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礦化蝕變的作用

2020-12-06 百家號

晚期礦化蝕變的作用

我們把黃鐵礦-硬石膏化作為晚期礦化蝕變的開始,它與中期礦化蝕變最後階段的綠泥石-碳酸鹽化沒有明顯的界線。因為,在中期蝕變形成綠泥石-碳酸鹽巖時,就有黃鐵礦產出,而大量的黃鐵礦化、硬石膏化時亦伴隨有綠泥石、碳酸鹽形成。兩者實際上具有過渡關係。但從黃鐵礦-硬石膏化之後所形成的一套蝕變巖及有關礦化與中期礦化蝕變時期的蝕變巖及礦化特點在整體上有明顯的區別。這說明分出晚期礦化蝕變階段是必要的。

晚期礦化蝕變是寧蕪地區成礦氣液不斷作用並演化到了末尾階段的產物。熱液的溫度已進入中溫為主的階段,作用的範圍已更接近地表,因此在成分上水液的組分、包括地表水的滲入越來越多。在這個時期形成了黃鐵礦-硬石膏巖,之後依次形成了蝕變石英巖、高嶺石巖以及水雲母化的巖石。在礦化方面,開始為強烈的黃鐵礦化,同時伴隨有黃銅礦的產出,在同時或稍晚常有赤鐵礦化,菱鐵礦化,有時當氧分壓增高,鐵與硫、氧結合還可形成黃鉀鐵礬,隨後有硬石膏化、明礬石化,之後與強烈的矽化、高嶺石化有關的有鉛鋅礦化,有時有黃銅礦化。重晶石、天青石常以脈體在晚期礦化蝕變階段的末期產出。整個蝕變作用的過程是漫長的,其延續時間要比中、早期礦化蝕變階段長得多。

雖然晚期礦化蝕變是成礦作用末尾階段,但作用是強烈的,其活動的廣度超出了早、中期礦化蝕變所達到的範圍。這個時期作用的熱液在運移的過程中,不但對早、中期形成的礦化蝕變產物進行再次疊加交代和改造,並且超出這個範圍,在外圍的圍巖中形成晚期的蝕變巖帶。在強烈交代的部位,原來的蝕變巖及圍巖中的矽酸鹽礦物都可以最後被交代成石英、高嶺石、水雲母及碳酸鹽等礦物組合,前期形成的各種蝕變巖最後都可以變成成分相同的單礦物巖,如蝕變石英巖、高嶺石巖等。交代作用伴隨著組分的大量帶入帶出。

早、中期所形成的磁鐵礦當受到晚期蝕變作用時就變為黃鐵礦、赤鐵礦、菱鐵礦,有時甚至變為石英。各礦區磁鐵礦礦體都在這一時期不同程度地發生赤鐵礦化,如姑山、其林山等礦區的大部分磁鐵礦都變成了假象赤鐵礦。

晚期礦化蝕變是寧蕪火山巖地區鐵礦成礦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具有成因上的標誌意義,這可能是火山巖地區鐵礦所特有的一種礦化蝕變過程,與火山巖地區存在強烈而持續的氣液活動有關。在國內、外的鐵礦(包括國外類似的火山巖地區的鐵礦)例子中,還沒有見到與鐵礦化有關的這樣一套性質的強烈晚期礦化蝕變的報導。蘇聯在硏究火山巖地區的蝕變作用時,提出了與火山氣液活動有關的「次生石英巖化」,這是一套與中、酸性火山巖有關的,伴隨有銅、多金屬、金、銀、汞、硫以及剛玉等礦化,由各種次生石英巖、泥化巖,並有特徵性的高鋁礦物(紅柱石、剛玉等)巖所組成的一套蝕變巖。一般高鋁礦物巖、泥化巖都在石英巖及黃鐵礦化帶的下面。國外作過較多的泥化作用的研究,但所報導的亦沒有與鐵礦有關的類似蝕變。因此,寧蕪地區這一期的礦化蝕變作用沒有已知的類似蝕變作用可與對比。根據上述情況,我們認為寧蕪地區與鐵礦有關的這套晚期礦化蝕變有必要作為一種火山巖地區與鐵礦有關的晚期蝕變作用單獨列出,稱之為泥英巖化,它形成泥英巖相組合。

