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的克賴斯特徹奇市。圖/CFP
示意圖。新華社發
人們查看大地裂縫。圖/人民圖片
紐西蘭南島4日凌晨發生芮氏7.1級強烈地震,地震導致電力中斷、部分建築物和道路損壞、至少2人重傷,但至昨晚尚未傳出人員死亡的消息。
紐西蘭民防事務部長約翰·卡特當天在首都向媒體表示,沒有人員死亡「實在是太幸運了」。但在記者看來,這種「幸運」其實並非出於偶然。一來,紐西蘭人口僅有437萬,居住分散,震中地帶人口密度不大。二來,紐西蘭應對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鑑。
40秒強震夢中襲來 房屋倒塌電力中斷
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說,地震發生在紐西蘭當地時間4日4時35分(北京時間4日0時35分)。震中位於南島最大城市克賴斯特徹奇以西55公裡處,震源深度12公裡。
■兩名男子受到重傷
地震發生之初,美國地質勘探局將震級定為芮氏7.4級,後逐步降至芮氏7.2級和7.0級。至昨日中午,紐西蘭有關部門將震級確定為7.1級。按紐西蘭皇家地質與核科學研究所說法,震中位於克賴斯特徹奇以西33公裡處,震源深度33公裡。
除克賴斯特徹奇外,南島其他地區和位於北島的首都惠靈頓也有明顯震感且餘震不斷。
紐西蘭皇家地質與核科學研究所網站說,地震發生後3小時內,震中附近區域共發生5次芮氏4.0級以上餘震。
美國地質勘探局稱在紐西蘭當地時間4時53分(北京時間0時53分)監測到一次較強餘震,震級為芮氏5.7級。
此次地震目前已造成兩人重傷。其中一名男子50多歲,被倒下的煙囪砸傷,目前仍在重症病房;另一名男子被震碎的玻璃嚴重扎傷。
■當地進入緊急狀態
克賴斯特徹奇市長隨後宣布這座城市進入緊急狀態。
克賴斯特徹奇居民向媒體記者講述了地震發生時的情形。
居民科琳·辛普森告訴美聯社記者,地震發生後,不少驚恐的居民穿著睡衣衝出房屋。一些房屋倒塌,電力供應中斷,行動電話網絡癱瘓。
「我的天啊,我眼看著一些商店坍塌。」辛普森說。
另一名居民凱文·奧漢隆告訴法新社記者,震感極為強烈。
「我醒來,正要去工作,聽到大量的噪音,然後就是『嘣』的一聲,就像是房子被撞上一樣,」奧漢隆說,「房屋開始搖晃,我從來沒有這種經歷,太難以置信了。」
■水力電力供應中斷
紐西蘭廣播電臺報導,強震持續了40秒。
當地警方說,一些房屋窗戶破損、煙囪傾倒,接到水力電力供應中斷的報告。
德新社報導,警方封鎖了市中心商業區,有報告稱那裡一些房屋倒塌堵塞道路。另外,克賴斯特徹奇國際機場和當地火車運輸網絡也暫時關閉,等待有關損失情況的調查報告。
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說,這次強震沒有引發大規模海嘯的危險。
「依據過往地震和海嘯資料,」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說,「不存在發生大規模破壞性海嘯的威脅。」不過,這家機構警告,這一強度的地震可能引發區域性海嘯。
「這種級別的地震可能引發區域性海嘯,對震中附近幾百公裡內的海岸造成破壞,」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說,「這一區域內的相關機構應注意到這種可能,採取適當措施。」
六大經驗力保「零死亡」
此次芮氏7.1級強烈地震僅造成2人重傷、部分建築物和道路損壞,沒有傳出人員死亡的消息。這一方面源於紐西蘭地廣人稀的自然優勢,另一方面得益於該國通過不斷摸索得出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抗震減災體系。
紐西蘭在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及橋梁上均採用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地震發生時,隔震裝置能夠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另外,紐西蘭政府在房屋建築方面加強立法,嚴把質量關。同時,紐西蘭政府也十分重視對公民的防災、減災教育,讓普通民眾大都清楚地震發生後如何應對,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
■隔震技術
重要建築物均有隔震裝置
紐西蘭隔震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科研人員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將特製的橡膠墊用於基礎隔震。目前,紐西蘭在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及橋梁上均採用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比如:議會內閣辦公樓和衛生部大樓均採用含鉛的橡膠墊將建築體和地基梁隔開。地震發生時,隔震裝置能夠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
■抗震建材
倡導木架大玻璃輕型建築
紐西蘭建築研究協會是專門研究抗震建築的機構,其設計的木框架大玻璃輕型建築造價不高,較能被居民廣泛接受,而且這種建築的優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島芮氏6.7級地震中得到充分證明。其後,在紐西蘭政府的大力倡導下,輕型木結構建築方式得以全面推廣,目前紐西蘭低層和多層住宅主要採用這種建築方式。實踐證明,輕型木結構因其自身質量輕、強度高等特性,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發生時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
■房屋質量
建築物質量追責體系完善
紐西蘭政府在房屋建築方面加強立法,嚴把質量關。紐西蘭在《建築法》和建築規範中對投資者、設計師以及設計圖都做了具體規定,建築師和設計師都可以監督施工。對於建築工程的審查,《建築法》規定投資者委託設計師進行圖紙設計後,要送交有關專業部門審核,建築物出現問題要追究建築商、設計師、政府審查人員的責任,以促使相關人員確保安全。
■防災教育
民眾基本都知道如何避震
政府重視對公民的防災、減災教育。多年來,紐西蘭國家民防部都會印製防禦各種具體災害的宣傳品,其內容包括災害的識別、預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經過長期的宣傳普及,紐西蘭普通民眾大都清楚地震發生後如何應對。
■防禦機制
國家設立三級政府應急制
紐西蘭政府重視災害防禦工作,災害防禦機制行之有效。政府對各種自然災害實行綜合管理,專門設立了政府民防部,從中央政府到地區、地方三級政府均設有防災減災機構。一旦發生全國性重大自然災害,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國家民防總指揮部就會立即啟動,地區和地方的民防指揮中心也立即投入工作。
■地震保險
被譽為最成功的災害保險
紐西蘭地震保險制度被譽為全球運作最成功的災害保險制度之一,其主要特點是國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國國情的多渠道巨災風險分散體系,以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來儘可能分散巨災風險。
這一地震風險應對體系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地震委員會、保險公司和保險協會,分屬政府機構、商業機構和社會機構。一旦災害發生,地震委員會負責法定保險的損失賠償;保險公司依據保險合同負責超出法定保險責任部分的損失賠償;而保險協會則負責啟動應急計劃。
■本版均據新華社(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