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原位礦化增強黑磷的抗腫瘤生物活性

2020-12-06 中國生物技術網

癌症是現代社會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最大殺手之一。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小分子化療藥物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嚴重的毒副作用,給病患造成巨大痛苦。因此,研發新型具有潛在抗癌效用分子和材料的篩選和開發有著重要的科研價值和臨床應用意義。雖然各類新型納米材料在癌症治療中展現出了諸多的優勢,但是目前圍繞納米材料的腫瘤治療研究仍主要基於對其物理性能的應用,而對於納米材料在與細胞內環境相互作用時產生的生物活性則僅被認為是一種生物毒性作用而被忽視。

黑磷(黑磷烯)作為一種新型無機二維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可降解特性,在生物醫學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近期,喻學鋒課題組揭示了黑磷獨特的抗腫瘤活性及其作為納米化療藥物的應用潛能。由於癌細胞較快的代謝速率以及較強的氧化應激,黑磷進入癌細胞中後快速降解釋放大量磷酸根離子,誘導癌細胞胞內微環境的改變,從而抑制癌細胞增殖,並進一步誘導癌細胞凋亡。同時,對於正常組織細胞而言,黑磷在細胞中降解緩慢,從而展現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課題組將這一源自黑磷天然生物活性的癌細胞選擇性殺傷作用稱為「生物活性磷基藥物療法(Bioactive Phosphorus-based Therapy)」,簡稱「活性磷療 (BPT)」。然而,由於黑磷表面缺乏活性位點且在生理環境下極不穩定,對其表面進行功能化修飾對進一步推進其臨床應用研究十分必要。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周文華等針對這一問題利用原位礦化的方法構建了表面磷酸鈣修飾的黑磷納米片,並探究其抗腫瘤活性及作為納米診療平臺的應用潛能。在此過程中,黑磷不僅為礦化過程提供成核位點,並可提供必需的磷源——磷酸鹽(PO43-),從而在其表面實現原位可控礦化。相較於未修飾的黑磷,由於磷酸鈣層的pH響應降解特性和Ca2+離子在腫瘤細胞內的過載,礦化黑磷可在更低的給藥劑量下引起細胞周期阻滯、抑制癌細胞增殖並殺傷癌細胞。而在相同劑量下對正常組織細胞無明顯毒副作用,從而展現出了更強的選擇性殺傷腫瘤活性。進一步研究發現,礦化黑磷可特異性靶向腫瘤細胞的線粒體,破壞線粒體結構,進而誘導癌細胞通過線粒體介導的凋亡途徑進入程序化死亡。此外,磷酸鈣礦化層可高效負載多種螢光成像分子及小分子藥物,驗證了其作為納米診療平臺的應用潛能。

該工作中構建的礦化黑磷,展示了作為生物活性納米材料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潛力,近一步拓展了活性磷療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也為無機活性納米藥物的開發提供新思路。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003069)上。

