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一波三折,歷時近仨月,科學鑽探終於圓滿完成
依蘭隕石坑科學鑽探,從5月6日開始到7月26日,歷時80天,鑽探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圓滿完成鑽探工作。此次科學鑽探,首先遇到湖相沉積層,湖相沉積物的存在表明隕石坑的坑緣最初是連續和封閉的,坑內曾發育為一個湖泊。
-
依蘭隕石坑鑽探發現強烈撞擊證據
近日,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歷時80天結束,此次發現了強烈撞擊的核心證據。據了解,依蘭隕石坑鑽探首先遇到湖相沉積層,然後穿越撞擊產生的角礫巖層達到基巖,這是原定要達到的鑽探目標,與預測的數據基本吻合。據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介紹,在撞擊坑的底部提取到了強烈撞擊的一些物理證據,撞擊高溫高壓導致巖石發生劇烈變化的一些資料,這是撞擊的直接證據,確定這個隕石坑與地表發現的證據完全吻合。在鑽探過程中,鑽探隊提取了一套樣品帶回去進行分析,隕石坑的歷史、撞擊的準確時間都可以通過實驗室分析獲得數據,在今後幾個月裡可以獲得比較系統的資料。
-
黑龍江依蘭隕石坑鑽探發現強烈撞擊證據
近日,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歷時80天結束,此次發現了強烈撞擊的核心證據。據了解,依蘭隕石坑鑽探首先遇到湖相沉積層,然後穿越撞擊產生的角礫巖層達到基巖,這是原定要達到的鑽探目標,與預測的數據基本吻合。據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介紹,在撞擊坑的底部提取到了強烈撞擊的一些物理證據,撞擊高溫高壓導致巖石發生劇烈變化的一些資料,這是撞擊的直接證據,確定這個隕石坑與地表發現的證據完全吻合。
-
中國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因此岫巖隕石坑也號稱中國第一隕石坑(圖5、圖6),具體位置在岫巖縣城東北方向蘇子溝鎮羅圈溝裡村,距縣城直線距離約17千米(圖7)。2010年底岫巖隕石坑被錄入國際隕石學會資料庫。相關資料可見科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岫巖隕石坑星球撞擊遺蹟》。岫巖隕石坑形態呈碗狀,直徑1800米,坑深150米。
-
為什麼南海鑽探會發現紅層與礫石?
地臺活化過程中,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以矽氧四面體和鐵鎂質橄欖巖為最遠)「漂移」的最大距離可達1500千米,小行星撞擊的深度可達10千米;這樣小行星俯衝帶形成的王氏組含礫砂巖就會被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
-
中國首個隕石坑未認定已致各地爭相開發(圖)
吉林隕石博物館館長丁宏義就表示,岫巖隕石坑應該不是中國第一個隕石坑,因為包括吉林在內的很多地方之前都曾發現隕石坑。只不過因為隕石坑有一定的開發價值,所以大家都希望「第一坑」出現在自己這裡。 此次隕石坑的發現地古龍村,距離岫巖縣城東北方向直線16公裡。隕石坑坐落在低山丘陵之中,鄰近哨子河畔,呈碗狀,直徑1800米,坑平均深度150米,被稱為「圈裡」。
-
依蘭隕石坑完成初步鑽探任務 隕石坑遺址將建設國家冰川地質公園
全球唯一一處隕石坑冰川遺址、我國第二個隕石坑從5月6日開始進行科學鑽探【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發現了撞擊的直接證據,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裡就是一個隕石坑了!】 依蘭隕石坑鑽探告罄,歷時80天的鑽探過程取得的喜人成果讓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明很是振奮。
-
哈爾濱發現新隕石坑,中科院「出手」了……
5月6日在依蘭縣,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組織專業隊伍啟動鑽機,對「依蘭隕石坑」進行科學勘查一「探」究竟。2019年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布,該所在哈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該隕石坑被命名為「依蘭隕石坑」。
-
中國萬米地殼鑽探設備「地殼一號」啟程赴大慶打井
其中,長度超過10米的結構件33件,單件最大長度13米;單件最大重量約40噸;各部件分裝於50輛六軸重型拖掛運輸車上,每輛車長21.5米;全部鑽機設備的出廠檢驗、防腐處理、包裝裝車等工序歷時近一個月。運輸車隊將途經四川、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9個省、直轄市,130多個縣市,單程總運輸裡程3500多公裡,途中將翻越秦嶺等高山危險路段,預計整個車隊將於10月21日到達大慶井場。據介紹,整個運送過程面臨著運輸部件龐大、車輛眾多、路途遙遠、路況複雜,環境天氣多變等諸多困難挑戰。
-
北美洲已確認的60個隕石坑簡介(多圖預警)
18.5-21億年前。由於埋藏在厚厚的沉積物下面,一直到1991年才得以發現。隨後在隕石坑內進行的鑽探工作,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它是美國境內含產油地層的六個最大的隕石坑之一。撞擊體以11萬km/h的速度撞擊地表形成隕石坑。撞擊在撞擊點下面產生了巨大壓力,使得隕石殘餘輕微回彈而抬升。海洋重返經過長年累月沉積了厚厚的沉積物。海洋最終消失,留下隕石坑埋藏在地下。它是在1991年由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的勘探經理Rex Olson發現的,當時他在研究一張由地震測試產生的圖,發現一個地震特徵像一個蹄印或者「泥濘中的牛跡」。
-
想揭曉地球生命起源及未來命運,科學家想到了海洋深淵鑽探
他們試圖通過鑽探地殼揭曉地球歷史事件謎團,採集海底沉積層樣本和南太平洋海底遠古巖石樣本,基於這些樣本,科學家正在探索一些最長期、最緊迫的問題:恐龍滅絕後發生了什麼?當地球急劇變暖或者變冷的時候,生命形式會發生什麼變化?數百萬年的地球歷史能告訴我們未來地球的發展?
