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幾點,綠色氫氣可以滿足全球1/4能源消耗!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發展順利,到2050年,由可再生能源製成的綠色氫氣可以滿足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需求。

綠色氫氣作為可運輸、可供暖、可作重工業燃料的清潔能源,未來完全可以填補石油和天然氣以外的能源需求,取得電力不能直接達到的效果。

隨著可再生能源和電解設備的成本下降,到本世紀中葉,色氫氣的價格將低至0.8~1.6美元/千克,極具市場競爭力。在這種成本下,到2050年,綠色氫氣可以滿足全球24%的能源需求,相比現在減少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

但要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據測算,為達到此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政策支持。儘管目前氫能是一個熱點,但還鮮有實質的政策,為實現行業起步,各國政府需要在2030年前投入約1500億美元補貼

相關設施建設。要實現氫能革命,要大規模地建設生產、儲存、運輸設施,或對已有設施進行升級,到2050年前,整個行業要投入11萬億美元

提高碳排放稅。這是加速能源轉型、促進綠色氫氣發展的關鍵手段,如: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收50美元排放稅,那麼煉鋼廠馬上都會用上綠色氫氣。

更大規模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目前,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約3000TWh,而為了達到上述24%的目標,需要60000TWh的年發電量

大規模存儲技術。這是最大的挑戰之一,開發出可靠的液體存儲技術,是行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報告還顯示,雖然依靠碳捕獲來實現無碳排放的「藍色氫氣」不是真正的清潔能源,但由於某些國家,比如中國和德國,缺乏足夠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但天然氣和煤炭儲量豐富,因此也不得不接受這樣折衷的形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歐洲海上風電,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全球綠氫(綠色氫氣)市場報告(七)—政策情況
    在這一階段,綠色氫氣是一種小眾技術,除了示範項目外,幾乎沒有其他用途;多為現場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有限。擴大使用的最大障礙是成本。決策者的主要作用是鼓勵和加快電解器的進一步部署。可以通過長期的信號來實現這一點,例如對淨零排放的承諾,為私營部門提供確定性,並改善綠色氫氣的商業案例。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有助於縮小投資和運營成本差距的短期政策。
  • 氫氣作為清潔能源,可以用水來產生,為什麼人類不生產水動汽車?
    能夠獲取能源的多少和一個文明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有著非常非常重要的聯繫。換句話來說,獲取能源的數量越多,那麼這個文明實現躍遷的機會就越大。因為大的資源,大的能源可以讓這個文明有更多的機會去做更多消耗能源的事。
  • 水是可以變成氫氣的
    但是我們理性地來思考,水是的確可以變成氫氣的呀!而氫氣也的確是未來新能源很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因為氫能源,在終端,也就是開車這個環節,真的可以做到完全無汙染。因為大家都知道,氫氣燃燒只會產生水。水怎麼變成氫氣呢?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電解水制氫。
  • 彭立新: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能源
    國家能源問題大家都知道的,我們有70%的能源是進口,有安全問題,我們有差不多60%的能源是用煤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為什麼可再生能源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國家在整個全球來說佔到差不多30%能源在中國發生,應該說可再生能源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業,我上個月有機會去甘肅青海那邊去旅遊,除了看到非常漂亮的丹霞地貌以外,還看到非常非常令人驚喜的風電廠、光電廠,這張圖像看到太陽一樣光能發電的設備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 ENA主管談氫氣管網:氫氣將助力英國的天然氣網絡脫碳
    英國的五家天然氣網絡運營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它們將進行必要的變革,以將英國28.4萬公裡的燃氣管道網絡從天然氣轉變為零碳替代方案。這是自60多年前天然氣首次進入家庭以來從未經歷過的巨大變革。沒有它,是否可以使氣網脫碳?氫氣對於高效脫碳和以最有效的破壞性方式實現零淨排放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沼氣來實現脫碳,特別是目前網絡上的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但是要達到我們期望的淨零世界需求量,沒有氫就無法做到。問:為什麼我們需要對燃氣網絡去碳?
  • 看一下全球首臺IIC氫氣級防爆數字對講機
    看一下全球首臺IIC氫氣級防爆數字對講機 2016年03月22日 12:05作者:廠商投稿編輯:丁蓓蓓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IIC防爆:  IIC級防爆等級是最高級別的防爆等級,可以在廠區內任意場所通行,不僅可以在乙烯、二甲醚、焦爐煤氣等氣體環境中使用,還可以在氫氣、乙炔、二硫化碳等氣體環境中通訊。
  • ...最新能源規劃: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及綠色燃料,氫、氨將佔電力結構...
    日本經濟產業省日前公布一份新的能源規劃提案。未來30年,日本將大力開發清潔能源以及綠色燃料,屆時氫、氨兩種零碳燃料將佔電力結構的10%左右。標普全球普氏指出,此次日本公布的提案是其即將修改的《戰略能源計劃》中的一部分,與10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出臺的一系列減碳相關政策措施「一脈相承」。
  • 能源轉型重大轉變:氫能經濟初現曙光-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很明顯,能源轉型的下一個重大轉變將基於氫能經濟,通過電解水將綠色電子轉化為綠色分子,從而產生綠色氫氣。  目前,我們每年能生產8000萬噸氫氣,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2000萬噸。進一步來看,許多研究表明,到2050年,產量將增長到5億噸左右。如今,大部分燃料在生產地附近消耗,通常是在化工廠,但在未來,隨著藍色氫成為通往綠色氫未來的橋梁,需求將會更加廣泛。
