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孵雞償還救命錢 眾人上門義買「愛心雞」

2020-12-03 中國文明網

  2008年兒子的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山東日照「誠信母親」王付蘭的生活。她不顧一切,把兒子從死神的手上「搶」了回來。而這也讓她負債纍纍。她學著養雞賣錢還債,20萬的帳本如一座山壓在她心頭。每還上一筆,她感覺心頭的燈就亮一下,天上的星星就多一顆。她一直堅定地說:「借來的是救命錢,再難也得還清。」 

「誠信母親」王付蘭。圖片來源:日照文明辦

  王付蘭的家在日照市五蓮縣潮河鎮梁家埠村西頭,跟村子裡其他房子相比,她家的房子比較簡陋。她個頭不高,走路還有點跛。很難想像,就是這個60多歲的老人,用瘦小的身體扛起了一個負債纍纍的家。

    2008年2月,王付蘭28歲的兒子小陳在車禍中受重傷,至今未徹底康復。王付蘭告訴記者,她趕到醫院時,兒子小陳已經躺在重症監護室裡,生命垂危。醫生告訴王付蘭,各項手術費用加起來得需要30多萬元,而肇事司機的保險賠付只能賠償15萬元,剩下的錢都得自己解決。

  對於一名老實巴交的農民來說,20萬元無異於一個天文數字。但是王付蘭沒有放棄,她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救兒子,救兒子!」

  家裡幾萬元的積蓄花光了,她就向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挨個借,終於湊夠了20萬元救命錢。兒子實施了手術,挽回了生命,也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農民家庭欠下了20多萬元的外債。

  王付蘭在餵雞。圖片來源:日照文明辦

  王付蘭沒忘了曾對他們伸出援手的好心人,她專門有一個記帳本,上面詳細地記錄了所有借款人的名字和借款數額。王付蘭說,帳本後來遺失了,但借款人的姓名和數額,她牢牢記在了心裡。她經常說:「人們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拉了我一把,我不能忘記他們,人要懂得感恩,我現在雖然掙得少,但我也會一分一釐的掙錢,我靠著自己的雙手,一定要把欠的錢還給那些好心人。」

  帶著兒子從醫院回家後的王付蘭,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掙錢還債。兒子小陳出事故前,王付蘭的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莊稼和養豬。因為是老本行,幹得也得心應手,王付蘭老兩口決定繼續養豬。但是那幾年豬的行情不是很好,加上養殖成本增加,他們沒有掙到多少錢。

2015年上半年,王付蘭總感覺右腿疼得厲害,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王付蘭,她的股骨頭破碎,需要馬上動手術。這次又花費了5萬元。舊債未還又添新債,讓這個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一家三口兩個病號,想儘快還清債務單靠養豬肯定不行。老兩口做出了一個決定:放棄養豬,王付蘭的老公外出打零工,而王付蘭在照顧兒子的同時學著養雞。

王付蘭在整理雞蛋孵化小雞。圖片來源:日照文明辦

  王付蘭和兒子在餵養她家的雞。圖片來源:日照文明辦

  由於家裡沒有錢買專業的孵小雞的設備,王付蘭就用自己家的土炕來孵小雞。

  自己孵小雞仔對於已經60多歲的王付蘭來說又怎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由於缺乏經驗,第一年她孵雞仔的成功率只有50%,除去成本,根本沒有掙到多少錢。但她不放棄,她相信只要自己多試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一定能夠孵化好小雞仔。隨著不斷的試驗,現在她孵小雞越來越有經驗了,成活率也高了。孵出來的小雞,她有的拿到集市上去賣,有的就留下放在自己家的果園裡散養著。這些小雞吃著果園裡的蟲草和自家種的玉米,長得非常健康強壯。母雞下的雞蛋王付蘭都不捨得吃,而是放到一個筐子裡攢著,攢夠一定數量就拿到集市上賣掉,因為是散養的雞下的蛋,她賣的雞蛋在集市上非常搶手,不一會兒就賣完了,還有人專門從市裡開車到集市上購買她家的雞蛋,一些顧客還特意要著她的聯繫方式,下次上門購買。

