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都採取了哪些措施應對重汙染天氣?效果如何?去年煙臺市區全年...

2021-01-10 齊魯網

原標題:去年煙臺市區全年重汙染天數僅2天

來源:齊魯晚報

◎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據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世剛介紹,2020年,修訂了《煙臺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了全市應急減排清單,建立了生態環境部門與氣象部門空氣品質會商機制,並加強部門聯動,實施差異化應急管控。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2020年煙臺市共啟動7次重汙染應急響應,特別是進入12月份,啟動了4次重汙染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期間,累計出動執法監察人員14596人次,檢查企業7243家次,檢查工地3276家次。檢查各類車輛19610餘輛次,查處大型車輛違章行為776起。

應急響應期間,生態環境、公安、住建、城管、交通運輸等重汙染應急成員單位持續開展執法檢查;很多重點排放企業自願採取降低生產負荷、提高治汙效率、錯峰生產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汙染物排放,支持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

應急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平均下降5.89%,應急期間管控的300家重點企業平均日電量較日常下降68%。

截至12月31日,煙臺市區全年重汙染天數2天,較2019年的9天大幅減少。12月份全省只在2個地市沒有出現重度汙染天氣,其中就包括煙臺。

「十三五」時期膠東調水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情況以及今後發展規劃? 連續6年實施應急調水,向煙威沿線供水8.7億立方米

據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煙臺分中心黨委成員、副主任李新升介紹,工程總投資56億元,工程前期設計調引黃河水1.43億立方米,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貫通後,設計年調水量3.83億立方米。受水區面積1.56萬平方公裡,煙臺市受益範圍涵蓋了萊州市、招遠市、龍口市、蓬萊區、棲霞市、福山區、芝罘區、萊山區、牟平區、開發區和高新區。工程於2003年12月19日在招遠辛莊泵站舉行開工儀式,2013年實現全線貫通,2019年12月18日工程總體竣工驗收。工程建設歷時整整16年。

2015年以來,膠東半島遭遇連續乾旱,開始連續6年實施應急調水,從宋莊分水閘共引水11億多立方米,向煙臺威海沿線供水8.7億立方米,沿線生態補水2.3億立方米。特別是2019至2020調水年度,向煙威地區共調水310天,調水3.27億立方米,其中向煙臺調水2.34億立方米,僅向門樓水庫調水就達到1.3億立方米,超過了門樓水庫興利庫容。2020年12月1日新一輪調水工作已正式啟動,計劃調水至2021年6月底,計劃調水量1.9億立方米。門樓水庫已在202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分水。

在水質監控方面,採取全程監控、定點監控,在線檢測、定時取樣化驗,水質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的地表水三類以上標準要求,優於當地水質。

今後發展規劃方面,將增加調水儲備水源。目前已實現了四套水源聯網,即打漁張引黃閘引水、長江引水、黃水東調引水和峽山水庫戰略儲備水源引水。去年調水,首次實現了上述4個水源聯合調度。

適時啟動膠東調水擴容和複線建設。積極做好前期工作,爭取「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膠東調水上遊明渠段擴容、下遊管道段修建複線工程,並爭取將目前實施的老嵐水庫納入調水調蓄水庫供水範圍,提高煙臺城市發展用水保證率。

