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發展順利,到2050年,由可再生能源製成的綠色氫氣可以滿足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需求。
綠色氫氣作為可運輸、可供暖、可作重工業燃料的清潔能源,未來完全可以填補石油和天然氣以外的能源需求,取得電力不能直接達到的效果。
隨著可再生能源和電解設備的成本下降,到本世紀中葉,綠色氫氣的價格將低至0.8~1.6美元/千克,極具市場競爭力。在這種成本下,到2050年,綠色氫氣可以滿足全球24%的能源需求,相比現在減少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
但要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據測算,為達到此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政策支持。儘管目前氫能是一個熱點,但還鮮有實質的政策,為實現行業起步,各國政府需要在2030年前投入約1500億美元補貼。
相關設施建設。要實現氫能革命,要大規模地建設生產、儲存、運輸設施,或對已有設施進行升級,到2050年前,整個行業要投入11萬億美元。
提高碳排放稅。這是加速能源轉型、促進綠色氫氣發展的關鍵手段,如: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收50美元排放稅,那麼煉鋼廠馬上都會用上綠色氫氣。
更大規模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目前,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約3000TWh,而為了達到上述24%的目標,需要60000TWh的年發電量。
大規模存儲技術。這是最大的挑戰之一,開發出可靠的液體存儲技術,是行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報告還顯示,雖然依靠碳捕獲來實現無碳排放的「藍色氫氣」不是真正的清潔能源,但由於某些國家,比如中國和德國,缺乏足夠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但天然氣和煤炭儲量豐富,因此也不得不接受這樣折衷的形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歐洲海上風電,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