  當地鎮政府了解到王付蘭的遭遇後,給她家申請了低保,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為王付蘭家的雞做宣傳,呼籲大家來她家買「愛心雞」和「愛心雞蛋」。很多愛心人主動聯繫王付蘭上門買雞。王付蘭養的雞肉質鮮美,不添加任何激素,很受歡迎,有不少黃島的、五蓮的、東港的市民都從很遠的地方慕名前來購買。「有很多人打電話預訂。」王付蘭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2015年養了800隻雞,2016年又養了1000隻。現在我基本上不用出門,雞就能賣完。」王付蘭說,她已經陸續還了15戶村民的欠款,約五六萬元。

王付蘭在查看新孵出的小雞。圖片來源:日照文明辦

  「王付蘭這個人很正直,是個很實在的人,我們村裡的村民也對她的人品交口稱讚。現在電視上經常曝光一些欠債不還的老賴,而像王付蘭這樣講信譽的人,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五蓮潮河鎮梁家埠村幹部徐宣忠表示,村兩委也在力所能及地對王付蘭家進行幫助,她家有啥農活,村裡都幫著幹,秋收期間的莊稼也會幫著收割運到她家。

  王付蘭說:「這些年來,好心人的幫助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養雞開始摸著門道了,日子越來越好,一定要儘快把債務還清。」

    (稿件來源:日照文明辦)

  她是為救兒子不離不棄的大愛母親,不顧一切把兒子從死神的手上「搶」回來;她是用勤勞雙手掙錢還債的誠信母親,雖然收入微薄,但卻信念堅定。王付蘭用自己羸弱的雙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用女性堅忍的品格詮釋著「誠信」的真正含義。白髮裡的誠,皺紋裡的信,心裡有光的人,人生路明。 

(責任編輯:張青玲)

