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奮戰,解放夏、鼓兩品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國民黨軍三面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ー軍 ニ九軍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8時,三ナー軍ニ七ー、二し七関各兩個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冒著守敵猛烈的炮火,奮勇前進,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一時炮火紛飛,軍聲肅殺,氣奪海山。
七一團團長王興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鬥中光榮殉國。經過兩晝夜的浴血戰鬥,我軍終於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後的勝利。
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林巧稚大夫於1901年12月23日誕生在日光下一個教師之家,1917年曾就讀於鼓浪嶼女子師範學校,1929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 北京逝世,終年B3歲。地是現代婦產科醫學的英基人,一生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醫學人才,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要兒,治療無數婦科病人,而自己卻子然一生,為婦女、兒童健康及為培育醫學人才傾注了畢生精力。
毓園之「毓」,就是培育養育之意,故紀念園取名毓園,寄託了家鄉人民對林巧準大夫的崇敬之情。迷人的海底龍宮廈門海底世界位於鼓浪嶼島上,佔地1.75公頃,總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是集旅遊、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大型水族館,同時也是國家級海洋知識科普教育基地。
廈門海底世界建築外形酷似一座藍色的水晶棺,館內舒適的參觀環境和迷人的海底風景使其享有「海底龍宮」之美譽。景區內設有企鵝淡水魚館、抹香鯨標本館、海洋館&海底隧道、海洋表演館四大特色展館,向人們展示了我國近 海、印度洋、澳洲海域及亞馬孫河等世界流域內的知名珍奇水生動物,特別值得一看的是館內展示的長達18.6米、重達48噸的「抹香鯨標本」,是目前全世界最完整的大型鯨體標本之一。
世界上的淡水魚形態各異、品種繁多,廈門海底世界淡水魚館內特別挑選展示的有:花鰻鱺、胭脂魚、鱘魚、鰉魚、亞馬孫河魚、射水魚、巨龍魚、電鰻、娃娃魚、廟龜、接吻魚、孔雀魚、紅尾貓等等,帶你走進炫彩的魚類王國!廈門海底世界展示的抹香鯨標本是2000年3月11日在廈門海域出現死亡的一隻抹香鯨,乃迄今國內所發現最大的抹香鯨個體,全長18.6米,重48噸。廈門海底世界按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序接收了這隻巨大的鯨,歷時三年製作成表皮和骨骼兩副標本,供遊人參觀。海底世界海洋館展示了世界各地海洋中350多種近萬尾的珍奇海洋魚類,總水體約4000噸,展示的生物主要有牛 鯊、護土鯊、檸檬鯊、澳大利亞虎鯊巨型石斑、巨型蘇眉、食人蟹、海馬條紋蝦魚、珊瑚礁魚類、醫生魚、章魚吸盤魚;另外,還有棘皮動物傑出代表一一海星及其他生物如:石頭魚、河豚、獅子魚、玳瑁、稜皮龜、蟎(xT)龜等。在海洋表演館,海洋動物明星們將為看客們獻上精彩紛呈的表演,遊人還有機會與友好的海洋哺乳動物來一個美妙的親密接觸,這會是值得一輩子回憶的奇妙體驗!
廈門海底世界「之最」廈門海底世界擁有12項之最,其中有2項世界之最,10項全國之最。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章魚銅雕高6米,跨度10米,重6噸;世界最大 的抹香鯨標本體一長18.6米,腰徑3.3米,重48噸。
全國之最:全國最大的圓柱魚缸高7米,直徑25米,造價約200多全國展出魚類品種最全、個體最大的水族館一一淡水生物350種超萬尾;全體盤最寬(2.2米以上)、體長最長(4米以上)的魚工魚以及長達2米以上的型頭鰩;全國個體最大的石斑王ー一重達300斤以上;全國展出魚類品種最為珍奇的水族館一一鋸鯧、鷹鱝、白點鷹績錘頭鯊等「萬嬰之母」;全國體長最長(長達1.5米以上)的珍貴淡水魚一一花;全國展出海龍個體最大的水族館全國展出鱘魚種類最多的水族館一一中華鱘、匙吻鱘、歐洲鱘、施氏鱘、魚全國展出海龜種類最多的水族館一一玳
瑁、綠海龜、麗龜等;全國展出鰩類最多的水族館一一鷹鱝、白點鷹鱝、牛鼻鱝等。令人仿佛置身於海洋的海底隧道海洋館內擁有長達百米的海底隧道走進隧道仿佛置身於藍色海洋,自由穿梭於各種魚群之間,伴隨著悠揚的音樂,透拱型的亞克力,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魚兒歡快地在珊瑚叢中遊來遊去,似乎伸手可及,更有大膽的魚兒會在距人幾釐米處與人們雙目對視,像在給遊人獻媚眼;另外還可以看到英武彪悍的大鯊魚、成群遊弋的浪人鰺「漫步」於道中,讓人盡覽迷人的水下世界。
自然的海濱浴場鼓浪嶼沿海四周的沙灘特別豐富,有很多經常使用的自然的海濱浴場,這些浴場坡緩沙細,很適合海濱休閒、遊泳,加上鼓浪嶼的美麗景色,隨海浪起伏的隱隱琴音,令人愜意無比。島上常用的浴場有港仔後海濱浴場、大德記海濱浴場、皓月園內海濱浴場、美華海濱浴場、觀海園海濱浴場等。港仔後海濱浴場位於菽莊花園西面,這裡的沙灘沙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是景好、沙好、水質好、氣候好的想天然海濱浴場。浴場內各種服務設施齊備,並設有遊艇及摩託艇等水上交通工具。
特色景點,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 日光巖頂峰有一直徑40多米的三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象徵。景區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臺」「百米高臺」等勝景。歷代文人石刻題詠甚多,為名巖增添古風異彩其中以「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天風海濤」「閩海雄風」「腳力盡時山更好」等最為引人注目,或筆力雄健,或意蘊精深,是日光巖上的一大文化景觀。沿著攀天梯,登臨極頂,鼓浪嶼、廈門、大擔、小擔諸島盡收眼底。
皓月園是一座鄭成功紀念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中建有鄭成功巨型石像,還有各種大型群像浮雕,再現了當年鄭成功揮師東渡、驅荷複合的歷史場面。皓月園沿鷺江之濱鋪開,依山傍水,園內精巧恢宏的建築吸取了明代建築風格,各種植物分布錯落有致,與海天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壯觀的天然圖畫。園內覆鼎巖上矗立著鄭成功巨型花崗巖雕像,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巖精雕 而成,十分威武,是園中的主體建築也是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園內還有一尊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餘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
毓園毓園即林巧稚紀念館,原稱「梨仔園」,這裡曾是一片茂盛的梨樹林,1984年在此樹立林巧稚雕像並建造紀念園,取名「毓園」,「毓」意為「育」,育人也。林巧稚是我國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園內林大夫雕像身著白大褂,腳穿布鞋,莊重而聖潔,樸實而慈祥;陳列室裡陳列著林大夫生平事跡介紹資料以及她生前用過的實物,還有她的照片、著作、論文和獲得的各種證書,十分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