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領域翻譯」論文常用詞彙都有哪些呢?

2021-01-16 沃領域翻譯

【本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

拉丁語縮寫詞「i.e.,e.g.,etc.,viz.,et al.,ibid.」是學術論文中的幾個常用詞彙。能夠正確使用論文常用縮寫詞,是英文學術寫作的一項基本功。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由於一些縮寫詞長得太過相似,以至於大家很容易搞混或寫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這些論文寫作常用縮寫詞的來源和用法,幫助大家認識、記憶並正確運用。

01

e.g.

e.g.是「exempli gratia」的縮寫,表示「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用來引出若干例子來讓前面說法更具體,更易理解,意思是「比如,例如」。

例句:I like sports, e.g., basketball and football.

注意:

在書寫時,「e」後的「.」不能遺漏,有人常常誤寫成「eg.」;

在使用中,「e.g.」後面通常緊跟一個逗號;

在使用中,有時把「e.g.」連同它的例子放在括號中。

02

i.e.

i.e.是「id est」的縮寫,表示「that is; in other words; namely」,用來進一步解釋前面所說的觀點,意思是「那就是說,換句話說」。

例句:Each of these items are actionable, i.e. , you can actually do them.

注意:

在書寫時,「i」後面的「.」不能遺漏,有人常常誤寫成「ie.」;

在使用中,「i.e.」後面通常緊跟一個逗號;

在使用中,與「e.g.」一樣,「i.e.」有時也連同它的例子放在括號中,如:There are three meals in the day (i.e.,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03

viz.

viz.是「videlicet」的縮寫,表示「namely; towit; precisely; that is to say」,用於進一步解釋,意為「即」。與「e.g. 」不同,「viz.」位於同位列表之前,要把它前面單詞所包含的項目全部列出。這個詞現在漸漸被「i.e.」取代,但在一些法律方面的文章中仍用該詞而不用其他。

例句:The school offers two modules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viz.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注意:

在使用中,「viz.」後面無逗號。

04

etc.

etc.是「et cetera」的縮寫,意思是「等等」,相當於「and so on」。放在句子末尾,用來列舉事物;若要列舉人,則需用「et al. 」或「and others」。

例句:I need to go to the store and buy some pie, milk, cheese, etc.

注意:

在使用中,「etc.」前面有逗號;

在使用中,一般不要在「e.g.」的列表最後用「etc.」,在「including」後的列表後也不宜使用「etc.」。這是因為「e.g.」表示泛泛的舉幾個例子,並沒有囊括所有的實例,其中就已經包含「等等」的意思,如果再加一個「etc.」就多餘了。

05

et al.

et al.既可以表示「et alibi」,意為「以及其他地方」,相當於「and elsewhere」;也可以表示「et alii」(以及其他人),相當於「and others」。多用於羅列文獻作者時,只把主要作者列出,其他作者包含在「et al.」裡面。

例句:These results agree with the ones published by Pelon et al. (2002).

注意:

在書寫時,「et」後不要加「.」,因為「et」不是縮寫;

在使用時,與「etc.」不同,「et al.」的前面不要逗號;

在使用時,指人的場合用「et al.」,而其他的場合用「etc.」。

06

ibid.

ibid.是拉丁語「ibidem」的縮寫,指所引內容的出處跟上一個文獻在同一書或作品中,即「同前,同上」,相當於「in the same place」。

例句:Their experimental hypothesis was then 「that significantly more subjects would list the same items for concrete categories than for abstract ones」 (ibid.).

注意:

在使用中,「ibid.」通常只用於給出文獻出處,如果後面還有所引內容的具體頁碼,通常需要加上冒號,比如「(ibid.: 68)」。

相關焦點

  • SCI醫學論文翻譯,都有哪些技巧?
    對不少醫學工作者來說,發表醫學論文其中一個難題就是翻譯論文。
  • 哦我的老夥計,瞧這濃濃的翻譯腔,可真叫人「聲臨其境」| 語言學午餐
    觀眾紛紛表示:段譽的聲音一出來,立刻感受到了濃濃的「TVB風」。對於葉清的演繹,演員王剛老師這樣評價:從配音風格上劃分,我們通常稱歐美電影為「譯製腔」(這裡我們主要討論英語翻譯成漢語的情況),港劇為「TVB腔」,另外還有「韓劇腔」「臺灣腔」等等「腔」。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普通話,同樣是標準發音,為什麼會出現翻譯腔?
  • ​【高分短語】「未知的領域」英文怎麼說?
    在這場「戰疫」中,全世界都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局面。-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新加坡當局官方翻譯)「前所未有」英文又怎麼說?(請點擊藍色字體收聽)「打錯字」原來這樣說最地道!?(地道又實用)「呵呵」英文怎麼說?
  • 《Nature》子刊:不僅是語言,機器翻譯還能把腦波「翻譯」成文字
    另一種選擇是直接解碼口語,但到目前為止,這種 BMI 僅限於解碼孤立的音素或單音節,或者在中等數量詞彙(約 100 單詞)構成的連續語音中,正確解碼不到 40% 的單詞。為了獲得更高的準確度,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者利用了「從神經活動解碼語音」與「機器翻譯」兩個任務之間的概念相似性。
  • 讀SCI論文需要翻譯?這個翻譯工具了解一下!
    做科研的朋友們,都希望能發表SCI,同時也免不了閱讀他人的SCI論文。而在閱讀時,英語的翻譯問題總會難倒很多人。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文檔翻譯工具,就可以幫助你把英文SCI論文翻譯成中文。不用下載安裝,直接打開瀏覽器,搜索「翻譯狗」,找到官網並登陸,就可以上傳文檔一鍵翻譯了。或許有人會問,由於SCI論文的專業性會比較高,通常會有較多的各行業領域方面的專業詞彙或者表達方式,有時候機器翻譯不一定能夠將原文的意思很好地表達成中文,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 「讀外刊學考研詞彙」How plants reclaimed Chernobyl's poisoned land(1)
    接著才是中文翻譯。放射性的;有輻射的但車諾比的隔離區內並不是沒有生命。狼、野豬和熊又回到了烏克蘭北部老核電站周圍茂密的森林裡。在植被方面除了最脆弱和暴露在外的植物,大部分都存活了下來。即使是在該地區輻射最強的地方,植被也在三年內恢復了。
  • 「翻譯」詞彙翻譯的兩大原則
    尤其是翻譯題,其實是一道性價比很高的題目。只要掌握了相應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完全可以成為同學們考研成功之路上的一大助力。不管是英語一考試中句子的翻譯還是英語二考試中段落的翻譯,構成它們的最基礎的單位都是詞彙,因此,我們首先要掌握的都是詞彙翻譯的方法和技巧。我們就先從小處著手,學習考研英語中詞彙翻譯的兩大原則。
  • 「最終幻想」曾被翻譯為「太空戰士」,這些讓人笑尿的臺灣譯名你...
    動漫遊戲影視作品中的奇葩臺灣譯名:「最終幻想」,臺譯「太空戰士」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最終幻想」系列了,原名「Final Fantasy」,直譯過來也就是「最終幻想」,結果臺譯整了個「太空戰士」。至於原因,知乎上有人解答過,說是當時翻譯的人覺得這款遊戲天上天下的打來打去,所以就叫太空戰士……當然現在也都是用最終幻想了。「中華一番!」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微軟提出新型通用神經機器翻譯方法,挑戰低資源語言翻譯問題
    如此巨量的訓練數據僅僅在少數語言對可以獲得,也僅限於少數特定領域,例如新聞領域或官方記錄。事實上,儘管全球共有大約七千種口語,但是絕大多數語言都不具備訓練可用機器翻譯系統所需的大量資源。此外,即使具有大量平行數據的語言,也並沒有口語對話或者社交媒體文本等非正式風格的數據,這通常和正式的書面風格大有不同。
  • 原來你是這樣的「青い」
    先來看這個劇的主題「隣の家族は青く見える」很多同學反映這個「青い」用的不明不白。為什麼是「青い」呢?為什麼不是「赤い」「ピンク」等等?話說這來源於另外一個慣用句「隣の芝生は青く見える」,這句話可能有些同學聽到過,也有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
  • SCI論文翻譯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知行翻譯總結了這3點