    【本網點評】 

    ·王付蘭:執著償債中透著誠信與堅韌 

    ·王付蘭:誠信腳下有坦途 

進入微博話題:#好人365#

相關焦點

  • 「雛雞孵夢·築巢扶貧」愛心扶貧項目
    萍鄉市紅心志願者協會是中國江西網萍鄉分站創辦的一家專注扶貧工作的志願服務組織,在江西省萍鄉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市委網信辦、市扶貧辦等單位的指導下,本著「紅心向黨,愛心為民」宗旨,聚集各方愛心力量,2019年3月推出的「雛雞孵夢·築巢扶貧」愛心項目,採取精準到戶的扶貧措施,取得顯著成效。
  • 「飛雞」出自九層山
    她在老屋旁邊種了點菜,還餵了一二十隻雞,只要有空就要來招呼她的這些「寶貝」。 臨別時,給我們帶路的村民特意向老人討情,說是家裡來客人,想買一隻土雞回去招待。王明秀答應了,但怕白天不好捉,因為九層山的雞會「飛」。同行的四個年輕小夥摩拳擦掌,不約而同就衝到土牆房背後的竹林裡捉雞去了。一番雞飛狗跳鬧騰過後,小夥子們悻悻走出竹林,想捉的那隻大公雞「飛」了,只好委託主人家晚上幫忙來「捉」。
  • 連雲港城管自掏腰包買走「擾民雞」
    接到投訴後,執法隊員趕赴現場勘察發現在明珠皇冠小區2號樓的公共平臺上,有15隻雞圈養在籠內,人未靠近,便有臭味撲鼻而來,令人作嘔。執法人員與養雞戶取得了聯繫,當面告知養雞戶根據《江蘇省城市市容與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等規定,禁止在市區飼養雞鴨等家禽家畜,違反規定者將予以每隻20-50元的罰款,該養雞戶聽後情緒激動,還與執法隊員發生了口角。
  • 農民雜交5種禽類育出「野雜雞」 需等到下蛋分雌雄
    餘家父子抱著兩隻他們繁育出的「野雜雞」 本組圖片由記者 黃利健攝  還記著曾讓兔子「抱窩」孵小雞的西鄉農民餘炳安嗎?最近聽說,他又做出了新的嘗試。雞和兔子佔了他家大半個院子,小兒子還有一個養雞場。11月8日,老餘和兒子把兩隻野雜雞捉出來給記者看,一隻黑色,一隻黃色。沒有雞冠,它會飛,但不高,比家雞野一些,比野雞要溫順一些;體重比野雞重一點,比家雞輕得多。老餘說,目前共成功15隻,成年4隻。  老餘仍記得2003年那場「非典」,全村的雞幾乎全軍覆沒,而他家的雞安然無恙,他將之歸功於兔子孵雞。
  • 農村老母雞「抱窩」,孵小雞的日子
    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賣小雞的商販們開始遛鄉,「小雞了買小雞」的吆喝聲迴蕩在村莊的上空,每到一個村子,無論是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抑或從村南頭到村北頭,總是一步三停,這家主婦掀開竹篾蓋子看看,然後經過精挑細選,買一二十隻,回家飼養。但有的人家卻不需要購買,因為,家裡有自己家裡有老母雞孵化。
  • 鳳凰與雞
    鳳凰與雞,區別在哪裡呢?
  • 買「天價雞」是公權力價值觀扭曲的再現
    春節期間,寧波人李兵和新婚妻子小章一起,帶了一隻1088元的雞來到嶽父母家,這也是他結婚後第一次去嶽父母家。昨天(年初二)下午,在餘姚,天價雞的主人楊思中說,從春節前夕到現在,他已經賣掉374隻雞,除了當地政府作為禮品購買的47隻,酒店購買的76隻外,其餘全都是普通市民買的。
  • 女子去看母雞孵小雞,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怎麼出來個狗呢?
    雖然買不了多少錢,但也能貼補家用。生蛋也能節約家庭費用。但是,如果你養了一隻雞養了一隻狗,那就真的是「雞飛狗跳」了。今天不是講雞和狗的戰爭,一起來看一下吧。女人養了一隻母雞和兩隻狗。剛開始還擔心狗會不會追上來,後來才發現自家養的狗和傳說中的不一樣。她家的狗經常去雞舍,喜歡和雞在一起。哎喲喲雞正在孵小雞,女人想看看情況,好像哪裡不對勁。走近一看,雞下有頭。
  • 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家雞的祖先來自哪裡?
    沒有分子生物學技術,我們也不會了解到雞的歷史,家雞的野生祖先來自兩種原雞,大部分基因從一種叫紅原雞那裡取得的,少部分是從灰原雞哪裡得到的,雞現在黃色的腳就是灰原雞中得到的,它們長得都有點兒像健碩版的更加色彩繽紛版的攻擊,這兩種雞主要生活在熱帶森林,是雜食、成群活動,而且飛行能力還很強,晚上在樹上睡覺。這一種稚雞類的鳥類什麼時候被馴化的呢?
  • 雞也有審美偏好?經常被雞啄的人,可能顏值比較高
    夏秋季節更替之際,沒有什麼是一頓柴火雞解決不了的,對於雞這種動物,我們可以說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在日常的飲食當中,雞肉以及雞蛋等各類與雞相關的衍生品,佔據了我們飲食中的大部分。在農村裡面,家家戶戶養些雞是很平常事情,養過雞,或者與這類家禽接觸過的人都知道,雞雖然不如大鵝那麼兇,但是也是會啄人的,有不少朋友都曾中過招。
  • 戲說代數11:三雞時間
