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成立帕金森綜合症研究中心 將建華人患者登記冊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香港電臺網站報導,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研究中心,研究可延緩帕金森綜合症的治療和預防方法,並將建立華人患者登記冊,以監察病程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研究中心,研究可延緩帕金森綜合症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圖片來源:香港電臺網站/郭詠冰 攝

團隊指,帕金森病和腦小血管病是引致帕金森綜合症的常見疾病,中心將建立早期帕金森病及腦小血管病的華人患者登記冊,以助發掘準確的生物標記和診斷方法,並預測和監察早期病程發展。

另外,團隊又建造香港首部針對腦小血管病特製的「活體多光子顯微鏡」,有助發展可延緩腦小血管病的新療法。

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浩醫生指,現在腦小血管病的發病機制複雜,缺少生物機制的研究,也沒有改變病程的藥物,而通過「活體多光子顯微鏡」,可在有腦小血管病的活體動物模型內,同時量度腦神經元及腦血管的變化,以了解疾病於腦血管內的結構性和功能性改變,再結合單細胞基因學技術,從而了解腦小血管病最根本的發病機制。

團隊估計,全球有61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內地和香港分別有170萬及1.2萬人。隨著人口老化,預計患者人數於未來20年內將倍增,香港約有1/3的長者腦內潛伏腦小血管病。