  • 「液態陽光」讓「碳中和」更近一步|專家探討綠色能源未來
    ,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問題愈發嚴峻,發展綠色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英國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佔全球29%,已成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從長遠來看,通過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才可以徹底有效地解決我們面臨的能源、環境和資源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在主旨報告中表示。
  • 使用綠色能源有什麼意義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電力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當使用電燈、電視、電冰箱、空調等電器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電力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實際燃煤發電對環境的破壞是很大的。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號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而常規電力生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發電,已經成為我國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而且燃煤還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 劍指全球最大聚丙烯生產商 東華能源2019年實現營收461.88億元
    原標題:劍指全球最大聚丙烯生產商 東華能源2019年實現營收461.88億元    4月30日,東華能源(002221)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
  • 「液態陽光」讓「碳中和」更近一步|專家探討綠色能源未來
    ,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問題愈發嚴峻,發展綠色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英國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佔全球29%,已成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從長遠來看,通過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才可以徹底有效地解決我們面臨的能源、環境和資源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在主旨報告中表示。多元化、低碳化、清潔化已是未來能源的發展趨勢。
  • 來,看一下全球首臺IIC氫氣級防爆數字對講機
    IIC防爆:IIC級防爆等級是最高級別的防爆等級,可以在廠區內任意場所通行,不僅可以在乙烯、二甲醚、焦爐煤氣等氣體環境中使用,還可以在氫氣、乙炔、二硫化碳等氣體環境中通訊。在生產生活中,如 石油、化工、天然氣等高危行業中,工作人員處於高位爆炸性氣體和可燃性粉塵的危險環境,海能達推出的全球首款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來源:紅刊財經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該項目是大型國產制氫設備的首次大規模實證應用。同時,也是我國煤制烯烴行業首個引入「綠氫」的項目,將實現制氫與現代煤化工有效整合,綜合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
  • 中科院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 汽車等有望擁有無限能源
    2014年8月26日訊,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兩大難題。為此,人們寄希望於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日前,中國科學院專家實現用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氧氣,方法便捷。由於太陽能取之不盡、水也廣泛存在,這意味著,未來能源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詳細情況,來聽本臺記者陳雨發回的報導:
  • 生命能源—氫氣
    發現氫氣廣泛地參與了多種組織的構成如心臟、腦、骨髓、肝、腎、肌肉、血細胞等,不同組織的豐度有很大差異,即使同為血細胞,白細胞比紅細胞則高的多。說明氫氣廣泛參與了新陳代謝,是生物的重要構成物質。同時在血漿和尿中測出了較高的豐度,說明糜氚通過反應進入水中,說明氫氣又是一種生命能源物質。  上述結論陸續發表於《山東師範大學學報》《太陽能》和兩次國家級學術會議的論文集。
  • 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科技助力建設綠色聯盟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始終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將技術創新這一立身之本用於環境問題的解決,提出「讓科技與自然共生」的綠色保護理念,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減少碳排放、促進循環經濟、科技守護自然,讓科技與自然共生,華為從未停止過努力的腳步。
  • 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 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資料顯示,氫能源是綠色零排放的終極能源形勢,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工信部已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將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研究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 全球供熱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自2010年以來,全球用於空間採暖和熱水供應的能源消耗基本保持穩定,供熱能源強度(即每平方米的終端能源消耗)每年下降約2%。加拿大、中國、歐盟、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不斷完善的建築能源法規提高了建築能效,是供熱能源強度降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