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代哈弗H6經歷了中汽研C-NCAP的側面碰撞測試,然而結果卻是第三代哈弗H6在經歷碰撞後側氣囊/側氣簾都未正常彈出,並且四門處於鎖止狀態。要知道,這可是一場直播測試,因此這樣的測試結果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在汽車圈裡引起了輿論發酵。之所以大傢伙對於本次碰撞測試關注度如此之高,不僅是因為測試結果存疑,更因為主角哈弗H6算得上是國民神車之一。那麼今天小智就客觀理性地為大家分析本次碰撞測試的真相以及第三代哈弗H6的安全性能究竟能否令人信賴。
首先這次碰撞測試的結果顯而易見——第三代哈弗H6的側氣囊未打開。那麼我們就從結果來反推原因。一般情況下車輛遭遇事故,氣囊卻未彈出的可能性無非以下2種:1、撞擊速度與力度未達到氣囊彈出標準,也就是撞得還不夠狠;2、車輛碰撞傳感器出現故障。
針對以上兩種猜想,我們再來嘗試排除錯誤的選項。C-NCAP碰撞測試擁有固定標準,而且從直播視頻來看,撞擊力度也是足夠的。那難道是車輛碰撞傳感器出現故障?然而這種情況無法解釋為何車門會都處於鎖止狀態。既然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再不可思議也是事實——那便是車輛處於斷電狀態,碰撞傳感器自然無法正常工作。從碰撞發生後,第三代哈弗H6的雙閃燈未亮起這一點也能佐證這種可能性。12月24日,長城便發布聲明稱「初步診斷為車輛在碰撞時處於斷電狀態,此狀態下氣囊相關組件(包含氣囊控制單元、碰撞傳感器等)和車身控制器均不工作,導致以上「異常」。
弄清碰撞測試後,車輛處於斷電狀態顯然並不符合測試標準,因此最終的結果並不能證明第三代哈弗H6的被動安全性不過關。而現實情況是哈弗恰恰極其注重車輛安全性,第三代哈弗H6的車身高強鋼應用佔比71.61%,並且熱成型鋼的強度高達2000Mpa,處於中級別的上遊水準。
在12月24日,也就是側面碰撞測試第二天,C-NCAP又對第三代哈弗H6展開了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依然還是全程視頻直播。最終的測試結果顯示第三代哈弗H6的A柱未出現彎折,基本保持完整,並且碰撞後車門仍能夠正常開啟,車身剛性顯而易見。
至於這一次引起爭議的側氣囊本應是第三代哈弗H6安全性的加分項。畢竟全系都標配6安全氣囊在自主品牌緊湊型SUV市場並不多見,足見第三代哈弗H6並沒有因為高低配車型而在至關重要的安全配置方面做出區別,這一點值得誇獎。
而且從經歷側面碰撞之後的第三代哈弗H6來看,其B柱依然保持結構完整,整體側面損傷並不明顯,輪胎形變量還能維持繼續行駛。如果沒有發生車輛斷電的意外狀況導致側氣囊未彈開,想必第三代哈弗H6的側面碰撞成績一定會獲得高分。
不僅被動安全性能出眾,第三代哈弗H6的主動安全性同樣也不含糊。其中高配車型都配備了ACC全速段自適應巡航、ICA智能巡航輔助、TJA擁堵輔助、AEB自動緊急制動(帶行人、十字路口監測)、循跡倒車、智慧躲閃等齊全的駕駛輔助配置,可實現超L2級智能輔助駕駛。
在澄清了第三代哈弗H6是由於斷電原因而導致側氣囊未彈出之後,長城汽車在12月25日再次發布公告,其中「歡迎全國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隨意抽取市場中的第三代哈弗H6進行碰撞」這句話頗具分量。言下之意就是長城對於第三代哈弗H6的安全性信心滿滿,絲毫不懼挑戰。而且碰撞測試會全球直播,保證公開透明。小智當然也會持續關注其碰撞測試成績,也期待會有更多檢測機構能對其進行碰撞測試。
從第一代哈弗H6上市至今已有9年時光,如今其已發展至第三代車型,並且還維持著「三代同堂的銷售狀態」。截至2020年11月,哈弗H6已經連續89個月穩坐SUV市場月度銷冠寶座,出眾的市場表現足以證明消費者對這款車型的廣泛認可。作為這麼一臺「神車」,安全碰撞測試自然跑不了,在C-NCAP也算得上是熟面孔了。
早在2012年,哈弗H6便成為了第一批獲得C-NCAP五星評價的10款車型之一;隨後在2018年,全新哈弗H6延續了前代車型的優異成績,在2018年第一季度C-NCAP碰撞測試中再度榮獲五星評價。此外,全新哈弗H6還在2017年挑戰中汽研最嚴碰撞測試,滿足了所有的測試指標。
俗話說「青出於藍勝於藍」,第三代哈弗H6基於長城汽車全新的檸檬平臺進行打造,全方位的產品力提升都有目共睹,安全性方面自然也不會遜色於前兩代車型。而且作為哈弗品牌的銷量擔當,小智也相信長城汽車不可能讓第三代哈弗H6在其一向在意的安全性方面「翻車」。因此消費者們大可不必為了這次中汽研碰撞測試中由於車輛斷電意外發生的小插曲而對第三代哈弗H6的安全性產生擔憂。
經過分析之後,我們可以基本斷定本次C-NCAP關於第三代哈弗H6的側碰測試並不嚴謹,車輛處於斷電狀態下得出的結果不具備參考性。況且從各方面硬實力來看,顯然第三代哈弗H6的安全性能都是足夠優越的,另外小智個人也很欣賞長城汽車敢於向全國發起第三代哈弗H6碰撞測試邀約的態度。總的來說,在小智看來,哈弗H6其實可以看作整體自主品牌發展的縮影。近些年來自主品牌在包含安全性的各方面產品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最後,小智希望自主品牌能在未來收穫更多消費者的認可,甚至能夠走出國門,獲得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