餵豬試驗是慣例 12個權威機構認可轉基因
    編者按:近日61名院士請求轉基因水稻產業化,讓轉基因食品安全再次引發關注。方舟子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僅安全,並且便宜、環保,他說新一代的轉基因作物能改變食物的營養成分,將會讓消費者更切身地體會到其好處,而他自己也已經吃了十幾年的轉基因食品。
  • 鐵嘴鋼牙打假鬥士方舟子身後的謎中謎
    但方舟子隨即在博客上稱《深圳大學新聞系副主任孫海峰博士論文也抄襲》。實際上孫海峰並未抄襲,方舟子指出孫海峰涉嫌的文章,是別人當時引用孫海峰的文章未標明出處而已。通過和方舟子在微博上的爭論後,孫海峰要求方舟子公開道歉,並「對方舟子的汙言穢語和造謠中傷等行為,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 方舟子:食用轉基因農作物風險被高估
    在我國批准生產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的消息發布後,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討論近日熱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