相關焦點

  • 中老年人的噩夢——帕金森綜合症,幹細胞有望終結!
    帕金森病即帕金森綜合症,它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常常發病於中老年人群,它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中老年的第三大殺手,會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什麼是帕金森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是由於患者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病變、壞死等情況,使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症狀為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帕金森綜合症的發病率正在急劇攀升,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的帕金森綜合症患者約為300萬人,並且預計每年將有10萬人的新增患者。
  • 帕金森綜合症能活多久?它是絕症嗎
    由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Rodolfo Savica領導的研究人員比較了患有帕金森綜合症病人的壽命和去世的原因。他們檢查了1991年至2010年之間的461名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症候群病人的病歷。科學家們還分析了沒有這些診斷的年齡和性別相近的個體的病歷。
  • 帕金森綜合症是一種什麼病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 顱內腫瘤、腦血管等神經外科疾病診治 帕金森綜合症是一種什麼病?
  • "帕金森氏綜合症"成為對西班牙威脅最大疾病之一
    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共有500萬名帕金森氏綜合症患者,西班牙的患者則更是佔到了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其患者數量大約達到了15萬人之多,另外據醫療專家估計,西班牙國內還有3萬名潛在患者。麗娜撒索羅(Linazasoro)是一位在塞巴斯蒂安帕金森氏綜合症研究中心就職的專業醫生,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幾年以前,帕金森氏綜合症的主要發病人群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現在,已經出現了40歲就患上帕金森氏綜合症的人群。而且這群『年輕患者』的數量還不小,佔到了總人數的15%到20%。不難發現,這種病症的攻擊範圍正在逐漸變廣。」
  • 帕金森綜合症患者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患者常表現為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等運動性症狀,非運動性症狀如抑鬱、焦慮、便秘、感覺減退、睡眠障礙等也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其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均與其密切相關。
  • 山東省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成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謝靜1月8日,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牽頭、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指導成立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暨中國帕金森診療培訓基地建成啟動。據悉,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也是全國第五家高級中心。
  • 帕金森綜合症能治癒嗎,如何診斷呢?
    帕金森綜合症是由於患者腦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病變、壞死等情況,使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目前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中,發病率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排名第二的疾病。
  • 蚌埠利用5G遠程技術,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手術!
    6月14日上午,一名帕金森綜合症患者在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室,接受了來自千裡之外的解放軍總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實施的5G遠程操控手術,這是全國首例利用5G技術,遠程操控術中腦電圖和微電極記錄系統,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手術。
  • 世界帕金森日,瑞金醫院成立我國首家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
    人民網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田泓)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我國首家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暨中國帕金森診療培訓基地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建成啟動。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人群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為1.7%。目前,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達250萬人,佔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總人數的一半。且每年新增患者10萬人,預計至2030年患者人數將達500萬左右。
  • 港中大(深圳)就業服務中心成立
    昨日上午,港中大(深圳)就業服務中心正式成立,務求通過學校和學院層面,為學生一一解答問題。 成立儀式上,對於大學生求職難話題,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認為,對於港中大(深圳)的學生來說,「難」點不是找到工作,而是更為長遠的職業規劃。「我一點也不擔心我校學生找工作的問題。
  • 多巴胺能提高帕金森患者「運動能量」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帕金森病並不像它最初起病時那麼簡單,涉及多個神經遞質網絡的多系統變性,小腦網絡的異常改變可能也參與某些運動症狀的發生。幸運的是,多巴胺能提高運動能量,足以改善運動控制,但最終其他的退行性改變更加重要。」
  • 英法研究團隊推出帕金森綜合症基因治療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3日報導,英法研究團隊近日英國某醫學雜誌上發表文章宣布,該團隊目前已成功運用基因治療法改善帕金森綜合症患者的病情。據了解,帕金森綜合症是一組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減少以及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等。
  • 醫生提示:帕金森症候群或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診治手段需了解
    2、下肢腫脹帕金森綜合症人群腳部也會伴有明顯的腫脹現象,在最初的時候最多只是出現在一側,但是在晚間睡眠之後就會逐漸地減輕,白天也會變得更加嚴重,主要就是因為缺乏運動所導致,如果發現伴有這類症狀,也可能是帕金森綜合病所造成。
  • 特發性帕金森患者臨床試驗信息分享(沙芬醯胺片)新增中心
    尋找另外一種治療帕金森病的方法? 如果您目前正在服用固定劑量的左旋多巴,但該藥並沒有像以前那樣有效控制您的帕金 森病症狀,那麼您可能會對XINDI研究感興趣 XINDI研究是一項臨床研究,其目的是觀察 一種名為沙芬醯胺的試驗性藥物與左旋多巴 聯合治療中國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安全、有效
  • 中老年人的噩夢——帕金森症候群,幹細胞有望終結!
    帕金森症候群是由於患者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病變、壞死等情況,使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症狀為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帕金森症候群的發病率正在急劇攀升,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的帕金森症候群患者約為300萬人,並且預計每年將有10萬人的新增患者。
  • 出現帕金森症狀就是帕金森病?並不是,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該症狀
    01實際上帕金森綜合症也可能是因為後天因素所導致的,而後天因素所導致的帕金森綜合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在談及帕金森而實際上跟人們普通的認知不同,很多後天性因素也有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綜合症的產生,雖然帕金森症候群跟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及其相似,但是兩者的治療有本質性區別。
  • 三亞中心醫院成功為帕金森患者實施腦起搏器(DBS)手術
    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為帕金森患者實施了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後,患者抖個不停的肢體停止了震顫,四肢僵硬的肌肉也松馳了,身體活動變得協調起來,站起來就能自由行走了!這個手術解除了邢先生14年之久的帕金森困擾。
  • 帕金森病趨於年輕化 40歲以下患者比率高達10%
    行動緩慢、記憶力衰退、抑鬱……當這些症狀發生在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身上時,往往被誤診為老年性痴呆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昨日特別邀請患者、家屬,通過視頻與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帕金森患者進行互動交流。據專家介紹,目前帕金森病年輕化趨勢明顯,40歲以下患者已佔到10%左右。
  • 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青大附院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多學科聯繫,一站式服務帕金森患者,解決所有問題。1月9日,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正式落戶青大附院,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減輕了患者就醫環節,大大增強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 玩遊戲來治療帕金森綜合症,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帕金森症作為當下世界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尚未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如何讓帕金森症患者康復也是醫學界所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 近年來,使用遊戲來治療帕金森症正越來越引起醫學界的興趣,其基本想法時,這些遊戲將玩家的身體移動作為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