按照「一流工程、一流管理、一流效益」的目標,開展工程改造提升,完成自動化調水系統,開展標準化管理,實現調水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秦皇島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 介紹全市大氣汙染防治...
    大氣汙染是怎麼形成的?重汙染天氣預警是怎麼發布的?今年秦皇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展如何?…… 11月13日上午,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暨指揮調度中心參觀活動。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記者20餘人受邀參加活動。
  • 民生智庫 | 四項措施應對臭氧重汙染天氣
    原創 環境水務研究中心 民生智庫 收錄於話題#智庫觀點21個自2013年《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大氣汙染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提升。以北京市為例,2013年,北京市全年重汙染天數共58天,佔全年的15.9%,平均每周有一天重汙染。
  • 渭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渭南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
    1.4編制思路和預案體系  1.4.1編制思路  《渭南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是落實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統籌全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開展區域應急聯動的指導性預案。加強監控全市大氣汙染源,做好日常監測,及時準確把握空氣品質和氣象條件變化,提前發布預警信息,為響應行動留出緩衝時間,及時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屬地管理,全市聯動。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各部門協調聯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統一行動,聯防聯控。  信息公開,社會參與。
  • 安徽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及《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安徽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
  • 國外防治霧霾採取了哪些措施
    近年來,連續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有效防治霧霾,成為全社會都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而2015年12月北京市兩次啟動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提前多渠道提示市民做好健康防護,採取部分工業企業停產限產、施工工地停工、機動車單雙號行駛、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等應急措施,並協調周邊省市開展應急聯動,抑制了空氣重汙染的加劇。但仍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不妨來看看國外一些國家治理霧霾有哪些較為成熟的經驗,都採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 江蘇興化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江蘇興化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北極星大氣網訊:1總則1.1編制目的和依據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建立健全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機制,做好全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最大限度減緩大氣汙染程度,降低重汙染天氣造成的危害,保護公眾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陳吉寧:重汙染天氣長期治理環境保護部主要做六方面工作
    第二,關於重汙染天氣具體我們做哪些工作。剛才我講了,我們分成兩大塊,一個是今年供暖期我們還能做什麼。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重點做五件事情,一是做好重汙染天氣的應對工作,我不知道你們知道不知道,環保部啟動了一個「2+4」,「2」是北京、天津兩個城市幫助周邊四個城市:保定、廊坊、唐山、滄州,這是我們重點工作的對象。
  • 北京首發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3小時PM2.5翻兩番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新京報訊 昨日12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這是自去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試行)》發布以來,首次啟動該級別預警。昨日18時,中國氣象局和環保部首次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計北京等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27日才趨於結束。
  • 應對重汙染 四川謀主動
    「將過去重汙染天氣形成後才發布預警、啟動預案的被動應對,轉變為在重汙染天氣形成前就啟動預警、採取果斷措施的主動出擊。」近日,記者從四川省今冬明春重汙染天氣攻堅行動暨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面對大氣汙染治理難點所在的秋冬季,四川省明確從今年12月到明年2月,重汙染天氣應對成為工作重點之一,預警預報工作將出新招。
  • 煙臺8月高溫破歷史極值 去年八大天氣事件公布 科教文體 煙臺新聞...
    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467.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05.1毫米,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2.9倍,福山、龍口、萊州、蓬萊、招遠、棲霞、長島月降水量均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強降水天氣尤以7月9~13日的過程影響最大,全市連續5天出現暴雨,平均累計降水量229.4毫米,7月11日招遠(153.6毫米)、萊州(169.1毫米)的單日降水量均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 13省市迎戰霧霾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中國天氣網
    9日,鄭州市環保局發布消息,將當前的二級減排級別提至一級,以應對持續的霧霾天氣。:霾橙色預警和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中。據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官方微博消息,昨日(8日)據鄭州市公交總公司消息,針對近期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公交公司積極響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通過加密公交運營車次、加大區間車投放力度等舉措,全力保障市民出行需求。
  • 讓澄澈的藍天成為日常所見——濰坊市深入推進冬季大氣汙染治理
    入冬以來,為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不斷強化措施、綜合施策,多方位推進,深入開展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堅決打好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自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後,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嚴格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全面出擊,積極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加密會商研判,由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市氣象局及「一市一策」專家團隊組成的預警預報組,在應急響應期間加密會商頻次,做好數據收集、研判工作,及時報送預報、會商等有關信息,提高預警預報準確度。
  • 生態環境部:「五個精準」應對秋冬季汙染 重汙染次數同比減50%
    一、有效應對秋冬季汙染天氣進入秋冬季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汙染物排放增加、區域傳輸等綜合性因素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數次空氣汙染過程。各地密切配合,開展聯防聯控,按照預測預報結果啟動預警,採取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汙染排放,區域實際汙染程度較預測普遍減輕一個等級,達到重度的汙染過程較去年次數大幅減少,程度減輕。
  • ​小編約您一起學——重汙染天氣應急小常識(企業篇)
    一、在重汙染天氣應急期間,是否所有企業都要採取停限產措施?對於保障類企業和工程,在重汙染天氣應對期間,鼓勵其提高汙染物控制水平,加強自主減排力度,為減輕汙染程度做出應有貢獻。二、如何對重點行業企業實施差異化管控?答:根據生態環境部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將實施績效分級的行業從2019年的15個擴展到39個,指標評定分A、B、C、D四個等級。
  • 遂寧將於1月13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
    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1月12日,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近期四川盆地大部分城市氣象條件轉差,將出現一次區域性汙染過程,遂寧市可能出現汙染天氣,為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遂寧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決定於1月13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
  • 《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政策解讀
    一、自2013年開展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以來,我市逐年修訂《應急預案》,那麼為什麼今年仍然要繼續修訂《應急預案》呢?《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自2013年10月頒布以來,2014年至2019年逐年修訂,為降低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汙染峰值、保護公眾健康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的逐步深入,國家總體思路也不斷細化完善。
  • 重汙染天氣仍將持續 多地啟動管控措施應對霧霾
    環保部今日(6日)通報,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會商結果,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1月6日-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過程仍將持續,部分地區將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霧霾為生產、生活帶來一系列影響,近段時間各多地採取了一些列有針對性的防霾舉措,也對下一步防霾重點做出規劃。
  • 天津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原標題:我市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經預測,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天津2月21日起將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符合《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規定的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現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請各區人民政府、各責任單位按照《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的責任分工,從2月21日12時起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措施,做好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 記者昨日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重汙染天氣政策通氣會上獲悉,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市今日起將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青島天氣:交九回暖溫和如春 市區最高溫達10℃
    這樣的天氣狀況下,空氣品質再次變差,雖然不如霧霾天氣籠罩時嚴重,但大多數區域仍達到了輕度汙染。今天全市大部分區域都是晴到少雲天氣  今天白天,全市天氣以晴到少云為主,西北風3-4級,早晨的最低氣溫市區1.0℃,郊區最低在平度-8.5℃。白天氣溫回升比較明顯,白天的最高氣溫市區7.2℃,郊區最高在黃島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