與鐵礦化有關的礦化蝕變之前,還存在過輝長閃長(玢)巖次火山巖體侵入時期與圍巖的接觸變質作用,形成角巖,這在巖體與前火山巖系沉積巖接觸處表現較清楚。在與安山質火山巖接觸處,由於後期礦化蝕變的強烈疊加,因此要分出當時接觸變質階段的產物是存在困難的,在梅子山、南山礦區巖體接觸帶上所見到的石榴子石巖、透輝石巖,可能部分是接觸變質產物的殘餘。

劃分的早、中、晚三期礦化蝕變是鐵礦成礦過程的一個整體,它們是來自同一成礦源的氣液(晚期可能有地表水的滲入)在同個控礦構造範圍內,不斷與圍巖作用、不斷演化的產物。礦化蝕變作用是連續的、漸變的,但演變到一定階段礦液性質發生質的變化,在漸變中表現出階段性,這就構成了具有不同礦化蝕變性質的不同的礦化蝕變期,而且後期的礦化蝕變作用又可反過來改造前期的礦化蝕變產物。

相關焦點

  • 生物礦化作用
    礦化作用區別於一般礦化作用的顯著特徵是通過有機大分子和無機離子在界面處的相互作用。從分子水平上控制無機礦物相的結晶、生長,從而使生物礦物具有特殊的分級結構和組裝方式 。近年來研究表明,生物體對生物礦化過程的控制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次過程,其中,生物大分子產生排布以及它們與無機礦物相的持久作用是生物礦化過程的兩個主要方面。一般認為生物體內的礦化過程分為四個階段。(1)有機質的預組織:生物體內不溶有機質在礦物沉積前構造一個有組織的微反應環境,該環境決定了無機物成核的位置和形成礦物的功能。該階段是生物礦化進行的前提。
  • 文獻直達|牙本質的生物礦化
    這一顯著的發現是關於液態無定形磷酸鈣,它可以作為納米前驅體使羥磷灰石碳化,這些非膠原蛋白質及其類似物由於其在晶體成核和生長過程中控制礦化的關鍵作用而被廣泛研究。這些關於空白區的深度研究為我們理解膠原的結構和膠原纖維內的再礦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些膠原並不像過去所認為的那樣是被動基質,其在引導納米前驅體的滲透和調節其成核方面的主動作用已經得到證實。
  • 《星際戰甲》灼蝕變體鐮怎麼獲得 灼蝕變體鐮獲取攻略
    導 讀在遊戲《星際戰甲》中,灼蝕變體鐮的獲取方法是玩家使用30000現金、10個突變原聚合物、15000個鐵氧體、4000個生物質、5個泥炭萃取物製作獲得,製造該武器需要
  • 《星際戰甲》灼蝕變體鐮製作材料是什麼 灼蝕變體鐮製作材料一覽
    導 讀在遊戲《星際戰甲》中,灼蝕變體鐮的製造材料包括30000現金、10個突變原聚合物、15000個鐵氧體、4000個生物質、5個泥炭萃取物和24小時製造時間。
  • Science子刊:成骨細胞溶酶體在骨礦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根據他們的觀察結果,基質囊泡能夠與溶酶體一起運輸並通過胞吐作用加以分泌。Iwayama等人提供了溶酶體能夠在礦化的成骨細胞中運輸無定形磷酸鈣的證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3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Osteoblastic lysosom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mineralization」。
  • 仿生基質小泡用於生物礦化研究
    細胞外囊泡是由細胞分泌的微囊泡,參與細胞對外通訊以及細胞的生理行為調節,在各種正常生理及病理行為調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軋機減速箱軸承的電蝕故障診斷及失效分析
    軸承內圈有兩條平行的磨損痕跡,且磨損嚴重,周圍分布有大量微小的凹坑,磨損處存在潤滑脂汙跡,且潤滑脂有變黑、碳化現象,部分區域潤滑脂有明顯灼燒後凝固痕跡,呈現出電蝕的特徵。當電流通過軸承時,電流會擊穿滾動接觸部分極薄的油膜,產生火花,使接觸表面產生局部熔化損,形成電弧放電麻點,造成軸承溝道和鋼球電蝕,使摩擦係數增大,加劇機械磨損,致使軸承異常發熱,嚴重時會發展成剝落,最終使軸承功能過早失效。電蝕對軸承的破壞程度取決於電流能量的大小和持續時間的長短,破壞效果基本相似,包括滾動體、內外圈滾道上的電蝕凹坑和條狀平行溝蝕。
  • 炫點富氫礦化水系統,讓爸媽天天喝上富氫水