相關焦點

  • 「Advanced Science」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圖1-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示意圖基於此,深圳大學邵俊東副研究員與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合作,成功利用黑磷的光化學活性實現了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論文研究了黑磷(BP)在近紅外(NIR)光控制下原位生物礦化的光化學活性。
  • 研究實現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與深圳大學副研究員邵俊東等合作,成功利用黑磷的光化學活性實現了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近年來,二維黑磷優異的近紅外光熱效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光熱治療、藥物/基因遞送、生物成像和生物傳感器等生物醫學領域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黑磷的生物可降解性是其區別於其它無機二維光熱材料最重要的特性,它可以在水和氧氣的作用下,降解成人體必需的磷酸鹽(PO43-)。針對這一特性,研究團隊揭示了黑磷的光化學活性,並研究了黑磷基水凝膠的近紅外光控原位生物礦化現象和潛在用途。
  • 仿生基質小泡用於生物礦化研究
    其中,基質小泡是一類由成骨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囊泡,大量研究表明基質小泡是生物礦化的起點。那麼,有無可能利用基質小泡在礦化中的關鍵作用使其用於細胞礦化行為的調控呢?近日,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張玉峰團隊和袁荃團隊合作,設計了仿生基質小泡,探究其在細胞礦化行為調控方面的應用。
  • 原位礦化組裝無定形含鐵碳酸鈣納米藥物協同誘導腫瘤細胞鐵死亡和...
    最近的研究表明鐵死亡在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望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癌症治療策略。然而,如何針對腫瘤細胞實施特異性靶向鐵死亡誘導仍然是一項需迫切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團隊與重慶大學教授羅忠課題組合作,發現原位礦化組裝單分散無定形含鐵碳酸鈣納米藥物組裝體(碳酸鈣基Fe2+-阿黴素複合配合物,ACC@DOX.Fe2+-CaSi-PAMAM-FA/mPEG)能協同誘導腫瘤細胞鐵死亡和凋亡,研究成果以Tumor microenvironment-activatable Fe-doxorubicin preloaded amorphous
  • 姚俊:金屬礦山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礦化修復研究進展
    1、 微生物原位礦化修復技術國內外進展2、團隊微生物原位礦化修復技術的研發>實施過程及效果微生物原位礦化修復技術原理已經初步證實:所有重金屬易溶化合物都能在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成礦作用下形成極難溶的次生硫化物:(硫化物溶解度列表)
  • 深圳大學採用原位仿生礦化策略成功製備出碳酸錳礦化納米載體
    近日,深圳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黃鵬特聘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會創辦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ACS Nano》(影響因子14.588,中科院JCR 1區,TOP期刊)上發表了題為《Tumor-Specific Activatable Nanocarriers
  • CCS Chemistry | 氧化黑磷竟可以治療骨質疏鬆?
    而南京大學趙勁課題組開創性地以氧化黑磷納米片為研究對象,系統地探索了其對於破骨細胞及成骨細胞的作用,發現氧化黑磷有望作為經典抗吸收藥物BiP的升級替代,成為治療骨質疏鬆症等骨疾病的高效納米材料。>作為一種新型二維材料,黑磷憑藉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傳感、藥物遞送等方面成為研究熱點。
  • 新研究揭示黑磷光免疫療法可增強抗腫瘤療效—新聞—科學網
    據悉,光熱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一種新型療法,對於化療或放療失敗以及不適合手術的患者是一種潛在的替代療法。光免疫療法指光熱材料可以引起腫瘤組織局部溫度升高,導致腫瘤免疫原性細胞死亡,釋放出內源性危險信號,從而提高腫瘤免疫原性。 近年來,二維黑磷納米片作為一種新型光熱劑,由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響應特性,在生物醫學應用以及臨床轉化領域中引起廣泛關注。
  • Mater.綜述:生物礦化,從材料方法到生物策略
    該綜述強調了生物礦化研究的新趨勢是借鑑自然策略,通過無機材料實現對生物有機體的調控,突出了利用材料體系實現生物功能化改造,並全面介紹了該課題組利用放手礦化策略實現熱穩定性新型疫苗、藻類光合產氫以及為腫瘤治療提供的新途徑。作者首先介紹了傳統生物礦化研究中對結晶機制研究的最新進展。
  • 利用近紅外雷射實現深部原位肺腫瘤光動力和光熱協同治療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實驗中採用黑磷納米片複合材料,在近紅外雷射的誘導下,實現了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增強的深部原位肺腫瘤光動力和光熱的協同治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生物材料學報》(Acta Biomaterialia)。