-
中國向地下鑽探7018米,發現重大奇蹟!
事情是這樣的:5月26日上午,在黑龍江安達市,松遼盆地大陸深部科學鑽探工程即松科二井超額完成預定目標,勝利完井。松科二井完井及取心深度達到7018米是亞洲最深科學鑽探井,是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地層的陸相科學鑽井,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義大利科學家找到通古斯大爆炸隕石坑(組圖)
第1頁:找到隕石坑 第2頁:不同尋常的形狀 第3頁:還得鑽探到50米的深處才能徹底弄清真相 通古斯大爆炸的森林被壞景象 找到隕石坑 1908年6月30日,在位於今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卡地區,一團巨大的火球劃破蒼茫的夜空,隨即,引發了一場相當於1000枚廣島原子彈能量總和的大爆炸,爆炸引起的大火,燒毀了周圍數百英裡內的原始森林,成群的馴鹿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
美國之旅札記:巴林傑隕石坑的蘊意
2018年5月22日於新疆克拉瑪依 是地球上第一個被確認的隕石撞擊坑,海拔高度1740米。從拉斯維加斯到巴林傑隕石坑的距離為470千米(圖1)。由於其地貌與月球表面的環形山非常相像(圖2、圖3),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被NASA用作登月太空人的培訓場地。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他介紹,隕石坑的科學定義是指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他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凹坑。依蘭隕石坑就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位於三江平原西部邊緣、小興安嶺餘脈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46°23′03″,東經129°18′40″。隕石坑的直徑為1850米,深度為150米。 這顆小行星到底什麼時候撞擊的地球?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什麼鬼?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地球上有一個大隕石坑與恐龍滅絕直接相關,它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近些年,這個隕石坑重新走入科學家的視野——一支由德克薩斯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獲得批准在希克蘇魯伯(Chicxulub)隕石坑上建造一個鑽探平臺,對其進行深度挖掘。
-
地球十大隕石坑
在幾乎所有具有固體表面的行星和衛星上都有隕石坑的印記,時間也橫跨整個地質歷史時期。根據Earth Impact Database地球撞擊資料庫,目前已確定的隕石坑有190個。在石油勘探過程中通過分析地震數據發現該隕石坑,並首次在1989年的出版物中報導,其衝擊理論的證據來自於在鑽孔巖芯中發現的衝擊石英。它與幾個小型油田有關。
-
「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
「好奇號」在該隕石坑的沉積層中發現了巨大的波浪狀特徵,表明大洪水曾經衝刷過這裡蓋爾隕石坑以澳洲天文學家沃特·弗雷德裡克·蓋爾的名字命名,其直徑為154公裡,已經存在了約35至38億年之久。2020年11月18日,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基於「好奇號」數據分析的新研究,讓我們再次看到了蓋爾隕石坑的過去。那裡發生過巨大的洪水,可能是由隕石撞擊造成的。
-
比黃金更珍貴:澳大利亞的礦工們發現了一億年前的隕石坑
現代技術,如繪製地表下面巖石的電磁測量圖,使得探測隱藏的隕石隕石坑變得更加普遍,專家們希望前面有更多的非凡發現澳大利亞第三大金礦公司--演化礦業公司擁有的一塊土地,已經產生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發現,它與黃金沒有什麼關係,但卻是無價之寶。由地質顧問傑森·邁耶斯博士(Dr.Jayson Meyers)領導的地質學家團隊稱,他們在澳大利亞西部內陸地區發現了一個大型隕石坑,位於戈德菲爾德礦業小鎮奧拉班達(Ora Banda)附近,可能比著名的沃爾夫溪(Wolfe Creek)隕石坑大五倍。