    對於我國很多科研工作者,尤其對於年齡偏大和專業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SCI論文的內容不是問題,英語能力的匱乏成為了制約的瓶頸。因此對他們來說,如何完美的翻譯出自己的論文遠遠比創作一篇論文更為不易。基於這種需求,目前國內出現很多SCI論文翻譯,論文潤色的相關服務,那麼怎麼才能保證論文的翻譯質量,提高SCI的通過率呢?今天知行翻譯就簡單介紹一些關於SCI論文翻譯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做SCI論文翻譯時需要提高英語的熟練度及語法的差別。
  • 自「彩票假設」理論被授予2019 ICLR 最佳論文後,該領域又有了哪些...
    編譯 | Mr Bear編輯 | 陳大鑫在人們互相交流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隱喻」的作用極其重要。在1970年之前,當人們提起「桌面」這個單詞,聯想到的還都是放滿了鍋碗瓢勺的桌子。近年來,在深度學習領域,人們將一個新的具有廣闊前景的研究領域隱喻為「彩票假說」(LTH)。
  • 商務英語翻譯都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其實商務英語的翻譯主要是根據詞彙的專業術語量可能會比較大,包括很多的詞彙特點以及專業的語法句法等等,那麼其實翻譯公司對於商務英語的翻譯來講,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其實在翻譯的過程當中也有很多技巧。專業翻譯公司來給大家講述一下商務英語翻譯究竟有什麼具體要求。
  • 102個模型、40個數據集,這是你需要了解的機器翻譯SOTA論文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思源機器翻譯,是一條漫漫長路;SOTA 模型,都包含著作者們的深刻見解。機器翻譯一直是非常吸引研究者的「大任務」,如果某些方法被證明在該領域非常有效,那麼它很可能可以擴展到其它問題上。例如 Transformer,它出生於機器翻譯家族,卻廣泛應用於各種序列建模任務。
  • 中到英新聞翻譯媲美人類,微軟機器翻譯新突破
    微軟語音、自然語言與機器翻譯的技術負責人黃學東稱之為自然語言處理最具挑戰性任務中的重要裡程碑。他對機器之心說:「我們的新系統相比之前的翻譯系統有非常大的提升,因此它確實是一個重大突破,是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機器翻譯達到人類水平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黃說道,「我們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了。」
  • 除了下圍棋,人工智慧也能無師自通學會雙語翻譯了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人類終於逐漸學會用機器翻譯。用機器學習翻譯經歷了很多階段:起初是基於規則的翻譯。最簡單的翻譯方法是逐字翻譯。如「我愛你」翻譯成「I love you」。隨著句子越來越複雜,語言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規則,用程序實現。下一個階段是用統計方法進行翻譯。專家把一句話分成塊,把每一塊所有可能的翻譯都找到,選擇機率最大的。最後將所有的句子生成,找到最有可能的。
  • 搜狗機器翻譯團隊獲得 WMT 2017 中英機器翻譯冠軍
    搜狗語音交互技術中心代表搜狗參加了這次含金量極高的比賽,該中心研發的搜狗神經網絡機器翻譯(Sogou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系統在「中文-英文」機器翻譯任務中獲得了冠軍。這個系統採用了哪些新方法、新結構,又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新思路?讓我們結合論文聊一聊 Sogou NMT。WMT 是機器翻譯領域的國際頂級評測比賽之一。
  • 將科幻變成現實,谷歌百度用神經機器翻譯踐行人類的「巴別塔之夢」
    in Real-time with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中,研究人員說他們「第一次」能夠證明某些算法可以「在同步翻譯上表現得非常好,比以前的基於分割的算法好得多。」相關論文發表於領域權威會議ACL,AAAI,IJCAI,MTSUMMIT等。機器翻譯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如何將其大規模產品化,尤其是在手機這個終端上應用成為眾多科技公司都面臨的問題,而眾多公司也紛紛開始了嘗試。
  • 科技論文摘要漢英翻譯中應注意的問題
    翻譯是用一種語言文字來表達另一種語言文字所體現的思想內容。科技論文摘要的漢譯英就是要在忠實原文的前提下,用「英語思維」完整、準確再現原文。摘要翻譯過程中要有意識培養並樹立雙向立體思維,必須要符合英語習慣,跨越文化障礙,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全面準確地傳達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