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日本人為何傳頌鄭成功,因為他是中日混血?

2020-12-06 圖文繪歷史

明朝末年,吳三桂為爭奪愛妾陳圓圓,以替明帝復仇為名,出關向滿清借兵,結果引狼入室,反而促成了明朝的滅亡。所謂「衝冠一怒為紅顏」,留下千古罵名。與此相反,京師淪陷以後的江南各地,湧現出不少精忠報國、救亡圖存的志士仁人,其中首推抗清復明到底、收復失地臺灣的鄭成功。

鄭成功畫像

鄭成功名森,字大木,原籍福建省南安縣。他的生身母親田川氏(鄭氏家譜稱翁氏)是日本人。1645年,南明隆武帝賜其姓朱,改名成功,尊為「國姓爺」。明末清初之際,臺灣被荷蘭侵略者於1642年強佔,臺灣人民不斷起義反抗,屢遭血腥鎮壓。鄭成功率領25000人以及數百艘戰艦自金門出發,經澎湖,直取臺灣,前後苦戰8個多月終於收復臺灣,不幸的是鄭成功卻在5個月後一病不起,終年僅39歲。

日本平戶鄭成功廟和紀念館

鄭成功短暫的一生,本應是傳奇性的文學素材,卻因他生在明朝末年,又是抗清英雄,故在其後200多年的滿清時代,無法像關羽、嶽飛、花木蘭等歷史人物那樣成為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為人傳誦。但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日本人對鄭成功這位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卻有一種特殊的尊敬感和親近感。

日本的文學人士留下了很多歌頌鄭成功的詩文;鄭成功的母親還是位日本人,至今日本平戶地區還保留了鄭成功兒時的故居;每年鄭成功忌辰那天,還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公祭;相傳鄭成功當年離日回國前親手種植的一株椎樹至今依然枝繁葉茂。

日本拍的《國姓爺合戰》

日本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寫了一部名為《國姓爺合戰》的歌舞伎劇,而且在日本出版界開創了一門「國姓爺文學」。其後,日本連續出版很多取材於鄭成功的文學作品,形成一個系列。直到二戰以後,日本出版界仍對鄭成功情有獨鍾。不僅上田微古館的《鄭成功的盔甲》一書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樂道的通俗演義,中山光義的《國姓爺合戰》還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庫。