    現在人們對飲用水已談水色變,各種小桶裝淨化水已成為很多家裡的必需品。水,生命之源,平時,喝什麼水、用什麼水,直接決定了人的健康和壽命,能讓父母和家人隨時隨地能喝上安全健康的好水,已是兒女的願望。「炫點富氫水和礦化水雙水智能系統」的面世,真正解決了這個困惑他多年的難題,實現了一次投入一生受益,讓家人隨時喝上富氫水和礦化水,同時能用礦化水沏茶,做飯煲湯等。富氫水在日本被稱為「水素水(Hydrogen Water)」,在醫療與健康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排毒養顏、補充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提高健康免疫力、預防或修復慢性疾病等作用。
  • 「Advanced Science」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通常情況下,BP在水的存在下降解會產生磷酸鹽(PO43),它是骨骼礦化、細胞膜中的磷脂、提供能量並存在於DNA和RNA中的核苷酸以及細胞信號中磷酸化的中間產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磷酸鹽在人體骨骼發育、礦物質代謝和細胞功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BP薄片降解誘導的化學活性和伴隨的光響應性非常有趣,但系統的研究很少,相關現象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
  • AFM:原位礦化增強黑磷的抗腫瘤生物活性
    雖然各類新型納米材料在癌症治療中展現出了諸多的優勢,但是目前圍繞納米材料的腫瘤治療研究仍主要基於對其物理性能的應用,而對於納米材料在與細胞內環境相互作用時產生的生物活性則僅被認為是一種生物毒性作用而被忽視。黑磷(黑磷烯)作為一種新型無機二維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可降解特性,在生物醫學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
  • 配角變主角,維生素C在晚期腫瘤患者中的作用日趨明顯
    區俊文團隊從2016年[2]開始對大劑量VitC應用的安全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空腹血VitC濃度與腫瘤分期直接相關,分期越晚的患者,體內VitC濃度越低,少數晚期腫瘤患者體內檢測不到VitC,提示這類患者體內VitC極度缺乏,可能是大劑量VitC有效的原因之一。
  • 高速動車組牽引電機軸承電蝕及對策——採用九星絕緣軸承
    對於牽引電機軸承故障,專家們進行了研討,共同認定軸承功能失效是由軸承電蝕引起的。但對問題產生的根源,意見分歧很大。為尋求防止故障發生的根本途徑,在相關試驗基礎上,就軸承電蝕發生機理、影響因素進行簡單的分析,找到了預防軸承電蝕的解決方案。
  • 實施礦化還原技術 持續改善開善河水質
    「開善河入涪江口已於7月22日實施礦化還原技術改善水質。接下來將分為三個階段完成治理。」他們通過全面排查流域內沿岸汙染情況,試點選取了開善河部分河段,布置礦化還原技術技術設備。  「在不截汙、不新增汙染源的情況下,礦化還原技術能夠持續分解底泥,從深層次治理水體。」據設備實施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設備通過分解水產生羥基自由基作用水體汙染物,隨水流可達到全流域治理,且無二次汙染產生。
  •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生物礦化作用研究對理解地球無機-有機過程及其作用機理,以及開發新型生物納米材料至關重要。趨磁細菌磁小體是生物控制礦化的典範,已成為研究生物礦化過程和機制、生物感知地磁場機理、早期地球或地外生命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焦點。趨磁細菌還在元素地球化學循環、沉積剩磁、古環境重建和現代生物醫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