    班會課上,甄美麗先出了一道題:百元百雞問題,學弟學妹們都說做過這題。百元百雞問題現代簡化版:公雞一隻 5 元錢(應該是美元吧?),母雞一隻 3 元錢,小雞 3 只 1 元錢,要拿 100 元買雞,應該怎麼買最划算?
  • 老師留作業讓孵小雞 這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年頭小學生的作業都越來越難了,最近就有一老師留作業要求孵小雞,並做記錄,寫下總結,不完成就得不到相應的學分,引來家長叫苦不迭,這不切實際啊!  對此作業,不少家長表示不解,實在不能明白這位科學老師的奇葩想法,孵小雞?用什麼孵?孵蛋機器每家去買一臺?被窩裡孵?受精蛋哪裡去買?每天照蛋,你知道蛋會被照死嗎?大難不死的出來了怎麼處置?養著還是直接弄死?
  • 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一隻雞,卻靠「賣雞」一年掙60萬,絕了
    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一隻雞,卻靠「賣雞」一年掙60萬,絕了 伴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了,在滿足基本的吃飽穿暖的需求之後,人們對於「吃」是越來越會享受了,有的人在節日假日,不用休息,可以自駕遊去到幾百公裡外的地區遊玩,然後目的只是為了品嘗一下當地的土雞?
  • 啥叫土雞,不是所有農村養出來的雞都叫土雞
    從天南到地北,用雞做出來的菜,可能有一百種。可是,真正的土雞,卻只有寥寥數種。土雞,又叫草雞、柴雞、笨雞。三黃雞,麻雞,杏花雞則是土雞裡的貴族。三黃雞雞中皇族,由朱元璋欽賜其名「三黃雞」。顧名思義,喙黃、爪黃、羽毛黃,故稱三黃,體型較小。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從而享譽世界,主產於江西寧都及其周邊地區。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歷史人物早有答案?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個哲學一樣的問題。蛋是雞下的,雞是蛋孵的。沒有雞就沒有蛋,沒有蛋就沒有雞,至少很多人陷入了這樣一個矛盾的怪圈。 那麼,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 雞和蛋的千年謎題
    雞和蛋的困惑所有的雞都是從蛋裡孵出來的,而所有的雞蛋都是雞生的。這個事實所有人都知道,因為它們是彼此依賴的兩個事物。但是當我們追溯到事物的開端,困惑就會出現: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古代先賢亞里斯多德認為:雞和蛋同時出現。因為在他的認知裡,物種都是恆定不變的,無論是人、雞還是羊,都是永恆的事物,因此雞和蛋也是恆定不變的,所以它們同時存在。
  • 楊芝平:身殘志堅把雞養 雙手託起好日子
    勞山鄉駐村幹部了解到楊芝平的情況後,多次上門看望,從多方面給予照顧,幫助他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並幫助他尋找生活出路。   「駐村幹部幫助了我許多,但是我心裡明白,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楊芝平說。   2007年,楊芝平多次考察後,瞄準了養雞產業。
  • 女子地攤買來劇毒「雞母珠」 然後就住進了ICU
    女子地攤買來劇毒「雞母珠」 然後就住進了ICU23日下午5點左右,濟南市民張女士食用了買來的「雞母珠」後,身中劇毒,被緊急送往了濟南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目前仍在接受治療中 。     23日下午5點左右,濟南市民張女士食用了買來的「雞母珠」後,身中劇毒,被緊急送往了濟南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目前仍在接受治療中 。
  • 農場想添幾隻鴨 雞媽媽不負眾望孵化9隻小萌鴨
    「當時,我就想可否買幾個鴨蛋回來實驗一下,看能不能孵出小鴨子來?我聯繫一個養鴨的朋友,從他家裡買回12隻鴨種蛋。」  徐先生說,用來孵化的鴨蛋還是有點講究的,他挑選的都是受過精的鴨蛋,而且表面看起來比較光滑。
  • 家中多次得到一名超市老闆的幫助 兩個娃娃 抱著雞鵝感謝好心人
    寶貝,你們又背鵝來了,嬢嬢不忍心收了,你們拿去賣錢嘛……」近日,抖音上兩個孩子給一家超市老闆送雞送鵝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本報記者採訪了這家超市的老闆,還原了背後的故事,讓人很是溫暖。「這兩個孩子給我送過雞、土豆、鵝,真的很感動。」1月5日,超市老闆王紅豔說,她的超市開在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街上。兩個孩子之所以多次送東西到超市,是想表達對她的感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