相關焦點

  • 此人中日混血,卻被國人奉為民族英雄,至今被日本人崇拜
    說起日本,大多人想起來的就是近代史上日本對中國發起的一次一次侵略戰爭。從甲午戰爭到九一八事變,再到後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其實在宋代之前,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一直不錯,比如唐朝日本就派了很多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
  • 日本給鄭成功蓋廟、寫詩文,全民推崇,到底是為了什麼?
    鄭成功是中國人的民族英雄,從西方人手裡奪回了臺灣,廣為傳頌。這位中國的民族英雄,原本與日本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日本卻非常推崇鄭成功,為他蓋紀念館、寫詩文、全民公祭,這是為什麼呢?日本人推崇鄭成功,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 李淵有一半匈奴血統,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們都是正宗的漢人
    最近我在教兒子讀《清史稿》,兒子問我說:「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是正宗的漢人嗎?」 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趣,就寫了一篇帖子,講述這個問題。咱們漢人的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統為傳承。只要父親是漢族人,不管母親是日本人,還是外星人,他都算是正宗的漢人。
  • 日本人最喜歡的混血女藝人是?
    日本人最喜歡的混血女藝人是? 2014年07月16日13:3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近日,日本媒體實施了一項問卷調查,評選出了最具人氣的混血女藝人。
  • 拉丁美洲為何有那麼多混血人種,日韓通婚的後代算是混血兒嗎?
    準確講混血兒應該是來自於不同的人種,因為不同人種具有比較明顯的基因差異,例如在智力上、體能上、外貌上,不同人種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他們的後代被稱之為混血兒,例如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孩子可以叫黑白混血兒,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是一個黑白混血兒,他的父親是一名肯亞黑人,而母親則是美國白人。
  • 日本平戶鄭成功廟和紀念館
    圖:「鄭成功紀念館」是在鄭成功故居的遺址上建立  離開平戶海邊的「鄭成功兒誕石」,登上小山坡,一座紅色廟宇頓現眼前,門上刻?「鄭成功廟」四個漢字。廟宇很小,僅容一尊鄭成功坐像,善信只能在廟外參拜。廟前有牌坊,可謂中日合璧建築。日本的鄭成功像身穿綠色官服,具「和」風,和海峽兩岸的不同。  下山步行不久,便來到民居集中地,這裡就是鄭成功的出生地「川內町」,鄭成功的童年就在這裡度過。一座日式建築呈現眼前,就是「鄭成功紀念館」,該館是在鄭成功故居的遺址上建立的。館旁有鄭成功母子雕像,只見慈祥的田川松搭?幼年鄭成功的臂膊,看?這個一身日服的小孩,很難想像他就是日後的中華民族英雄鄭成功。
  • 妙用氣候出奇兵:鄭成功妙用地理知識擊敗荷蘭殖民者
    除了冬季缺衣少糧之外,冬季東亞大陸東部因為季風環流而盛行偏北風,偏北風有利於倭寇從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出發,南下劫掠中國東南沿海。倭寇入侵同理,因為南洋位於中國南方,所以鄭和下西洋也是在利用冬季季風南下,因此寶船船隊也是在冬季出發,夏季返航。後來日本德川幕府於萬曆三十年,萬曆四十五年組織的侵臺活動也是發生在冬季。
  • 韓媒:日本人的根是朝鮮半島系的混血
    據韓國《中央日報》消息,11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紛紛報導稱,DNA分析證實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土著居民繩文人和從朝鮮半島遠洋渡來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形成的。東京大學和綜合研究生院大學等構成的研究隊伍在10月31日綜合發表了內容相同的研究結果。
  • 當日本民族不再「純潔」,種族歧視瞄準了混血
    「大多數日本人不希望自己的社會中存在種族歧視,但他們被告知日本只有一個種族。「作為一個23歲的年輕女孩,日本網球運動員大坂直美和其他人一樣,喜歡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一些生活照。但自從她成名以來,評論區裡「皮膚太黑」、「身材太壯」等指責變得越來越刺眼,只因為她是日本和海地的混血。大坂繼承了母親的東方式五官,她的皮膚和身材又遺傳了父親的特點。
  • 為何日本會培養大量混血運動員?看看他們在奧運會成績你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不管是在哪項體育運動行業裡,或多或少還是會有一些外國運動員,但是你要是看到日本的女排你就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他麼當中有很多的外國球員,尤其黑人球員偏多,為此,很有很多的球迷表示很疑惑,都紛紛表示日本女排難道歸非洲人管了嘛?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方要求賠償3億兩,卻因為他被襲擊而讓步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百姓們才更熱衷於去討論有關於這位名臣的功過是非,大多數人都覺得李鴻章是一個賣國求榮的人,但是縱觀大清的歷史,誰又能說他不夠忠君愛國呢?1894年的時候,中日兩國爆發了甲午戰爭,日本開始大肆侵略中國和朝鮮,由於對方兵力強盛且籌備已久,所以就導致毫無準備的大清打了一場倉皇的戰役。