  • 上海光機所利用近紅外雷射實現深部原位肺腫瘤光動力和光熱協同治療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實驗中採用黑磷納米片複合材料,在近紅外雷射的誘導下,實現了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增強的深部原位肺腫瘤光動力和光熱的協同治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生物材料學報》(Acta Biomaterialia)。
  • 仿貽貝誘導羥基磷灰石原位礦化的高強度水凝膠用於軟骨修復
    生物聚合物基水凝膠具有與細胞外基質相似的特性,為細胞黏附和增殖提供了三維結構。各種生物聚合物,如明膠、膠原蛋白、透明質酸、絲素蛋白和殼聚糖已被用來製備用於組織工程的水凝膠。其中膠原蛋白及其明膠衍生物廣泛應用於水凝膠、支架、組織再生膜,特別是關節軟骨。近日,西南交通大學魯雄教授團隊以貽貝為靈感,採用一鍋法同時聚合兩層骨軟骨缺損修復液,開發了一種雙層水凝膠。
  • 上矽所Science子刊:能殺死腫瘤的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導讀:研究團隊採用無容器氣懸浮技術,將稀土元素Nd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鈣矽基(Ca-Si)材料中,製備出一種能產生光熱效應以殺死腫瘤、通過螢光監測腫瘤原位溫度、修復過高光熱對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燙傷的多功能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 利用「微生物細胞工廠」高效生物合成抗腫瘤活性化合物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朱平研究團隊利用「微生物細胞工廠」高效生物合成具有良好抗腫瘤活性的達瑪烯二醇-Ⅱ糖苷,該成果近期作為雜誌封底圖片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Green Chemistry》,論文標題為 「Construction
  • 國產LAG-3靶點抗腫瘤新藥!信達生物單抗藥物IBI110中國I期臨床研究...
    該項研究(CIBI110A101)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 IBI110 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的Ia/Ib期臨床研究,研究主要目的為評估IBI110單藥或聯合達伯舒®(重組全人源抗PD-1單克隆抗體,英文商標:Tyvyt®,化學通用名: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在晚期腫瘤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腫瘤活性。
  • 中科院在虎皮楠生物鹼全合成中獲進展,具抗腫瘤、抗病毒活性
    中科院在虎皮楠生物鹼全合成中獲進展,具抗腫瘤、抗病毒活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17-10-20 16:25
  • Science子刊: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CD3雙特異性抗體的抗腫瘤能力
    2020年1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幫助T細胞識別和消滅癌細胞。它有兩個臂部:一個臂部結合癌細胞抗原,另一個臂部結合T細胞表面上的CD3。然而,雙特異性抗體並不總是足以活化T細胞。
  • 中國科學家「改造」T細胞增強抗腫瘤能力
    新華社南京12月27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7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張燦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細胞表面錨定技術,用於增強過繼性T細胞對實體腫瘤的治療效果。據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藥科大學博士後郝玫茜介紹,過繼性T細胞療法是把病人體內的T細胞提取出來,將其「訓練」成專業的「腫瘤殺手」,再輸回到病人體內「殺敵」。「調節脂質代謝可能是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中國科學家「改造」T細胞 增強抗腫瘤能力
    記者27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張燦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細胞表面錨定技術,用於增強過繼性T細胞對實體腫瘤的治療效果。相關成果近日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在線發表。據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藥科大學博士後郝玫茜介紹,過繼性T細胞療法是把病人體內的T細胞提取出來,將其「訓練」成專業的「腫瘤殺手」,再輸回到病人體內「殺敵」。「調節脂質代謝可能是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方法。」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藥物科學研究院教授張燦告訴記者,該團隊提出的新方法,就是將一種脂質代謝調節藥物「阿伐麥布」與過繼性T細胞聯合使用,來治療實體瘤。
  • 中科大發現調控NK細胞抗腫瘤活性關鍵分子
    與T細胞不同,自然殺傷(NK)細胞屬於先天免疫細胞,可以識別、殺傷幾乎所有感染細胞或腫瘤細胞。並且其殺傷活性不受MHC限制,不依賴抗體,對腫瘤和感染的免疫防禦起到關鍵作用。同時,這些小鼠由於體內NK細胞數量的變化表現出更強的抗腫瘤抗病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