  • 完爆日本混血,蘇炳添10.03秒賽季最佳,紅色閃電欲再破10秒
    完爆日本混血,蘇炳添10.03秒賽季最佳,紅色閃電欲再破10秒柳號綜合觀察又見紅色閃電,又見蘇炳添風馳電掣,又見中國短跑強勢起航。他的這個成績,甚至比奪冠最大熱門博爾特的10.07秒還要好。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數次口出狂言的日本混血高手劍橋飛鳥,被蘇炳添完爆。蘇炳添出場之前,他的師弟謝震業也在第三組以小組第三的成績出線,他的成績是10.13秒,其成績與於另一奪冠熱門人物、牙買加的約翰-布雷克相同,只是以千分秒的劣勢排在第三。
  • 如果鄭成功沒有突然去世,他攻取菲律賓的計劃能成功嗎?
    鄭和艦隊成員白丕顯,在當地被尊為「本頭公」,據傳是他開發了蘇祿,感化教育了當地土著,他的墓地至今仍在那裡,深受後人景仰。 西班牙殖民軍於1570年5月,第一次侵入馬尼拉時記載:「在這座城鎮中住著40名已婚中國人和20名日本人」。說明那時已經有華人在馬尼拉定居。
  •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文/侃侃史話事實證明,戰爭是萬惡之源,是整個人類的災難。在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東北長達14年之久,與此同時,日本人還將國內近200萬人口移民到中國的東三省。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關東軍俘虜被蘇軍押送到蘇聯服苦役,而滯留在東北各地的眾多日本婦女、兒童等130萬日本人瞬間淪為難民,在當時那個混亂的時期,她們無依無靠,處境非常困難,缺衣少食,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
  • 日本式的風俗畫:中日甲午戰爭
    清日三國交涉的情景中日戰爭對中日兩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國際形勢具有重要的意義,中日兩國今日國運的淵藪都是如此。這個系列的風俗畫是當時日本畫家對戰爭的寫照。此圖為1894年6月至7月的三方談判。在朝鮮政府與東學軍就全州和議達成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撤兵,日本公使大鳥圭介開始與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商談撤兵問題,但在日本政府干預下,不但沒有撤軍,而且不斷增兵,不久,日軍在朝鮮的駐軍就大大超過了清軍。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也是清廷的決策者,他希望中日兩國聯合撤兵,既不向朝鮮增兵,也不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先由清軍撤兵,最終給了日本人一個可以乘機。
  • 臺南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臺灣最重要的古蹟之一
    臺南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是全臺境內最著名的鄭成功祠,也是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座。祠廟將建築與庭院結合,環境優美,建築別致,還可尋得一些日治時期的遺韻。如今,這裡不僅是來臺遊客必參觀的一處熱門景點,也是臺灣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和臺灣島內唯一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專祠。
  • 二戰時日本為何會戰敗?日本教授:因為日本人的牙沒中國人的好
    日本人牙齒難看幾乎是全世界公認,大部分的人成年之後牙齒都會歪歪扭扭,和其他國家的人形成鮮明對比,而且日本國內牙齒矯正費用太過於昂貴,因此日本人對矯正牙齒的意識較為薄弱,那麼牙齒不好到底和戰爭有什麼關係呢?
  • 長相奇醜成世界超模,如今法國老公帥氣十足,混血兒子卻長這樣?
    俗話說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明星也不例外。娛樂圈中的大小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他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會被公眾無限放大。歡迎大家來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扒扒娛樂圈的那點兒事兒!
  • 收復臺灣,趕走荷蘭人,鄭成功到底是如何攻陷熱蘭遮城的?
    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明朝末年,臺灣被荷蘭殖民者佔領。鄭成功率領南明軍隊進入臺灣驅逐荷蘭人。在跟荷蘭人作戰的時候鄭成功遇到了一塊難啃的骨頭,那就是熱蘭遮城。為什麼說熱蘭遮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呢,這座城市是荷蘭人在臺灣修建的堡壘,不僅城牆堅固,設施齊全,還有強大的外圍火力,鄭成功率領的船隊對於荷蘭人猛烈的攻擊,讓荷蘭人躲在熱蘭遮城城中不敢出來,而鄭成功的船隊也不敢冒然去攻打。
  • 兩代「海賊王」號VS不會飛翔的荷蘭人號
    奈何天不遂人願,改朝換代大勢所趨,他雖一度擁王為帝,把持朝政,割據一方,但也只能選擇投降,一代梟雄就此走下歷史舞臺。他就是第一代「海賊王」鄭芝龍。正因鄭芝龍的兒子名垂青史、戰功赫赫,做的淨是些跟父親相反的事情,所以後世都不願意提起這位「汙點藝人」鄭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